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 理念之爭

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到底是什麼理念會這麼嚴重?

說到底,就是歐洲老牌廠商早年給自己樹立的人設,這時候很難擺脫啊!

其實現代汽車的起源,確實是德國率先發明的。

可是真正將汽車作爲交通工具發揚光大,卻是鷹醬。

從上世紀的福特造出的T型車開始,汽車作爲普通交通工具,纔開始真正走進了千家萬戶。

而那個時候的德國,在汽車領域主要研發的還是柴油車和貨車。

二戰之前的德國或者說歐洲,只有富裕家庭才能買得起,用得起汽車。

而那個時候的米國,很多普通家庭,其實已經都能用得起小汽車了。

而真正的近現代汽車起步並且走向繁榮,應該是從二戰之後開始。

二戰之後的德國和法國,開始把大量的精力放到家用汽車的研發上。

可那時候真正在汽車領域遙遙領先的還是米國。

米國人已經開始用上自動擋的凱迪拉克了,而歐洲人卻只能進口米國的福特。

而那個時候,爲了讓歐洲消費者購買歐洲自產的汽車。

歐洲這些車企就要營造一個噱頭,於是就有了駕駛樂趣這麼個說法出來。

其實說白了就是差異化競爭,給自己貼個標籤,自己搞不出自動變速器,就把手動擋說成駕駛樂趣。

彼時的美系車,已經是AT變速器和8缸發動機大行其道了。

而歐洲的汽車,還在以德國大衆甲殼蟲,和法國雷諾的小型車爲主。

和米國車比起來,真的是又小又寒酸。

那時候的美系車,在歐洲,那是妥妥的高端豪華車的典範。

甚至歐洲最早的賽車,都是仿了福特野馬的大馬力發動機起步的。

至於德國的BBA,那也都是從米國引進的豪華車如凱迪拉克,然後開始仿製的。

不過驕傲的歐洲人肯定不會公開承認,然後爲了給自家的消費者洗腦,他們就尤其強調什麼人車合一,駕駛樂趣這些狗屁說法。

真正給歐洲車崛起契機的,還要數70年代的中東石油危機。

因爲那幾次中東戰爭,都導致了油價暴漲,而大排量的美系車,油耗實在太高。

這就導致了他們是去的大部分的市場,甚至連本國的市場都被日系車侵佔了。

更遑論歐洲了,而且那時候的手動擋比自動擋略微省油,所以歐洲人所謂的駕駛樂趣就更加盛行一時。

而他們對車子的這種所謂汽車文化,和洗腦,甚至也波及傳遞到了國內。

甚至即便到了2000年左右的時候,國內還有很大一票人,在說什麼,老子就喜歡開手動擋的車。

就喜歡換擋的時候,那種人車合一的樂趣。

其實,特碼的手動擋有個狗屁的樂趣哦,之所以開手動擋,還不是因爲大家都窮?

如果真的買手動擋能帶給大家所謂的駕駛樂趣的話,那爲什麼到現在,手動擋幾乎都已經被淘汰了。

除了一些三五萬的低端車型,哪怕是五萬以上的車型,都已經很少能看到手動擋了。

就連特麼的在天天吹噓什麼駕駛樂趣的歐洲,也基本很少能看到手動擋的車型了。

這又是爲什麼?

因爲不管你怎麼強調駕駛樂趣,都改變不了,車子不過就是一件交通工具的終極事實!

那麼既然它就是一件工具,那麼人們在使用工具的時候,在本性上就會更加傾向於便利性。

也就是說,工具越簡單,越好用,就越受人們的喜歡。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自動擋會淘汰手動擋的主要原因。

而在換回到電動車設計的理念這一塊。

和老牌傳統的燃油車企不同,你比如特斯拉和那些互聯網造車新勢力。

他們從入局開始,就直接回歸了本源,直接把車子看成了是一件交通工具,或者說不過就是一個載體。

所以雖然他們也會爲了讓車子開出高級感,也會去學底盤的調教。

但卻絕對不會爲了什麼所謂的駕駛樂趣爲根本去設計一款車。

相反,爲了突出自身的特點,他們反而會在設計的時候更加突出車子不過就是交通工具的特點。

那麼既然是交通工具,那就要強調車子的舒適性,和便利性。

於是就有了自動駕駛技術的誕生,因爲自動駕駛可以解放駕駛員的雙手,給駕乘人員都提供更大的便利。

可以大大節省駕乘者的時間,幫他們節省體力和精力。

可這卻恰恰是歐洲車企們最爲抗拒的一個點。

因爲他們當初打響自己的名頭,之所以能夠在汽車業界立棍,做出自己的口碑和特色,就是靠不斷強調駕駛樂趣才站穩的。

所以即便到現在,歐洲車都是性能,和駕駛樂趣的代言人。

可現在你讓他們放棄原本的人設,也去搞自動駕駛。

駕駛員都不用摸方向盤了,那還有個卵的駕駛樂趣可言?

這就相當於,你讓他們進行一次自我閹割,撕掉自己的標籤。

這是歐洲車企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現在的寶馬也推出了I系列的電動車。

可在廣告的時候,卻依舊在強調什麼狗屁的駕駛樂趣。

這就說明,他們已經在理念上,就走火入魔了。

另外,我們可以看看他們的I系列的表現。

就說一個入門級的I3,0-100加速,要7.2秒,續航里程能夠達到‘驚人’的160公里。

就這樣一個幾把車型,居然要賣到三十萬……

尼瑪,這樣的數據,都別說BYD了,就是國內隨便一個互聯網車企都能秒殺它,甚至把它按在地上摩擦了。

說句扎心點的話,即便是國內那些做老頭樂的黑作坊的作品,加兩塊大電池都能秒殺他了。

雖然他們也有數據更好的I4,I8,等車型。

可這些車型,在數據上也就基本能做到和國內互聯網車企的車數據平行,但在價格上卻是咱們電動車和混動車的幾倍。

這樣一來,就能看出這些傳統車企在轉型方面的尷尬了。

不光是他們,奔馳也面臨着一樣的問題。

一旦轉進到電動車和混動車型,他們的技術優勢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可他們卻還想強調他們所謂的豪華調性,這就有點強行尬黑的意思了,只不過抹黑的是他們自己。

既然他們豪華的屬性都不復存在了,可卻還想像以前那樣靠着車標收智商稅,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因爲買這樣車的人,根本就不在乎你豪華不豪華,人家消費者只在乎你夠不夠便利,好不好用。

而這樣一來,他們打造的百年人設就要垮塌了。

買不上高價,這哪裡符合奔馳的調性?

至於奧迪,呵呵,現在還在傳統燃油車上賺得樂不思蜀呢。

讓他們轉型到新能源裡面?嗯,在等幾年吧!

而真正在這方面,還有一定實力,和國產車企拼一拼的也就只有日系的另外兩打車企了。

一個就是本田,另外一個就是日產了。

現在日系三巨頭,豐田基本已經是放棄治療了。

他們要堅守他們的氫能源車的主陣地,在電動和混動車領域,是不打算花錢投入了。

而本田在混動車領域,算是深耕了好幾年。

最近幾年,他們更是靠着國內很多城市對新能源車上牌的卡定,賺得盆滿鉢滿。

尤其是他們CR-V的混動車型,更是買的銷量飛起。

不過也正因爲這錢太好賺了,所以他們纔在後續的技術投入方面有些不足。

可能也是之前沒把國內的新能源車放在眼裡。

直到最近一兩年,國內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入局,也並沒有驚動他們。

因爲驕傲和自大,讓他們很是看不起這些車企。

甚至在他們看來,唯一能夠威脅他們地位的,也就是BYD了。

另外一家日系車企的日產,其實在混動車領域,也是有着一手自己的絕活的。

而他們的技術,其實和本田的I-MMD非常類似。

甚至在五年前,在日本國內,把豐田普銳斯從混動車銷冠位置上拉下馬的,就正是日產的一款叫NOTE的增程式電動車。

不過同樣日產也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多年在混動車型的研發上沒有加大力度投入。

直到最近幾年,看到國內的新能源市場開始逐步火熱之後,他們纔在今年打算把這款老掉牙的E-POWER的技術拿到國內來。

其實這款技術的本質上,和本田的I-MMD比較類似,性能也大抵相同。

不過如果他們只想靠着這套技術,在國內市場揩油的話,那將來註定是不會有他們的好果子吃。

原因很簡單,人家BYD的DM-I技術都出來了,現在只是產能不足。

一旦人家產能上來了,再把這套動力系統裝到其他車型上,那麼註定在混動車領域,將會吃掉不少日系車的市場。

不過因爲畢竟這些年,還是有些技術底蘊的。

所以日系兩巨頭,要說在這電動車和混動車方面的發展,那肯定還是要比歐洲車好過的。

就算是潰敗,也絕對不會像BBA和大衆那樣潰敗的那麼快。

一來是他們沒有歐洲車的人設包袱,二來是因爲或多或少他們都掌握着一些混動方面的技術…

1350 最不務正業的公司1395 香餑餑977 這殺威棒好像不靈啊?1574 老少通殺全覆蓋1307 給他們開個外掛494 統一陣線1084 埋伏1674 來吧,展示!53 團滅211 合作愉快1900 玄學之路1851 您們隨意69 第一波反饋熱潮1617 踢鐵板上了1562 無土栽培纔是王道1458 強勁的後臺2338 無心插柳694 出發之前258 殲滅325 亡命衝鋒1846 國內第三級1378 超級奶爸1670 拋磚引玉473 線下渠道795 後路1480 大城市病846 寶藏1423 火爆開局414 被上了一課114 跳動的黃金(2)1061 神格之戰2101 最後的周旋1324 飛速發展的名廚集團758 狐狸尾巴373 勾心鬥角1971 心態崩了236 橡樹莊園1112 剁了喂狗1520 工業的根基910 主動出擊708 面對疾風吧!2117 漸漸失控547 覆滅965 無事獻殷勤1718 打通任督二脈2382 鬧事兒701 不對勁1349 薄弱環節1153 對標米蘭實驗室2179 防君子不防小人1339 人生贏家1313 搭上星火科技的順風車525 打破平衡1998 自己的東西2284 雨林探險2184 南極圈1040 請君入甕175 一路向北1624躺平了…好像也不錯…118 兵臨城下308 破陣難題465 網絡狂歡1231 中式快餐界的扛把子!1556 未雨綢繆2354 大逆不道1024 還是現成的更靠譜1115 波士頓大坑119 土木作業的威力29 黃金交易2216 好死不如賴活着1561 農業不是這麼玩的!1285 無間道248 打破魔障1516 有希望了2350 華系車的崛起1344 敬畏之心945 打臉,那就得就打一雙!1313 搭上星火科技的順風車1216 被低估的極品1169 48號公路1378 超級奶爸1264 淨吞三蛋1306 第一次接觸1186 醫學數據庫408 待門島960 對不住了各位,我真是無意要裝B的!1150 醫學新時代2379 美食荒漠381 谷口之戰1439 最神秘的酒莊586 誘餌327 反衝鋒28 洞天福地313 MT1445 一查嚇一跳1709 大力出奇跡的典範264 熱血沸騰1251 虛晃一槍2402 真,學習機1978 當頭兩棒
1350 最不務正業的公司1395 香餑餑977 這殺威棒好像不靈啊?1574 老少通殺全覆蓋1307 給他們開個外掛494 統一陣線1084 埋伏1674 來吧,展示!53 團滅211 合作愉快1900 玄學之路1851 您們隨意69 第一波反饋熱潮1617 踢鐵板上了1562 無土栽培纔是王道1458 強勁的後臺2338 無心插柳694 出發之前258 殲滅325 亡命衝鋒1846 國內第三級1378 超級奶爸1670 拋磚引玉473 線下渠道795 後路1480 大城市病846 寶藏1423 火爆開局414 被上了一課114 跳動的黃金(2)1061 神格之戰2101 最後的周旋1324 飛速發展的名廚集團758 狐狸尾巴373 勾心鬥角1971 心態崩了236 橡樹莊園1112 剁了喂狗1520 工業的根基910 主動出擊708 面對疾風吧!2117 漸漸失控547 覆滅965 無事獻殷勤1718 打通任督二脈2382 鬧事兒701 不對勁1349 薄弱環節1153 對標米蘭實驗室2179 防君子不防小人1339 人生贏家1313 搭上星火科技的順風車525 打破平衡1998 自己的東西2284 雨林探險2184 南極圈1040 請君入甕175 一路向北1624躺平了…好像也不錯…118 兵臨城下308 破陣難題465 網絡狂歡1231 中式快餐界的扛把子!1556 未雨綢繆2354 大逆不道1024 還是現成的更靠譜1115 波士頓大坑119 土木作業的威力29 黃金交易2216 好死不如賴活着1561 農業不是這麼玩的!1285 無間道248 打破魔障1516 有希望了2350 華系車的崛起1344 敬畏之心945 打臉,那就得就打一雙!1313 搭上星火科技的順風車1216 被低估的極品1169 48號公路1378 超級奶爸1264 淨吞三蛋1306 第一次接觸1186 醫學數據庫408 待門島960 對不住了各位,我真是無意要裝B的!1150 醫學新時代2379 美食荒漠381 谷口之戰1439 最神秘的酒莊586 誘餌327 反衝鋒28 洞天福地313 MT1445 一查嚇一跳1709 大力出奇跡的典範264 熱血沸騰1251 虛晃一槍2402 真,學習機1978 當頭兩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