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心如明鏡

“供養!”

張兵低喝,右手古劍一挑,伸出左手,掌心有上下兩個紋路,上面仿若一個“井”字,但少了右邊的一豎。下面形似一柄“鉞”。

鉞,這是古代兵器,青銅或鐵製成,形狀有些似板斧,但是更大,多爲獸面紋路,這也是斧頭的前身。不光是兵器,也是禮器,是黃帝時期兵權的象徵。

“兵符紋現掌中央,少年登科試仕途長;擊鉞定應權要職,震戎邊塞擁旌幢。”

古劍一頓,空氣中勾勒出一個淡金色的“鉞”字,再一引,張兵就如背後長了眼睛一般,強行攝取了十幾個學生的氣運,爲他參戰。

對面密密麻麻的擠滿了蛇羣,但卻彷彿在畏懼着什麼不敢上前。

“吼!”有野獸在嘶鳴,蛇羣如潮水般散開,形成一條通道。

讓張兵震驚的一幕出現了,一條頭部藍色,軀體黑色的超級大蛇滑行了出來,這條蛇實在太大了,昂着頭顱,擠滿了半邊蒼穹,更爲奇特的是,這條蛇頭上生有兩對角,血盆一張,發出瞭如野獸般的嘶吼。

“這是什麼玩意兒?”張兵愕然,這絕非是現今世界的生物,要知道亞馬遜蟒蛇也不過三四十米長,體重超過千斤,都已經是以前的資料記載。

可眼前這條蛇,以張兵目測,至少也是幾百上千丈長,軀幹如山嶽,蛇目如磨盤,不帶一絲一毫的感情。

“斬!”

張兵揮臂虛斬一劍,立時斬出滾滾氣浪,好不駭人,這一劍威力絕倫,但只留下了一地的小蛇屍,藍頭巨蛇毫髮無傷。

“唰唰唰!”接連九劍揮出。

奈何,劍芒始終無法掃中巨蛇,紛紛被悍不畏死的蛇羣給擋了下來。

可蛇羣實在太多了。殺之不盡,讓張兵傻眼了,上次在北斗,他好歹斬了真龍一劍。怎麼現在,他的修爲大漲之後,反到奈何不了一羣蛇了。這些蛇難道能與真龍相比嗎?

“這絕無可能。”張兵今日也不知道發出了多少次這樣的感嘆。

至於說衝上去近身大戰,張兵還真有些不敢,光是想象一下就覺得頭皮發麻,他是相地先生,是風水師,近戰能力完全處在亞健康狀態。

“嗡!”左手點出,撥動撼龍鏡,再次強行接近下日光。以前的鬥法空間,天上總是一輪明月,現在卻是驕陽,導致母鏡好像也不靈光了。

噗!張兵一口熱血噴在鏡面上,下一刻撼龍鏡消失了。他的左胸處,詭異地變得透亮起來,仿若一面鏡盤。

“心如明鏡!”張兵忽然有了一絲明悟,撼龍鏡代替了他的心臟,在這鬥法空間中,一切都是虛無,是幻想。上次他都能化出數對手臂,現在心臟變成明鏡又有何不可。

禪宗高僧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

禪宗六祖慧能。答:“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把自身比喻成菩提樹,而心靈就如明鏡。要勤奮的擦拭,不讓塵埃污垢遮蔽了本性。而慧能卻把菩提樹比喻成了智慧的象徵,又即有了實體成鏡,又何來清靜之心,本來就無一物,又何處惹來塵埃。

這兩句歇後語,每個人理解都不一樣,如果只是按字面上來理解,到也容易,但對話的兩人都是高僧,神秀是禪宗五祖的高徒,後創立了北宗禪。而六祖慧能更是了不得,在漢傳佛教中鼎鼎大名。兩人都是唐代的高僧。

到了張兵這裡,理解的也不一樣,佛有三身,法身(大日如來),中道之理體,法力無邊,佛以法爲身,所以稱法身。報身(盧舍那佛)智慧真理功德並存,應身(釋迦摩尼),度脫世間衆生而現身的佛。

佛教有三界,並不人天地人三界,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有六道輪迴,世界中衆生有食、色、眠等諸多欲望。“色界”可一點都不色,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女性也沒了銀欲,指的是具有清淨色質的世界。

“無色界”比較誇張,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一切物質,連身體都沒了,只有意識存在。

而佛陀的報身,盧舍那佛就是智慧、真理、功德所化,並沒有身體,按張兵的理解,指的就是無色界。

法身佛大日如來,指的是色界,傳聞中,佛陀菩薩,顯化在人間,雖然面孔是女性,但並不帶代表就是女的,這是因爲女性面孔親近“自然”,修行到了菩薩境,已經沒了情慾,故此,性別如何,已經不重要了,所以張兵稱爲色界,就如觀音大士的性別,並不一定就是女性。

反過來,應身佛釋迦摩尼,出生在人間,證道在人間,坐化在人間,所在的世界就是凡人界,也是指的欲界,也可以說是地球。

高僧神秀所說的“心如明鏡”,這便是闡述人間欲界的真理,生活在人間,又如何敢說半點不受七情六慾的困擾,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而六祖慧能,境界應該更高,直接跳過了色界,奔向了無色界。武則天在世的時候,至少下詔三次,想把慧能請去供養,一直到去世前都念念不忘,而慧能也拒絕了三次,一心向佛,道心之堅,也不愧爲禪宗超級高僧。

神秀與慧能之爭辯,不過是對於佛教三界,佛陀三身的理解與追尋不同而已,到了最後往往也會殊途同歸。神秀看透世間,慧能追尋超脫,兩人都有向佛之心,都是各自修行路線上的佼佼者。

張兵不是聖人,要讓他放棄身體,放棄情慾,放棄性別,放棄一切物質,這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他選擇神秀的闡述,心如明鏡,保留了身體。

此間的思緒。不過眨眼功夫,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頓悟,張兵擡手拂過胸膛上的明鏡,嗡。這輪鏡面瞬間綻放出璀璨光芒,以他的身體爲界線,光芒直達身前萬里之遙,宛如一顆平行地面飛行的彗星。

張兵的佛修境界飛漲,左手食指指尖發光,吸納無盡光芒,最終變得了一顆舍利子,他也踏足了高僧境界,他自己稱爲果位境,是得道之人。

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虛空一按。施出一記【無畏印】,傳聞這也是密宗創始人之一的善無畏最喜歡的法印,一印轟出,萬千蛇羣頃刻間化爲虛無。天地一片清靜,彷彿從來沒出現過。

但張兵不敢馬虎,胸鏡緩緩旋轉,這等若把母鏡嵌入了他的心房,原本母鏡受到陽光的照射,已經失去了戰力,但現在被他擦拭之後。得以重現光芒,甚至在他的加持之下更進一步。

他強,鏡便強。他以高僧境界操控母鏡,簡直如魚得水。神秀的道,是把身體化爲菩提,因爲佛祖釋迦摩尼是在菩提樹下成道。

而張兵卻等若把身體化爲了撼龍鏡。因爲他的道便是戰鏡,也有創派之心,他無聖人的思想,卻追尋聖人的境界,這並不矛盾。

“嗷!”巨蛇藍色頭顱高昂。它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身軀搖擺,剎那間來到張兵身前幾十丈外,只需輕輕一探頭顱,便可把張兵吞食掉。

“孽畜,還不速速皈依!”張兵大喝,他已知曉這條巨蛇的來歷,這竟然是傳說中的“巴蛇”,而在傳說中這條蛇被后羿射成了兩段,掛掉後化爲山嶽。

而在張兵看來,這巴蛇是此處寶地所化,鳳凰山上竟然有一個巴蛇之穴,果然跟他猜測的那般,雖然不是龍穴,可也非常強悍了。

但這種蛇穴,非但不可修陽宅居住活人,更不可作爲陰宅立棺,甚至連立廟宇也不行,因爲巴蛇是兇物,哪怕廟宇道觀也難以鎮壓凶氣,除非有道行驚天之人把巴蛇定住。

甚至可以說,整個鳳凰山都是兇山,但天地間的事物就是如此奇妙,相生相剋,巴蛇穴出,而八卦風水格局也自然形成了,讓鳳凰山成了旅遊聖地。

可北面的【坎卦】位的寶地受損,三年前被人盜墓挖了一次,而在七日前,又被人徹底挖開,讓八卦封印泄露,故此,巴蛇穴才得以作惡。

坎卦居北方,五行屬水,天象爲下陷,張兵一行人,主動跑到穴位底部,又是在雷雨天,若不中招,都說不過去了。

故此才遭遇了巴蛇的攻擊,可以理解爲整個鳳凰山近四萬畝,方圓二十五平方公里的範圍,都是巴蛇所化。也可以想象成,某一個星辰照耀,在地表形成了巴蛇之脈。

張兵的志向便是撼龍,現在遇到一條比龍脈弱上很多的巴蛇,這條蛇的長度只有十幾公里,而龍脈,哪怕是最小的龍,也有百里之長的山脈走勢,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拿下這條巴蛇,張兵纔有活路,同時也是拿下龍脈前的預熱。

“起,八駿圖還不出現!”張兵再次大喝,只見才八個方位飛出八個銅錢,這些銅錢瞬間化爲八匹駿馬。

同一時間,張兵的身體消失了,化爲一輪戰鏡,綻放出光芒,往巴蛇一掃,然後戰鏡破空而去,定在了虛空中,宛如多了一個小太陽。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既然已經知曉了巴蛇的來路,而且也有應對方法,完全沒必要去近戰,要知道在這裡受傷,也會帶入現實之中,上次若非斬中了龍脈得了彌補,現在說不定他還躺在家裡調養身體。現在是關鍵時刻,怎能折損在這裡。

“嘶律律!”不過八匹駿馬,但卻有萬馬奔騰之勢,每一匹馬都代表一個八卦方位,原本就是爲鎮壓巴蛇而生,現在不過是再戰一次。

“嗷!”巴蛇又豈能坐以待斃,龐大的蛇身搖擺,不出所料,奔着北邊的駿馬而去,這是要擊破最弱的方位。

第206章 接管金頂第86章 狹路相逢第99章 盛況(上)第53章 盛極必衰第138章 苦修第102章 皈依第54章 反哺第110章 祭龍(下)第169章 天門地戶第70章 詢問經過第47章 七殺神碑第80章 光合作用第74章 天雷滾滾(上)第190章 君臨第160章 手段盡出第59章 突發狀況第116章 意外第196章 紅月亮第144章 不一樣的名聲第112章 舞龍(下)第196章 紅月亮第116章 意外第183章 出事第166章 在路上第211章 八卦之火第48章 思想轉變第197章 合作第151章 鬥煞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99章 盛況(上)第182章 聚會第108章 拉人入夥第109章 祭龍(上)第128章 留宿第100章 盛況(下)第92章 揮刀術第117章 七殺古劍第14章 喜慶日第112章 舞龍(下)第200章 強強聯手第81章 初露崢嶸(上)第112章 舞龍(下)第209章第63章 夜裡第205章 轟動第189章 前奏第173章 定龍(三)第16章 白沙六老第43章 麻煩大了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4章 月亮石、太陽崖第82章 初露崢嶸(下)第31章 三人尋寶第164章 準備就緒第74章 天雷滾滾(上)第130章 天人五衰第34章 術業有專攻第七十九章第209章第3章 樂極生悲第142章 傻眼了第138章 苦修第58章 新住處第109章 祭龍(上)第2章 攜美同遊第104章 劍心(下)第97章 澤風大過第152章 輸了第156章 堪輿第27章 來龍去脈第12章 暴力側向第148章 心如明鏡第113章 撼龍(上)第126章 怒火第91章 十二葬法第162章 量力而行第68章 土地菩薩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31章 三人尋寶第2章 攜美同遊第一百二十九章第191章 恐怖戰力第48章 思想轉變第51章 咒印第204章 緊鑼密鼓第60章 第三個第20章 帝王寶藏第204章 緊鑼密鼓第143章 西充第192章 無法抵抗第158章 先吉後兇第117章 七殺古劍第42章 月下鬥法第七十九章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148章 心如明鏡第82章 初露崢嶸(下)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180章第223章
第206章 接管金頂第86章 狹路相逢第99章 盛況(上)第53章 盛極必衰第138章 苦修第102章 皈依第54章 反哺第110章 祭龍(下)第169章 天門地戶第70章 詢問經過第47章 七殺神碑第80章 光合作用第74章 天雷滾滾(上)第190章 君臨第160章 手段盡出第59章 突發狀況第116章 意外第196章 紅月亮第144章 不一樣的名聲第112章 舞龍(下)第196章 紅月亮第116章 意外第183章 出事第166章 在路上第211章 八卦之火第48章 思想轉變第197章 合作第151章 鬥煞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99章 盛況(上)第182章 聚會第108章 拉人入夥第109章 祭龍(上)第128章 留宿第100章 盛況(下)第92章 揮刀術第117章 七殺古劍第14章 喜慶日第112章 舞龍(下)第200章 強強聯手第81章 初露崢嶸(上)第112章 舞龍(下)第209章第63章 夜裡第205章 轟動第189章 前奏第173章 定龍(三)第16章 白沙六老第43章 麻煩大了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4章 月亮石、太陽崖第82章 初露崢嶸(下)第31章 三人尋寶第164章 準備就緒第74章 天雷滾滾(上)第130章 天人五衰第34章 術業有專攻第七十九章第209章第3章 樂極生悲第142章 傻眼了第138章 苦修第58章 新住處第109章 祭龍(上)第2章 攜美同遊第104章 劍心(下)第97章 澤風大過第152章 輸了第156章 堪輿第27章 來龍去脈第12章 暴力側向第148章 心如明鏡第113章 撼龍(上)第126章 怒火第91章 十二葬法第162章 量力而行第68章 土地菩薩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31章 三人尋寶第2章 攜美同遊第一百二十九章第191章 恐怖戰力第48章 思想轉變第51章 咒印第204章 緊鑼密鼓第60章 第三個第20章 帝王寶藏第204章 緊鑼密鼓第143章 西充第192章 無法抵抗第158章 先吉後兇第117章 七殺古劍第42章 月下鬥法第七十九章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148章 心如明鏡第82章 初露崢嶸(下)第122章 天災,人禍?第180章第2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