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明風樓再議事

到黃昏的時候,老夫人林氏才慢慢的醒了過來,有了些精神,宜兒端了粥親自侍候她吃了,老夫人將一干丫鬟都使喚了出去,這才執了宜兒的手,輕輕嘆道:“你是個機靈鬼,怕是早就看出來了,祖母我這已是病入膏肓,沒幾日活的了。”

宜兒道:“祖母莫不是還沒睡醒,說什麼胡話呢?祖母年紀大了,有時候精神不好,想睏一睏,再正常不過了,哪裡就是什麼病了?”

林氏道:“你孝順,嘴又甜,祖母這啊,雖然明知道你不過是誆我高興的,可這話聽了,祖母還真就是很高興。”

宜兒道:“中午祖母就沒進什麼東西,晚上又只喝了點清粥,可還要吃點什麼?鳶兒前幾日又學會了一種紅棗疙瘩湯,祖母還沒有嘗過呢,要不鳶兒這會便給祖母露一手?”

林氏笑道:“我家鳶兒心靈手巧的,做的東西比廚房裡請的大廚做的都好,祖母還真是怕吃慣了鳶兒的手藝,吃叼了嘴,改明兒鳶兒嫁了人,吃不到鳶兒做的東西了,我這可就只有活活餓死的份了。”

祖孫倆調笑了一陣,林氏就轉了話題,有些意味深長的道:“祖母這輩子,就只生了你四叔五叔兩個不爭氣的混賬東西,都說兒孫是父母前世的債,說得還真有道理。你五叔……唉,祖母知道你恨他入骨,只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他不學無術,紈絝混賬,是改不了的性子了,不過你說他四處沾花惹草,調戲幾個下人奴婢,我覺得是有的,可若你說他能狠下心來殺人,還處心積慮,尋了個替罪羔羊,做得滴水不漏,我覺得就不太可能了。”

宜兒一怔,雖然老夫人免不了有替她兒子洗白辯解的嫌疑,不過宜兒也不得不承認,林氏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很客觀也很中肯。她不由得暗暗尋思,莫非這事當真還另有隱情不成?

林氏又道:“這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像你五叔這種,可惡在明處的人其實算不得厲害的,鳶兒,你以後的路還很長,你要記清楚了,那些表面上人畜無害,道貌岸然的人,做起惡事來纔是一本正經,連手也不會軟一下的,這種人,才需要你特別提防的。”

宜兒總覺得林氏的話是意有所指,只是這老人偏偏又不對她明言,宜兒猜不出,也想不透。

到戌時末,快至亥時的時候,老夫人要回她的紫瑞院,宜兒原要親自送她過去的,卻被老夫人給攔了,她笑着道:“時辰已不早了,有下人丫鬟跟着呢,哪還需要你巴巴的跑這一趟?你今日也累了吧,早些歇息的好。”

宜兒乖巧的應了,又仔細囑咐了春枝幾個大丫鬟,這才眼瞧着老夫人上了擡椅,遠遠的去了。

其時宜兒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與老夫人林氏大半天的相處,卻是她與這位睿智慈祥的老人最後一次的單獨相處,多年後她再回想起此情此景的時候,還尤自暗恨自己爲何不堅持送一送她,哪怕跟老夫人多處盞茶的功夫,也多少能讓她心頭好過那麼一丁點。青漓上來回了話,說是下午的時候,府裡的幾位爺聽說老夫人身體不適,都曾到過秋霞閣來,想要近身侍疾,結果都被老夫人身邊的單嬤嬤給打發走了。

下午的時候老夫人一直昏迷未醒,確實也見不了人,宜兒到沒有深想,又打發綠芙去漣漪院看了看,得了確切的消息後宜兒才上牀歇了。

第二日,從紫瑞院就傳來了消息,老夫人再次犯病了,躺在牀上時昏時醒的,已有些不省人事的架勢了。

宜兒和李氏匆匆趕過去,卻直接被擋在了院外,其實不止是宜兒,幾房的老爺夫人是一個沒少,全部被單嬤嬤攔了人,到後來四爺杜子闌被惹惱了,領了人要硬闖進去,卻就在這當兒,門簾被人掀開,老夫人竟在春枝春容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走了出來,指着杜子闌的鼻子就是一頓臭罵,罵完以後,還不解氣,當即就宣佈她養病期間,任何人不準踏進她紫瑞院半步,有什麼話,她自會讓單嬤嬤傳出來。說完之後,便轉身進了院子,讓人直接關了院門,徒留下一羣侯府裡的主子爺們面面相覷,目瞪口呆。

接下來宜兒專心致志的辦藍蕎的喪事,對府裡的其他事情是一概不聞不問,不過下午的時候府裡來了客,宜兒聽綠芙提起的時候,因爲有些奇怪,便多問了幾句。

其實說起來來的也不算是客,從崇州過來的,是杜氏本家的族長,聽聞同來的,還有崇州杜氏一族,幾位最爲德高望重的老祖宗。

崇州杜氏,和青湘侯府雖說同宗同源,但一直以來,崇州杜氏的人卻很少有人來京城投奔青湘侯府的。況且多年以前,青湘侯府就在京裡自開了宗祠家廟,將祖宗牌坊從崇州請來了京師昀都,自那之後,兩邊的來往就更少了。而今這杜家的族長和幾位輩分極高的老祖宗忽然到訪,自然是有些蹊蹺奇怪的,只是宜兒這邊哪還有心思去想這些,便並沒有怎麼放在心上。

又過了兩日,因有宜兒親自上心籌辦,藍蕎的身後事已辦得七七八八了,早便入殮收棺,只等着頭七過後,運往西山下葬了。

七月二十二,處暑。

這天的天氣熱得有些反常,爲防止藍蕎的屍身腐爛,宜兒在院子裡置了很多的冰,所以相較外面來說,秋霞閣裡卻是涼爽了許多。

午後剛過,侯府裡終於又開始鬧騰起來了。

這次率先鬧將起來的卻是五房的玲瓏閣,宜兒將自己關在秋霞閣裡,對五房的那些鬧騰事並沒什麼興趣,奈何她身邊的綠芙卻是個好奇心大過天的包打聽,所以很快宜兒就知道那五夫人賀氏似乎是受了什麼打擊,小產了!

宜兒也渾沒在意,說到底,那五房是好是壞,她是一點也不關心。那五夫人賀氏懷着身子已八個多月了,眼看就要臨盆了,卻忽然這般就說小產了,雖然讓人唏噓不已,不過誰讓她攤上五爺杜子平那樣的紈絝了呢?要說可憐同情,宜兒還真沒有多少同情之心給他五房,所以這消息聽便聽了,宜兒根本沒什麼反應。

只是之後不到片刻,李氏就帶了小杜昱過來,同來的還有侯府裡管事的劉嬤嬤,卻是奉了青湘侯侯爺杜子闌之命,來請各房的主子小姐前去明風樓議事的。

宜兒有些意外,李氏的面色卻有些凝重。的確,這事處處透出蹊蹺奇怪,在宜兒的記憶中,四爺杜子闌以侯爺的名義差人來請人這還是頭一遭吧,就是上次,掀翻了爲太后娘娘祈福的長明燈,嬤嬤們過府來請人,用的也是四夫人魏氏的名義。

既想起了上回那檔子事,宜兒心中不免便有了計較,無論用的是四夫人的名義還是四爺這個青湘侯的名義,既請了各房的主子小姐都去了明風樓,如此的鄭重其事,只怕必然是出了什麼大事,宜兒不禁在想,五夫人小產的消息剛剛纔傳出來,四爺杜子闌便請了人去明風樓議事,莫非這所謂的議事所議的便是此事?

上次明風樓議事,宜兒是無端遭春芸構陷,這回再去明風樓,宜兒不免在心裡給自己提了個醒,若真議的是五夫人小產的事,那因爲藍蕎的那件事,如今跟五房關係最爲緊張的除了她哪裡還有他人?要是這一切當真又是一個陰謀算計的話,那隻怕這最終又是衝着自己來的。

李氏攜了宜兒到得晚,明風樓裡一樓的大殿裡已烏壓壓的聚滿了人,宜兒擡目望去,二房的二夫人萬氏不在,二爺杜子明身後站着的是他的另一位姨娘章姨娘。上回這事之後,杜子明便禁了萬氏的足,至於趙姨娘,則直接被杜子明攆去了城外的莊子上監禁了起來,而杜向瑜自請去莊子上服侍趙姨娘,杜子明準了,昨日晌午時分便出府去了,宜兒還去垂花門外送了人的。

而如今這位章姨娘,由來便是一副老實本分的模樣,不爭,不搶,不鬧騰,也不玲瓏八面,不過人家替杜子明生了一兒一女,大女兒早嫁出了府,雖只在京郊,算不得什麼鐘鼎鳴食的大族,但聽說夫妻和順,已經接連着爲夫家生了兩個兒子了。而其子杜紹,雖沒怎麼讀書,但自小喜好生意經營,從九歲開始就隨着杜子明打理侯府的一些產業,如今早成了杜子明的左膀右臂,也算是甚有出息吧。這章姨娘有兒有女,老有所依,的確是犯不着再來趟侯府裡的這趟子渾水的!

杜子明膝下三子都來了,就連長子杜鵬,雖斷了腿,也被下人擡了進來,就坐在杜子明的身後。

三房杜子飛鍾氏夫婦並排而坐,杜沁文杜沁雅兩個丫頭乖巧的依偎在鍾氏身側,看上去到是最溫馨的一家子。

四房的諸人坐在正首,卻並不是主位,主位上坐的是幾個宜兒並不識得的老者,看上去怕都是過了花甲之年了,不過卻個個形容矍鑠,精神尚佳。

這幾位怕就是從崇州過來的杜家族長和幾位老祖宗了吧。

而五房的位置上坐着的卻是一個龍精虎猛的高大將軍,年約四十多歲,雙目灼灼生輝,自打宜兒進來,一雙虎目便帶了幾分戾氣狠狠的盯着宜兒看。

第320章:條件第200章:真假第421章:把式第120章:冷箭第140章:對牛彈琴第55章:水到渠成第56章:議定第417章:做戲第73章:吃相難看第19章:搶險第164章:不請自來第416章:重逢第244章:彭公子第21章:捨身第93章:真相第222章:醉酒第197章:問罪第360章:說媒第426章:過堂第75章:經營之道第75章:經營之道第83章:鬧劇第408章:計定第308章:針鋒相對第275章:心疑第294章:疑慮第293章:商議第274章:有所求第336章:護短第76章:酒後表白第41章:賞菊宴第164章:不請自來第8章:明風繡樓第3章:除籍第405章:西行第403章:新人第202章:爺來了第117章:品茶第359章:檢視第208章:各有各思第216章:喬川第241章:凹莊第53章:說服第300章:若愚第103章:誤會第220章:過禮第361章:賞人第157章:舊案第24章:瘟疫第20章:落水第212章:長公主府第234章:水車第331章:流言第282章:圓房第333章:咬人第217章:汪家娘子第277章:鎮北侯第231章:天使第85章:謝禮第175章:到底心善第152章 狠心第104章:行刑第72章:三間鋪子第286章:追憶第173章:嶄露頭角第213章:主事第349章:形勢第198章:巫蠱娃娃第100章:紅薯第263章:驚悉第89章:牽扯第396章:刑杖第347章:願從此順遂第89章:牽扯第124章:設靈第230章:生子第268章:驚喜第39章:家譜第294章:疑慮第13章:卑鄙無恥第104章:行刑第335章:元宵燈會第114章:門路第405章:西行第59章:彈指兩年第19章:搶險第51章:初見端倪第88章:掀翻的神龕第187章:皇后娘娘第3章:除籍第71章:晨昏定省第126章:故人來訪第91章:逼反第94章:心結第123章:坦言第163章:及笄第278章:考量第39章:家譜第128章:掌嘴第45章:關安
第320章:條件第200章:真假第421章:把式第120章:冷箭第140章:對牛彈琴第55章:水到渠成第56章:議定第417章:做戲第73章:吃相難看第19章:搶險第164章:不請自來第416章:重逢第244章:彭公子第21章:捨身第93章:真相第222章:醉酒第197章:問罪第360章:說媒第426章:過堂第75章:經營之道第75章:經營之道第83章:鬧劇第408章:計定第308章:針鋒相對第275章:心疑第294章:疑慮第293章:商議第274章:有所求第336章:護短第76章:酒後表白第41章:賞菊宴第164章:不請自來第8章:明風繡樓第3章:除籍第405章:西行第403章:新人第202章:爺來了第117章:品茶第359章:檢視第208章:各有各思第216章:喬川第241章:凹莊第53章:說服第300章:若愚第103章:誤會第220章:過禮第361章:賞人第157章:舊案第24章:瘟疫第20章:落水第212章:長公主府第234章:水車第331章:流言第282章:圓房第333章:咬人第217章:汪家娘子第277章:鎮北侯第231章:天使第85章:謝禮第175章:到底心善第152章 狠心第104章:行刑第72章:三間鋪子第286章:追憶第173章:嶄露頭角第213章:主事第349章:形勢第198章:巫蠱娃娃第100章:紅薯第263章:驚悉第89章:牽扯第396章:刑杖第347章:願從此順遂第89章:牽扯第124章:設靈第230章:生子第268章:驚喜第39章:家譜第294章:疑慮第13章:卑鄙無恥第104章:行刑第335章:元宵燈會第114章:門路第405章:西行第59章:彈指兩年第19章:搶險第51章:初見端倪第88章:掀翻的神龕第187章:皇后娘娘第3章:除籍第71章:晨昏定省第126章:故人來訪第91章:逼反第94章:心結第123章:坦言第163章:及笄第278章:考量第39章:家譜第128章:掌嘴第45章: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