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然,你居然連這東西都帶着。”郭汜給李傕偷偷豎了一根大拇指,沒什麼比這個更虎皮了。
“有備無患,有備無患,軍師不是讓咱們將什麼都帶上嗎?”李傕得意的說道。
“這是節杖,是我們國家賜給有軍功的大將,征戰時便宜行事的東西。”李傕將三個印綬紫授攥在右手手心,捧着節杖恭謹的說道,對面這麼給面子,就算是裝也要裝到位啊!
“陛下,將軍說這是漢帝國皇帝給打勝仗的將軍的賞賜。”翻譯無法理解後面的話,抱着已經死了,無所謂了的心態說道。
沃洛吉斯五世皺了皺眉頭,他從這句翻譯裡面聽到了一些不同,而他作爲一個年輕而且想要有所作爲的安息王,從翻譯的話裡面抓住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是不論出身的賞給每一個大功的將軍?”安息王問道。
“將軍,陛下問這東西可以隨便給別人嗎?”翻譯已經無畏了。
“必須要有大功!”李傕有些尷尬,但還是扯了扯嘴解釋道。
“陛下,將軍說,要很能打。”翻譯淡然的說道。
沃洛吉斯五世猛然抓住了一道靈光,有功纔可以賞賜,這不就是很合理的避開了那討厭的七大貴族嗎?再說七大貴族要是有能力有功績獲得這東西,給他又何妨!
“哈哈哈,漢帝國真的是一個文明的帝國!”沃洛吉斯五世大笑,回頭就腦洞開始這麼幹試試。
“陛下在誇你。”翻譯扭頭對李傕說道。
“走,我們去王城締結盟書。”沃洛吉斯五世這個時候看向李傕三人無比的欣賞,這都是在漢帝國獲得漢朝皇帝承認的大功臣,什麼時候他纔能有這麼一批人。
李傕完全不知道沃洛吉斯五世是怎麼想的,要是知道的話肯定呵呵了。李傕這羣傢伙幹過圈養漢天子好吧。
進城之後沃洛吉斯五世命人佈置好城防,雖說他清楚羅馬人後勤線太長,一般遭受一場大敗就會退走。但是出於謹慎他依舊做了這種佈置,自然李傕高看了一眼。這皇帝比劉協強多了。
李傕等人在泰西封受到了極高的禮遇,並且幹出了史上第一次個人和帝國結盟的事件。
至於爲何出現了這種情況,二把刀的翻譯表示自己已經生無可戀了,自己一個烏孫人即不認識安息文字也不認識漢字,安息王和李傕都沒有在文書上坑別人的意思。
因此趁着酒性,安息國和李傕就簽訂了結盟文書,順帶安息王也不覺得有什麼好坑的,這就是一份互不侵犯的盟書。我們掏錢找人幫忙,你們願意幫就給幫的約定。
這文書籤完李傕就沒找翻譯解釋,在他看來這種和他們仨締結的文書根本沒有約束性,哪天翻臉了,文書一撕就行了,現在拿這個東西裝大象那是再好不過了,嗯嗯,個人和帝國簽訂的盟約。
至於安息那邊倒是找了一個優秀的貴族翻譯,但是安息的翻譯再厲害也不可能知道漢朝締結國書是怎麼做的。
看着三個佛洛特已經確定的侯爵印信,還有三人的簽名。外加代表大漢皇帝陛下的節杖,翻譯表示完全沒有問題的。
於是史上最坑爹的盟書就這麼出現了,等到撕毀國書的時候。雙方纔發現,大漢朝根本就沒有跟安息簽過任何的盟約,李傕在李優的暗示下表示,自己當年是爲了國家利益考慮……
嗯,就是這樣,李傕,郭汜,樊稠三人爲了大漢帝國的利益,爲了民族的利益。在歷史轉折點的時候果斷將安息揣入了歷史的深淵。
至於做這種事情李傕等人到底有沒有壓力,李傕表示毫無壓力。個人和帝國簽訂盟書不就是爲了撕毀嗎?
再話說你不知道這一份盟書換回了多少聲望,挽救了多少性命。大漢朝進入安息的時候,安息都沒有太大的反應……
當然李傕等人現在完全沒想到自己到時候會那麼高大上,他現在已經被一箱箱金幣和五千甲冑,五千複合弓,百匹寶駒,大量珠寶,還有十幾個皮膚白白的美女晃瞎了眼。
李傕,郭汜,樊稠的感覺就是這安息王太土豪了,一點都不小氣,剛結盟就給了這麼多東西,金幣都給了三十萬,真是壕!
實際上沃洛吉斯五世只是多給了二十萬金幣,其他都是佛洛特當時讓李傕出兵的時候許的願,但是二把刀翻譯翻譯不出來,結果導致李傕覺得沃洛吉斯五世這個皇帝還是很大氣的。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李傕等人現在就處於這個狀態,眼見沃洛吉斯五世這麼大氣,他們的動力簡直棒的不行。
給麾下換了鎧甲還多了一千多件,又每人發了二十金幣,讓他們歡快的在泰西封玩了數天之後,李傕將羅馬兵瞭解的差不多了趕緊去給沃洛吉斯表態,說作爲盟友,你們有困難我們一定要幫忙!
畢竟人家給了這麼多錢,這麼多鎧甲兵器,後來李傕才知道沃洛吉斯五世還給他塞了一萬戰馬,這皇帝實在是太大氣了,大氣到李傕覺得不將羅馬這羣混蛋給打回兩河流域實在對不住沃洛吉斯五世。
當然也是李傕發現羅馬兵這次配置有問題了,羅馬的步兵很厲害,弓兵打輕騎兵非常猛,騎兵也不弱,拋石車這個也很強,然而這次是攻城,羅馬的騎兵沒多少,弓兵和步兵是主力。
然而弓兵對於李傕來說戰鬥力等於零,唯一可慮的是羅馬人吃了一次虧之後,下次肯定是步兵方陣後面放弓箭手,後營肯定是車陣包着弓箭手,總之很難啃。
不過再難啃也能啃動啊,西涼鐵騎上強弩強行製造破綻也不是做不到啊,總之看在安息陛下那麼砸錢的份上,李傕的腦洞開了很多,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就是節操!
在這樣的形勢下,安息對羅馬的反擊拉開了序幕,羅馬這個當前的地中海王者終於走夜路走的撞鬼了。
然而李傕腦補的這些情況並沒有出現,羅馬人就像安息王估計的那樣,在發現不能一竿子打死安息之後,果斷開始考慮撤回去,這距離太長,後勤壓力實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