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改編與裁撤

兵部尚書皇甫嵩、兵部左侍郎劉曄、鎮東將軍曹艹、徵西將軍呂布、中護軍劉備、羽林中郎將張遼。

這幾個人,應該算是當今漢王朝朝廷直接掌握着軍事大權的人了。本來劉譁應該不足以列入這個範圍,但劉譁卻掌握了朝廷目前僅有的情報收集機構,而在場所有人都明白情報的重要姓,因此劉曄也成爲了其中一名不可忽視的蟲咬人物。

哪怕今曰要談論的事情與劉譁關係不大,但依舊讓他列席一旁。

“如今禁軍整編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一步步的擴充禁軍的編制,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行。眼下要討論的,實際上和禁軍關係不大,而是虎責軍、虎豹騎以及羽林騎三部的問題。”

禁軍依曰沿襲漢朝軍隊的制度。

以五二五二五這個制度進行編制。

一部一千人,射干人督也或牙將。

每部二曲,每曲五百人,設曲長。

每曲五屯,每屯一百人,設屯將。

每屯二隊,每隊五十人,社隊長。

每隊五什,每什十人,設什長。

每什二伍,每伍五人,設伍長。

伍長爲最低級軍官一一實際上根本算不上是官,在待遇上和普通士兵也基本沒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漢朝最基本的軍事結構。

這部分在禁軍重新整編後依曰得到保留,沒有進行變化,原本劉軒更青睞的團營連排的編制倒是沒能實施下去。

現在要討論的卻不是這一部分,因爲這一部分已經確定起碼幾十年內不會進行變動,以後朝廷的軍隊編制都要按照這個體系爲基本框架。

但在上面的統領官員則是讓朝廷以及劉軒萬分頭疼的事情。

比如虎責軍,目前虎責軍轄下五千人,按照朝廷編制應該是五部。

可是虎責軍、羽林騎以及虎豹騎都是特殊編威的部隊,並沒有按照這個部的編制劃分,而是分威了左騎、右騎這樣的劃分,然後再往下越過部這個級別,盲接就是曲。

就因爲這個不同,所以這幾支部隊的中層軍官都是諸如虎騎校尉或者豹騎校尉,要麼就是虎責左中郎,羽林左丞這樣的官員。

名稱各異,職權也經常根據部隊的變動而變化,這經常會讓人覺得一陣陣頭暈,負責後勤以及俸祿的官員也覺得麻煩。

劉軒將衆人叫來,就是爲了改變這種情況,將這三部兵馬進行一個徹底的統一的編制,尤其是要和禁軍靠攏,決不能搞什麼特殊。

皇甫嵩在朝廷中效力最久,同時經歷的戰陣也是最多,對於兵事最爲了解,聽了天子的話之後,就明白這麼做有什麼好處一一能夠更便捷的將這三部精銳掌控在朝廷手中,而且防止一些小花招的出現。

“如今這三部兵馬都已經達到了一軍的規模,不若干脆就按照禁軍一部方式整編,如何?”

劉軒本來就是這個意思,自然沒有不同意的,不過這三部兵馬情況特殊,尤其是各有特殊的軍職,那些軍職又該如何處理?”裁撤!”

曹艹這句話說的乾脆利落,似乎沒考慮過,若真的裁撤掉這些官職,那麼影響最大的其實是他掌控力最強的虎豹騎。

裁撤了那些職位的話,劉軒要是把那些人都調走,這虎豹騎不就徹底脫離了他的掌握了嗎?

“難道這曹孟德真的是一心爲國之忠臣?”

皇甫嵩不免多瞧了曹艹幾眼,卻不曉得曹艹早就明白,那兵馬適當的不要攥太死,以後纔會有更多更強的兵馬給他指揮,所以他雖然重視虎豹騎,但也不至於死攥着不撒手的地步。

同時他也看出禁軍纔是國家最爲依仗的軍隊,虎豹騎你再強,大天也就是五千入編制。

人數再多朝廷吃不消,而且天子也不會同意。

跟隨自己的那些同宗兄弟,與其困在虎豹騎當中,還不如直接往禁軍那邊發展。

裁撤,倒也是這些同宗兄弟的機緣。

劉軒聽到曹艹都這麼痛快了,那還有什麼猶豫?直接點了點頭,將那亂七八糟的一堆頭銜都給裁撤了個乾淨。

這命令一下,從明曰開始,虎豹騎、虎責軍以及羽林騎都開始重新整編,按照漢朝軍隊編制重新歸屬。

整編之後,三支兵馬部分五部,也就是有五個牙將,這些人將是直接管理虎豹騎的軍官,級別卻不高。只是爲了體現出虎豹騎這等精銳與普通兵馬不同,待遇稍微好那麼一點。

這個時候,又出了一個難題。

三支兵馬的最高長官定爲什麼級別?若爲校尉,級別似乎有點低。若爲中郎將?可劉軒又一心想要裁撤中郎將這個職位。

將軍?那不是和自己的那個命令起了衝突嗎?

“沒想到自己把自己給繞進去了。’

摸了摸下巴,劉軒瞧了瞧其它幾人,發現這些人都在皺眉思索。

“既然兵馬達到五千之數,足已稱其爲軍!那麼這統領必須得爲將。”比如劉軒讓夏侯淵統兵五千去防禦漢中,詔令一出,根據這兵馬數量,夏侯淵這將軍之位就定下了。

所以虎豹騎達到了五千之數後,統領肯定得是個將軍,否則又是自打嘴巴的行爲。最後皇甫嵩提出了建議:“不若就以封號將軍統領,名號則以這幾支軍馬之名冠之。”

所謂封號將軍,實際上就是雜號將軍。在將軍級別中算不上多高,而且前面所冠的名號雜七雜八,甚至還有的看起來很是威武霸氣,但實際上屁用沒有,就是好看罷了。

封號將軍之間也沒有任何統屬關係,受何人節制也是看他具體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在誰手下做事,所以算是自由姓很高,方便調動的將軍。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三支兵馬的地位,其統領絕對不只一封號將軍這麼點,可有了兵再有了權,朝廷中誰也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

就如曹艹和呂布,爲何要將兩支兵馬拱手讓出,還不是因爲他兩人官銜太高了?”如此一來,需要設羽林將軍、虎責將軍、虎豹將軍三個職銜。同時每軍副手兩人,皆爲校尉。”

劉軒點了點頭,最終同意了皇甫嵩的這個建議,同時徹底的裁撤中郎將一職,反正朝中目前擔任中郎將的也沒誰,裁撤了也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同時確定了校尉這個級別爲一軍統領的副手,同時劉軒也直接去除了備種校尉前面冠的名號,這樣一來校尉就徹底的成了軍職。

如今他手上能用的將領中,基本多是校尉這個級別,其中包括關羽、張飛、宋憲、夏侯悸等人。

得封將號的依曰只有那麼幾人,今次這一番變動後,張遼遷爲羽林將軍,繼續統領羽林軍,秦宜祿升校尉,任其副手,另一校尉位置目前空缺。

呂布讓出了虎責軍,而劉軒卻沒有定下虎責將軍由何人繼承,這個問題估計一時片刻也定不下來,不過劉軒倒是屬意張飛或者關羽接手。

虎豹將軍之位最沒懸念,曹仁接手,曹洪與夏侯悖爲校尉擔任其副手,同時劉軒這才知道,虎豹騎中那些下層軍官裡也不乏曹氏以及夏侯氏中人,比如曹純、曹德、夏侯恩等。

曹艹對此倒是沒有半點遮掩,直接表示想將這些人送到禁軍中歷練歷練,劉軒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順口就應了下來。全都調入禁軍,基本部爲牙將或者曲長。

至此,三支精銳兵馬算是定下了新的結構,不少人都被調離出了原本的部隊,尤其是虎豹騎以及虎責軍兩支調整最是巨大。

其中虎豹騎不言,虎責軍雖然沒有定下最終主將是誰,但是校尉的名額就只剩下兩個,劉軒屬意曹姓和高順,剩下諸人就都得調往禁軍當中任職了。

這一通折騰,好歹算是折騰出了結果,偏偏眼瞅着要結束的時候,劉曄突然開口說了一句:“陛下將校尉定爲專門領軍的中等武職,那麼司隸校尉這一稱呼是不是應該改改了?”

劉軒怔愣了下,這纔想起黃琬那邊還霸着一個權勢滔天的司隸校尉一職,雖然經過自己數次打壓,那司隸校尉的權力小了不少,但依曰是不可以小看的官位,怎麼也得給其一個交代。

好在劉軒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聞言都不需要費神去想,隨口就道:“司隸校尉負責的事情本就與許多部門職權重疊,早就應該調整了。”

頓了頓,見衆人都盯着自己,便繼續說了下去:“朕欲廢除司隸校尉,將其所轄與御史臺合併,黃琬遷御史中丞!”

衆人聽了,只覺得那黃琬好生可憐,一開始就被天子奪了兵馬,後來又撤銷了其統兵之權。而隨着六部成立,朝廷制度漸漸完善,黃琬這個司隸校尉漸漸就成了擺設。如今更是乾脆,直接連官部給裁撤掉了。

至於御史臺,雖然也有檢舉、督查百官的職權,但是與司隸校尉比起來,差了那可不只一個檔次。甚至在桓帝后,御史臺權勢曰趨沒落,到了近期基本是個空架子,根本沒有任何作用一一比如那備州刺史本就應該出自御史臺,但靈帝起各地刺史有幾個是御史臺派出去的?

劉軒要的可不是一個毫無用處的機構,他提出這個建議,就是要讓御史臺重新恢復對百官的督查一一他甚至有心直接把御史臺改爲都察院。

將一大堆雜事處理完,劉軒趁着衆人散去,周圍無人的空當抻了個懶腰:”做了這麼許多事情,我是不應該出去散散心,玩一把微服私訪?”想了想,自己的弟弟和老丈人,一直沒時間去探望,正好抽個時間去見見也好。

第16章 三國之勢?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79章 岳丈蔡邕第83章 又要種田?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137章 送上門第14章 鮮卑三國第134章 漢歷第58章 天災第82章 三公的人選第92章 西北平定第65章 改良戰甲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110章 運氣第5章 疑惑第123章 班門弄斧?第96章 都收拾掉第81章 夏侯惇第108章 阿醜第50章 戰報第64章 許褚的衣服第140章 杏林第77章 開了眼界第69章 呂布戰南華第6章 破而後立第68章 馬超首戰第80章 女博士?第3章 機會第121章 龍吟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132章 提拔升遷和新皇宮的名字。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30章 九卿的調整第37章 好處多多第1章 皇子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2章 遭遇第30章 討賊檄文第7章 民生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4章 人情第39章 孫權第44章 調兵遣將第34章 煉器司第83章 曹植第72章 “年輕”將領們第89章 條頓騎士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37章 天水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15章 糧食最大第71章 遠征軍第130章 黃月英的實力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81章 漸漸踏上正軌第68章 馬超首戰第93章 劉玄德第14章 鮮卑三國第35章 司馬懿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39章 蔡貴人第24章 一舍一得第21章 嬪妃制度第28章 遊戲?第79章 戰道第75章 效忠第72章 殘兵敗將第15章 左慈再現第20章 兩家火併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61章 大勢第27章 果然好大機緣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171章 漢室江山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95章 禍亂幷州第30章 討賊檄文第64章 許褚的衣服第123章 班門弄斧?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1章 刺殺?第45章 幾處調整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44章 該揍還是要揍第38章 搶奪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9章 先利其器第36章 李肅第65章 將對將第84章 誅其九族第27章 精銳騎兵第42章 好日子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103章 甄美人第28章 力量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11章 遼州第51章 擊潰第80章 無盡星空
第16章 三國之勢?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79章 岳丈蔡邕第83章 又要種田?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137章 送上門第14章 鮮卑三國第134章 漢歷第58章 天災第82章 三公的人選第92章 西北平定第65章 改良戰甲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110章 運氣第5章 疑惑第123章 班門弄斧?第96章 都收拾掉第81章 夏侯惇第108章 阿醜第50章 戰報第64章 許褚的衣服第140章 杏林第77章 開了眼界第69章 呂布戰南華第6章 破而後立第68章 馬超首戰第80章 女博士?第3章 機會第121章 龍吟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132章 提拔升遷和新皇宮的名字。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30章 九卿的調整第37章 好處多多第1章 皇子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2章 遭遇第30章 討賊檄文第7章 民生第33章 拉攏史道人第4章 人情第39章 孫權第44章 調兵遣將第34章 煉器司第83章 曹植第72章 “年輕”將領們第89章 條頓騎士第69章 尉遲與呼延第37章 天水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15章 糧食最大第71章 遠征軍第130章 黃月英的實力第156章 襄陽城下第81章 漸漸踏上正軌第68章 馬超首戰第93章 劉玄德第14章 鮮卑三國第35章 司馬懿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39章 蔡貴人第24章 一舍一得第21章 嬪妃制度第28章 遊戲?第79章 戰道第75章 效忠第72章 殘兵敗將第15章 左慈再現第20章 兩家火併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61章 大勢第27章 果然好大機緣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171章 漢室江山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95章 禍亂幷州第30章 討賊檄文第64章 許褚的衣服第123章 班門弄斧?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1章 刺殺?第45章 幾處調整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44章 該揍還是要揍第38章 搶奪第56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9章 先利其器第36章 李肅第65章 將對將第84章 誅其九族第27章 精銳騎兵第42章 好日子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103章 甄美人第28章 力量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11章 遼州第51章 擊潰第80章 無盡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