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啓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更何況現在的神農公司本身就賺錢呢,根本就不差錢。
而且這公司也沒有像其他成功的初創企業那樣,纔剛剛成功了第一步,就喪失了冷靜。
在諸多人的追捧,和花言巧語當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很多初創公司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一旦第一步走成了,那立刻就鮮花掌聲。
鈔票美女送上門來,然後領導人很快就迷失了。
接下來既是胡亂融資,無序擴張,可能還會和很多投資方簽下對賭協議。
所以很多初創企業,明明第一步走的很好,可後面還是很快就倒掉了。
可是神農公司卻沒有,畢竟他們背後有勸業基金給他們出謀劃策,還有星火科技,第九實驗室,泛美農業開發等一衆大佬給他們保駕護航。
所以人家走的是穩紮穩打的路線,根本就不怕行差踏錯。
所以人家也沒有盲目擴張的打算。
至於如果說用錢,那第一個找上門來的肯定是銀行。
他們光是在各家銀行的授信,就有幾十個億的額度,有銀行的錢可以借。
那爲啥還要去融資呢……
就算他們真的缺錢的,那第一個想到的肯定也是勸業基金。
畢竟幾乎所有勸業基金扶持起來的企業,對於這個默默無聞在背後扶持他們的老大哥,可都是有感情的。
因爲跟着勸業基金做事,真的太舒服了。
這家基金公司給你投錢,還會幫你指定路線,甚至還會幫你牽線搭橋,給你開拓一些市場不說。
還會幫你聯繫公司,來解決你遇到的技術問題。
給你提供各種未來的發展策略,總是能夠讓你公司對未來陷入迷茫的時候,給你指明方向。
而且人家也從來不謀求對公司的掌控權,人家只是幫你對公司未來做出指引和規劃。
這樣的投資方,誰不喜歡?
這特麼簡直就是親爹好嗎?
手把手教你,還服你上路,看着你長大。
在現實世界裡,有多少投資方願意這麼幹的?
就說那些來自互聯網公司的資本,投資之前,哪個不是要求和你簽下對賭協議的?
等到規定的時間,他們會要求你把公司做到什麼規模,或者取得什麼樣的成績。
如果做不好,呵呵,你就要按照合同規定,賠償人家的投資和利息。
至於你怎麼做,在發展中遇到什麼困難,他們纔不管你。
如果你做成了,那也好辦,他們還會安排一些閒雜人等進來吃閒飯。
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把你的公司給搞黃。
你可別以爲這是開玩笑,這可是多次發生過的。
如果你到時候沒錢賠償他們的投資和利息,那他們就會拿走你的公司,把你踢出局。
最後把你的公司拆分,或者和其他公司組合到一起,或者直接賣掉。
反正那些傢伙的吃相,那就不用說了。
和他們比起來,勸業公司,這纔是親爹。
願意拿出這麼多耐心,一手幫扶你長大的投資方,全世界都不多見。
當然也不是沒有,比如很多德國的資本就喜歡這麼幹。
不過你可不要以爲這是德國人多有人情味,他們之所以那麼做。
主要還是因爲德國對金融投資的限制實在太多了。
比如銀行或者基金,投資只能進實體,那種利滾利的放貸絕對不許搞大。
而且就算投進了實體,每年你能拿走多少,法律也有嚴格的規定。
ωωω▪тт kдn▪¢ o
這也是德國實體爲啥發展的這麼好的主要原因。
就是因爲人家嚴格限制了資本的無序擴張,和嗜血的特性。
當然如果你牛掰,你可以去國外搞投資,而且你願意怎麼投,都沒人管你。
但是在國內,就是不行。
所以很多德國投資方,爲了避免自己的投資虧損。
就不得不盯着企業的發展,如果有出現錯漏,就要及時糾正。
或者親自下場,幫忙牽線搭橋,或者幫企業找技術支持。
也正是因爲有那些金融機構的幫扶,這才讓德國那麼大點一個國家,卻有着三千多個隱形冠軍。
所謂的隱形冠軍,就是在工業細分領域,能夠做到每個領域最頂端,掌握最先進獨門技術的企業。
這樣的企業,光是一個德國就有三千多家,技術囊括了目前所有工業產業的細分領域。
而且人家的企業還不大,每個也許就幾十號,或者一百多人。
這就是這麼個一百多人的小企業,每年能夠創造的利潤,確實我們幾萬人的大企業都比不了的。
這就是人家把金融和實體都玩明白的好處。
而我們在這方面,其實差的還遠着呢!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有冒出一個神農公司來,這下無數資本都沸騰了。
尤其是大家嘗試投資了幾家競品公司,都失敗之後,大家才發現。
這家公司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搞無土栽培的企業那麼簡單,事實上他們身上可有着很深的技術含量呢!
尤其是在今後的一個多月,他們的不少種子,就要被送上太空。
這之後,以他們的技術手段,還不知道有多少優秀的蔬菜,瓜果種子會被弄出來呢!
而那些太空種子一旦獲得成功,那麼這家公司的估值,無疑將會更進一步。
要知道以往國家上那些農業巨頭,其實都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了。
就比如孟山都,先正達等等,幾乎所有公司都有經過太空育種的部門。
而沒有這樣的部門,你就不夠格成爲一家國際性的農業公司。
目前看來,神農公司已經夠到了這麼一個級別的門檻了。
等到神農公司的種子升空的那天,這家公司的估值,估計還要再往上串一串。
所以現在所有的資本和金融機構幾乎都行動了起來,大家想方設法都想搭上這家公司的順風車。
沒辦法,誰讓這家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實在太大了呢!
要說此前,名廚集團和第九實驗室,是讓大家只能看的到,但卻吃不着,就已經夠讓人惱火了。
可是現在他們成立勸業基金扶持起來的企業,你還不讓大家吃,那就太過分了哈!
大家想的都挺好,可人家神農科技的太極耍的也非常地道。
既不接受大家的投資,但也不拒絕大家去胡亂遐想,反正就是那麼吊着。
可這種感覺,真是讓所有投資方都難受急了。
可難受又能如何,那你也得忍着啊?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神農公司吸引走的同時。
泛美農業開發公司,則是在吉省,在萬公子的養殖基地附近的試驗田裡在抓緊時間進行最後的實驗。
這次他們研究的項目,是一種雜交過後的超級玉米…
要說玉米這玩意,那對農業來說,可真是太重要了。
因爲比起水稻,小麥來說,玉米實在太好了,產量高,而且還耐各種不良的環境。
乾旱,寒冷,土地不肥沃,等等惡劣的條件,對玉米來說都不算回事。
可這又是爲什麼呢?
因爲水稻和小麥,都屬於碳三農作物,而玉米,則是更近了一步,是碳四作物。
很多人不明擺着期間的區別。
這就涉及到農作物的光合作用了,大家都知道光合作用主要分兩個階段。
一個是光合反應,就是農作物吸收光,然後生成能量物質ATP。
然後就是碳反應,在ATP功能,特殊酶的催化反映下,農作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固定,最後生成澱粉的過程。
而碳三農作物,比如水稻,和小麥,在碳反應的過程中,就要比碳四農作物多一步。
而這一步,就要讓他們比碳四農作物,消耗更多的能量。
並且在反應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水。
而且大家都知道,農作物需要的水,都是根莖從土壤中吸收來的。
只不過這些水,其實參與到碳反應的過程中的並不多,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七,都是被太陽蒸發掉了。
所以水稻和小麥,都需要一個水分充足的生長環境。
這就限制了我國古代農業文化的發展。
爲啥後來我們一直不能擊敗遊牧民族,因爲我們就算拿下了大片草原,也養活不了太多的人。
而我們又沒辦法像他們那樣去適應遊牧的生活。
而到了清朝時期,隨着玉米被引入到國內,不但幫我們衍生了大量的人口,還幫我們穩固了邊疆。
因爲我們終於可以把農田,種到草原,和寒帶地區了。
因爲這種農作物,在合成澱粉的時候,比水稻和小麥少了一個步驟,並且需要的能量也更低。
這樣一來,他們就更加可以承受惡劣的自然環境,缺水,土地貧瘠,寒冷對他們而言都不是問題。
這樣玉米就漸漸成爲了現在我國農村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農作物。
可以說從南到北,就沒有一個省份是不種玉米的。
不過因爲口感欠佳,所以除了建國最初,我們陷入極度困難的那個年代。
現在基本已經沒人把玉米當主糧了,只是偶爾拿出來調劑一下口味而已。
而玉米現在更多的作用,就是經濟作物。
不但可以製作飼料,更是工業酒精的重要提取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