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爲大比做準備

見王況一臉詫異,嘴裡一口剛呷下的茶水就要噴了出來,來人嘿嘿一笑:“師父莫煩惱,某非尋師父而來,某找的是老神仙。”

這不是悟能又是誰?還真是不能惦記着這光頭,一惦記,光頭就出現了,王況心裡腹誹不已,這纔剛聽老藥王說句莫管葷腥,心裡就想起了光頭,這不,馬上就出現了。

悟能又轉身衝老老藥王合了個什:“老神仙您這一路好趕,竟害得某硬是磨破了一雙鞋。”

“你這和尚,此前在來路上聽說你拜了宣德郎爲師,某還有些不信,如今看來所聽是真了,而且宣德郎似乎還不那麼待見你,哈哈,沒想到和尚你也有吃癟的時候。”老藥王先聽得悟能叫了聲王況師父,再看王況反應,明顯是似乎不大歡迎悟能的。

和尚這稱呼,在唐時是敬稱,有很高威望的就叫大和尚,並不是後世的那種中性稱呼,一般地說,剛剃度的是不夠資格叫和尚的,還需要修煉一段時間,才能被稱呼爲行者,行者一詞就是中性的,你也可以叫高僧爲行者,並不會冒犯。但通常百姓爲了顯示尊敬佛門中人,不管你什麼身份,哪怕是小沙彌,也會尊聲和尚。

師父一詞,不是隨便亂叫的,你得有師徒之實或是有傳業解惑之實,不像後世,逮着一個出家人,你都可以隨便的叫師父。只有師傅這個詞是統稱,任何一個在其行業內,道行都比你深的,你都可以叫師傅,比如說木匠師傅,泥瓦師傅等等。

至於悟能叫王況,那都是亂叫,有時候叫師傅,有時候叫師父,但更多的時候是叫的師傅,反正發音差不多,不細聽也是聽不出來。今天叫王況爲師父,也是因爲藥王等外人在,屬於比較正式的場合,爲顯得尊重王況,就這麼叫了。

聽着老藥王和悟能說話的口氣,似乎二人原本就相識的?王況一尋思,也就恍然,這悟能以前在碰到自己前,也是四處雲遊的主,老藥王也是到處亂竄,兩人說不定還有段時間是結伴而行也說不定,認識也就沒什麼古怪了。佛道雖不同源,但其很多理念卻有着相似之處,所謂萬法歸一,二人走到一起沒什麼好奇怪的。

“非是況不待見這和尚,只是這和尚每次出現都是莫名其妙的,有時候,你都想不通他是怎麼冒了出來。”王況苦笑,對於悟能,他其實還是尊敬多一些,所以也就一直不敢以師父自居,自己對佛法那就是一竅不通,所有的,不過是後世信息時代的人通常都有的常識和認知罷了,當人師父?給人當徒弟還差不多。

“和尚你追某有何事?”孫思邈聽悟能說他這是專程來找他,就問。

還真是被王況猜着了,一佛一道倆傢伙就是路上碰到過,有段同行經歷,孫思邈身爲醫者,更講究包容並蓄,正好悟能於佛法上的造詣也不低,於是兩人從開始的辯論發展到了後來,一來二去的,就成了忘年交了。

“某知孫檀越是往建安來,估摸着恐怕是聽了那能治冷熱病的法子而來,某追檀越也是爲了讓檀越少繞彎路,到處窮打聽,最後落得個空手而歸。”悟能顏色一肅,雙手合什。

“哦?莫非那傳言有假?”老藥王一聽,心裡就一涼,要真如此,自己這次可真算是有一半是白跑了。

“非是有假,嘿嘿,檀越也莫要打聽了,依某估計,這方子除了某師父,估計還真沒人有。”

人精啊,王況瞪了悟能一眼,悟能卻不管他,毫不客氣的上前找了個空位坐了下來,端起茶壺就往一個空茶甌裡注,往口中一倒,有如牛飲咕嘟咕嘟的灌了下去,完了一抹嘴:“渴死了,正好,趕上飯點,還不算遲。”然後又拍桌叫:“滷豚耳先切一盤來墊墊肚子。”渾然不管在坐還有黃良等人在。

富來客棧衆人也是第一次見到悟能,以前是聽說有一個和尚拜了小東家爲師的,沒想到卻是這麼一個年輕的,又見其行爲舉止根本不像是佛門中人,開口閉口“某”的說着,又不忌葷腥,直接點名要滷豚耳,因此都呆了一呆,還是黃大推了一旁站着瞠目結舌的孫二一把:“去罷,這和尚自認了小東家爲師之後,就是如此的形骸放浪了,你只當他是尋常人看便是。”

孫思邈心思卻已經全不放在這裡,根本顧不得悟能現在的表現和當初與其一起雲遊時的巨大差別,緊着的問王況:“宣德郎,這和尚所言非虛?”

“所言非虛。”王況點了點頭:“實不相瞞,這能治冷熱病的話便是況放出去的,也是想約了老神仙前來一晤。”

“呵,宣德郎倒真能捏了某的心思,如此放話,某能不來麼?不過,若是宣德郎有事相招,卻也不必用方想邀,直說想見某一面,某也是會來的。”孫思邈一聽王況這話,就知道王況肯定是有事找自己,又怕自己不來,或者說顯得不夠尊重自己這個老神仙,所以才放出了這話來。

“以宣德郎所爲種種,便是直接放話說命某來建安一趟,某也是歡喜的,要知道,宣德郎可也算是醫者了,不過不同的是,某是醫單人,宣德郎卻是醫天下,宣德郎比某高明啊。”見王況一臉不信,孫思邈又補充了一句。

這話要是從黃良,從林明等人口中說出,旁人自然也就是哈哈一笑,只當是一句客套的恭維話,不會當了真去,但這是從老神仙口中說出,那份量就是夠重了,是已經把王況擺到了極高的位置上去。

見王況得到老神仙如此高的讚譽,身爲大舅子的林明自然歡喜異常,他捻鬚笑道:“老神仙恐怕有所不知罷,經二郎指點,如今一畝稻子也有了增產近倍的法子,這可不是醫者麼?這是醫了天下餓病啊。”

路過唐興的時候,孫思邈不是沒聽說過畝產翻番的傳言的,但那是民間相傳,他沒見到,自然不大相信,如今話是從官員口中說出,那就是真切無疑了。

“宣德郎果真功德無量。”老藥王並不急於向王況打聽那治冷熱病的方子,行醫數十載,雲遊天下,各色的郎中鈴醫見過無數,但凡是有偏方密方的,幾乎都是捂緊了不放,這也是人之常情,人家可是靠這偏方密方來謀生的,是養家餬口的重要所在,又豈能輕易給人?

當然他也不會認爲王況會悟着方子不放,一是王況並不靠行醫謀生;二是王況財富雖不至於富甲天下,但也是衣食無憂,賣個方子也沒多少錢,王況不差這點;三是以王況之前做的事情來看,這不是個私心重的人。有此三點,孫思邈斷定王況肯定願意把方子給他,不然也不會放話出來引自己前來了。

王況放話引自己來建安,肯定是有什麼事情要自己幫忙的,是那所謂的絕症?不大可能,看他情形,可沒半點擔心的樣子,路上也聽說了,宣德郎這才束冠沒幾天呢。如此小小年紀,除非從孃胎裡就開始爲人處世,否則斷不可能如此的安然若泰的。

王況卻不想在產量上太過糾纏,昨晚和黃良剛商量好,暫時先不上報朝廷說產量翻番,一個是現在只有慎家一家做到,放在唐興放在建州,那是人人都信,那麼多人親眼所見的事情,假不了去。但要是往朝廷一報,那就沒多少人信服了,還不若等到明年全州豐收了後再報也不遲,就仿了番薯的例子就是。

另一個原因自然還是人口問題,建州先豐收,就能先吸引人口遷移過來,讓其他州晚上個一兩年,影響不大,前年是大澇沒錯,可去年天下大豐,今年也是風調雨順的,不會有人能被餓死了,吃不飽的人當然是會有,但並不是人命關天。

只是王況這還沒來得及和林明招呼一聲,孫藥王就來了,林明不知道王況和黃良的打算,加上爲了給自家妹夫臉上增點光,就和盤託了出。

“治冷熱病其實不難,關鍵是一味藥,況不能分辨,不過麼,這藥對老神仙卻不是難事。”王況岔開了話題,並在桌下暗暗踢了下林明,林明會意,當下自己閉口不提不說,又伸手握了自己面前的茶甌,拇指在甌沿上一抹。

本來還有官員要順着林明的話題說下去的,但見了林明這個動作,就全都不說了,一個個的顧左而言右了起來,有說城東某家今年怕是要翻蓋新房了,有說城南某家今年還是困難,趕明得空了,要去瞧瞧,是不是有什麼能幫上忙的云云。

林明的這個動作,那就是常年和官員們配合下磨出的默契,一抹茶甌酒盅飯碗之類的,那就是說:都打住,別往下說了。這是應付上官來查詢的招,有些東西,是要瞞着上面的,當着上官的面,不能使眼色,不能言語通氣,所以就發明了這個法子用以應對上官的突然襲擊。各地各縣都會有這麼些個類似的暗號,不過地方不同,暗號也就不同罷了。

老藥王常年和各地官員打不少交道,但畢竟不是官場中人,對林明的這個動作,根本就沒注意,他只是有點奇怪,怎麼,這麼大的事,只提一句就帶過去了?但王況的話卻是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過去。

“這藥說來平常,便是青蒿,隨處可見,不過,關鍵是,能治冷熱病的卻是另一種青蒿,嗯,告訴況這個方子的大德說他管那叫臭蒿。”王況想了想,實在不知道臭蒿的名現在有沒有,也解釋不清自己這方子怎麼得來,要怎麼利用臭蒿,他是不知道的,這要萬一老藥王盤根究底的問下去,解釋不清。

得,既然那麼多人都認爲自己有師傅,那就再借借他的名頭吧。於是,又搬出了以前常掛在口中的“大德”來。

“至於要怎麼用,如何用,況就不知道了,也沒試過,但那大德說的話,況是深信不疑,他說能,那就一定是能的。”爲免得老藥王繼續追問,王況直接把話堵死,該說的,我都說了,再問,我就不知道了,你自己琢磨去罷。

“既然宣德郎如此說,那某明日便動身往大江一帶,如今還有不少冷熱病人,某得趕早,早一日去,早救一人。”見王況如此說,老藥王也就不在追問下去,無非就是藥的配伍等等,大不了,自己先試就是。

真如悟能所說,這光頭還真就是找老藥王來的,第二天就跟了老藥王走了。

因爲不大放心,孫思邈是徹底的幫王況檢查了一遍,怎麼也是看不出王況有什麼絕症的模樣,因此他判斷,要麼是這病自己查不出,而且是並不影響壽命的;要麼就是這病真如贏老頭他們所說的,可能是水土不服引起,如今王況身在建安,沒了犯病的源頭,自然也就好了。

不過在臨行前,老藥王還是傳了個類似五禽戲的培本固腎的法子給王況,讓他有空就做做。

送走藥王,建州尤其是建安諸官就開始忙起籌備今年的流水大席了,離十月初七日的建州大席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十月初十日,又是第一次的天下大比,可不能辦砸了。

姜家早在夏天就捎了信來,說是今年會同幾家金陵當地比較有名氣的酒樓來參加比試,還有不少酒樓食肆的祖籍是建州一帶的,聽說故鄉建州要辦大比,自然是踊躍着也要趕來,因此,加上陸續捎信過來說想來參加大比的,僅江淮一帶,就有好幾十家了,再加上建州官員寫信要約的那些個其他地方的什麼同窗同年之類的,今年大比,已經明確表態要來的最起碼有一百多外地酒樓食肆。

按王況估計,如果算上臨時起意的和現在還猶豫不決的,至少會有三四百家會來,這個時候,要考驗的就是建州的接待能力了,三四百家,那就是上千號人,同時擁擠在建安,最考驗人的就是住的問題。

好在提前做了準備,從去年開始,就有不少的人家開始翻蓋房子,添置被褥等物,因爲縣上要求,所有準備臨時接待的人家,都要到衙門報備,現在統計下來的牀位已經有了一千多,加上客棧的容客量,接待一千三四百人不成問題。

而且,還有不少人家是處於觀望狀態的,真要到了客人突然增加,這些人家只要稍微加以改造,也能接待客人,這麼算下來,就是來個兩千人,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對於家庭旅館,王況打算讓建安民衆自己去體會,自己去感受,等到今年,有人賺錢了,那麼接下來的第二次大比,自然加入到家庭旅館的隊伍就會自己壯大起來,沒必要去引導,而且,有了競爭,大家都會想着方的提高自己的硬件軟件。

孫嘉英是不參加今年十月初三日的州內大比的,但流水大席還是要參加。天氣漸漸轉涼,王況又想起了自己老媽做的魚丸來,決定還是把魚丸給做出來,這天氣一冷,魚丸往煮着熱氣騰騰的白菜豆腐鍋裡一丟一煮,舀了起來,吃上一口,都能從嘴巴一直暖到腳上去。

魚丸在後世很常見,價格不一,大小不一,但基本上可以說是人人喜歡,因爲其口感Q而且彈,咬一口,丸中的湯汁滾燙,鮮美無比。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挑選魚丸,有人是挑價高的,有人是挑漂亮的,有人是挑品牌的,有人是挑便宜的,可據王況所知,基本上,大多數人的挑選方法都是錯的。

要吃魚丸,就得了解魚丸的原料,餡不必說,基本是豬肉,而且是要用上好的五花肉,當然也有用其他餡的,這個餡包在裡面是看不到的,沒法挑。

但是,魚丸裡,最重要的成分便是魚肉,外面白的皮就是用魚肉和澱粉所做。影響成本的,就是魚肉的選擇,好的魚丸是用鰻魚做的,也有用草魚做的,用鰱魚做的,用什麼魚肉也是購買者不知道的。

既然這些都不知道,那就只能儘量的挑真魚丸,什麼是真魚丸?當然是指那些沒加任何添加劑的了,真魚丸色澤並不是雪白的,而是淡淡的灰白色,那些雪白的魚丸裡,大多是添加了增白劑的,處理過的。這和挑選黑芝麻黑米的道理是一樣的,天然的東西,色澤並不會很漂亮,天然的黑芝麻和黑米,其色澤是深淺不一,有黑如濃墨有淡如水墨的,若你買的是顆顆色澤均勻,那麼有極大的可能是染色了的。

在魚丸的加工過程中,一般都會去掉魚皮,但不可能完全去除乾淨,或多或少總會有點殘留;而且魚肉裡面,也並不全是雪白的,有的魚肉還殘留些血在裡面,這樣一加工出來的魚丸自然不可能潔白如雪,再加上,不管是任何的澱粉,加熱後都是灰白色的(這個很好實驗,大家在家裡隨便找一種澱粉,溶成水澱粉,加熱後就是灰色或褐色的糊,絕不可能是無色透明的)。

而爲了讓魚丸外表光滑,許多不良商販還會添加其他的東西,以增加美感。

所以,選擇魚丸,千萬不能挑漂亮的,而一般都要選顏色不是很漂亮,外表不是很光滑有些疙疙瘩瘩的,這纔是最大可能的真魚丸。

第303章 瘋狂的石頭第218章 池州人古怪的捕魚第91章 落荒而逃的天使和竹筒飯第249章 做事是要天賦的第381章 萬都事的人生逆變第65章 王凌的親事(上)第137章 再放線第12章 富來客棧的春天(中)第134章 網第243章 讓人守寡是很殘忍的第54章 落水狗一定要痛打第215章 老神仙第180章 三十里亭(上)第516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214章 李世民的小算盤第563章 破桎梏第519章 送你一個功勞第517章 齧鐵獸的希望第525章 驛站要改*革第580章 可可呼脫力第347章 硬幣第237章 緣由第50章 危機第552章 果老爹的身世第225章 孫嘉英烤鹹肉第215章 老神仙第596章 越王頭第569章 仙人兵法第384章 東瀛捷報第315章 長孫無忌添火加柴第251章 尋親第391章 塵埃落定第489章 突變第55章 迷一樣的華容道(上)第176章 椒鹽第480章 有客來訪第253章 王家第605章 四門博士第499章 出發第172章 又湊了一堆第183章 小東家回來了第225章 孫嘉英烤鹹肉第541章 沒人賣賬第561章 幾番易手第526章 黃而娃和二蛋第501章 小二第430章 破案第141章 笨瓜第74章 出發第62章 使君面授機宜(上)第567章 還是海賊第629章 圈地第706章 上元燈會(下)第163章 有客來訪,不見第689章 修宮緣由第679章 鞠智利第221章 爲大比做準備第228章 大比第48章 爆竹聲傳第587章 李敢第519章 送你一個功勞第328章 崑崙奴第305章 麥芽糖帶來的革命(下)第615章 有消息了第63章 使君面授機宜(下)第455章 半年(上)第705章 上元燈會(中)第202章 各顯神通第558章 螃蟹煎來吃第632章 質押第459章 一騎紅塵柔魚到第511章 趕路第295章 新的一年第134章 網第483章 厚黑養成(上)第391章 塵埃落定第60章 螞蟻食療法第655章 覬覦第314章 打開市場第556章 法治要取代人治第234章 家和萬事興第258章 之前和之後第355章 看建東第21章 紙削筷子第674章 又演戲啦第577章 兵多將少第120章 番茄第698章 餘孽第261章 千層糕和鍋邊糊第667章 打和撫(上)第692章 錕鋙石第59章 醜醜第25章 指名道姓找王況第462章 都想去第119章 這就是輪迴第484章 厚黑養成(下)第134章 網第182章 白猴第666章 河北之變第564章 權爭之弊
第303章 瘋狂的石頭第218章 池州人古怪的捕魚第91章 落荒而逃的天使和竹筒飯第249章 做事是要天賦的第381章 萬都事的人生逆變第65章 王凌的親事(上)第137章 再放線第12章 富來客棧的春天(中)第134章 網第243章 讓人守寡是很殘忍的第54章 落水狗一定要痛打第215章 老神仙第180章 三十里亭(上)第516章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第214章 李世民的小算盤第563章 破桎梏第519章 送你一個功勞第517章 齧鐵獸的希望第525章 驛站要改*革第580章 可可呼脫力第347章 硬幣第237章 緣由第50章 危機第552章 果老爹的身世第225章 孫嘉英烤鹹肉第215章 老神仙第596章 越王頭第569章 仙人兵法第384章 東瀛捷報第315章 長孫無忌添火加柴第251章 尋親第391章 塵埃落定第489章 突變第55章 迷一樣的華容道(上)第176章 椒鹽第480章 有客來訪第253章 王家第605章 四門博士第499章 出發第172章 又湊了一堆第183章 小東家回來了第225章 孫嘉英烤鹹肉第541章 沒人賣賬第561章 幾番易手第526章 黃而娃和二蛋第501章 小二第430章 破案第141章 笨瓜第74章 出發第62章 使君面授機宜(上)第567章 還是海賊第629章 圈地第706章 上元燈會(下)第163章 有客來訪,不見第689章 修宮緣由第679章 鞠智利第221章 爲大比做準備第228章 大比第48章 爆竹聲傳第587章 李敢第519章 送你一個功勞第328章 崑崙奴第305章 麥芽糖帶來的革命(下)第615章 有消息了第63章 使君面授機宜(下)第455章 半年(上)第705章 上元燈會(中)第202章 各顯神通第558章 螃蟹煎來吃第632章 質押第459章 一騎紅塵柔魚到第511章 趕路第295章 新的一年第134章 網第483章 厚黑養成(上)第391章 塵埃落定第60章 螞蟻食療法第655章 覬覦第314章 打開市場第556章 法治要取代人治第234章 家和萬事興第258章 之前和之後第355章 看建東第21章 紙削筷子第674章 又演戲啦第577章 兵多將少第120章 番茄第698章 餘孽第261章 千層糕和鍋邊糊第667章 打和撫(上)第692章 錕鋙石第59章 醜醜第25章 指名道姓找王況第462章 都想去第119章 這就是輪迴第484章 厚黑養成(下)第134章 網第182章 白猴第666章 河北之變第564章 權爭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