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又要種田?

看着孔融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模樣,劉軒也挺無語的。

其實下詔讓甄宓來長安進太學的詔令早就發出去了,按照目前來看可能已經過了黃河進入河北地界,他還以爲已經這種情況,孔融即便有所不滿也不會再多說什麼,就算要找事情也得等甄宓來了之後吧?

哪料到這位孔融還特意跑了來,直接就和自己說:“請陛下收回詔令!”

相比起孔融,朝堂上其餘人可就要識趣的多,因爲他們覺得一女子罷了,也沒什麼好爭的,縱使甄宓真的進了太學,但真正要補缺的時候還不是要朝堂諸公商議而定?到時候朝堂上這些人怕是沒有一個人會願意用一女子補缺吧?

加上看陛下這意思,似乎是對那甄家小女頗爲欣賞,而所有人都有這麼一個共識:此女早晚會入宮爲妃,肯定不會跑到朝堂上做什麼官員,因此他們犯不上爲這種事情和皇帝較勁。

真正覺得不滿的,其實是一些儒家學者——漢朝中期開始尊崇儒家學術,但在那之前一直處於百家爭鳴的時代,當今學者也不全都是儒家的學者,就比如天子比較器重的郭嘉,他就不是學習儒家學說的文士。

再比如此時還是個小屁孩的諸葛亮,根據他後來奉行的政策,劉軒推測諸葛亮應該是身兼墨家、法家以及道家諸多學識於一身的能人。

同時,這些人不甚在意還有一個原因,漢朝時代女子的地位雖然比夏商周三朝時期下降了許多,甚至比漢朝初期都有很明顯的下降,但是女子依舊比較自由。

皇宮中有女官任職、民間女子對自己婚姻不滿意可以離婚,甚至私奔也不算稀罕事,同時寡婦再嫁也是得到社會認可的事情——根本原因在於皇室中經常有寡婦再嫁的事情發生。

甚至在漢朝初期,呂后掌握大權,接連封了數個女子侯爵之位,可見漢朝女子的地位並不低。

但是這種情況從漢朝中期開始漸漸有所改變,因爲一些原因加上一些地位顯赫之人個人的私慾,女子地位受到打壓,其中儒家文士在這件事情中佔據了主要地位,同時劉軒之前的數位皇帝也因爲個人的一些慾望鼓勵貞潔觀念,除卻物質獎勵外,並以‘犧牲一己,光耀全族’來滿足許多家族的虛榮心。

同時列女傳、女誡等書的出世也給了這種行爲提供了基本的理論準則,同時開始強調女子在社會上應該屈從男子,並且在社會分工上也更加傾向於內宅以及輔助丈夫等。

但終究時間不算特別的久,所有不少人並不在意這些事情,只有一直信奉儒家大道的一些人表示反對——但劉軒覺得他們這種反對並非是他們真的認爲這樣是荒唐的事情,而是這種事情預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儒家在漢室的地位開始下降了。

因爲那些理論都是儒家文士提出來的,前幾十年在漢朝江山能夠行的通,就是因爲當時有着皇帝獨尊儒術,打壓其它幾派學說的大環境,否則怎麼可能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要放以前早就有看他們不順眼的傢伙再出一本XX傳來駁斥了。

而現今劉軒的作爲,明顯就是在推翻之前的一切,這麼做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在打儒家文士們的臉,而且從劉軒的所作所爲也表明了當今天子對儒家學說並不感冒,甚至看天子的所作所爲,孔融覺得當今天子的做派更接近法家?

只有劉軒自己知道,他根本就哪派都不算,甚至別看他是仙人,但和這個時代的道家也扯不上什麼關係。

但是他知道,當初漢朝皇帝打壓其它幾家中人,其中儒家人在其中造謠中傷之舉可不少,他又不像那些皇帝真的以爲什麼道家的‘爭’是要和自己爭皇位的思想,那些不過是一些有野心人故意歪曲出來的理論,就和後來越走越偏的儒家一樣。

加上劉軒明白手下一家獨大不是好事,百家爭鳴反而會更有活力,同時也能保證這些文士始終保持競爭力,不停的對自家學說鑽研,然後成爲真正的賢者,而不是變着法的爲了迎合天子而篡改曲解,最後鼓搗出一堆亂七八糟的糟粕。

看了看面前的孔融,劉軒在想明白了他爲什麼這麼在意這件事之後,也就懶得理會了。

“漢朝什麼時候規定過女子不能入太學?”

孔融聽了後也是一臉鬱悶,因爲漢朝的確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別說入太學,就算是做官也是准許的——因爲內宮的女官就是明確的官身,只不過朝堂上沒有女官的位置罷了。

現在他就怕劉軒說這個,而且怕劉軒以後真的封女子爲官,那樣的話儒家先賢好不容易做出來的一切,都將被推翻。

也許現在說什麼天子用女子入朝爲官還是一個沒影的事情,但現在已經有了這麼苗頭,就要儘快的將其毀去,否則真到了那個時候,自己豈非更加沒有辦法應對?

他今天來此,就是爲了將這個可能扼殺在萌芽之間,只不過如今看來,自己似乎成功的可能不大。

揮了揮手,劉軒直接示意孔融離去,他現在已經懶得再和孔融多說什麼了,哪怕這人還想在自己面前長篇大論,想要讓他改變自己的心意從而收回詔令。

可劉軒是能被隨便就忽悠過去的嗎?加上他本就懶得聽孔融在那扯淡,直接將他趕走也能免去一番煩人的聒噪。

孔融悶悶不樂的離開了,劉軒則繼續着自己的事情。

比如司馬懿在煉器司做的不錯,劉軒直接將其升爲郎中,算是煉器司一把手了,史道人雖然沒有正式掛個職位,但以後也要聽司馬懿調遣和安排。

同時劉軒還查看了下司馬懿的修爲進度,發現這個年輕人在修煉上也頗有資質,如今修爲已經漸漸追了上來,按照這個速度恐怕很快就能達到他心中那個標準了。

“等那時候就把司馬懿派到軍中歷練,至於這煉器司……若史道人做的好,以後倒是不介意將他扶正!”

正尋思着,恰好史道人跑來求見,劉軒順勢就讓他進來。

一來才知道,原來是例行稟報煉器司的情況,因爲劉軒這些陣子一直在關注煉器司,同時又給煉器司下了新的命令,所以隔三差五史道人和司馬懿就會輪番前來稟報一番。

“陛下所提的那種盔甲……雖然材料充足,但是想要製作的話很是困難,按照煉器司目前的情況,每個月能夠造出一副已經是快的了!”

史道人口中說的戰甲,自然就是劉軒先前給呂布以及劉備分別打造的戰甲,只不過這種戰甲他製造起來還算快捷,但要這些人來製作,就有點困難了。

雖然煉器司的修士們經過這幾年劉軒的栽培,修爲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時見識也開闊了許多,煉器或者煉丹手段都提升了不少——甚至史道人提議過再組建一個煉丹司,只不過劉軒覺得現在沒必要專門組建這麼一個部門,所以表示等以後再說,這煉丹司就沒組建起來。

可劉軒要求的這套鎧甲製造繁雜,其中又用了不少比較難的手段和技術,想要真正的掌握他們還需要一些時間。

“是嗎?”

劉軒沉吟了一陣,最後說了句:“不用着急,回去慢慢做,一年之內要熟練掌握這種戰甲的製造技巧,因爲以後這種戰甲將會成爲朝廷將校們的必備之物!”

這種盔甲是可以長久使用的,而且造出一套就能用上一套,若是使用者能夠妥善將其淬鍊好,盔甲甚至具備一定的進化能力,也就是說拿到盔甲後以後都不用再爲戰甲問題發愁了。

目前造的慢,劉軒大可以將其優先賞賜給一些有功之臣,這樣將領們也會更加想要立功,等以後立功的將領多了,製造的速度也會提升,慢慢的也就普及開來。

至於羽林騎使用的那種士兵鎧甲……依舊還是要製作的,甚至虎豹騎以後也要換上一些特別的鎧甲。

但士兵們的戰甲和將校們的永遠不會是同等級的,這種差異也能讓底層的人有向上爬的動力。

又詢問了下史道人煉器司目前的情況,以及那些修士們在長安住的如何?最後得到的答案都不錯,那些修士在有更高深功法以及更好丹藥的環境中已經不想走了,甚至他們覺得在這裡爲皇帝效力比他們自己在外面瞎晃盪有前途的多。

雖然史道人沒有說自己,但劉軒也察覺的出來,史道人也是這般想的,看出這一點後,劉軒順手遞過去一個玉片,什麼也沒說直接就讓史道人下去了。

不過史道人一接過玉片,立刻神色大變,隨後恭恭敬敬對劉軒施了一個大禮,這才慢慢的退去。

“這史道人如今算是真正的爲我所用,想想今年還真是做了不少事情啊!”

一邊細數着這一年中發生的事情,劉軒開始思索着明年應該做些什麼,想來想去,好像就只剩下了和自家的兩個女人一起培養感情這種事情了,因爲軍政上的事情,基本都定下了大的方向不需要去過度關注。

“難道又要種田?”

第10章 樑王?第65章 封賞第53章 長城北第74章 殺神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21章 嬪妃制度第2章 殺雞儆猴第68章 新的法門第98章 誅文丑第100章 趙雲第131章 無雙貂蟬第114章 平北都督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試驗場第102章 提親?第38章 搶奪第70章 先鋒軍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12章 呵斥第55章 大漢的將軍第158章 攻陷襄陽第35章 鮮血第40章 不必急於一時第56章 神明的怒火第66章 中護軍第6章 畫了一個圈第39章 西北糧倉第27章 果然好大機緣第56章 龍鳳之力第70章 先鋒軍第86章 就這麼整!第25章 陵寢之中第121章 龍吟第134章 漢歷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21章 嬪妃制度第10章 揚州牧第65章 將對將第66章 中護軍第159章 最後一部分第1章 變天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55章 再次親征第39章 孫權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13章 包庇?第71章 大局已定第88章 長安學院第116章 這不是官渡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144章 驅逐第12章 呵斥第31章 各取所需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81章 漸漸踏上正軌第81章 天文課第9章 鎖定目標第36章 去其一臂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7章 邪馬臺使者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30章 九卿的調整第79章 岳丈蔡邕第40章 曹子孝第92章 一統第163章 誘餌!第92章 西北平定第23章 選妃立後第7章 民生第4章 曹操的佩劍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36章 吳國第94章 黃龍天翔第54章 不能以‘常識’來判斷第168章 清洗江東第82章 曹性第90章 三年五載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110章 運氣第59章 如何封賞?第40章 心柔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22章 撮合?第88章 出兵西域第102章 提親?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78章 醫聖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65章 將對將第66章 新鎧甲第36章 去其一臂
第10章 樑王?第65章 封賞第53章 長城北第74章 殺神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21章 嬪妃制度第2章 殺雞儆猴第68章 新的法門第98章 誅文丑第100章 趙雲第131章 無雙貂蟬第114章 平北都督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試驗場第102章 提親?第38章 搶奪第70章 先鋒軍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12章 呵斥第55章 大漢的將軍第158章 攻陷襄陽第35章 鮮血第40章 不必急於一時第56章 神明的怒火第66章 中護軍第6章 畫了一個圈第39章 西北糧倉第27章 果然好大機緣第56章 龍鳳之力第70章 先鋒軍第86章 就這麼整!第25章 陵寢之中第121章 龍吟第134章 漢歷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21章 嬪妃制度第10章 揚州牧第65章 將對將第66章 中護軍第159章 最後一部分第1章 變天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55章 再次親征第39章 孫權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13章 包庇?第71章 大局已定第88章 長安學院第116章 這不是官渡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144章 驅逐第12章 呵斥第31章 各取所需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81章 漸漸踏上正軌第81章 天文課第9章 鎖定目標第36章 去其一臂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7章 邪馬臺使者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30章 九卿的調整第79章 岳丈蔡邕第40章 曹子孝第92章 一統第163章 誘餌!第92章 西北平定第23章 選妃立後第7章 民生第4章 曹操的佩劍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36章 吳國第94章 黃龍天翔第54章 不能以‘常識’來判斷第168章 清洗江東第82章 曹性第90章 三年五載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110章 運氣第59章 如何封賞?第40章 心柔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160章 資源儲備?第22章 撮合?第88章 出兵西域第102章 提親?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106章 幾年下來的成果第78章 醫聖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65章 將對將第66章 新鎧甲第36章 去其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