第270章 真情假意

文良離京的日子很快就定下了。雖然他對盧老夫人不能與自己同行一事感到有些遺憾,但也知道那是合情合理的,因爲感激盧老夫人這兩個月裡對他的關照,他再三保證,說等回了老家,定會請父母好生照顧十七弟文康,絕不會讓文康吃一點苦頭。

聽了他的話,盧老夫人倒沒什麼,文怡卻有幾分驚喜。如今文良已經得了實缺,他父親又是一族之長,只要他在族中發了話,文康自然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加上四伯母劉氏爲人,雖然未必待別房的孩子真心關懷,吃穿卻是一定不會缺的,有了獨生兒子的話,說不定對文康會更用心。

文良此行,盧老夫人還打發了仲管家夫妻隨他一同回鄉。一來,是她在京中暫住羊肝兒衚衕,那裡的主管是舒伯,若帶着仲管家一道去,多少有些不便;二來,夏天已經到了,老家田地裡夏收、秋收、秋播等事,都需要有人主持大局,既然能主事的主人都不能回去,那就只能託付給管家,總比交給張叔他們強。文怡對仲管家也更放心。而文良在路上,有個積年的老家人幫着打點,也會輕鬆許多。

文良對此自然是感激不盡的,他上京時,就吃過手下小廝經的事少,總會出些差錯的苦頭了。加上盧老夫人給他單獨包了一條船,文怡又請羅四太太打了招呼,讓他們一行跟着羅家商行的船一道走,一路上會方便舒適不少,文良心中對六房的好感又添了幾分。

相比之下,長房那邊送來的二十兩盤纏、十匹上好綢緞、要送給顧四老爺夫妻的名貴藥材,以及請好裁縫做成的官服等物,在文良心中反倒不算什麼了。這些東西他本不缺,待回了家,父母還會給他置辦更好的。不過他還是親自前往侍郎府,給於老夫人磕了頭,向蔣氏道了謝。

盧老夫人派了仲管家夫妻陪同文良回鄉,文怡也有意讓冬葵與秀竹一道回去。一來,祖母那裡用不着這許多人,二來,兩個丫頭既做不了陪嫁,也好順便回去與家人團聚。盧老夫人對她的打算不置可否,若文怡不提,她可能就要在京城給這兩丫頭尋婆家了。

聽了文怡的吩咐,秀竹很是歡喜地回房收拾行李去了。她已經想明白,長房雖有不少親戚,但只有宣和堂守門的錢叔錢嬸纔是她最親的親人,反正她在主人面前已經不得信任了,倒不如回去跟祖父母一道過活好。

但冬葵卻拒絕了文怡的提議。

她含淚對文怡道:“先前因爲奴婢的私心,幾乎壞了小姐的大事,小姐不怪罪奴婢,輕輕放過,如今又爲奴婢設想周到。奴婢若厚着臉皮應下來,便是回去見了家人,也要叫她們打死的。奴婢寧可留在京城侍候小姐姑爺一輩子,若是小姐嫌奴婢不好,奴婢就到莊子上去,求小姐不要趕奴婢走……”

紫櫻嫁人後,冬葵就是文怡身邊最得用的大丫頭,長年做伴,早已有了相當深的情份。見她哭得這樣,文怡也於心不忍,便勸她:“我身邊已經夠人使了,你留下來,又能做什麼呢?倒不如回老家去,不但可以跟你祖母、母親、妹妹團圓,有你在老家照應,我也不用擔心十七弟真的沒人照顧了。你就當是爲祖母與我分憂吧。”

冬葵卻搖頭道:“十七少爺身邊不缺人使,便是沒了我,家裡也有的是丫頭婆子,小姐便當是可憐奴婢,應了奴婢這一回吧若您果然厭棄了奴婢,便把奴婢送到莊子上做苦工,奴婢也心甘情願。”

文怡哪會把她送去做苦工?只是瞧她哭得這樣,又不好留她下來。等於文良一走,六房租的這處宅子,就要退回去了,盧老夫人也會搬到羊肝兒衚衕去住,自然不好帶太多僕傭的。至於莊子,現在還沒買到手呢,柳家的莊子又情況不明。

盧老夫人聽見了風聲,便把文怡與冬葵都叫了過去,厲聲數落後者:“你這是在威脅主人麼?明知道姑奶奶是個心軟的,絕不會把從前的貼身大丫頭送去莊上吃苦,你說這樣的話,是要逼她將你留下?到底打了什麼主意?”

冬葵大驚失色,慌忙磕了好幾個頭,哭道:“奴婢斷不敢如此大膽只是想頭,奴婢罪孽深重,若是這輩子能繼續侍候小姐,有機會贖罪,便也罷了,若是不能……奴婢還有什麼臉再見小姐,再見老夫人,再見家裡人……”

文怡暗暗嘆息,轉頭對盧老夫人道:“祖母別生氣,她好歹也侍候了我幾年。我原是打算……讓她回老家,叫她家裡給她看一門好親事,怎麼也比在京裡荒廢了強……”

盧老夫人便道:“你雖是好意,只是她這哭哭啼啼的樣子叫人生氣既要贖罪,聽主人的安排,乖乖領命就是了,卻偏要叫主人爲難”她板着臉狠盯冬葵幾眼,想到後者這些日子裡表現得一向很老實,而從往日的情形來看,也不象是個心裡藏奸的,雖說有些小心思,卻只在前康王世子一事上惹過禍事,眼下孫女已經出閣,不再與那世子有聯繫,留下這丫頭,問題也不大。想了想,盧老夫人便對文怡道:“若你真的想把她留下,也不是不行。”

文怡吃了一驚,繼而露出欣喜之色:“真的?”冬葵也猛地擡起頭來,滿眼都是懇求。

盧老夫人慢慢地道:“這丫頭對你還算忠心,做事也還伶俐。只是犯過大錯,不能給你做陪嫁丫頭。我想你手下只有四個丫頭是從咱們家過去的,辦外頭的事多有不便,一直有心要給你挑一兩房得力的家人補上。若這丫頭能在咱們家裡找個可靠的僕人嫁了,算是你的陪房,可以爲你打理外頭的莊子。你看如何?”

文怡呆了一呆,眼下哪裡去找可靠的男僕?六房跟着進京的男僕,林連順是早就看好了要配給紫蘇的,郭慶喜早就娶妻生子,其他年紀大的老僕更不必說了,又有誰能配冬葵?

冬葵卻沒想這麼多,只是一個勁兒地磕頭:“謝老夫人恩典謝老夫人恩典”能夠成爲文怡的陪房,即便嫁得不如意,她也不在乎了。

文怡見她這樣,心裡更不好受,過後私下又再勸她。冬葵卻道:“小姐,即便奴婢回了老家,以奴婢如今的情形,在顧莊又能找到什麼好人家?老夫人不喜奴婢,只有小姐還能顧念奴婢幾分,若離得您遠了,奴婢還有什麼活頭?倒不如在小姐跟前待着,不管嫁了什麼人,好歹還有您照看呢。”文怡心裡難受,但見她一臉堅定,似是已經拿定了主意,只好由得她去。

顧家並沒有什麼適齡未婚的男僕,此事只得暫時寄下。倒是仲管家提議,顧家沒有,柳家卻有不少男僕,當中也有老實可靠之人,嫁個顧家的丫頭過去,對文怡日後掌家更有好處。

他話中暗示的是舒平。舒平日後十有八九要繼承舒伯的管家之位的,若他的妻子是文怡從前在顧家的丫頭,自然就能把他收攏過來了。盧老夫人也贊同這個建議,只是文怡想到家中的情形,卻否決了。

舒平的婚事,不論是他本人,還是舒家,興許都另有想法。她何苦壞人姻緣?

柳家還有幾個新買的男僕,老實能幹是有的,卻嫌來家的時日短了些,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可靠。文怡只得將此事壓下,先把文良送走了再說,倒是添置田莊之事,可以考慮提上日程了,有個莊子,想要安置幾個人,也方便些。

且不說文怡這邊爲置產之事煩惱,侍郎府那頭,也忙得不可開交。

文嫺是早已定了五月底迎娶,但在那之前,還有一場婚禮,就是文賢娶親。雖說不是親兄妹前後腳嫁娶,但在外人看來,都是侍郎府的喜事,不論是蔣氏,還是段氏,爲此都沒少抱怨。偏偏柳家娶親的日子早就定好了,傳得滿京城皆知,若是將婚期押後,還不知道會惹來什麼閒話,自然是不能改的。而葛家那邊,也早就暗暗催促過了,他家小姐都十七歲了,若不是文賢堅持要在館選完畢之後才娶親,這婚禮也不可能推遲到今日。葛家老爺乃是現任國子監祭酒,桃李滿天下,對文賢的仕途大有幫助,顧大老爺費盡了心思才爲長子求得這門好親事,自然是不能得罪的,因此一力主張,要趕在文嫺出嫁前辦了,還要辦得格外隆重。至於文嫺出嫁的排場,顧家作爲孃家,不好張揚太過,只要禮數到了就好。

顧二老爺的官職遲遲未能下來,他這時候還只是個光頭進士,進士之女能嫁入大學士府,已是高攀,他有心要風光大辦,礙於兄長髮了話,心裡也不是沒有怨言,只是不敢與兄長爭吵,才忍氣吞聲應了,背地裡卻暗暗向母親告狀。

於老夫人聽了小兒子的話,特地傳了大兒子過去詢問。顧大老爺心裡對兄弟背後告狀的行李有些不屑,面上卻不露,反而勸母親:“柳家如今不比以往,瞧他們辦喜事的情形,怕是沒有要張揚的意思。婆家如此,咱們做爲孃家,萬一大肆張揚起來,違了柳家的意,日後受氣的還不是五丫頭?母親就當是爲了三妹妹着想吧。”

於老夫人聽了訥悶:“這是爲何?柳家不願意大辦喜事麼?前**妹夫來接你妹妹回去時,還說了要好好操辦一番,並沒提這個話呀?”

顧大老爺道:“三妹妹就是個糊塗的,只當妹夫是怕了她了,卻沒瞧見妹夫當時的臉色有多勉強。五丫頭過定禮那一日,家裡有這麼多客人來,妹妹還不顧大局,不肯爲五丫頭插戴,鬧得要柳家四太太出面,客人們便是不說什麼,心裡也會有想法的,這幾日京裡到處都有閒言閒語,簡直就是打妹夫的臉。雖說妹夫與兒子仍舊交好,但妹妹這一鬧,柳家對咱們顧家多少會有些怨言,妹夫也未必會盡力爲兒子與賢哥兒謀劃。更何況,顧柳兩家兩代聯姻,若這樣還不夠,咱們還能做什麼呢?倒不如把葛家那邊的關係經營好了,豈不比只靠柳妹夫一人強?再說,如今柳妹夫也不比以往了。咱們正該淡着些纔好。”

於老夫人聽得直皺眉,到了最後一句話,更是大吃一驚:“這是什麼意思?你妹夫如何不比以往了?”

“母親,妹夫如今不再是一部尚書,反而升了大學士,表面上看,似乎是更體面了,品級也高了些,但實際上,卻失了手上的實權。大學士是做什麼的?侍候君王讀書,教導皇子罷了。然而朝中有這麼多飽學之士,聖上爲何要把一向不以文才聞名的妹夫封爲大學士呢?至於皇子……儲君已立,其餘皇子大多已經成年就藩,只有一位九皇子,眼下年紀還小,要正式開蒙,還要等幾年呢。可見這大學士一職,竟是不如禮部尚書管用的……”

於老夫人聽得額頭直冒冷汗,連忙抓住兒子的手:“難道說……你妹夫做了什麼事,惹惱了聖上不成?不然爲何好好地做着尚書,卻忽然被調去做這樣一個無用的閒官?”

顧大老爺忙道:“母親勿憂兒子冷眼瞧着,事情還不到那地步。聽說聖上對東平王府忌憚甚深,興許妹夫也是受了連累罷了。且冷上兩年,只要不出大事,妹夫仍舊有機會再獲聖上青眼的。母親想想,若是妹夫果然惹惱了聖上,這會子也就不會升職,應該是降職了。”

於老夫人想想也是,略鎮定了些,苦思半晌,才無奈地道:“我老了,朝廷上的事,我也看不清了,就由你做主吧,只是千萬記得,你妹妹和你外甥也是咱們顧家的骨肉,無論發生何事,一定要照應他們。”頓了頓,“那五丫頭……”

“萬萬不可”顧大老爺打斷了她的話,“這門婚事是早就定下的,豈能變卦?果真如此,不等柳家被聖上治罪,我們家就先成了世人眼中的小人了”

於老夫人嘆了口氣,閉上眼往後一躺:“罷了,也是那孩子的命……”。.。

第312章 走投無路第389章 搶來的功勞第333章 柳氏族人(一)第222章 背後是誰第292章 千里之外第279章 秋水的野望第49章 不亦樂乎?!第12章 出遠門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19章 顧莊往事第327章 母愛如山第78章 行蹤成謎第320章 恍然頓悟第47章 有朋自遠方來(上)第314章 姐與妹第404章 後患第8章 兩位誥命第361章 自投羅網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152章 黑手漸現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330章 臨別餘波第103章 祖孫探病(四)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310章 驚人傳聞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358章 暗潮洶涌第135章 初臨貴府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324章 釜底抽薪第168章 任性少年第377章 青州事變第58章 芳辰有禮第125章 各人盤算第190章 最後通牒第380章 大事前夕第118章 各有主張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274章 可柔異狀第230章 新居所,新天地第40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章 不得已第356章 逃脫計劃第35章 和樂融融第12章 出遠門第7章 言語機鋒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9章 人心難測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329章 康王舊事第264章 二房賀禮第256章 以德服人(下)第270章 真情假意第63章 姑嫂有隙第230章 新居所,新天地第93章 庵堂清靜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383章 親疏遠近第3章 不得已第315章 太子的要求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18章 初提置產第191章 撞個正着第255章 以德服人(上)第140章 張良有計第384章 康王府在行動第13章 救命恩人第170章 患得患失第346章 長者所賜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129章 緋聞推手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337章 心結得解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370章 顧家新聞第335章 容氏族人第34章 勸慰表哥第72章 人算天算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173章 所謂誤會第189章 天家皇子第249章 笑面人兒第179章 如夢初醒(下)第230章 新居所,新天地第264章 二房賀禮第89章 塵埃落定第138章 小靈通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105章 各懷鬼胎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128章 背後真相(下)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390章 不速之客第103章 祖孫探病(四)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135章 初臨貴府第59章 貴戚臨門(上)第208章 故人重逢(上)第148章 王府茶會
第312章 走投無路第389章 搶來的功勞第333章 柳氏族人(一)第222章 背後是誰第292章 千里之外第279章 秋水的野望第49章 不亦樂乎?!第12章 出遠門第397章 暗潮再涌第19章 顧莊往事第327章 母愛如山第78章 行蹤成謎第320章 恍然頓悟第47章 有朋自遠方來(上)第314章 姐與妹第404章 後患第8章 兩位誥命第361章 自投羅網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152章 黑手漸現第106章 臨別依依第330章 臨別餘波第103章 祖孫探病(四)第412章 尷尬之事第310章 驚人傳聞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358章 暗潮洶涌第135章 初臨貴府第107章 水路通津第324章 釜底抽薪第168章 任性少年第377章 青州事變第58章 芳辰有禮第125章 各人盤算第190章 最後通牒第380章 大事前夕第118章 各有主張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420章 麗人有約第274章 可柔異狀第230章 新居所,新天地第40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章 不得已第356章 逃脫計劃第35章 和樂融融第12章 出遠門第7章 言語機鋒第141章 認親宴(上)第9章 人心難測第215章 城中流言第329章 康王舊事第264章 二房賀禮第256章 以德服人(下)第270章 真情假意第63章 姑嫂有隙第230章 新居所,新天地第93章 庵堂清靜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383章 親疏遠近第3章 不得已第315章 太子的要求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18章 初提置產第191章 撞個正着第255章 以德服人(上)第140章 張良有計第384章 康王府在行動第13章 救命恩人第170章 患得患失第346章 長者所賜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129章 緋聞推手第211章 誤會重重第337章 心結得解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370章 顧家新聞第335章 容氏族人第34章 勸慰表哥第72章 人算天算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173章 所謂誤會第189章 天家皇子第249章 笑面人兒第179章 如夢初醒(下)第230章 新居所,新天地第264章 二房賀禮第89章 塵埃落定第138章 小靈通第379章 死於非命第105章 各懷鬼胎第202章 絞盡腦汁第128章 背後真相(下)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390章 不速之客第103章 祖孫探病(四)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135章 初臨貴府第59章 貴戚臨門(上)第208章 故人重逢(上)第148章 王府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