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夜景不同平常,你陪我出去走走?”
羅通應下。
二人走出蘇府,漫步長街。
“你看,自從那時開始,這街上已無熱鬧可言。”
“公子,百姓就是如此,朝廷有些風吹草動,總會給他們不少的影響,雖然看似與他們並無多少關係,實則不然。”
趙飛揚頷首,“今天蘇恆大哥給我帶回了兵部的印信、兵符,你可知道這是何意?”
羅通搖頭,“我怎麼會知道;公子您以爲這是爲何?”
“陳家,怕是要用兵了。”
“什麼?”
羅通驚異,“若是如此,只怕要有一場流血。”
“可好在陳志斌大人已做出了選擇,雖然不明白他的用意,然則陳大人卻幫了咱們大忙。”
路通不解,“公子難道從未想到過這一點嗎?”
“非也。”
趙飛揚說:“若是沒有兵符,印信,依我所想,本以爲陳家只會調用皇都及其附近兵馬而已,但現在看來,決沒有那麼簡單。”
“難不成他們還會調舉國之兵?”羅通不信,“若真如此這一場鬥爭也不必繼續下去了。公子,真會如此嗎?”
趙飛揚搖頭,“我不確定,所以才覺得不安。”
夜深,人不靜。
皇宮內院亦是如此。
今夜,或許格外特殊,小皇帝竟從密室走出,來到了太后的寢宮。
而太后,非但沒有休息,反而更像是在的等他一樣。
“兒臣,見過母后。”
見到皇帝,太后眼圈一瞬溼潤起來,安撫了自己一下才道:“皇帝,終於肯見哀家了?”
皇帝搖搖頭,“兒臣早由此心,然奈何一直沒有機會罷了。”
“你坐下,哀家優化對你說。”
皇帝落座,太后摒退了左右,李公公也退到門外。
“一凡,我還可以這樣叫你嗎?”
看着太后,皇帝沒有猶豫,點了點頭。
面帶欣慰,太后道:“你可知道,現在的朝局,因何而起?”
“......”
“你或許以爲是母后所至。”太后語重心長,“然而你還記得自己登基的那一天,當着文武百官說過什麼嘛?”
皇帝頷首,那日的情景不由浮現眼前......
朝會大殿,素布卷着朱漆巨柱,純金的雕龍也似乎帶着傷悲。
今日,縱然是天子登基,然而先皇的離去,仍令百官沉浸於哀痛之中,畢竟那是他們知己,是他們所忠誠的人。
文武兩班,爲首之臣,皆已爲他奠定了今日的一切,所有血腥早已被掩蓋,就踏在他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