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病逝了,這有些突然。
靈武方面李望對外的說法是李隆基年事已高加上連番的打擊以及思念死去的貴妃楊玉環,因此思念成疾最終病逝在了靈武。
當然具體的原由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有一點遠在山南的白玉仙和魚朝恩等人都清楚,那就是李隆基的死必然與李望脫不開干係。
否則前腳李隆基才讓魚朝恩給白玉仙傳口諭要白玉仙去靈武覲見,後腳魚朝恩纔到山南這邊多久李隆基就死了。
尤其是作爲當事人的魚朝恩心裡更是清楚至極,李隆基的死肯定是李望所爲,也與他脫不開干係。
畢竟李隆基的衣帶詔是他親手交給李望的,而當時李望眼中的寒意他也是看的清清楚楚。
不過魚朝恩覺得李望此舉卻無比愚蠢,因爲只要是個明眼人都明白,白玉仙對於大唐的忠誠大半原因恐怕都是在李隆基的身上,畢竟白玉仙能有今日,都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來的。
可以說李隆基對於白玉仙有着知遇之恩。
所以這多半也是白玉仙對於大唐這般忠誠的原因,同時只要李隆基在世,白玉要是起兵反李唐的話,對於白玉仙的名聲也絕對是個巨大的打擊。
畢竟李隆基對白玉仙當初那麼器重,結果白玉仙現在卻反了李唐,那不是白眼狼嗎。
但是現在李隆基死了,那白玉仙對於大唐忠誠的束縛,可就徹底沒了。
李隆基纔是束縛白玉仙對大唐忠誠的主要原因。
但李望似乎完全沒有明白這一點,還把李隆基直接給殺了,並且還想派觀軍容使監管白玉仙。
魚朝恩都不知道李望腦子裡是怎麼想的。
怎麼敢的。
要他是天子,這個時候怕不是將白玉仙供起來還差不多,想方設法留住白玉仙的心纔是首要,結果李望倒好。
“這李唐,看來氣數確實盡了。”
魚朝恩看着遠方的天際,心中不由暗道一聲,隨即眼神也徹底化作堅定。
良禽擇木而棲。
既然李唐的氣數已盡,那他魚朝恩,自然要另尋明主大腿,不可能跟着李唐這顆註定傾塌的大樹一起倒。
而白玉仙,無疑就是如今天下最佳的大腿。
這時候的白玉仙也立身高空白雲之上,目光眺望先遠在上萬裡之遙的朔方靈武方向,手中拿着一壺酒緩緩向着靈武方向灑下,然後又深深的鞠了三個躬,爲李隆基最後送行。
“臣白玉仙,恭送陛下!”
雖然白玉仙從當初入仕的一開始就一心想着造反。
但是自他入仕以來,李隆基對他確實是信任器重有加,對他有着知遇之恩。
所以在內心深處,白玉仙對於李隆基還是尊重記着情分的,如今李隆基徹底過世,那他也當送最後一程。
不過李隆基雖然對他有知遇之恩,但白玉仙自問自己也對得起李隆基。
李隆基在位期間,他對李隆基也都是盡心盡力。
最初的紅青山之亂,他率領剛剛創立不久的天策軍平定。
後來太子李亨利用王忠嗣起兵叛亂,也是他站出來力挽狂瀾鎮壓王忠嗣保護住了李隆基。
再後來突厥、回紇、葛邏祿等胡虜入侵河西,也是他率兵平定甚至打穿整個胡虜守衛住了大唐邊疆.
如此一宗宗、一件件的事情下來,白玉仙覺得自己也算對得起李隆基,雖然他能有今日多虧了李隆基的器重提拔,但是沒有他白玉仙,李隆基自己的皇位恐怕也早就沒了。
所以真要算下來的話,白玉仙覺得自己還是對得起李隆基的。
雖然他心中一直想着造反,但人生在世,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唯一感覺有些對不起李隆基的,就是綠了李隆基了。
但這一點他白玉仙也不是有心的啊,全是娘娘們逆推的,而且還是威脅他,這讓他怎麼辦。
“陛下一路走好,回頭玉仙給你多燒點女人和紙錢下來。”
最終白玉仙只能心道一聲。
今後有空就多燒點女人給李隆基補償好了。
轉眼,又過了幾日,時間進入四月。而這時候,立國後安靜了兩三個月的安祿山也終於有了動作
天寶十一年四月,安祿山派遣其子安慶緒和大將史思明、李歸仁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朔方。
天子李望得悉後也瞬間緊張了起來,好在安祿山當了皇帝后沒有親自率軍出手,否則李望絕對二話不說跑路,如果只是安祿山麾下的其他人的話,李望覺得憑藉王忠嗣應該可以擋一擋,趕緊第一時間派遣朔方節度使王忠嗣率領大軍前往抵禦,同時又下令河東節度使李楷洛、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河西軍以及遠在安西的高仙芝率兵支援。
河西軍則正是白玉仙麾下郭子儀率領的大軍。
整個天下的目光也瞬間全都被吸引而去。
半個月後,王忠嗣率領的唐軍與安慶緒率領的燕軍於平陽發生大戰,五仙教三大天人出手,王忠嗣以一敵三差點被當場斬殺,幸得安西、北庭兩鎮節度使高仙芝及時趕到及時出手相助,從而得以自保。
高仙芝的實力也在不知何時已經突破到了武道神通境界,單人從安西不遠萬里趕來疾援,因此得以救下王忠嗣。
不過就算如此,高仙芝加上一個重傷的王忠嗣兩人也根本打不過五仙教的三大天人,只能自保退走,唐軍也因此在平陽大敗。
平陽一戰,除了被高仙芝趕來救下逃走的王忠嗣之外,其他唐軍幾乎全軍覆沒,在天人神通層次的高層戰力戰敗後,天神神通之下的唐軍也根本擋不住安慶緒率領的十萬大軍。
平陽一戰戰敗後,高仙芝帶着重傷的王忠嗣回到靈武向天子李望彙報。
得知消息的李望和文武羣臣無不是臉色大變,嚇得亡魂大冒。
連王忠嗣和高仙芝兩大武道神通都無法抵擋燕軍,他們又還如何能抵擋,接下來怕是要不了十日,安慶緒就能帶着燕軍直接打到靈武。
他們要是不逃,恐怕得被燕軍一鍋端。
“陛下,我看我們還是逃吧。”
立即有人向李望建議
對,逃!
李望也反應過來,這個時候也只有逃了,否則留在靈武必死無疑,其他也顧不得什麼顏面和威嚴了。
但是逃去哪裡。
又有大臣建議去成都,不過馬上就被李望否決了,他信不過白玉仙。
最終思慮了一番後,李望還是決定按照自己以往早就想好的退路,去安西。
做出決定後李望也是連下兩道詔令。
第一道詔令則是朝廷遷往安西。
第二道詔令則是命劍南王白玉仙即刻率兵前來護駕對抗燕軍。
兩道詔令下完後李望也是趕緊收拾東西帶上一衆的後宮皇后嬪妃和子嗣出城往安西而去。
但是在召集文武的時候,李望卻發現,等他收拾好要跑路的時候,麾下文武已經直接有一半先一步跑路了,而且是直接棄他而去。
“豈有此理,這些貪生怕死的混賬東西,朕養他們何用。”
李望簡直被氣的七竅生煙。
朕都還沒跑,你們這些臣子就先朕一步跑路了。
剩下的一衆大唐文武羣臣看着李望暴怒的模樣也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敢多出聲,不過在內心深處,不少人卻也是心思閃爍起來。
因爲眼前的李望和李唐,實在已經看不到什麼希望,目前李唐唯一的指望支撐就是劍南王白玉仙,但是白玉仙卻遠在山南對抗太平道分身乏術,而且最主要的是,李望和劍南王白玉仙還有着明顯的矛盾。
李隆基是怎麼死的,李望對外雖然說是李隆基年事已高連番打擊加上思念死去的楊玉環。
但是他們這些做官尤其是能在朝堂上爲官的人,哪一個不是精明之輩。
而李隆基可是對劍南王白玉仙有知遇之恩,白玉仙一直對大唐忠心耿耿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因爲李隆基。
但是現在李隆基死了,那大唐對於劍南王白玉仙而言,可就沒有多大的束縛了。
要是劍南王白玉仙也造反的話,那大唐還有什麼希望。
絕對死路一條。
想到這裡,就連剩下的不少文武羣臣心思都不由轉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