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重要的東西?

提到孩子的問題,劉軒如今也不比當年那麼堅持了,其實他也慎重的考慮過要不要生幾個出來。

只是想了想又否定了。

皇帝的身份太過特殊,而身爲皇帝的兒子,就算自己不想爭那個位置,但抗不住一些有心人的攛掇。

一來二去,長年下來就算沒有那個心思,怕是也會惦念起皇位。

而且爲什麼很多人都希望劉軒儘快生個兒子?無非就是想撈個擁戴從龍之功!

如今劉軒登基三十餘年,新入朝的一批臣子總會覺得天子與自己有些疏遠,這種情況下自己就算有能力也展示不出來。畢竟任何人都習慣用一些熟悉的人,要麼就是能力特別出衆者。

可真要能力出衆的話,他們也不用尋思這些事情了,所以想要靠從龍擁戴之功上位的人,也許有能力,但能力卻不突出,按照正規的升遷制度,也許他們要積累上幾十年纔有機會爬升高位,這是一些人無法忍受的。

所以,生個兒子肯定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讓朝堂上這羣人尋思起歪門邪道,不往正經方向上使勁。

劉軒現在考慮的是,要不要乾脆生個女兒,先把那羣人的話給憋回去——畢竟生了第一個,就有可能生第二個,起碼短時間內他們不會鬧騰着要天子過繼一名宗室子弟來做皇子了。

“不過生個女兒,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他現在和幾個嬪妃小日子過的正開心着,突然冒出個小傢伙他也不樂意,所以尋思了片刻後,還是搖了搖頭,並且對劉備囑咐了一句:“以後再有上門與皇叔說起此事者,將名字全都記下!”

劉備一聽,就知道天子打的什麼主意,本想開口勸上一勸,但想了想最後還是閉口不言——干預天子家事本就不應該,劉備敢提此事還是多虧了皇叔的這個身份,如今天子的意思已經很明瞭了,凡是拿此事做文章的,都不是好東西,先把名字記下,以後再慢慢收拾!

送走了劉備,劉軒又自己在御書房坐了一陣,抿着熱氣騰騰的茶水,腦袋裡胡思亂想的好多東西。

黃月英正在鼓搗的坐騎……

要不要生個孩子?

朝廷的艦隊什麼時候才能成型?

東瀛之地剩餘的幾家諸侯什麼時候會徹底的被消滅?

北燕三國的漢化程度已經進行到了什麼程度?

腦袋裡想的,基本都是這些事情,倒是漢朝內部的問題,已經不用他在費神,隨着朝堂各個部門職權的完善,基本上只要別碰到什麼天災人禍之類的,都不需要天子去處理。

六部幾乎將大部分工作都給解決了,而少數一些不好決定的也可以請示三公,一般真正能送到劉軒面前的,都是大事……可現在天下太平着,哪來那麼多大事發生?這天災已經算是最大的麻煩了,但也就是費些手腳,對大漢的統治無法形成根本上的威脅。

站起身,將窗戶打開了一些,一陣冷風夾雜着幾片細小的雪花砸在了劉軒的臉上,冰涼的感覺讓他變得精神了許多。

“下雪了?”

下雪了是好事,若一個冬天不下雪,那麼災情也許就會持續到明年,就算沒有遭災的地區也會因爲天氣而受到一些影響。

如今既然下了雪,那麼擔心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龍氣旺盛,對於整個王朝的影響便在此處,龍氣強盛,就算遭遇天災也不至於一下就出現強到讓人難以應對的天災,而那種持續時間比較長的災難也會慢慢的好轉,而不是越來越惡劣。

許多王朝,就是在驟然爆發巨大的天災,或者是災情持續不斷,並且始終沒有好轉才導致一個國家分崩離析的,而現在的大漢不用擔心這一點,龍氣護佑狀態下,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就算髮生天災,今年遭遇的情況已經是最差的了!

瞧着瞧着,劉軒邁步出了御書房,對身旁一位年輕宦官吩咐了幾句後就徑直往天機閣而去,而就在劉軒到了天機閣沒多久,就有詢問請示:“陛下,於道長已經到了!”

“讓他進來!”

劉軒剛纔讓那宦官去找的就是于吉,如今隨着雒陽城越來越完善,于吉和史道人也在雒陽城了建了一座道觀,並請劉軒親自起名五莊觀。

這兩年五莊觀的名頭倒也不小,雖然沒有發展什麼信衆之類的,但兩人都不算是什麼低調的人物,加上有王府中人宣傳,普通百姓也都知道觀中住了兩位真正的神仙人物。

只是五莊觀不收香油錢之類的東西,只是逢年過節時開放來讓百姓進行一些祭拜之類的事情,所以平時的時候五莊觀大門是緊閉着的,尋常人也不可能見到兩位觀主。

不過這些對於劉軒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他想見自然就見的到,無論是于吉還是史道人都不至於敢對當今天子甩臉色,何況就算不考慮其天子的身份,只憑借修行界的身份也穩穩壓着他們不只一籌。

于吉進了天機閣立刻就與劉軒見禮,這天機閣他並不是第一次來了,相比初次見到此處時所見的種種奇異,如今他已經不會再表示出什麼驚訝了。

話說當初第一次來的時候,居然是幫着天子鑑定那左慈的首級,判斷那左慈是不是真的死的徹底了,而天子尋自己來只是想問問那左慈有沒有什麼特別的保命法門!

那次於吉可真是戰戰兢兢啊,還以爲天子這是在警告自己不要玩什麼心思,否則下場就會和那左慈一般無二,後來才知道自己想差了,天子其實就是單純的喊自己來幫忙看看罷了,不過他還是暗中告訴了自己:以後萬萬不能與天子作對。

“不知道陛下傳喚晚輩前來,是所爲何事?”

自打投入到了劉軒的麾下,于吉就算是徹底的相信了劉軒當初和他說過的話,既然如此的話,于吉稱呼他爲前輩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算于吉修行了很久,但真正比起來,和劉軒還是不能比。

就算劉軒這一世修行的時間不長,可他終究是保留了元神的前輩高人,至多換了一副皮囊罷了。

“嗯……”

劉軒沉吟了一陣,似乎是在想怎麼開口?

“孫家移居海外之後發生的事情,你大致與朕說說!”

于吉當初是陪同着孫家一起逃亡海外的,大致的情況當初就已經和劉軒交代過了,不過細節部分劉軒沒怎麼去問,只知道孫家的船隊一路上費了好大勁,而且死傷也很嚴重,也有許多在航行途中染上各種怪症而無法醫治最終死在路上的。

總之,最後到達目的地的人,只有出發時的一小半,幸好有于吉在旁,這才保住了核心的重要人物們。

包括周瑜以及衆多將領在內的核心圈子沒有受到損傷,不過孫家的長輩受不了這種罪,基本都死在海上了,其中就包括那大名鼎鼎的‘吳國太’。

相比起原本的吳國勢力中是世家大族說話,孫權只能做個和稀泥的和事老,如今的孫權纔是真正的大權在握。同時,孫尚香也是因爲沒了長輩約束,這才比原本的她還要肆無忌憚,能夠做出偷偷跑來刺殺劉軒的舉動。

要不然原本歷史上的孫尚香雖然也是兇悍非常,喜好武事甚至麾下也有許多精心訓練出的女兵,但也不至於亂來到這般程度。

雖然手上的人才少了點,兵馬也不多,但是終於有了可以施展拳腳的地,自身不用再受到什麼桎梏。

“所以到了那澳洲之後,孫權立刻就在整座大島的西北處修建城鎮,準備依此爲根基慢慢發展,等到我離開的時候,基本上整座大島的西北之地已經都在孫家掌握當中了!”

那澳洲此時還是一片荒蕪之地,相當於什麼都沒有,而且還有許多土著部落,孫權想要發展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但終究個人素質以及文明程度決定了最終的勝利者不可能屬於土著們,而且相比起鐵板一塊並且已經徹底沒有了退路的孫家,土著們根本就是一團散沙,本來實力就不行,還各自爲政,被孫權各自擊破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不過孫權也曉得想發展就不能往死了打,他不僅僅抓來許多土著青壯充作勞工,同時還拉攏周圍一些土著部落,雖然孫權沒有搞什麼同化之類的計劃,但做出來的舉動卻差不多。

“這樣的話,孫家治下的人口增長速度應該會比預料的快一些!”

孫權的確是有些能耐,尤其是相比其兄長孫策,對於民生治理上更懂得變通——若是孫策的話,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殺光了再說旁的。

從這點來說,也許孫策更適合扔到海外去打天地,畢竟他在治理上手腕要差一些,靠的是強力的鐵腕高壓統治,而開闊精神又比孫權高了許多。

如果說孫權會先發展出足夠的軍兵後再慢慢擴張的話,那麼孫策完全會在一開始就一鼓作氣先把地盤全打下來,然後再慢慢的考慮治理的問題。

這樣的統治根基很差,劉軒要是掌握好時機了,直接就可以將這一大塊區域給接手過來。

但孫權的話就不一樣了,他這種穩紮穩打的路子雖然進展緩慢,但根基牢固,也許等劉軒過去的時候,孫權真正的將澳洲給經營成了一個國家,那樣再想征服的話就要麻煩許多了——值得慶幸的是這羣人的主體還是大漢分離出去的人,他們對於大漢還是有相當的認同感的,所以只要讓他們明白抵抗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他們也不會排斥歸降。

真正的死硬份子終究不多,就算是孫權帶到澳洲的那麼多兵馬人口,其中也有不少並非出自本意,是被裹挾來的。

這些人背井離鄉跑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如果發展的順利還好說,要是不順利……嘿嘿……

談論了一陣澳洲的情況,于吉也笑着說起了一些見聞,諸如澳洲那地方冬夏居然與大漢完全顛倒過來,五六月的時候正好是冬天,而如今這個時節恰好是那邊最熱的時候,對於大漢朝的人來說,這一點也是值得驚訝的了。

不過澳洲那裡因爲四面環海,就算冬天也冷的有限,氣候非常舒適,所以只要度過最初的不適應之後,衆人住的倒也開心。

隨即又有于吉盡心教導一堆修煉法門,衆人一下子就陷入了繁忙的狀態當中:建立新的家園,防範野人的攻擊加上修煉,所以也就沒人去尋思回家之類的事情了。

說了一大堆,劉軒好像是專門把于吉喊來聊天的一樣,一直過了好一陣,劉軒才讓于吉回去,讓于吉始終摸不到頭腦。

看着于吉離開了之後,劉軒又聯絡起了徐庶。

這個當年派到張魯身邊的臥底,這麼多年來斷斷續續的始終保持着聯絡,但要說劉軒主動聯絡的次數卻沒有,今天還算是第一次了。

看着通訊器上顯露出來的影像,徐庶的面龐變得更加消瘦了,臉頰略微有點凹陷,腦袋上裹着頭巾,原本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鬍鬚也都凝在了一起,上面還掛着許多沙粒——看來徐庶正在一個非常糟糕的環境中生活。

“最近怎麼樣了?”

徐庶應該正處於一個非常安全的環境,起碼他可以不用擔心別人打擾好好的和劉軒彙報一下情況。

不過具體的情況卻不是那麼讓人高興了。

原來張魯在被打的逃離大漢之後,一開始的時候他並不準備按照徐庶所言往西方前進,而是就在大漢邊上等待機會,甚至還與西域的一些國家扯上了關係。

可那些國家也不是傻蛋,都不願意出這個頭,甚至想讓張魯做那出頭鳥——張魯一開始還真想那麼做的,覺得只要自己打出點成績,這羣貪婪的西域人肯定會一窩蜂似的衝上去,想要狠狠的咬上一口。

可沒料到的是,他自己先被西域人狠狠咬了一口!若不是自身修爲還算不錯,加上有一些親信死命保護着他,恐怕張魯的勢力會徹底毀滅在西域諸國手中。

徐庶,就是在那次突圍中得到了張魯信任的人,隨後張魯在思索了相當一段事件後決定向西前進,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機會——大漢待不下去了,挨着大漢的西域諸國他也待不下去了,尤其是經過這次事件之後,張魯把這些西域諸國恨到心底裡去,他下定決心重新恢復實力後就要來將這羣傢伙通通殺光,以泄其心頭之恨。

可向西,又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安息、貴霜是西域到地中海之間最強大的兩家,幾乎瓜分了最好的地區,加上生活在這些土地上的民衆與漢人有着非常明顯的人種差異,這使得張魯的發展並不順利——本來劉軒認爲他剩下的那點老本能夠幫助他順利起家,偏偏這個蠢蛋把這點老本也浪費的差不多了,這才陷入到窘境當中。

“如今你們到了哪裡了?”

“到了安息境內了!”

安息,本名應該是帕提亞帝國,安息是漢人對其的稱呼。如果劉軒沒記錯的話,帕提亞現在已經處於最虛弱的時期了,很快就會被新興的波斯薩珊王朝給滅掉,成爲那一片土地的新主人。

徐庶是一名優秀的人才,他不可能察覺不到這一點,哪怕他到達帕提亞根本沒多長時間。

同時,這也是張魯最後的機會了,如果他不能在短時間內重新拉起一支隊伍,成爲能夠與波斯薩珊王朝抗衡的勢力的話,那麼地中海以東將再無其立足之地。

“臣明白怎麼做了!”

將大致情況與徐庶一講,徐庶立刻就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如果張魯不能成事,便回來吧!”

說到最後,劉軒覺得張魯不能成事倒也沒什麼,可要是把徐庶這麼一個優秀的人才還搭進去就太糟糕了,所以囑咐了一句,若是事不可爲就舍了張魯直接回返大漢,到時候朝廷自然會妥善安排徐庶。

聽到天子這麼說,徐庶雖然不至於立刻感激的痛哭流涕然後說什麼誓死報效天子的言語,可終歸心裡會覺得舒服許多,起碼以後做事情的時候也有個勁頭。

結束了與徐庶的通訊之後,劉軒長出了一口氣。

確定了這放出去的兩家目前的情況,劉軒心中也有了個大致的方向了。

“張魯那邊現在不用去管,究竟如何還得看他接下來能做到什麼程度。孫家的情況倒是已經穩定下來,只要等到適當的時候去摘果子就行……”

“咦?好像忘了什麼?”一提起孫家,劉軒總覺得自己有什麼東西忽略了,剛纔他把于吉喊過來也是想通過與于吉的對話試試能不能想起來,可始終沒有結果,這一想起孫家,那種感覺又冒了出來。

皺着眉頭想了好一陣,一直到天機閣中偶爾會閃現出來的龍氣光華提醒了他。

“怎麼把這東西忘了!”

使勁一拍額頭,劉軒都奇怪自己怎麼一直會忽略了這麼一個重要的東西,不過那東西現在在什麼地方?是不是還在孫家手中,他現在也不知道。

第65章 將對將第47章 貂貴人第61章 牡丹第1章 刺殺?第153章 徐庶第20章 機緣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38章 依法處置第21章 嬪妃制度第32章 人選第92章 一統第140章 杏林第55章 大漢的將軍第149章 新野第2章 殺雞儆猴第88章 長安學院第54章 管亥第91章 所剩無幾第87章 加快腳步第80章 無盡星空第164章 陷阱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171章 漢室江山第81章 天文課第29章 好處多多第65章 將對將第155章 爭功第13章 鮮卑部落第84章 誅其九族第80章 無盡星空第136章 戰船的建造第3章 機會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6章 破而後立第20章 機緣第95章 禍亂幷州第128章 新皇宮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75章 效忠第7章 舊部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40章 曹子孝第54章 不能以‘常識’來判斷第98章 誅文丑第27章 果然好大機緣第31章 計劃變更第21章 秦朝龍氣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42章 目的達成第168章 清洗江東第130章 黃月英的實力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49章 先發制人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37章 驚變第22章 真正的敵人第82章 曹性第70章 神鬼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12章 再見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試驗場第34章 混入孫家?第89章 教育雛形第6章 擒第5章 倚天第110章 運氣第104章 醫院第103章 甄美人第41章 名聲什麼都是虛的第45章 照辦就是第58章 天災第94章 妖刀碎片第45章 照辦就是第131章 無雙貂蟬第135章 理由第47章 南華第11章 天師道反第80章 想學功法得先立功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44章 赤霄第15章 攔路第20章 機緣第48章 大戰南華第61章 牡丹第50章 初戰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97章 伏擊第50章 戰報第103章 甄美人第13章 包庇?第25章 零零碎碎第93章 我回來了!第58章 左慈第7章 邪馬臺使者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65章 改良戰甲第105章 黃承彥第150章 變天
第65章 將對將第47章 貂貴人第61章 牡丹第1章 刺殺?第153章 徐庶第20章 機緣第52章 偷得半日閒第38章 依法處置第21章 嬪妃制度第32章 人選第92章 一統第140章 杏林第55章 大漢的將軍第149章 新野第2章 殺雞儆猴第88章 長安學院第54章 管亥第91章 所剩無幾第87章 加快腳步第80章 無盡星空第164章 陷阱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171章 漢室江山第81章 天文課第29章 好處多多第65章 將對將第155章 爭功第13章 鮮卑部落第84章 誅其九族第80章 無盡星空第136章 戰船的建造第3章 機會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6章 破而後立第20章 機緣第95章 禍亂幷州第128章 新皇宮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75章 效忠第7章 舊部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40章 曹子孝第54章 不能以‘常識’來判斷第98章 誅文丑第27章 果然好大機緣第31章 計劃變更第21章 秦朝龍氣第10章 王國的反擊?第42章 目的達成第168章 清洗江東第130章 黃月英的實力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49章 先發制人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37章 驚變第22章 真正的敵人第82章 曹性第70章 神鬼第68章 北魏必須滅亡!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12章 再見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試驗場第34章 混入孫家?第89章 教育雛形第6章 擒第5章 倚天第110章 運氣第104章 醫院第103章 甄美人第41章 名聲什麼都是虛的第45章 照辦就是第58章 天災第94章 妖刀碎片第45章 照辦就是第131章 無雙貂蟬第135章 理由第47章 南華第11章 天師道反第80章 想學功法得先立功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44章 赤霄第15章 攔路第20章 機緣第48章 大戰南華第61章 牡丹第50章 初戰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97章 伏擊第50章 戰報第103章 甄美人第13章 包庇?第25章 零零碎碎第93章 我回來了!第58章 左慈第7章 邪馬臺使者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65章 改良戰甲第105章 黃承彥第150章 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