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尉遲與呼延

大漢針對北魏的戰爭幾乎從一開始就進入到了快車道。

尤其是在正式宣佈開戰之後,右路前鋒關羽立刻就帶着三萬禁軍直撲北魏東部地區,向着駐紮在那裡的尉遲部和呼延部發動了瘋狂的進攻——駐紮在這兩部對面的秦朗兄弟也適時的發動了攻擊,這兩部幾乎是在一瞬間就陷入到了死地當中,打是打不過了,而且連逃跑的後路也被張飛率領的一部兵馬給截斷,困在那裡鬱悶的要死。

現在這兩部主帥都在考慮要不要直接投降算了,反正兩個人都看出來了,這北魏碰到大漢這麼一個敵人,基本沒可能還有什麼反敗爲勝的可能,真正和大漢軍隊交過手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等人的實力在大漢人面前……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在大漢強大的武力面前,他們簡直就是螻蟻一般的存在,對方想要弄死他們根本不需要浪費多少力氣,隨便一伸手,估計自己率領的兵馬就會化作灰灰了。

如果換做一個普通的將領,可能會忽略掉自己手下的兵馬如何如何,可北魏的這些精銳部隊和大漢那邊的情況不一樣。

像是所謂的呼延部和尉遲部,他們說是兵馬,還不如說是自家子弟。

呼延部和尉遲部,原本都是鮮卑一個部落族羣,這兩名率軍的大將,就是這兩個部落的首領,這些兵士中不少都是他們自家的親戚子弟什麼的,在這種明明知道是送死的情況下還要他們往前衝,這種事情他們還真有點做不出來。

這並不是說他們兩部人都是膽小鬼,如果拼着老命不要能夠獲得一場勝利也就罷了,可現在的情況是就算你把所有人都拼光了,也沒法獲勝,甚至連給對方造成大的傷亡都做不到,這還拼個什麼勁?

這時候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才能保住自己這一大家子族人了。這纔是身爲一個部落首領應該做的事情——說白了,就是國家滅了無所謂,只要家族延續下去就可以了。

反正做類似的事情,他們心裡是一點壓力的沒有。除了這種思想本就是這片土地上的‘主流’之外,也和北魏建國時間太短,治下百姓對這個國家還沒有什麼歸屬感有關。

現在這一場大戰爆發,就充分體現出了這一點,大漢的軍隊幾乎是橫衝直撞一路上暢通無阻,加上十艘飛船被投入到了戰爭中,羽林騎甚至都沒有出手。(_)就把北魏那些敢於抵抗的軍隊和城池給毀了個徹底。

鮮卑人確定了根本無法與大漢對抗之後,投降的是一個接着一個。

尉遲部和呼延部可以說是堅持的比較久的了,起碼他們還和大漢軍隊硬碰硬的打了兩場,然後又對峙了一段時間這才宣佈投降。

鮮卑人會這麼幹脆利落的投降,也和大漢沒有針對鮮卑下什麼狠手。另外就是慕容、宇文那幾家都能被大漢接受,爲什麼他們就不能?

真要論起來,呼延、尉遲這也都是鮮卑大族,若非如此他們也不可能成爲北魏拓跋氏帳下最得力的幾大戰力之一。

對於尉遲、呼延兩部的歸降。關羽是很平靜的,而張飛卻有點鬱悶,他巴巴的還等着打一場大仗。就算真正和那兩部過招的是自己二哥,可只要關羽把這兩部人打崩潰,他就可以順勢掩殺,起碼可以過過癮。

沒想到對方打了兩場後乾脆利落的投降了,這他還守在這裡還有什麼意義?直接領着兵馬回到了主營與關羽合兵一處,然後隨便尋個地方就去喝酒去了。

關羽也知道自己的這個三弟現在鬱悶着,加上如今隨軍挾帶的酒水怎麼喝,以張飛的體質都不會喝醉誤事,不耽誤正事關羽自然也就不會說什麼,隨着他性子去了。

只是呼延和尉遲兩部的事情需要儘快稟報給大都督曹操得知。詢問如何處置。

曹操的回覆很快,快到關羽都被驚了一下,幾乎是自己這邊消息剛送過去,那邊曹操就給出了指示:

右路先鋒大軍進度已經耽誤,繼續向前推進,同時可以將秦朗以及秦明率領的一萬軍併入右路先鋒軍。直接奔着柔然部而去。

尉遲、呼延兩部不用去管,讓他們就地駐紮等待大漢主力兵馬的到來!

這命令,若是以前見到,怕是會以爲曹操腦子秀逗了。好不容易把對方打投降了,結果不管不顧,連個看守都不留,就讓他們自己在那裡屯駐,這和直接把人放了有什麼區別?

可關羽幾乎沒多去想,直接就照辦了。

原因也很簡單:我既然能打的你投降,那麼就可以再把你打投降。何況呼延以及尉遲兩部的首領要是這麼不開眼的話,下一次大漢就不會這麼幹脆的讓他們投降了,肯定是直接殺光了事。

至於跑?他們往哪裡跑?先不談大漢有羽林騎和飛船在這個時代相當於無敵的部隊,就算是地面上,西面是呂布進攻北魏都城的中路大軍,東面則是剛剛併入大漢的原鮮卑三國領土——大漢已經接管了這地區的防務,也就是說往東面也會遇到大漢的軍隊。

北面……關羽的大軍就往那面去,他們是自投羅網去了嗎?而南面就是曹操率領的中軍——往這邊走似乎靠譜點,還可以直接表示我們是主動將自己送到曹操面前的。

也就是說,這兩部已經被大漢軍隊團團圍在中間,若是老老實實的也就罷了,要真起了什麼心思,那麼下場絕對是無比的悽慘——劉軒還在考慮給天災軍團擴編,正尋思兵源問題呢,這兩部要真鬧出這種幺蛾子,倒是幫劉軒解決了一個小問題。

不過尉遲和呼延兩部的首領也不傻,他們對自己目前的處境非常的清楚。畢竟是能帶兵而且還是北魏數的上名號的大將,自然曉得其中關鍵。

關羽不派人看守他們,不代表他們就自由了,只不過是被困在了一個更巨大的圈子當中罷了。

所以,兩部兵馬規規矩矩的駐紮在原地等待曹操派的人到來,一直過了半個多月,曹操派來的使者才見到這兩部人馬,而這名使者僅僅只帶了五百名騎兵隨從。

這名使者正是鄧芝,如今鄧芝位居偏將軍,在大漢禁軍中算是中等吧,但好歹也是一正式的將軍,做爲使者也不算辱沒了這兩部人馬。

鄧芝在見到兩部首領後,直接就和他們說了大漢對其作出的安排。

“陛下欲請兩部移居司州境內,至於一應待遇都和漢人一般無二,二部人馬須得遵從大漢律法,若有違逆則依法處置!”

“那我等欲從軍之人呢?”

鄧芝對這個問題也不覺得驚訝,這些鮮卑人心裡明白,若真的去大漢做個平頭百姓,那他們的家族估計就要衰敗下去了,而鮮卑人除了打仗放牧又沒有別的擅長之事,所以必須要問問清楚自己是不是有機會保持住目前的榮華富貴?

“關於這一點,若有想要從軍之人可以通過正規招募進入禁軍!”他看了看對面兩人的表情,知道對方在意的不是當兵,而是想要帶兵的人應該怎麼做?

“至於欲爲將校者,這必須憑藉自身才學進入朝廷辦的幾所學院,學習目前大漢禁軍中必須掌握的技能後纔可以成爲一名正式的將校!”

尉遲和呼延的兩個首領對視了一眼,發現對方眼中都是一陣陣的無奈。看來他們兩人是沒有希望進入大漢的軍隊中了,這樣的話他們兩家豈非要一點點衰敗下去?

鄧芝將這兩人的神色變換都看在眼中,本來按照他的立場是不應該多話的,可是這次來他可帶着任務,還是天子親自交給他的任務,那就是要讓這兩部鮮卑真心實意的歸順大漢,再也不起什麼心思。

這樣的話,除了展露出足夠的武力壓服對方外,還要適當的給對方好處……或者說是一些希望,讓他們看到自己家族在大漢也能活的很好的機會。

所以,鄧芝直接開口插了一句:“恕我直言,以二位如今的年紀,就算進了學院,怕是也很難達到我大漢禁軍對將校的要求,與其這樣還不如把眼光放長遠一點!”

他對面的都不是什麼蠢人,這麼一說,兩人立刻就明白過來應該怎麼做了。

他們倆這輩子是沒戲了,可是族中優秀的年輕人還有不少,把他們都送進學院的話,再怎麼的也能出來一兩個吧?

看目前大漢軍隊將領的情況,只要有那麼一兩個能成爲校尉,就可以保住家族傳承下去,若能成爲將領,很可能還能讓家族更上一步。

只不過……他們是鮮卑人,大漢的學院會不會故意難爲他們?比如說只招一兩個人進學院或者說在要求上卡的比較嚴格?

恰好這時候鄧芝又說了一句:“陛下曾有言,但凡歸順大漢的都是大漢的子民,自當一視同仁的對待,兩位不必爲某些事情感到擔心!”

雖然鄧芝只是說了一句,但多少也會讓兩人稍微舒服了一點。別管事實如何,起碼這話說出來了,給了兩家足夠的臺階,再唧唧歪歪就有點不知好歹了。

所以接下來兩家直接就開始與鄧芝討論起遷途的事情,而這個時候,呂布率領着兵馬開始與北魏的主力軍進行着大戰。

———————————————————————————————

第8章 桂宮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58章 左慈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51章 舉薦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11章 天師道反第88章 出兵西域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48章 寶鼎第61章 大勢第45章 幾處調整第16章 三國之勢?第74章 虎衛第30章 討賊檄文第51章 大家都去!第109章 黃月英第19章 三家人質第87章 呂布的請求第20章 機緣第2章 藥方第87章 呂布的請求第6章 畫了一個圈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10章 擂鼓甕金錘第89章 教育雛形第7章 舊部第131章 無雙貂蟬第65章 改良戰甲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65章 改良戰甲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57章 于吉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61章 霹靂火第11章 遼州第127章 再遷都?第87章 西北最終章完結第29章 好處多多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120章 酒第81章 天文課第143章 金牌保鏢第170章 論功行賞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47章 貂貴人第76章 調動和升遷第66章 亡靈先鋒呂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78章 醫聖第133章 龍宮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76章 外籍軍團的安排第42章 好日子第66章 新鎧甲第84章 誅其九族第51章 舉薦第39章 蔡貴人第121章 龍吟第10章 擂鼓甕金錘最終章完結第12章 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第43章 根基第148章 鐵索甘寧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37章 好處多多第84章 誅其九族第89章 天威第77章 開了眼界第24章 潁川太守第67章 大戰前夕第6章 畫了一個圈第32章 人選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6章 畫了一個圈第36章 吳國第37章 驚變第167章 逃往海外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3章 天子龍氣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74章 殺神第90章 馬騰的心思第121章 龍吟第3章 目光要廣闊長遠第85章 都殺了!第143章 金牌保鏢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21章 嬪妃制度第62章 萬年公主
第8章 桂宮第13章 戰爭不等於單挑第58章 左慈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51章 舉薦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11章 天師道反第88章 出兵西域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48章 寶鼎第61章 大勢第45章 幾處調整第16章 三國之勢?第74章 虎衛第30章 討賊檄文第51章 大家都去!第109章 黃月英第19章 三家人質第87章 呂布的請求第20章 機緣第2章 藥方第87章 呂布的請求第6章 畫了一個圈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10章 擂鼓甕金錘第89章 教育雛形第7章 舊部第131章 無雙貂蟬第65章 改良戰甲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65章 改良戰甲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57章 于吉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61章 霹靂火第11章 遼州第127章 再遷都?第87章 西北最終章完結第29章 好處多多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120章 酒第81章 天文課第143章 金牌保鏢第170章 論功行賞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47章 貂貴人第76章 調動和升遷第66章 亡靈先鋒呂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78章 醫聖第133章 龍宮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76章 外籍軍團的安排第42章 好日子第66章 新鎧甲第84章 誅其九族第51章 舉薦第39章 蔡貴人第121章 龍吟第10章 擂鼓甕金錘最終章完結第12章 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第43章 根基第148章 鐵索甘寧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37章 好處多多第84章 誅其九族第89章 天威第77章 開了眼界第24章 潁川太守第67章 大戰前夕第6章 畫了一個圈第32章 人選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6章 畫了一個圈第36章 吳國第37章 驚變第167章 逃往海外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糧!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3章 天子龍氣第17章 涼州刺史董第74章 殺神第90章 馬騰的心思第121章 龍吟第3章 目光要廣闊長遠第85章 都殺了!第143章 金牌保鏢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21章 嬪妃制度第62章 萬年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