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國難當頭

孫百里指着地圖下方的一個黑點說道:“根據《上海停戰協定》的規定,軍隊必須全部撤出上海市區,只保留警察部隊,但是日本卻可以在上海保留5000人的海軍陸戰隊。如果我們能夠集中優勢兵力,把日軍包圍在租界內,擺出聚而殲之的架勢,日本肯定會把華北的部隊調過來增援,這樣一來,即使在上海失利,日軍也只會沿着長江向西攻擊南京、武漢。長江中下游地形複雜,到處是丘陵和山地,並且河道衆多,不利於機械化部隊的展開,使日軍的優勢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有機會遏制其攻勢。”

劉謙感到迷惑不解,問道:“可是這樣還是兩面作戰呀?並且兩個戰場相距一千多公里,不能互相支援,最後還不是各自爲戰!日軍有強大的海軍爲後盾,軍隊調動迅速,不是更加有利嗎?”

孫百里解釋道:“日本的常備軍不過十七個師團,除去要防備蘇聯和駐守其本土、朝鮮、臺灣的部隊,可以調動的兵力就十個師團的兵力,現在基本上都集中在華北前犀如果在上海另闢戰場,只有從華北抽調兵力,這樣一來,湯恩伯和衛立煌就能在華北形成局部的兵力優勢,這時候,山西的閻錫山和山東的韓復榘如果能夠同時揮師北上,不但能夠收復華北,而且有機會東三省,把戰線轉移到滿洲國,使敵人首尾不能相顧!”

李從文說道:“這個計劃別說是由我們十九路軍來提,就是中央軍內部提出來也通過不了!閻錫山和韓復榘怎麼可能同意離開自己的地盤,去火中取栗呢?最後只怕是上海打的熱火朝天,華北卻平安無事!”

鍾武說道:“他們難道不知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嗎?大家都只顧自己,真以爲單憑中央軍就能夠打敗日本?”

廖啓榮說道:“雖然不能這樣隨意揣測別人,但是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我看這個計劃還是要斟酌斟酌,暫時不要向軍事委員會建議。”

孫百里看到大家還是有很大的疑問,就繼續解釋道:“其實,挑選上海開闢戰場還有另外一個目的!一二八的時候,日本之所以在上海挑起事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藉此向列強展示實力,贏得有利的國際地位。我們軍隊如果能夠把日軍的海軍陸戰隊殲滅掉,不但可以打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鼓舞國內的民心士氣,而且可以向列強證明軍隊的戰鬥力,讓他們在考慮對華政策的時候重新權衡一下利弊:日本不一定能夠贏得這場戰爭!”

劉謙說道:“聽一些猶太人講,好像歐洲的局勢不太穩定,德國正在全力擴軍備戰,很有可能向英法開戰,以報一戰慘敗的一箭之仇。國民和我們福建地方都和德國保持比較親密的關係,而美國既是在的投資是最多的國家,又是英國的盟友,這當中的關係非常複雜,可能不是我們能夠了解和控制的——我們畢竟只是地方政權!”

“劉謙,你居然開始瞭解國際形勢了,真是好樣的!”孫百里高興地誇獎道:“現在國際形勢的確非常複雜,需要把中日戰爭放到國際關係中考慮。作爲地方雖然無權干涉國家的外交策略,但是可以根據國際形勢做準備工作,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德國即使和英法開戰,也不一定會斷絕和我們的關係,畢竟這裡有他們急需的鎢砂!再說,現在我們的軍火基本上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對國外的依賴性已經沒有多大了,不用顧忌什麼的!”

說服了指揮官後,孫百里立即把自己的建議整理出來發送軍事委員會,同時表示十九路軍自願作爲前鋒,攻擊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

孫百里正在厲兵秣馬準備隨時開赴前線的時候,杜周南卻告訴了他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杜周南說道:“從7月8日中日開戰到現在,離開福建的猶太人已經達到五萬餘人,而且還在持續上升當中!還逝人說的對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呀!我們把他們從德國救出來,又多方照顧,這些人非但沒有絲毫的感激之情,反而在我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逃之夭夭,實在是令人不齒!”

孫百里急忙問道:“羅思柴爾德走了沒有?”

孫百里得到否定的答覆後,立刻給羅思柴爾德打電話,要他立即趕到省參加重要的會議。

羅思柴爾德剛剛進門,屁股還沒有坐穩,杜周南就質問道:“羅思柴爾德先生,這些天,你們猶太人紛紛逃離福建,搞得人心惶惶,對得起我們嗎?”

羅思柴爾德說道:“我雖然在同胞當中有些威望,但是也不能干涉他們的行動自由啊!我只能保證自己和家人不會離開,和你們一起抗擊日本侵略鍘”

孫百里看杜周南馬上就要發作,連忙制止,用舒緩的語氣說道:“羅思柴爾德先生,您所作的還遠遠不夠!我們福建耗費巨資,冒着和德國翻臉的危險把大批猶太人接到這裡來,不但給與國籍,而且在很多方面給與照顧,其目的有兩個:第一,是不忍心看到一個民族就這樣被毀滅掉。第二,是希望藉助你們的知識和技術來推動地方的工業發展。可是現在呢?這些人看到和日本開戰了,立即到各國的領事館申請簽證,準備離開福建,逃到安全的地方去!從你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舉動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你處在我的位置,你能夠接受嗎?你還願意繼續從德國接猶太人出來嗎?你還會無償提供的國籍以方便他們逃離這裡嗎?”

羅思柴爾德的老臉立刻漲的通紅,說道:“異地而處,我也不會同意的!”

孫百里看他憚度不錯,心頭的火氣消了一點,問道:“猶太人一直散居在世界各地,主要集中在歐洲,雖然你們智慧過人,又善於經商,但是卻一直飽受歧視和壓迫。羅思柴爾德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羅思柴爾德恨恨地說道:“還不是因爲我們沒有自己的國家!”

孫百里說道:“現在有一個國家不但願意接納猶太人,而且給其全部的公民權,有些方面的待遇甚至超過了本國人,可是你們爲什麼還是不能把她當成自己的國家呢?如果猶太人繼續這樣不斷地從一個國家遷徙到另外一個國家,把自己始終當成局外人,哪個國家願意接受這樣的國民呢?和平的時候,你們在這裡賺錢,危險來臨的時候就溜之大吉,怎麼可能給所在國的民衆留下好印象?絕對聰明的猶太人卻揹負着吸血鬼的名聲數百年,難道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嗎?”

說完這番話,孫百里炯炯有神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羅思柴爾德,看他如何回答自己的問題。

羅思柴爾德陷入沉思當中,耳邊不時迴響起孫百里的質問,還是對猶太民族的習慣進行反思。幾分鐘後,他擡起頭,迎着孫百里的目光說道:“也許我們真的錯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勸說族人,讓他們不但留下來,而且向每個公民一樣儘自己的義務,包括加入軍隊!我只希望孫將軍能夠繼續從德國挽救族人,不要因爲這件事使那些還沒有逃出來的同胞失去生存的機會!”

孫百里鄭重地說道:“我答應你!”

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60章 英傑獻計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9章 發展方略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67章 真正國民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6章 停戰協定第46章 整編方案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25章 還鄉地主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27章 心事泄露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91章 固守南京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83章 兵敗如山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349章 決死南寧(上)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67章 真正國民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4章 形勢惡化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81章 再殲日寇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21章 曙光初現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
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五)第60章 英傑獻計第313章 面授機宜第139章 深入敵後(四)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279章 懸崖勒馬第9章 發展方略第253章 恩來先生第67章 真正國民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80章 滅國之計第192章 臺灣來客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204章 絕嶺雄風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30章 以勢取勝第6章 停戰協定第46章 整編方案第363章 煉獄東京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25章 還鄉地主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365章 皇宮謝罪第172章 奇襲機場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四)第278章 暗渡陳倉第215章 知恥後勇(上)第47章 蔡氏父子第355章 斬首行動(下)第332章 天皇問計第197章 聲東擊西第27章 心事泄露第150章 武漢會戰(四)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334章 傳奇人物(下)第91章 固守南京第314章 橫渡黃泛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358章 驚天逆轉(上)第330章 山城論戰(下)第362章 空中堡壘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325章 內山毒計第385章 破門之戰(下)第195章 邊境衝突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06章 冬季攻勢第166章 捨生忘死第212章 黃雀在後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一)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97章 鏖兵吳福(六)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83章 兵敗如山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349章 決死南寧(上)第164章 鋼鐵雄師第222章 碧血長空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347章 封閉攻擊第216章 出其不意第67章 真正國民第199章 爲淵驅魚第335章 咸寧勸降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4章 形勢惡化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264章 盾堅矛利(中)第392章 櫻花凋謝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159章 福州諜影第398章 天皇有罪第184章 源源不絕第367章 失敗邊緣第106章 浴血南京(一)第334章 傳奇人物(上)第194章 千載難逢第177章 虎門要塞第247章 初識薛嶽第81章 再殲日寇第214章 借刀殺人第86章 拔刀相助第298章 亞洲第一第381章 埋骨何處第343章 出其不意第284章 初次接觸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21章 曙光初現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24章 死戰黃河(中)第137章 浮動炮臺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