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當初顯聖功德身

十山三僧總共是三十人,如九心和尚所言,此時只有到了二十四個,還有餘下的六人未至。這二十四個僧人並不一定是按照所在之山之寺聚在一起,在場只有離垢峰十善寺的三個和尚是站在一起的,其餘都隨自安處,各據一地。

但這並不是說這些僧人之間都是彼此孤守,各自爲政,其實在場哪些僧人之間相互之間交情深厚、同聲同氣,哪些又對某人有所看法、意見不同,不要說彼此之間心知肚明,就看剛纔發生的幾幕也可以一目瞭然的。比如嗔心和尚就站在金剛神的身後,立場明白無遺;而知緣居士和半月和尚顯然交情很不一般;另外聽泉和尚更是能爲八苦和尚直衝金剛神,大如知藏和靈王僧顯然都對此次再立世間尊只會有所不滿……從種種來看,這一山的和尚之間還是十分複雜的。

佛門之中,對一山三僧並無任何約束,但是選出這三僧的過程卻十分嚴格。但凡名列三僧,無一不是修爲境界高超,法力高強之輩,皆是宗師氣象。就算是在同一山之中,駐山、法座、戒師彼此之間也無高下之分。這樣一來,使得三僧行事多爲特立獨行,不會因循依附任何一人。佛山這樣做的目的,其中一方面是源於佛門修行法門之故,另外一方面,經由這些三僧所推選的世間尊就必須深服人心才行,也確保了佛門本身不容易發生什麼內亂。

當然了,不僅僅是三僧對世間尊有制衡之力,世間尊當然也有對抗十山之能,那就是佛山刑塔。佛山刑塔之中的執法僧神通強悍、精通各種法陣不說,而且有着與其他佛門僧人最爲不同的一點,那就是他們被歷代世間尊允諾可舍殺戒!

這是由佛門第七代世間尊曇華藏以戒刀所赦之戒。當初佛祖留下戒刀。爲佛門弟子定下不可殺生之戒。從此之後,但凡佛門弟子遇見種種危難,遭逢絕境,甚至往往寧可自己身死,也不會以神通法力殺生。這麼一條看似蠢笨的戒律,似乎會受到修行人的譏諷。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修行界的修行人反而十分敬畏佛門弟子,輕易不會去招惹,否則很容易受到衆修行人的唾棄。其中的原因除了佛門神通高強、不可思議之外,也是對僧人的敬重之義。

但就是這樣一條由佛祖所定下的殺生戒,卻在上一次人妖大戰之中,被曇華藏以佛祖留下的戒刀爲九十九名僧人捨去,赦其無過。曇華藏由此創立了佛山刑塔,將這些舍了殺戒的僧人稱爲執法僧。用以對抗作惡作亂的妖邪之輩。從此以後,佛山刑塔立,代代執法僧都不守殺生之戒。而這些執法僧唯一遵從的只有世間尊的法旨,除此之外,任何人都無法命令他們,即便是他們自己。佛門弟子一旦選入佛山刑塔,無世間尊法旨,不得有任何擅自舉動。

不過。自從人妖大戰之後,隨着妖物越來越隱匿。佛山刑塔也已封閉數千年。但是因爲當初曇華尊曾經留下遺命,無論天地之間如何太平,佛門都不可廢置佛山刑塔,就連執法僧的人數也絕對不可減少一人,必須滿九十九之數。連同所舍之殺生無罪戒,一併代代流傳。因此。雖然之後的歷代世間尊幾乎都不曾發出任何法旨,命令佛山刑塔的執法僧去剿邪滅惡,佛山刑塔仍舊是保存了下來,只是塔上的長明燈卻暗了。

一直到不久之前,淵無咎宣稱人妖大劫將至。親身來到佛山拜會蓮華尊。在他的提議之下,才使得蓮華尊發出法旨重燃,佛山刑塔長明燈才又重新照徹天地。佛山刑塔雖久不曾動,但是因其無殺生之戒,在當初滅妖之時留下了呵赫赫威名,所以當長明燈重燃天地之際,引起了修行界極大的震動。

可以想象這些執法僧能夠在佛門、在修行界產生多大的影響。如今佛山之上已無世間尊,而修行界又是暗流洶涌、山雨欲來之勢,此時金剛神提出再立世間尊,可想而知在場的十山三僧們心中會有的各種不同的想法。長明燈重燃,代表刑塔封閉之令已除,只要成爲了世間尊就可調動這九十九名執法僧。因爲這個緣故,這一次再立世間尊,可以說與以往任何一次都太不相同了!

到底誰會成爲暫代的世間尊呢?佛門對可以升座的世間尊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有超過二十名十山三僧支持認同。除此之外,對於繼任升座的世間尊的來歷、地位、修行乃至佛緣都並不十分看重。事實上,關於這些方面的要求也是不必要的,能夠被十山三僧看中之人,又怎麼會是泛泛之輩呢?而這些高僧本就以其修行所證而行,能夠被他們看中,沒有佛緣也就是佛緣了!

半月和尚嘟囔了一句道:“有什麼號推選的,不是已經有了三十二相,幹嘛還要這麼麻煩!”

知緣居士也以心音回傳道:“誰跟誰是一夥兒的?你在說什麼呢?”

知緣居士笑道:“也是我猜的。是我心裡想做世間尊,猜猜也不行嗎?”

九心和尚正說着,那邊知緣居士突然在神念之中聽見了半月和尚的心音。半月和尚道:“師兄,看來九心是跟他們一夥兒的。”

半月和尚一聽,吃了一驚,道:“師兄,他們來找過你,告訴你要推選你做世間尊的事了?”

也就是說,不僅是在場的十三三僧,哪怕是身爲長老的金剛神,只要有超過二十名十山三僧的支持,都是能夠成爲世間尊的。但是在場每個僧人心中所想的卻截然不同,至少從剛纔的對話來看,就連是不是要再立世間尊都還有人在質疑。

面對九心和尚所問,嗔心和尚答道:“九心師弟稍安勿躁,未至的幾位師兄都曾傳來消息,今日之內必到佛山,說話的功夫,應該就快到了。趁此機會,嗔心倒是想提醒衆位師兄弟。不妨好好思索將推選誰繼任升座世間尊吧!”

知緣居士神秘一笑,道:“是這樣嗎?我看可是未必。”

半月和尚見知緣居士臉上露出神秘一笑,問道:“師兄,你又在想什麼捉弄人的事了嗎?”

知緣居士笑道:“說的不錯,師弟,我猜他們想要推選的人只怕是你?你老實告訴我,他們幾個早就私下裡找過你了吧!”

知緣居士趕緊正色道:“哪來那麼多話,別廢話了,好好想想你要推選誰做世間尊吧!”

半月和尚愕然道:“他們沒有跟我說起過啊!師兄,你是怎麼看出來他們要推選我當世間尊的?嘿嘿,如果是真的那就好了,當個世間尊也挺威風的,那樣的話。師兄你就得叫我半月尊啦!半月尊,半月尊,真好聽,師兄你說呢?”

九心和尚笑道:“就算師兄不說,師弟心中也早有了人選了!我以爲此次推選之世間尊,主要是爲了在其帶領之下,對抗再起的斷慈山妖物。因而必須是一個果敢決斷、雷厲風行之人!”

但不管到底要不要再立世間尊,如果需要,又再立誰爲世間尊,每個僧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眼下衆僧並未到齊,所以衆僧都在耐心等待。這些高僧彼此之間當然熟悉,一眼掃過便知道是哪些和尚還沒有來。除了已經化爲石像的八苦和尚之外,其餘未至的分別是歡喜山白虎寺的法座倔和尚、嗔怒山火焰庵的駐山僧真言和尚、因緣山不動寺的戒師瓔珞和尚和駐山渡慈航和尚,以及大雷音山的戒師一足和尚。

知緣居士忍住笑道:“我怎麼知道的?我哪裡知道,不過是猜測罷了。既然你這麼說了,看樣子是我猜錯了,他們未必是想推選你做世間尊,可能是推選我。那我就是知緣尊了!嗯,知緣尊。怎麼樣,是不是比半月尊好聽些?”

半月和尚道:“這還看不出來嗎?金剛長老、嗔心、九心。他們分明就是一夥的,早就串通好了。看樣子是要一起來推選他們中意的人來當世間尊!”

知緣居士道:“沒有啊!”

知緣居士道:“依我看,當然是爲了佛山刑塔!只要誰成了世間尊,誰就能號令那九十九名執法僧。那可是九十九個知命境以上的高手,而且是會殺生的那種呢!”

半月和尚不解道:“他們要號令那些殺生的和尚做什麼?師兄,這又是你瞎猜的吧!”

半月居士道:“那你怎麼說他們會推選你做知緣尊呢?我覺得知緣尊沒有半月尊好聽!”

半月居士想也不想就答道:“還能是爲什麼,當然是爲了對抗妖物了。”

半月居士道:“那還能是爲了什麼?”

半月居士這才明白過來,知緣居士這是在說笑話,不由翻了翻白眼。知緣居士又問道:“師弟啊,你居然能看出來他們是一夥的。看來你的智慧比我高多了。既然是這樣,我們也別在這裡瞎猜他們想要推選誰做世間尊了。不如你來告訴師兄,他們推選世間尊,有什麼目的?”

“瞎猜?”知緣居士搖頭道,“這可不是瞎猜,不信你就等着看吧!”說着,又回頭看了看顛倒夢想小徑和恐怖掛礙小路,心道:“天命之主小子,哈,難道你要趕着所有十三三僧都到齊了,纔會破陣而出嗎?如果趕得巧,讓本居士推選你做世間尊吧!”

……

就在佛山之頂上的衆僧爲了再立世間尊之事思索,同時詫異那闖入恐怖掛礙小路的妖物是誰,以及等待其餘未至的三僧之時。顛倒夢想小徑上,陸正也終於從震驚之中回過神來,聽見白衣人的話,他可是花了好一會兒,纔好不容易算是聽清了白衣人師父的話,當然現在白衣已經變成了紅衣了。但不管是白衣還是紅衣,他居然說自己乃是聖宗轉世的受有之身,而他居然就是當初聖宗的一道殘念!

自己居然是聖宗?這未免也太過匪夷所思了吧?從震驚之中回過神的剎那,陸正剛要向師父再次確認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之際,紅衣人忽然伸出手,衝着陸正一點。那一根手指迅速化大,然後從四面八方急速逼至陸正的眉心,在他還沒有任何反應的時候,已經被點中了眉心。

這一指一點即退,顯然並不是想要傷害陸正,因爲在這一指之下,陸正甚至連身子都沒有搖晃一下。但陸正隨即就知道了師父這一指的用意,因爲他立即發現自己身心之中的命鏡法術在這一指之下自然發動了。

命鏡轉動,彷彿天地重開,陸正一念追溯,便是前世入眼。但見天地之間,十萬陽光耀目,羣山呼嘯如龍,一道金光如流星般在十萬大山之間飛馳,倏忽劃過兩座巍峨山峰。(未完待續。。)

第六十四章 從容進退言行外第五十二章 萬物非天地第八十二章 相見第十五章 擲身問命語鏗鏘第十四章 多此一念第六十一章 捨身可全事雙成第三十九章 邪風起第二章 情緣何由豕縱橫第九十六章 務實遣其賓第八十七章 澄明無礙紛紜中第十三章 誰教領受刻骨寒第二十七章 天地倒懸第四十二章 何所取第七章 覺心知味入谷空第三章 各自有前塵第七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章 玄覽中第七十六章 智愚千慮自得失第六十七章 你是誰第五十七章 方知我是誰第四十二章 黑光第七十六章 落荒第五十二章 推命術第四十一章 天地之缺第三十八章 辯佛第十五章 花落誰家第六十七章 縱情一劍破金剛第三十四章 因緣起第五十章 天命現第八十六章 妖之行第二十八章 所謂人者對面天第一百零九章 君子善假物第四章 置死後生第十四章 不得其門入第三章 龍圖之意第七章 孰者爲真第六章 變亂無依索遺意第三十章 此時心第一百章 見龍在田第八十五章 有魚破水出第十四章 往來一息成吐納第七十二章 知天善守見事一第六十三章 相對爭鋒在纖毫第二十八章 所謂人者對面天第七十章 誰執何憑許永生第九十五章 對鏡見形知是我第六十九 一箭第六十四章 從容進退言行外第九十三章 人生有六養第二章 人有謀第七十五章 信之何信亂我心第三十五章 向死而生第二十九章 當初意第三十五章 天地爲局布棋子第四十五章 當時尚留一線緣第五十四章 三火衍七相第二十七章 念動意真難化消第六十一章 意中人第九十二章 射御之有道第一百章 心知第三十一章 車行八方無轍跡第二十五章 妖之初第五十三章 人與妖物合一身第五十四章 滌玄天之謀第七十七章 坦然之涉渡大川第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七十二章 局勢成第六十三章 殺局第八十一章 女人心第五十六章 驀然回首時第八十七章 鎮宗獸第七十四章 紫火之王第七十四章 小魚第九十七章 花開一樹幾多聞第九十九章 誰相知第一章 新局第八十六章 我是誰第三十五章 行圓願滿針尖血第二十三章 石中精魂第十章 禮樂第十八章 失神第二十一章 盜天機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七章 九死一生第二十九章 因果何脫第三十一章 爲現三寶於世間第九章 試心嶺第三十八章 賢人隱第五十六章 日月之秘第五十章 轉見敗闕不壞身第一章 地有第六十二章 佛道遺訓第六章 行非我願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妄何須問第八十三章 同氣可相求第七十三章 一身跌宕風波中第三十一章 車行八方無轍跡第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三十四章 謀算之道竊其時第三十章 此時心
第六十四章 從容進退言行外第五十二章 萬物非天地第八十二章 相見第十五章 擲身問命語鏗鏘第十四章 多此一念第六十一章 捨身可全事雙成第三十九章 邪風起第二章 情緣何由豕縱橫第九十六章 務實遣其賓第八十七章 澄明無礙紛紜中第十三章 誰教領受刻骨寒第二十七章 天地倒懸第四十二章 何所取第七章 覺心知味入谷空第三章 各自有前塵第七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章 玄覽中第七十六章 智愚千慮自得失第六十七章 你是誰第五十七章 方知我是誰第四十二章 黑光第七十六章 落荒第五十二章 推命術第四十一章 天地之缺第三十八章 辯佛第十五章 花落誰家第六十七章 縱情一劍破金剛第三十四章 因緣起第五十章 天命現第八十六章 妖之行第二十八章 所謂人者對面天第一百零九章 君子善假物第四章 置死後生第十四章 不得其門入第三章 龍圖之意第七章 孰者爲真第六章 變亂無依索遺意第三十章 此時心第一百章 見龍在田第八十五章 有魚破水出第十四章 往來一息成吐納第七十二章 知天善守見事一第六十三章 相對爭鋒在纖毫第二十八章 所謂人者對面天第七十章 誰執何憑許永生第九十五章 對鏡見形知是我第六十九 一箭第六十四章 從容進退言行外第九十三章 人生有六養第二章 人有謀第七十五章 信之何信亂我心第三十五章 向死而生第二十九章 當初意第三十五章 天地爲局布棋子第四十五章 當時尚留一線緣第五十四章 三火衍七相第二十七章 念動意真難化消第六十一章 意中人第九十二章 射御之有道第一百章 心知第三十一章 車行八方無轍跡第二十五章 妖之初第五十三章 人與妖物合一身第五十四章 滌玄天之謀第七十七章 坦然之涉渡大川第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七十二章 局勢成第六十三章 殺局第八十一章 女人心第五十六章 驀然回首時第八十七章 鎮宗獸第七十四章 紫火之王第七十四章 小魚第九十七章 花開一樹幾多聞第九十九章 誰相知第一章 新局第八十六章 我是誰第三十五章 行圓願滿針尖血第二十三章 石中精魂第十章 禮樂第十八章 失神第二十一章 盜天機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七章 九死一生第二十九章 因果何脫第三十一章 爲現三寶於世間第九章 試心嶺第三十八章 賢人隱第五十六章 日月之秘第五十章 轉見敗闕不壞身第一章 地有第六十二章 佛道遺訓第六章 行非我願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妄何須問第八十三章 同氣可相求第七十三章 一身跌宕風波中第三十一章 車行八方無轍跡第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三十四章 謀算之道竊其時第三十章 此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