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攻略江淮

“報告!猶太軍團戰報!”重慶最高統帥部辦公室,機要參謀洪亮的聲音從門口傳了過來。

“念!”孫百里站起身來,凝神傾聽。

“6月18日,我軍剛剛抵達徐州西北郊九里山外圍工事,即遭敵空地協同進攻,爲對付我軍坦克集羣,日軍出動千餘名‘肉彈’,致使我軍坦克被摧毀六十五輛,另有二十四輛不同程度損毀,傷亡五百餘人;我軍共擊毀日軍坦克二十八輛,擊斃日軍一千五百餘人,擔任‘肉彈’的日軍兩個騎兵中隊和一個步兵中隊被全殲,重創日軍一個步兵大隊。”

“6月19日,我軍一個步兵團和兩個坦克營猛攻日軍九里山工事,激戰整日,擊斃擊傷日軍兩千餘人,奪取了日軍第一道防線,由於日軍抵抗異常頑強,不斷以‘肉彈’逆襲的同時,還動用毒氣攻擊,致使我軍傷亡逾千人,坦克被擊毀十三輛。”

“6月19日夜,日軍集中一個大隊的兵力逆襲我軍,激戰兩小時後不支潰退,陣地前沿遺屍三百具,我軍僅傷亡四十餘人。”

“6月20日,經過竟日鏖戰,我軍攻克除主峰外的所有制高點,日軍抵抗日趨頑強,空中支援力度明顯加強,我軍傷亡急劇增加。另外,根據偵察部隊提供的情報,城內日軍兵力似乎有增加的趨勢,可能是從山東等裡抽調的部隊。”

“6月20日夜,我軍集中三個步兵營和一個坦克營,對日軍雲龍山陣地發動突然襲擊,經過短促突擊之後將其佔領,守軍大部被殲。”

“6月21日,日軍出動兩個步兵大隊增援九里山,同時集中兩個步兵聯隊和兩個團僞軍反擊雲龍山;雲龍山守軍經過殊死戰鬥,擊退來犯之敵;九里山戰場進展極爲緩慢,只能逐尺逐寸爭奪,每前進一步都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南線日軍持續增兵,目前宿縣正面之敵已經達到了四萬餘人,其中半數是日軍,守軍承受的壓力日趨增大,而作戰物資的消耗尤其嚴重,亟待補充!”

第65師團在侵華日軍的戰鬥序列中只是一個執行地方守備任務的乙種師團,無論是兵力配備、武器裝備,還是官兵的素質,都與日軍的甲種師團有非常大的差距,居然能夠在國軍最精銳的猶太軍團的面前堅持了這麼長時間,令最高統帥部的長官們大吃一驚!

聽完戰報之後,何應欽握着鉛筆的右手用力砸在地圖上,非常不滿地說道:“這個蔣鼎文到底在幹什麼!?出動了整整四個步兵師,連續打了五天,竟然拿不下日軍一個旅團據守的開封,真是豈有此理!”

陳誠心平氣和地說道:“何長官,你不要忘了,開封還有僞軍孫良誠的第二方面軍的兩個軍,加上司令部的直屬部隊,總兵力超過兩萬人,咱們的兵力優勢並不明顯,更何況開封一直是兩軍交戰的最前線,日軍肯定構築了完備的防禦體系,短時間內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是很正常的!”

何應欽聽陳誠提起孫良誠,氣不打一處來,輕蔑地說道:“他孫良誠要是這麼能打,當初就不會投降日軍了!孫良誠的部隊在國軍中都排不上號,難道搖身一變,做了日本人的走狗就厲害起來了!?”接着他又把矛頭指向了蔣鼎文:“第一戰區的這些國軍精銳看來是被蔣鼎文和湯恩伯給糟蹋了!連僞軍都打不過,乾脆重新整編算了!”

陳誠問道:“何長官,孫良誠當初爲什麼投降日本人?”

何應欽沒好氣地回答道:“當然是怕死——他的部隊被團團包圍,又沒種跟日軍拼到底,自然投降了事!”

陳誠點了點頭,說道:“正因爲他怕死,所以纔會拼了老命跟在日本人後面打!你想想,像他這樣級別的投敵將領,咱們能放過嗎?”

孫百里非常贊同陳誠的觀點,若有所思地說道:“現在淪陷區的僞軍已經超過百萬之衆,如果加上滿蒙地區的話,差不多有一百二十萬,如果他們全都這樣拼命的話,仗就不好打了!必須想個妥善的辦法!”

何應欽盯着孫百里說道:“我的總統先生,你可不要說全部赦免他們!這些人其實比日本人還要可惡——民族危亡時刻,不思報效國家,反而跑到敵人那一邊,禍害自己的同胞,絕對不可原諒!”說到這裡何應欽想起了自己的切身經歷,語重心長地說道:“當年我主持簽訂了《何梅協定》,只是向日本作了一定程度的讓步,結果就惹得輿論大譁,全國民衆紛紛要求要殺何某以謝天下,現在這些僞軍手上都沾滿了同胞的鮮血,要是輕易放過他們,怎麼向民衆交待,民衆會答應嗎?國民大會能放過我們嗎?”

孫百里輕輕地點了點頭,表情變得凝重起來,說道:“這個問題放在以後再討論吧!現在先把猶太軍團的問題解決掉!”接着他說道:“反擊作戰進行的異常艱難,第一戰區部隊確實難辭其咎,但是最關鍵的是包括我們最高統帥部在內高級指揮官全部犯了輕敵的毛病——我們想當然地以爲在猶太軍團的坦克集羣面前,區區萬餘日軍絕對不會是對手,因而沒有在戰役發起之初集中足夠的兵力,另外,猶太軍團沒有對敵情瞭解不夠也是一個因素。現在,戰役的突然性已經失去了,所以必須改變原來的部署,才能挽回局勢!”

孫百里的話音剛落,陳誠就胸有成竹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據目前的敵我態勢,我認爲繼續攻擊徐州已經失去了我們的初衷,並且也沒有成功的可能——南線日軍雖然被牽制住,但是津浦路徐州以北仍然暢通無阻,日軍可以通過鐵路源源不斷地把華北、乃至東北的軍隊輸送過來,猶太軍團經過兩次分兵,兵力使用已經達到極限,補給線有面臨着巨大的困難,所以應該主動放棄攻略徐州!”

何應欽問道:“這樣做不是太可惜了嗎?我認爲應該繼續向徐州進攻,同時限期第一戰區攻取開封,打通隴海路,或者再調集四到五個步兵師沿着猶太軍團前進的路線過去增援。只要拿下了徐州,中國戰場的局勢就會徹底改變了!”

陳誠把雙手一攤,反問道:“兵從哪裡調呢?第一戰區要防禦黃河以北的日軍,四個步兵師已經是極限;華中和華南地區都在激戰之中,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部隊;華北靠近東北,更不敢輕舉妄動!”

何應欽知道陳誠說的都是事實,說道:“可是就這樣放棄的話,很容易被日軍反咬一口——猶太軍團已經深入淪陷區好幾百公里,處處是敵人,如果陷入了日軍的包圍圈就得不償失了!”

陳誠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讓猶太軍團掉頭向西,先把開封解決掉。目前隴海路的大部分都在我軍控制之下,以裝甲部隊的速度,日軍不可能跟的上的!佔領開封之後,後面有第一戰區爲後盾,進可攻,退可守,足以立於不敗之地!”

何應欽點頭表示同意,然後徵詢孫百里的意見:“孫總統認爲怎麼樣?”

孫百里的眼睛緊盯着面前的地圖,一邊整理自己的思路,一邊緩緩說道:“放棄徐州的倒是可以,但是沒有必要回到開封去!”隨後他用手指着地圖上代表津浦路的黑線說道:“目前津浦路以東的大部分地區都在我軍敵後部隊的控制之下,日軍只能在津浦路以西,大別山麓以北,黃泛區以東地區徵集糧秣,現在正是小麥成熟收割的時節,如果我軍能夠在半個月內把徐州至南京之間的日軍肅清,同時調集幾個師的國土防衛軍過去搶在日軍之前把糧食徵集一空,江淮之間的日軍就很難站得住腳了!”

陳誠問道:“那開封還打不打?”

孫百里回答道:“咱們應該相信蔣鼎文將軍能夠解決開封的日軍!如果把全部兵力都集中到這裡,即使奪取了開封,也只是把戰線向前推進了幾十公里而已,對日軍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何應欽和陳誠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說道:“向南進攻,從戰略上看是有莫大的好處,但是猶太軍團能夠勝任嗎?”

孫百里笑着說道:“裝甲部隊本身就是爲了野戰準備的,長途奔襲更是拿手好戲,與其繼續攻擊日軍重兵密集的徐州,遠不如進行大範圍的機動作戰更划算。這樣一來,日軍根本不知道猶太軍團的攻擊目標是哪裡,追又追不上,只能被動防禦,斯茲皮爾曼就有機會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消滅日軍的孤立據點,使江淮之間成爲國統區的一部分。”

何應欽補充道:“這樣也能夠牽制更多的兵力,從而減輕其他戰場的壓力!”

陳誠也說道:“戰場推向淪陷區,國統區的負擔就會減輕,江淮平原人口密集,又是重要的糧食產區,佔領這裡,對我軍非常有利!如果能夠再派出強有力的一部挺進大別山,俯瞰長江,威懾南京,豈不更妙!”

“好主意!”孫百里和何應欽同時挑起大拇指,孫百里不無遺憾地說道:“可惜現在已經無兵可派了!”

陳誠神態輕鬆地說道:“最多半個月的時間,長沙戰役就會結束,到時候咱們就能夠騰出手來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82章 日軍登陸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7章 故人來訪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44章 財政狀況第57章 和平解決第38章 促膝長談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64章 兵器研究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40章 議政大會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165章 虎膽英雄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66章 國難當頭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52章 密令截擊第32章 生死一線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7章 主力對決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22章 福建易幟第349章 決死南寧(上)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41章 一九三五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31章 大夢初醒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9章 發展方略第77章 坐失良機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380章 滅國之計
第276章 內憂外患(上)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140章 重整旗鼓(上)第82章 日軍登陸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二)第154章 蘇中攻略第203章 折戟竹山第74章 計劃圍殲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7章 故人來訪第143章 國計民生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44章 財政狀況第57章 和平解決第38章 促膝長談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64章 兵器研究第121章 我死國存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40章 議政大會第182章 嶺南烽火第342章 核武計劃(下)第165章 虎膽英雄第353章 反戈一擊第252章 蔣委員長第94章 鏖兵吳福(三)第162章 河源問計(下)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93章 鏖兵吳福(二)第41章 一九三五第382章 海軍上將第384章 本土決戰第45章 鼓山會議(全)第66章 國難當頭第151章 廣州陷落第373章 鏖戰叢林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153章 雪中送炭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179章 戰機旋轉第329章 決戰大洋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52章 密令截擊第32章 生死一線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390章 殺人盈野第231章 重慶危機第17章 主力對決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243章 零式戰機第104章 統一立場第234章 賭場風雲第303章 佈局西北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22章 福建易幟第349章 決死南寧(上)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264章 盾堅矛利(下)第70章 血肉磨坊(一)第170章 說客造訪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133章 抱病議事(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41章 一九三五第52章 密令截擊第131章 大夢初醒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202章 沙坪伏擊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110章 浴血南京(五)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150章 武漢會戰(九)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219章 海上長城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215章 知恥後勇(中)第9章 發展方略第77章 坐失良機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380章 滅國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