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土法流水線(上)

李世民的一紙詔書,害苦了許多人,尤其是王況,他是最鬱悶的,好端端的搞出罐頭來,卻被李老二一張嘴,說是要天下各州縣都要儲藏罐頭,這下可好,王況怎麼忙得過來?

全天下共計人口近千萬,就算一千萬好了,按李老二的想法,要保證各州各縣至少儲備有夠半年吃的罐頭,瓜果類的好些,可以不做那麼多,一個家七口人是大唐每戶人口的平均數,這個每戶並不是按家族來分的,而是按你是不是分了家,是不是在衙門備了案分的,有的人家,四世同堂,沒分家,還是一人管着家的,哪怕是幾十口人也算一戶,而有的人家,如果兒子都長大了,分了家,分了田產,那麼哪怕只有夫妻二人也是一戶。

如果真的是顆粒無收的話,那麼每戶人家每三天吃一個瓜果罐頭不算多吧?菜餚罐頭,省着點,每戶每天一個也是必須的,那麼算起來,半年一百八十天,菜餚罐頭就至少要兩億五千萬個,瓜果罐頭就要至少八千萬個。

就算有半年的時間來做罐頭,那麼每天就要做近兩百萬個罐頭,額滴個神啊,恐怕這個規模比後世全世界最大的罐頭廠還要大許多倍去。這樣的投資規模,別說王況承擔不起,就是把全大唐兩三年的素有財政收入都投進去也是吃不消。

好吧,就算真的能投這麼多錢,真的有這麼多的產出,竹子也供應不過來啊,就是能供應過來,竹雕匠人也忙不過來啊,一個竹雕匠,想要做出嚴絲合縫的竹筒,一天最多做出五個來,還得要有家人幫着才行。

沒錯,是可以回收用過的竹筒,可第一次你去哪回收去?

這就是個根本無解的難題,王況被李老二的異想天開雷得欲哭無淚,想要做這麼多,沒有流水線怎麼行?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怎麼行?就算是在各州都建個分號來專門做罐頭,怕是也滿足不了李老二的要求。

李老二還是不瞭解這中間的難處啊,沒奈何,王況只能寫了個奏摺,將所面臨的問題一一闡明瞭,又建議李世民如果真的想開病坊的話,不妨開徵奢侈品稅,讓富人多交錢,這一部分的錢用來提供病坊開支;當然這點錢並不是很夠的,如果真的病坊開起來,要收治的窮困病人不在少數。

這個時候,天下至少有一半的百姓家裡都還是剛剛過了填飽肚子這個坎,這還是王況的新耕種法帶來的,要不然,起碼有八成以上還要掙扎在飢飽線上,剛過溫飽線的人家,哪裡有錢看病,必定要求助於病坊。所以,病坊的經濟來源必須是多樣化的,如果只靠一個來源,要這個來源出了問題,事情就大條了。

人都有惰性,如果百姓已經習慣了病坊的存在,習慣了免費醫療,就會養成這麼個慣性思維,免費醫療是天經地義的。要是突然的停了,除非改朝換代,否則天下必定大亂,民心不穩。

所以,就必須開源,不能把雞蛋全放到一個籃子裡去。

奢侈品稅是一個辦法,而且王況還美其名曰的取了個新名詞,叫“善稅”,意思就是朝廷幫你們這些富人行善,幫你們積德,別看一個名詞的改變,但在這講究仁義禮孝德的時代,卻還是能吃得開的,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當然各州的儲備罐頭是可以,不過卻不應該一刀切,而應該是讓各州量力而爲,同時,也應該鼓勵家中有富餘的人家儲備,如此雙管齊下,民間和官府都有儲備的話,朝廷的壓力也少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硬性規定,王況的壓力減得是最多的。

如果再採用了慢慢積累的做法,第一年先儲備一點點,第二年增加一點,如此下去,對各州的財政壓力也會減低許多,不至於將各州的矛頭全都引向王況,只是這麼一來,不管是怎麼樣的一個結局,罐頭產業,勢必是又要上交了,王況可不想那些豪門大閥全眼綠綠的盯着他瞧。

再者,王況知道,雖然這接下來還會有什麼旱澇或地震之類的災害發生,但其影響全都沒有達到佔大唐一半疆域的地步,最高峰的也只不過是三四個道而已,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的樣子。因此,完全可以做到舉全國之力來支援受災之地,沒必要全都儲備滿了。

爲此,唐儉老頭沒少被王況在心中暗罵,你自己貪吃也就罷了,竟然還異想天開要做到大災之時家家戶戶都有瓜果菜蔬吃?這個要求,說起來是容易,可做起來何其之難?就在後世也只不過是堪堪做到,還是在有那麼發達的交通和運力的基礎上的。受災的,能填飽肚子,有口飯吃就不錯了。

當然罵歸罵,至少建州是能做到唐儉老頭想象的那樣,甚至做得更好,只是這種模式是不可複製的,建州有建州的特殊性,首先,建州基本不會有旱災,也不會有地震,澇災的損失也會比,因爲建州是丘陵地帶,澇災來時,也只有那些地勢低的田地會被淹了,高一點的卻是沒事,只要做好排水就行,正因如此,發生大災害,對建州的打擊就不像那些平原地帶一樣是致命的。

其次,建州各縣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特色產業,百姓的富裕程度如今已經敢和長安洛陽叫板了,百姓富了的第一件事就是儲備足夠的糧食以防不測,這麼一來,衙門只需要做一些補充就好。最後還有一點很關鍵,如今周圍各州都幾乎或多或少的靠建州帶動,如果建州有難,周圍的州縣不會坐視不管,他們支援的積極性肯定比朝廷還要高許多,可能朝廷的公文還沒下,建州就已經得到妥善的安置了。

正是因爲建州模式的不可複製性,決定了不可能天下各州都有建州這樣的財力物力去做好儲備,但不管如何,隨着大唐天下越來越穩固,民心越來越安定,哪怕再窮的州,要做到一兩個月的儲備也是能做到的,加上其他地方的支援,災害的損失就能減到最低。

對於病坊和學堂的設立,王況是舉雙手贊成的,這是造福天下的好事,也說明了李世民確確實實就是將子民放在了第一位,而不像和諧朝一樣,沒得天下前說得天花亂墜,得了天下了,子民別說看病,就連死都死不起了。因此王況建議,設立病坊時,不妨給各地的私人藥堂和郎中來個規定,每個郎中每月必須到病坊去輪流義診,這麼一來,病坊裡需要養着的固定郎中就能少了不少,從而節省不少的開支。

但是,只靠了李世民一代帝王的個人所爲就夠了麼?恐怕不夠,如果李世民翹了辮子,哦,不對,這時候沒辮子,應該說是去見先帝去了。等到新的帝王上任,恐怕就做不到這一點,於是王況又將目光瞄到了剛定出《大唐律》的長孫臭老酸身上,想看看能不能說服臭老酸,讓臭老酸制定出一部關於民生的律法來。

王況是有些杞人憂天了,病坊制度從建立開始,一直到滿清入關後中止,中間只有蒙元一朝沒有這個制度,即便是後來南宋積弱,晚明腐朽,病坊制度始終在中原大地上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王況不知道這個情況,他還是用了表格的形式,將自己能考慮到的問題及今後的思路都寫了下來,洋洋灑灑也有十幾頁紙,直接丟給長孫煜讓他幫着轉呈了,別駕本來就是負責民生這方面的事情,奏摺丟給他轉上去,肯定要落到臭老酸手中,王況就不相信,面對可以流傳後世的豐功偉績,臭老酸能不動心?

奏摺的事情解決了,罐頭的流水線生產也就提上了日程,因爲哪怕是李老二肯採納王況的辦法,不再硬性規定各州必須儲備的罐頭了,這需求量也是驚人的,哪怕你是各州都設立了作坊,全靠手工來做,需要多少人力?人家還要不要種地了?

所以,流水線必須建起來,還是土辦法,用水車帶,王況的初步設想是,作爲儲備的菜餚罐頭,只要做一樣就行,那就是梅菜臘肉,這個菜餚甚至都不需要用到廚師,不用廚房,只要將梅菜乾泡發好,擠幹水分,再與洗淨切好的臘肉混勻了裝罐,封好後投放到水中煮上半個時辰就得。

這中間牽涉到的罐裝可以用人工裝,也可以用機械實現,上面,煮的時間也可以用機械來控制,這些從理論上都不難,只要水車足夠大,能提供足夠的動力就行,第一代老式車牀都可以用水車帶動,一架水車要帶動好幾臺車牀,何況只是個流水線及上面的附屬設備呢?

做東西都要從易到難,王況準備做的第一個流水線就是簡單的傳送裝置,一直在罐裝之前都由人工操作,一罐罐封裝好的罐頭,只須頭朝上放到傳送帶上的一個個托盤裡,托盤用機械的辦法做到定時移到大鍋中煮上一個時辰,然後又能自動的移出來到融化了的蜂蠟池裡浸泡一下將蓋子和竹筒中的縫隙填上,同時也將竹筒表面鍋上一層蜂蠟,保證空氣不能滲入,再移出來就是成品罐頭了。

第245章 養玉一樣的養着第518章 安逸王的願望第556章 法治要取代人治第557章 燒烤忙第478章 逆轉第263章 聖旨又來第536章 飛車狂熱*分子第478章 逆轉第146章 蒲造辦的過山車半日遊(續)第203章 月白袍衫第171章 升官的捷徑第37章 沉冤得洗第6章 力有不逮(上)第21章 紙削筷子第217章 閨房之樂第564章 權爭之弊第561章 幾番易手第254章 還要花梨木麼第713章 取捨第173章 玉蠶第199章 綠豆第602章 小飯鋪第350章 爲王況請功第681章 堪比張子文第563章 破桎梏第644章 動物救助站第368章 “六啊”第566章 李大膽出事第57章 胡凳第20章 潑辣丫頭第355章 看建東第254章 還要花梨木麼第561章 幾番易手第262章 引水工程第168章 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第175章 澇第591章 建安挖竹忙第236章 你要幾塊?第306章 木小郎君第355章 看建東第590章 更大的驚喜第350章 爲王況請功第156章 將震撼玩到底第216章 迷一樣的王二郎第451章 無聊第536章 飛車狂熱*分子第485章 兜售海露第245章 養玉一樣的養着第72章 天使第392章 偏食緣由第104章 小公爺第315章 長孫無忌添火加柴第660章 獅子大開口第553章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第59章 醜醜第236章 你要幾塊?第543章 出海去第509章 線索中斷第665章 亂成一團第701章 自覺第528章 熟悉的腔調第724章 食賢王第182章 白猴第418章 去鄉下過年第395章 天下大比的前途第114章 只能領先一點點第540章 技術狂人第632章 質押第110章 逛長安(上)第406章 再見毛人第146章 蒲造辦的過山車半日遊(續)第181章 三十里亭(下)第9章 泥鰍芋子(上)第47章 高調亮相第495章 變異的種子第169章 岑餘子來訪第300章 林老太爺發威第311章 獵物第395章 天下大比的前途第248章 慈母手中線第699章 神速的安息使團第537章 想上天麼?第408章 推測第117章 婚事第645章 很大的棋盤第54章 落水狗一定要痛打第344章 薄荷的烏龍第40章 班頭及保險櫃第41章 安排第94章 蒜香燒排第251章 尋親第514章 奇怪的一羣人第541章 沒人賣賬第235章 跪第663章 權位無爭第613章 幾大書院第478章 逆轉第71章 朝廷來人第220章 客隨主便第478章 逆轉
第245章 養玉一樣的養着第518章 安逸王的願望第556章 法治要取代人治第557章 燒烤忙第478章 逆轉第263章 聖旨又來第536章 飛車狂熱*分子第478章 逆轉第146章 蒲造辦的過山車半日遊(續)第203章 月白袍衫第171章 升官的捷徑第37章 沉冤得洗第6章 力有不逮(上)第21章 紙削筷子第217章 閨房之樂第564章 權爭之弊第561章 幾番易手第254章 還要花梨木麼第713章 取捨第173章 玉蠶第199章 綠豆第602章 小飯鋪第350章 爲王況請功第681章 堪比張子文第563章 破桎梏第644章 動物救助站第368章 “六啊”第566章 李大膽出事第57章 胡凳第20章 潑辣丫頭第355章 看建東第254章 還要花梨木麼第561章 幾番易手第262章 引水工程第168章 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第175章 澇第591章 建安挖竹忙第236章 你要幾塊?第306章 木小郎君第355章 看建東第590章 更大的驚喜第350章 爲王況請功第156章 將震撼玩到底第216章 迷一樣的王二郎第451章 無聊第536章 飛車狂熱*分子第485章 兜售海露第245章 養玉一樣的養着第72章 天使第392章 偏食緣由第104章 小公爺第315章 長孫無忌添火加柴第660章 獅子大開口第553章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第59章 醜醜第236章 你要幾塊?第543章 出海去第509章 線索中斷第665章 亂成一團第701章 自覺第528章 熟悉的腔調第724章 食賢王第182章 白猴第418章 去鄉下過年第395章 天下大比的前途第114章 只能領先一點點第540章 技術狂人第632章 質押第110章 逛長安(上)第406章 再見毛人第146章 蒲造辦的過山車半日遊(續)第181章 三十里亭(下)第9章 泥鰍芋子(上)第47章 高調亮相第495章 變異的種子第169章 岑餘子來訪第300章 林老太爺發威第311章 獵物第395章 天下大比的前途第248章 慈母手中線第699章 神速的安息使團第537章 想上天麼?第408章 推測第117章 婚事第645章 很大的棋盤第54章 落水狗一定要痛打第344章 薄荷的烏龍第40章 班頭及保險櫃第41章 安排第94章 蒜香燒排第251章 尋親第514章 奇怪的一羣人第541章 沒人賣賬第235章 跪第663章 權位無爭第613章 幾大書院第478章 逆轉第71章 朝廷來人第220章 客隨主便第478章 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