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康熙元年,福建安溪縣少年沈淇,幼時性子柔弱,遲鈍愚昧,毫不起眼,雖每日用功讀書,但卻事倍功半,不見成效。同其他的孩童一般,他從小就有一個宿敵,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淇兒,你怎麼這麼笨,短短一篇《兩小兒辯日》都背不下來,妄爹孃每日辛苦勞作,都讓你在私塾之中打了水漂,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隔壁的小紅、小明、小軍、小麗那個不是輕鬆就能背寫出來,還有咱村裡的神童李光地,三歲識字,七歲成詩,十歲便熟讀四書五經,今年十五歲就已經練出了筆力,轟動鄉鄰!”

籬笆圍成的小院內,同樣十五歲的沈淇梳着長辮子,穿着粗布長衫,被自己的孃親沈秦氏罵得一無是處,他呆站在原地,等着孃親氣消了再去努力背誦那篇《兩小兒辯日》。雖然他讀書不行,背過的東西很快就忘了,但好在比較用功,平時就喜歡讀書寫字,永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好了,娃他娘,孩子沒出息逼他也沒用,反正家裡有幾畝地,讓他學會種田生娃不就行了。”

這時候沈淇的父親沈鋤咬着菸斗,從屋內走了出來,下巴上鬍子拉碴的。

他們夫妻倆都是實在人,這些天在爲沈淇的婚事操勞。他與鄰村的鄒曼珊自小定了娃娃親,現在孩子都不小了,準備明天就將小兒媳婦娶過來。

乘着沈鋤出來給自己解圍,悶不做聲的沈淇跑回了自己的房間,沈秦氏與沈鋤還要給他張羅婚事,就任他跑了。

沈淇回到自己的房間,在書桌上攤開一張白紙,蘸了蘸墨水後,一筆一劃的在上面寫下了三個大黑字。他看着自己像女孩子一樣秀氣的字跡,嘴角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

只見他寫下的黑字正是“鄒曼珊”,這個自小認識,明天就要成爲自己媳婦的溫柔女孩子,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浮現在了他的腦海裡。

沈淇看着自己寫出來的字跡,高興之餘也有些沮喪。

好羨慕李光地,爲什麼我練不出筆力呢?

沈淇非常仰慕那些擁有筆力的文人,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字字珠璣,有真知灼見,氣度胸襟蘊含其中。不過多數人想要練出筆力,至少需到十八九歲才行,像李光地這般,十五歲就練出筆力,很是罕見。

在整個清朝之中,讀書寫字的傳統蔚然成風,大量考取功名之人,無不是擁有過人的筆力,許多文人之間,也流行揮筆成文,爭鬥筆力,甚至還有用筆力殺人的事例。

沈淇所在的是一個被筆力主宰的異世界,這裡的清朝文武百官裡,常有筆力爭鋒,雙方落筆着墨,紙間字句便是綻放刺眼的筆力精芒,猶如刀光劍影,你來我往,時有死傷。

更有傳言說,當今天子康熙皇帝年齡尚幼,但卻已然展露過人鋒芒,區區八歲便是能夠引經據典,與人據理力爭,倘若假以時日,他練成筆力,滿朝大臣恐怕無人能及。

這筆力並非單純來於寫出來的文字,而是由書寫者的睿智、胸襟、氣度、閱歷等無形之物具象而成,是多看多思多寫纔能有的,而筆力的強弱,以一段到九段來劃分,段數越高,筆力自然就越強。比如李光地練出的只是最低級的筆力一段。

歷史上,筆力最強者當屬書聖王羲之,據稱當年他練成筆力,從字句間迸射出刺眼的實質筆力精芒,頃刻間點燃了書桌與房屋,引發滔天大火,而當火災過後,他所書寫的那篇蘊含筆力的文章,依舊懸浮於空,絲毫沒有被大火焚燒到。

在清朝過後的歷史上,筆力最強者當屬一代偉人毛潤之,一篇《沁園春·雪》便是他所有睿智、胸襟、氣度、閱歷的集中體現,後來擁有過人筆力的他最終實現了安邦定國平天下的壯舉。

沈淇自然不可能知道清朝之後的歷史,他拿起書桌上的一本書籍,翻到《兩小兒辯日》,又開始了一字一頓的誦讀,希望睡覺之前能夠流利的背誦出來。

可是在此之際,與他關係頗好的神童李光地突然衝了進來,張口便是大喊道:

“沈淇,不好了,你娘被縣令兒子打死了!”

李光地的話直接讓沈淇懵住了。

這安溪縣令的兒子名叫張元,二十多歲,是個遊手好閒的紈絝,至今練不出筆力。他前些日子因爲看上了沈淇快要過門的小媳婦鄒曼珊,時常來與他們家爲難。

沈淇懵了片刻,李光地想他可能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就使勁搖醒他解釋道:

“那張元聽說你明天要迎娶鄒曼珊,今天就帶着狗奴才闖進她家裡,強行將她帶走了,你娘得知這一消息,在路上截住他們理論,不料反被蠻橫的張元叫下人打死了!”

沈淇的父親沈鋤稍後才趕到,這會兒正抱着斷氣的沈秦氏在田埂邊痛哭。沈淇知道後拼命的跑了出去,他很快在村頭的田埂上看到了沈鋤抱着自己的孃親嚎啕大哭,旁邊的村民圍觀在此處,指指點點,可卻沒有人敢爲他們家出頭。

“娘!”

沈淇平日裡雖然時常被沈秦氏打罵,但這會兒看着倒在父親懷裡的孃親鼻子一酸,情不自禁的熱淚橫流。

跑過去的沈淇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抓着沈秦氏冰涼的手臂低頭抽泣,圍觀的人羣裡,不少婦人見此慘狀也忍不住掩面痛哭,場面有點混亂。

而在他們裡面,有一個五十來歲的老先生,他是沈淇在私塾裡的教書先生,名叫宋匡扶,人稱宋老先生,練出的筆力也只有一段,算是資質平平吧。在他的印象裡,沈淇就是一個極爲普通的孩子,雖不調皮搗蛋,但也絕不是什麼可造之材。

沒想到沈淇小小年紀就遭此劫難,宋匡扶搖頭嘆息的走到沈鋤的身邊安撫道:

“沈鋤你也莫哭了,人死萬事休,趕緊帶着沈秦氏回家準備後事吧。”

沈淇聽到宋匡扶的聲音,擡起溼紅的眼睛道:

“先生,我娘不能白死,你能不能爲她主持公道?”

沈淇還是第一次這麼主動大敢,宋匡扶聞言摸了摸下巴處的一小簇鬍鬚回覆說:

“人間之事,求神拜佛都已無用,我一個教書匠還能主持什麼公道,不過若是將來李光地出人頭地,你倒是可以求他爲你昭雪平冤。”

提到李光地,宋匡扶可是頗爲欣慰,因爲這個神童曾經在他的私塾裡上過學,他可以恩師自居。憑李光地目前筆力一段的實力,將來至少能夠做個縣令,混得好點,還能成爲京官,參與朝廷機要大事。

這個時候的李光地還逗留在沈淇的房間內,他盯着沈淇寫在白紙上的“鄒曼珊”三字,眼中露出一絲驚訝。他心中暗道:沈淇的字跡看似像女孩子般清秀,但實則有鋒芒內斂於筆畫之間,難不成他是內秀之人?

李光地如此猜想,但卻不敢肯定。

作爲一個無權無勢的農民,沈鋤哭累了,也只能是抱着沈秦氏回到家中,準備置辦後事,剛好家裡有一副爲自己準備的棺材,沒想到自己沒用上。

沈淇跟着父親回去了,看着躺在牀板上的孃親,心裡又惦記起被搶走的鄒曼珊,這可是搶婚之恥,喪母之痛,他卻一點辦法都拿不出來。

他突然怨恨自己的懦弱。

時值六月,在沈家這邊着急下葬沈秦氏的關頭,縣城的縣令府裡,張元將搶來的鄒曼珊關在一個小房間內,色眯眯的盯着面秀膚白的十四歲小娘子道:

“你不從我,大概是因爲沈淇那窮小子,現在我就派人過去弄死他,看你是願意守活寡,還是嫁給我爲妾!”

說完的張元小聲對身邊的奴才吩咐一番,他們便是一起離開了。

鄒曼珊聽到張元要對沈淇下毒手,緊張不安起來,可是就算咬舌自盡,她也絕不會嫁給張元這樣的混蛋。

“你莫要威脅我,若是淇哥哥有什麼不測,我也不會獨活下去!”

鄒曼珊躲在房間的一角,披頭散髮,試穿在身上的娘子紅妝被想要非禮她的張元撕破了。

張元聽到她的話,色眯眯的臉上顯得更有興致了,他摩挲着下顎猥瑣道:

“呦,還是個烈女,本少爺喜歡,你想死就死,本少爺對奸.屍也有興趣,哈哈……”

被張元這麼無恥的話氣得開不了口,鄒曼珊抹了抹鼻子,眼中簌簌的落下淚珠,心裡想到沈秦氏爲了自己被張元這惡霸打死,不免悲痛萬分。

在鄒曼珊躲在牆角不再理會張元之後,一道略顯威嚴的氣息出現在了房門口,此人四十多歲的模樣,看着被張元搶回來的鄒曼珊眉頭一皺道:

“元兒,這是爹最後一次容忍你胡作非爲了,你若是再不刻苦練出筆力,爲父就讓你自生自滅!”

說話的正是安溪縣令張堯文,練出了筆力二段。早年他初入官場,還有點正氣,但後來見多了無能爲力的事情,就慢慢被同化,現在已經陷入紅塵亂泥裡爬不起來了。

“爹,你就是安溪縣之主,我玩個姑娘,你幹嘛大驚小怪。”

張元轉身擺出一副笑臉,但張堯文卻是突感不安,他凝重的看向慢慢轉陰的天色,內心不安道:總覺得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像張堯文這般練出筆力的人,能夠對身邊之事有所預感,因爲筆力乃是從天道衍生而來,現在整個人間都被筆力籠罩,他自然會比普通人更敏銳。

“你跟我來。”

自張堯文當上縣令,這還是第一次有這樣強烈的不安,他急忙帶着張元走向後面的一間陰暗房屋,想要看看是有什麼事。

張元臨走的時候將鄒曼珊鎖在了屋內,隨即跟着張堯文到了那個房間。每次到這裡,張元都覺得緊張,好像有什麼東西在陰暗處盯着自己一樣。

張堯文走到一處香案前,上面擺有貢品香爐,還有一尊半尺高,面目猙獰的五彩泥像擺放在一個泥土蓮花臺上,通過這小泥像的面部,隱隱可見一團嬰兒模樣的黑影懸浮在裡面。這是張堯文養的小鬼,用來爲自己謀吉避兇。

在清朝裡面,富商大賈,文武百官除了爭相練習筆力,還比較喜歡供養小鬼,這是他們彼此之間爭鬥筆力的輔助方法。

張堯文極爲慎重的端起下人送來的一碗新鮮雞血,放在小鬼泥像的面前道:

“獻上一碗鮮血,望大人指明近期吉凶。”

聽到張堯文的話,後面的張元臉色都白了,他猛然看到碗中的鮮血莫名消減,小鬼泥像的口中則有淺淡的血跡流了下來。

突然,那小鬼泥像好似活了過來,連串陰森的男童笑聲從帶血的口中傳出:

“咯咯,死劫,死劫,死劫……”

聽到小鬼口中連連傳出的“死劫”兩字,張堯文嚇得身體癱軟,一手扶在香案上險些暈過去了。在他的記憶裡,這是第一次從小鬼口中得知如此凶兆,以往都是破財染病之類的兇言。

雖然被預測到自己近期有死劫,但張堯文卻是很快鎮定下來,他一番思索,記得最近也沒牽涉到什麼因果,只有張元老是纏着鄒曼珊。

他立刻明白過來,對後面臉色慘白的張元命令道:

“快去將那鄒曼珊的夫君弄死,否則會有大難臨頭!”

第43章 自作孽第39章 才情驚世第8章 入木三分第40章 倒打一耙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36章 鬥文幫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43章 自作孽第17章 助戰第11章 喜訊第33章 同族第23章 積善之家第16章 陳家三千金第11章 喜訊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28章 徵稿第32章 寫死你第25章 籌備書坊第6章 密林廝殺第6章 密林廝殺第7章 賤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12章 百善孝爲先第11章 喜訊第44章 反被抓第4章 棄廟第44章 反被抓第3章 當誅第37章 昌泰酒樓第25章 籌備書坊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27章 身有大道第28章 徵稿第49章 遠走第20章 一字之力第15章 保舉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26章 高手第37章 昌泰酒樓第21章 賢者相惜第15章 保舉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53章 帶信第50章 鬼文宗第27章 身有大道第50章 鬼文宗第49章 遠走第47章 幫主第27章 身有大道第30章 花間詞女第30章 花間詞女第7章 賤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52章 狂生(下)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18章 力透紙背第55章 不自量力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23章 積善之家第41章 神秘孩童第47章 幫主第42章 問計天下第45章 死到臨頭第15章 保舉第41章 神秘孩童第6章 密林廝殺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8章 入木三分第23章 積善之家第59章 一掌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1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5章 疏通慧根第37章 昌泰酒樓第9章 修行人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45章 死到臨頭第43章 自作孽第52章 狂生(下)第50章 鬼文宗第44章 反被抓第25章 籌備書坊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57章 葉瀾第17章 助戰第49章 遠走第38章 誅殺滅第41章 神秘孩童第16章 陳家三千金第33章 同族第30章 花間詞女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51章 狂生(上)第53章 帶信第49章 遠走第41章 神秘孩童第59章 一掌第5章 孤身返回
第43章 自作孽第39章 才情驚世第8章 入木三分第40章 倒打一耙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36章 鬥文幫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43章 自作孽第17章 助戰第11章 喜訊第33章 同族第23章 積善之家第16章 陳家三千金第11章 喜訊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28章 徵稿第32章 寫死你第25章 籌備書坊第6章 密林廝殺第6章 密林廝殺第7章 賤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12章 百善孝爲先第11章 喜訊第44章 反被抓第4章 棄廟第44章 反被抓第3章 當誅第37章 昌泰酒樓第25章 籌備書坊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27章 身有大道第28章 徵稿第49章 遠走第20章 一字之力第15章 保舉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26章 高手第37章 昌泰酒樓第21章 賢者相惜第15章 保舉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53章 帶信第50章 鬼文宗第27章 身有大道第50章 鬼文宗第49章 遠走第47章 幫主第27章 身有大道第30章 花間詞女第30章 花間詞女第7章 賤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52章 狂生(下)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18章 力透紙背第55章 不自量力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23章 積善之家第41章 神秘孩童第47章 幫主第42章 問計天下第45章 死到臨頭第15章 保舉第41章 神秘孩童第6章 密林廝殺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8章 入木三分第23章 積善之家第59章 一掌第58章 義烏三文魔第1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35章 疏通慧根第37章 昌泰酒樓第9章 修行人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45章 死到臨頭第43章 自作孽第52章 狂生(下)第50章 鬼文宗第44章 反被抓第25章 籌備書坊第19章 鐵畫銀鉤筆第57章 葉瀾第17章 助戰第49章 遠走第38章 誅殺滅第41章 神秘孩童第16章 陳家三千金第33章 同族第30章 花間詞女第29章 初刻滿堂嬌第51章 狂生(上)第53章 帶信第49章 遠走第41章 神秘孩童第59章 一掌第5章 孤身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