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回京之前

第二日,李氏帶了宜兒去城外戴家莊園爲李彥雪添箱。

宜兒知道李氏和汀南李家的關係不好,至於具體的原因,她卻不是很清楚,只隱約知道李氏是出自李家四房,乃是四房唯一的子嗣,當年長房爲了李氏的父母留給李氏的遺產,狠狠的折騰了一番,好像當年爲了這筆遺產,還鬧到了官府,弄得人盡皆知,後來李氏便與汀南李家斷了往來。

李氏曾說過,對汀南李家,她唯一還剩一點親情的,便只有三房這位和她一起長大的七哥李尚達了,而李彥雪便是李尚達的長女,出於這層關係,李氏才決定親來宛縣,爲七哥的女兒添箱的!

汀南處在嶺南一帶,而宛縣居北,離得實在是有些遠了,所以三房嫁女,李家來的人並不多。除去李彥雪的父母李尚達和羅氏,李彥雪嫡親的妹子,剛滿九歲的李彥蕊之外,長房,二房都只差了一個李彥雪的同輩兄長過來,長房來的叫李國祥,二房的叫李國豐!

李氏過來,李尚達夫婦十分高興,一番廝見之後,李尚達夫婦當即便給宜兒和小杜昱賞了見面禮,李氏也給李彥雪李彥蕊姐妹了見面禮,卻對長房二房的那兩兄弟視而不見,李國祥李國豐兩人面上自然不怎麼好看!

李氏和李尚達夫婦是多年未見,如今見了,自然少不了一番感概,敘了會子舊,李氏才帶了宜兒給李彥雪添了箱,李氏給的是一副赤金綴玉十六翅寶冠,宜兒添的則是青鏤玉枕一對,算起來都是極爲名貴的添箱禮了,羅氏自是帶着李彥雪連連道謝。

WWW_TтkΛ n_C○

從城外莊園裡回城,時日尚早,宜兒想了想,便說想去明風繡樓看一看,李氏哪有不依的道理,當即連客棧也沒回,就直接驅車去了明風繡樓。

卻不想是撲了個空,不僅衛娘子沒見着,就連明風繡樓也是門戶禁閉,上了鎖,並未開業。

宜兒讓人去隔壁的商戶打聽了一下,才知道衛娘子好像有什麼事去了別的地方,繡樓都歇業三天了,也不知道還會不會再開門做生意呢!

沒見着人,宜兒自是有些失望,李氏就說:“你要是確實掛念,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就是了。”

宜兒當然知道她們是馬上就要回京師了,到時候可能就少有機會能再出昀都了,李氏這話,也是怕她傷感,安慰之詞罷了!

冬月初一,李彥雪出閣,新郎上城外莊園接親的時候,宜兒可算是見到真人了,戴文清生得文文秀秀,穿着大紅婚袍,騎在高頭大馬上,頗有些意氣風華,顧盼生輝的架勢。

忽然間,宜兒就有點恍惚,待年底回了京,來年的時候過了及笄禮,她的婚事只怕就會被杜子悟夫婦拿上桌面上籌劃了,他會是誰?會是良配麼?

其實民間多有在及笄之前先訂了婚的,李氏一直沒爲宜兒相看人家,宜兒心裡清楚,李氏是覺得地方上當然也有名門望族的少年俊彥,可是總不及京師的富貴權門多,她是一心一意要在京師爲宜兒找一個高門權貴,堪堪君子來的!

只是宜兒總在想,那些高門權貴家的,若不是紈絝子弟,那就是多少名門閨秀夢寐以求的良配,眼高於頂,人家會看上她麼?

在莊園裡送了親,李氏並沒有再去戴家,帶着宜兒姐弟直接回的客棧,隔日,收拾了東西,一行人離開了宛縣,回北開城去了!

俗話說計劃不及變化快,李氏基本上已預備好了,進了臘月,就準備着回京的事宜,可是皇上的一道聖旨卻讓這一切都得重新計劃了!

聖旨上說,新任的連州知府聖意還沒敲定,所以着杜子悟再在任上多守三個月,來年三月再進京述職。

李氏有些着惱,她倒不是就這般急着想回京師,她着急的是宜兒的及笄禮!

三月才進京述職,也就意味着說宜兒的及笄禮就勢必要在北開城舉行了,李氏原想着要請哪家哪家的老安人,哪家哪家的太夫人啊什麼的,就全泡湯了!爲此李氏鬱悶得不行,還是宜兒好言勸慰了半天,又是綵衣娛親,又是拉杜昱出來一起賣萌耍寶,費了半天的勁,李氏才又眉開眼笑起來。

年底的事多,雖有宜兒從旁協助,李氏依舊忙得焦頭爛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杜子悟了,到了年底,封了衙,他到是難得的清閒了,整日待在家裡,無所事事,有閒情了,就在書房裡寫寫字,高興了,甚至會扛着小杜昱在院子裡一通快跑,引得小包子咯咯咯的直笑。

對於杜子悟的清閒,李氏是頗有微辭的,於是乎很多時候,李氏甚至還給杜子悟安排了內院任務,至此後,杜府的下人經常便能見到杜子悟苦悶的伏案寫着請柬拜貼禮單啊什麼的!

除夕晚,宜兒陪着杜子悟夫婦吃了團圓飯,在徵得二人的同意之後,就帶着身邊的四個大丫頭上了城樓去看滿城的除夕燈火,其他的僕隨小丫頭等的,凡東暖閣的,宜兒本來是都想給她們放個假的,不過全放了肯定不妥,王嬤嬤主動請纓,留下來看院子,其餘的都放了她們自由活動。

因爲是在北開城過的最後一個除夕,杜子悟和李氏也沒怎麼拘着宜兒,只吩咐出門的時候護衛僕隨要帶夠,保證安全!

城樓很高,站在上面視野很好,滿城的燈花焰火盡收眼底,四個丫鬟都很興奮,唯獨宜兒一個人有些厭厭的,提不起勁。

青漓多少能猜出在北開城生活了兩年多的時光,宜兒是有些不捨,當然,也是爲回到京師,進了侯府,一下子面對一大家子人,她心裡有些不安!

青漓年紀不大,人沉穩,思慮也重,她很清楚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看似熱鬧,可磕磕碰碰,甚至是陰謀算計,是根本避不了的,更何況她也知道老爺和夫人跟青湘侯府的關係,並非母慈子孝那般簡單!

青漓冷眼旁觀了這麼長時間,自家小姐聰慧果敢,也不乏心思手段,可她唯一的弱點就是太善良了點,心也太軟了點。而且她生性淡薄,對事對物都沒那麼上心在意,更不喜與人爭搶拼鬥,她的確不適合生活於大家內宅之中,像現在在北開城,就一家四口,開開心心的,可能纔是她最想要,也最舒適的生活!

青漓看得清楚,不代表別的丫頭也知道宜兒的心思,那銀谷見宜兒有些不怎麼高興,又見滿城的焰火此起彼伏,很是好看,不由得就想起宜兒小時候被拍花子拐走的往事,心想小姐莫不是觸景傷情,又想起了小時候的傷心事了吧!

銀谷心思單純,又受了宜兒的大恩,早將宜兒視作比她性命還重要的主子了,當下就悄悄的上前,小聲對宜兒道:“小姐是想起了什麼往事麼?”

“往事?”宜兒有些詫異。

銀谷憨憨的傻笑了一下,彆扭了半天才道:“奴婢聽說當年小姐被拍花子拐走,是在元宵節的燈會上…”

宜兒恍然,頓時明白銀谷是想到了什麼,當下搖搖頭,道:“那時候我纔剛剛一歲,哪裡記得這些了!”宜兒在想,事實上她又不是真正的杜飛鳶,即便杜飛鳶被拐走的時候已然記事,那她也不會有什麼感覺的!

心裡正想着,忽然就有些感概了,是啊,自己原就不是杜飛鳶,可是卻享受着杜飛鳶的一切,李氏和杜子悟明知道這點,對她卻尤勝親身女兒般疼惜寵愛,那自己這輩子還求什麼?自己什麼時候變成了這般嬌滴滴的模樣?只知道在這傷春悲秋了,只知道想着念着自己了,什麼時候爲杜子悟夫婦,自己的父親母親想過了?

宜兒長吸了一口氣,在心裡,她早就視杜子悟夫婦爲親生的父母了,他們是一家人,家?家是什麼?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她又何必拘泥於在哪生活呢?只要父母在,只要弟弟在,哪裡都是家,她又幹嘛要害怕,幹嘛要忐忑呢?有家在,有家人在,還有什麼事是不能解決的?

宜兒的心思漸漸豁然開朗了,她忽然將銀谷拉了過來,捧着她的臉,重重的親了一口,笑着道:“銀谷,謝謝你了!”

銀谷一臉懵懂,完全被宜兒這突然的舉動搞糊塗了,不過她也不管到底怎麼了,只見宜兒似乎比開始的時候開心了一點,這對於她來說,就已經夠了!

除夕過後,就是無休無止的拜門赴宴,宜兒的及笄禮最後自然還是在北開城舉行的,這讓李氏有些遺憾,不過正月十五那天杜府是賓客盈門,整個北開城有頭有臉的夫人小姐幾乎全都來了,最後正賓是由雲家大夫人瞿氏擔當的,有司請的是北開城一個五世同堂的老夫人,贊者當然是被雲瑤十分霸道的搶了去!

整個及笄禮正式隆重,流暢順當,禮畢過後,整個杜府更是恭賀聲不斷,熱鬧不凡,這讓原本還有些遺憾的李氏較爲欣慰滿意!

第237章:宛兒第201章:杖刑第308章:針鋒相對第360章:說媒第221章:兩道聖旨第343章:留雁峽第88章:掀翻的神龕第50章:求救第354章:做主第71章:晨昏定省第413章:流昆王后第64章:賠罪第220章:過禮第190章:鞦韆第48章:人各有志第14章:雨夜第25章:認女第235章:大雜院第250章:郡主金安第349章:形勢第429章:故人第262章:真是通房?第418章:入伏第308章:針鋒相對第95章:喬府請宴第316章:原委真相第330章:大年初一第265章:煙青第18章:垌峽口第275章:心疑第369章:羞花樓第238章:送行第100章:紅薯第391章:叫停第223章:東昇侯夫人第140章:對牛彈琴第229章:助產第302章:出事第394章:禁軍第425章:復州城第185章:懿旨第271章:縱火第65章:回京之前第29章:敲打流鶯第299章:下廚搶功第373章:送嫁第307章:扶靈第163章:及笄第42章:隔離營第300章:若愚第409章:節外第72章:三間鋪子第239章:蔡田第90章:反擊開始第23章:荒村第413章:流昆王后第335章:元宵燈會第422章:重遊第286章:追憶第333章:咬人第402章:飛燕山之變第253章:教人第370章:珠兒第189章:異性皇室第364章:拿人第77章:後覺第64章:賠罪第173章:嶄露頭角第181章:反應第418章:入伏第428:殷勤第114章:門路第212章:長公主府第123章:坦言第186章:纏綿第390章:醞釀第117章:品茶第25章:認女第129章:審詢第260章:壞車第67章:驚喜第212章:長公主府第399章:攆人第15章:人死燈滅第214章:預算輕簡第213章:主事第29章:敲打流鶯第338章:林萱第393章:憑啥第129章:審詢第230章:生子第346章:甦醒第388章:生疑第251章:審定第391章:叫停第240章:初入瞿州第208章:各有各思第351章:靜養第141章:東山甜夜第102章:褶子裙
第237章:宛兒第201章:杖刑第308章:針鋒相對第360章:說媒第221章:兩道聖旨第343章:留雁峽第88章:掀翻的神龕第50章:求救第354章:做主第71章:晨昏定省第413章:流昆王后第64章:賠罪第220章:過禮第190章:鞦韆第48章:人各有志第14章:雨夜第25章:認女第235章:大雜院第250章:郡主金安第349章:形勢第429章:故人第262章:真是通房?第418章:入伏第308章:針鋒相對第95章:喬府請宴第316章:原委真相第330章:大年初一第265章:煙青第18章:垌峽口第275章:心疑第369章:羞花樓第238章:送行第100章:紅薯第391章:叫停第223章:東昇侯夫人第140章:對牛彈琴第229章:助產第302章:出事第394章:禁軍第425章:復州城第185章:懿旨第271章:縱火第65章:回京之前第29章:敲打流鶯第299章:下廚搶功第373章:送嫁第307章:扶靈第163章:及笄第42章:隔離營第300章:若愚第409章:節外第72章:三間鋪子第239章:蔡田第90章:反擊開始第23章:荒村第413章:流昆王后第335章:元宵燈會第422章:重遊第286章:追憶第333章:咬人第402章:飛燕山之變第253章:教人第370章:珠兒第189章:異性皇室第364章:拿人第77章:後覺第64章:賠罪第173章:嶄露頭角第181章:反應第418章:入伏第428:殷勤第114章:門路第212章:長公主府第123章:坦言第186章:纏綿第390章:醞釀第117章:品茶第25章:認女第129章:審詢第260章:壞車第67章:驚喜第212章:長公主府第399章:攆人第15章:人死燈滅第214章:預算輕簡第213章:主事第29章:敲打流鶯第338章:林萱第393章:憑啥第129章:審詢第230章:生子第346章:甦醒第388章:生疑第251章:審定第391章:叫停第240章:初入瞿州第208章:各有各思第351章:靜養第141章:東山甜夜第102章:褶子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