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合適人選

劉軒左思右想,始終想不到合適的人。

因爲目前在他帳下的,基本都有重任在身,而一些沒得到重用的要麼就是剛剛收歸帳下,還在適應朝廷新的體系,要麼就是能力不夠,劉軒不敢重用。

偏巧就在這時候,劉軒接到了一封書信。

這書信是汝陰太守程昱寄來的,本來是要送到雒陽,但因爲劉軒南下親征,便轉道送到了這邊。

信件是很普通的信件,按照正常上表的流程遞上來的,劉軒拿到後發現原來這是一封舉薦信,是向劉軒推薦人才的。

自打劉軒登基並且掌控了朝堂之後,一直都希望手下文武向自己推薦更多的人才,這十來年下來,大多得到舉薦的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任用,而且一旦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那麼立刻就會得到升遷提拔。

這和朝廷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以及一個‘換血’階段有關,各個崗位上都需要人,那麼自然不會埋沒人才。

這種情況下,一些懷才不遇的人也喜歡跑到一些有名望的官員面前展示自己,若是得其看重再舉薦給朝廷,那麼自己的未來就不用愁了。

但一般情況下,這樣的舉薦信件是不會送到自己手上的,除非底下人認爲的確是大才,需要天子做主纔會上表舉薦。

若是旁人也就罷了,程昱這可不是一般人,這可是有大才的人,這種人眼光也是較高,其看重的人才,想必……

“該是某位比較出名的人物吧?”

心中猜測着同時往下觀看,結果果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徐庶徐元直?”

劉軒怔愣下,最後暗歎一聲:“怎麼把這人忘了!”

詳細一看,纔想起徐庶也是潁川人,與程昱同鄉,後來因爲殺了人逃難在外,又趕上黃巾肆虐最後棄武從文,於荊州定居下來,在荊州也頗有名聲,甚至荊州牧劉表請了其數次,都被其拒絕。

程昱建議天子到達荊州後,不妨徵辟其爲官,就近諮詢荊州事務!

他並沒有說讓徐庶當什麼官,因爲這不是他應該干預的問題,但是也在信中隱晦的表明:徐庶大才,擔任何職都可!

這就比較隱晦了,劉軒也是第二遍才領悟過來。當然,他也可以認爲是自己想多了,也許程昱本來沒這意思呢!

這封信,對於南征大軍來說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意義,可是卻幫劉軒解決了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正愁沒有合適的人選呢,這程昱就給我推薦了一個!”

先前還在頭疼派誰打入張魯內部比較合適?這個人必須有足夠的應變能力,才學不能差,還具備相當的自保能力——這一點,劉軒可以通過傳授他功法讓他慢慢提升,但天賦他卻無法改變,若是天賦差的練個幾十年毫無進展,結果過不了多久一命嗚呼了怎麼辦?

尤其是他爲張魯安排的道路並不那麼安全好走,甚至一路上伴隨着相當大的風險,這個人必須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保全自己,還得保住張魯,同時還得讓張魯的勢力能夠發展起來——否則如何威脅到歐洲?

這要求就太高了,一般人還真接不了這個活。

可要是徐庶的話……

“就是不知道這個徐庶願意不願意?”

畢竟這是一個苦差,而且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背井離鄉,並且還要過相當艱苦的生活。甚至還會面臨語言不通、文化衝突、水土不服等等。

同時回報之日也遙遙無期,劉軒說以後自己會率領大軍打過去,可一般人會相信嗎?也許對其有足夠自信的,就只有曹操、呂布這些親信中的親信,但他又不能讓這些人去當臥底。何況這些人已經名聲在外,他們去投靠,張魯他敢收嗎?

“不管怎麼樣,先將其徵辟來再說!”

就算徐庶不願意,起碼這個人才得先劃拉到自己帳下,免得錯過了。

將虎衛校尉秦宜祿叫進來,囑咐了幾句之後,讓其帶着程昱專門準備的書信去找徐庶。

程昱安排的很周詳,還特意寫了封親筆信,若劉軒有意招納徐庶,那麼就讓人帶着這封信去見徐庶就是了。

這個年代的同鄉之誼可是很受重視的,何況如今程昱貴爲朝廷一方郡守,親筆寫信招納可是好大的器重提拔,徐庶就算不想仕官也得給自己那同鄉點面子,怎麼的也得出面應付。

程昱相信,只要徐庶出面,那麼他就別想逃掉了——以當今天子的手段,有的是辦法將其留住。

不說旁的,他可是知道徐庶此人心高氣傲而且素有大志,只要天子稍微透露出自己的雄心壯志,讓徐庶覺得在其麾下能夠發揮出自己才學並且成就偌大名望,那麼徐庶就絕對不會拒絕出仕。

劉軒並沒有等待多久,實際上程昱的這封信的效果要比他本人預料的還好。

更重要的是,徐庶早就對於現狀不滿,只不過他一直沒有什麼合適的機會,這次機會主動送上門,他要不好好把握,那麼他以後怕是再也沒有機會了。

徐庶是個有野心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聰明人,更是一對犀利的眼光。

天下的大勢他瞧的清楚明白,朝廷收復河山已經是必然的事情,這種時候和朝廷作對纔是自尋死路。

他當初不肯接受劉表的徵辟,除了看出劉表不是成大事之人,也看出劉表在荊州就是一個傀儡,在劉表手下他也根本無法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反而受制於荊州本地勢力——加上徐庶本身就不是荊州本地人,在先天上就受到排擠。

畢竟徐庶和原本歷史上的諸葛亮還不一樣,原本諸葛亮會成爲荊州勢力的領軍人物,那是因爲他的丈人就是荊州大族,加上當時荊州各個勢力的內部紛爭以及諸多外部因素共同造成的。

徐庶,明顯沒有那樣的條件。

不能在荊州效力,而江東的內部派系鬥爭比荊州只多不少,何況徐庶並不看好孫家能夠有什麼成就。

雖然他們有長江天塹作爲依仗,但長江能保得住一時,卻保不住一世!長江以北的地區雖然也有諸多水道,但陸路一樣能行,只要朝廷大軍打下北面各個郡縣,同樣佔據了長江水道之後,早晚能夠練出一支強勁水軍來。

等到那個時候,江東還有什麼依仗?

何況朝廷已經收復了最爲富饒的北部各州,那些地方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人口都比地廣人稀、而且大部分都沒開發出來,依舊是一片荒蕪山丘的江東東南部強不知道多少倍。

從潛力來看,江東孫家能夠發展到如今這種程度,已經到了極限了,以後他們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直到被朝廷剿滅。

所以,投奔朝廷是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

前陣子與好友石韜石廣元閒聊時還說到此事,只言:“待到荊州迴歸朝廷治下,我等再想出人頭地!”

因爲他覺得若是能早點成爲朝廷官員,那麼趁着天下還有幾年混亂,正是自己建功立業賺取功績的絕佳機會,可定鼎荊州的話,天下基本天平,與江東的最後大戰也和自己沒什麼關係,除了老老實實一點一點做事積累外,基本很難有什麼大功績了。

卻不想同鄉程昱居然送來一封書信,送信之人竟然還是當今天子的近衛校尉秦宜祿?從這位秦校尉口中得知是程昱上表舉薦了自己,如今就是要帶自己面見天子的。

“此等良機,元直定要好好把握!”

出門前,好友石韜特意囑咐了自己,徐庶倒是很平靜,與秦宜祿並騎往樊城方向而去。

一路上,他也沒問什麼太多的事情,只是與秦宜祿閒聊着,而聊了一天後,他發現這位秦校尉沒有和自己說面見天子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也沒有提天子有什麼忌諱,更沒有嚇唬自己說要什麼小心點之類的。

所謂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徐庶精通軍略,對這種事情自然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雖然用在天子身上不大合適,但大體上還是有幾分通用之處的。

秦宜祿這般行事,倒是讓徐庶對那位在荊州名聲並不是特別好的天子更加好奇了起來,尤其是在接近樊城之後,看到那駐紮在樊城之外的數萬大軍——整肅的軍容以及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讓徐庶對自己早先的判斷更加肯定了幾分的同時,也對那些沒見過的東西有些好奇。

可眼見要到樊城了,他也不好在這時候開口詢問——他已經不是二十啷噹的小年輕,做事自然不會那般隨性妄爲。

看着樊城的城門,徐庶長吸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進了這個城,見到那位天子後,自己的命運就會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化。

對此,他有幾分期待,也有幾分擔憂,同時還有些激動。當然,順便還在腦袋裡幻想了下當今天子究竟是個什麼模樣?是一臉兇悍之相?還是如那酒色過度的昏君一般臉色蒼白,身體臃腫?

不過無論他怎麼猜,都沒有想到當今天子,竟然是看起來不過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模樣,而且這位還身穿全套甲冑,手持長刀與……一嬌滴滴的女子過招?

第3章 機會第158章 攻陷襄陽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55章 大漢的將軍第51章 大家都去!第151章 臥底?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66章 中護軍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84章 大漢準備行動起來第105章 黃承彥第66章 新鎧甲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89章 教育雛形第137章 送上門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17章 倚天之威第1章 刺殺?第82章 龐統出巡第12章 再見第120章 酒第51章 擊潰第28章 順帶第45章 神之國度第59章 如何封賞?第7章 民生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34章 煉器司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27章 南蠻第一美女第164章 陷阱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24章 潁川太守第18章 微服私訪?第44章 赤霄第39章 蔡貴人第47章 人口掠奪第80章 想學功法得先立功第63章 進京?第3章 天子龍氣第66章 亡靈先鋒呂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49章 先發制人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70章 神鬼第18章 京師諸軍第17章 以我爲本第90章 馬超第120章 酒第91章 所剩無幾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65章 改良戰甲第40章 心柔第48章 一盤菜第28章 力量第41章 刺激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54章 先取何處?第22章 真正的敵人第108章 阿醜第87章 加快腳步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8章 桂宮第54章 先取何處?第12章 兵權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38章 搶奪第28章 力量第78章 醫聖第45章 照辦就是第116章 這不是官渡第11章 天師道反第85章 行動起來了!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65章 改良戰甲第59章 井底之蛙第8章 內臣第96章 都收拾掉第4章 死騎兄妹第11章 天師道反第36章 李肅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39章 西北糧倉第99章 斬顏良第101章 平北將軍第8章 內臣第45章 幾處調整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25章 陵寢之中第5章 倚天第64章 雒陽令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47章 南華第71章 大局已定第75章 劉備的請求
第3章 機會第158章 攻陷襄陽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55章 大漢的將軍第51章 大家都去!第151章 臥底?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66章 中護軍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84章 大漢準備行動起來第105章 黃承彥第66章 新鎧甲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89章 教育雛形第137章 送上門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17章 倚天之威第1章 刺殺?第82章 龐統出巡第12章 再見第120章 酒第51章 擊潰第28章 順帶第45章 神之國度第59章 如何封賞?第7章 民生第19章 羽林中郎將第34章 煉器司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27章 南蠻第一美女第164章 陷阱第119章 張飛的麻煩第24章 潁川太守第18章 微服私訪?第44章 赤霄第39章 蔡貴人第47章 人口掠奪第80章 想學功法得先立功第63章 進京?第3章 天子龍氣第66章 亡靈先鋒呂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49章 先發制人第145章 爵位改革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70章 神鬼第18章 京師諸軍第17章 以我爲本第90章 馬超第120章 酒第91章 所剩無幾第115章 官渡之戰?第65章 改良戰甲第40章 心柔第48章 一盤菜第28章 力量第41章 刺激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54章 先取何處?第22章 真正的敵人第108章 阿醜第87章 加快腳步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8章 桂宮第54章 先取何處?第12章 兵權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38章 搶奪第28章 力量第78章 醫聖第45章 照辦就是第116章 這不是官渡第11章 天師道反第85章 行動起來了!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65章 改良戰甲第59章 井底之蛙第8章 內臣第96章 都收拾掉第4章 死騎兄妹第11章 天師道反第36章 李肅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39章 西北糧倉第99章 斬顏良第101章 平北將軍第8章 內臣第45章 幾處調整第13章 改編與裁撤第25章 陵寢之中第5章 倚天第64章 雒陽令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47章 南華第71章 大局已定第75章 劉備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