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民心向北

bookmark

任真神色微滯,並非意外於楊靖的建議,而是沒想到,這落魄書生竟跟他有極其相似的看法。

難民暴亂一起,他在思考應對之策時,就曾想過這個主意。

他主動放棄一部分糧食,將其拋諸空地上,成爲無主之物。那些瘋狂的暴民見狀,必會蜂擁而去,展開內部搶奪,而非繼續跟虎衛爭鬥。畢竟。搶沒主的東西,比從虎口奪食容易。

這招棄卒保車,能以微小的代價,將難民禍患引開,讓他們內部產生混亂,無法再緊抱成團,攔截運糧軍的去路。

而且,自願交出一部分糧食,也能挽救不少難民的生命,這是慈善之舉,既化解危機,也讓任真賺得好名聲。這一招相對溫和,能儘可能減少軍糧損失。

但是,鑑於某個原因,任真並未迅速採納,仍然在猶豫之中。

此刻聽楊靖提起,他若有所思,調侃道:“憑你的五境修爲,在難民裡罕逢敵手,到時率領牛家村民搶糧,肯定沒人搶贏你們!”

楊靖自身實力強勁,又足智多謀,指揮村民密切配合,這一招最直接的受益者,當然是牛家村人。有了可搶奪的糧食,至少他們自保無虞。

見自己的小心思被識破,楊靖淡淡一笑,並不覺難堪。

“亂世之中,唯強者居之,實力強的人理應搶到飯吃。只怪我們差得太遠,不然,我何必這麼麻煩,早就率人劫走大批軍糧了!”

任真深以爲然。難民這麼多,總有人要餓肚子,搶不到糧食,也別怪競爭殘酷,世道不公,要怨就怨自己不夠強。

他打量着楊靖上下,說道:“我看你舉止文雅,又深明大義,絕非平庸之輩,難道是哪家書院的賢士?爲何流落至此?”

他對楊靖的底細摸不透。

此人書生打扮,且是私塾先生,大概是儒家門生。但他又通曉兵法,指揮有度,懂得駕馭軍心,似乎出自兵家路數。剛纔的切脈診病,就更讓任真看不懂了。

楊靖聞言,悵然答道:“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不敢瞞軍爺,我並不是儒家門徒。諸子百家,早已盡數沒落,至於我師門的名號,實在羞於啓齒……”

任真詫異道:“爲何?”

楊靖神色黯淡,“我出自丹青道,家師丹青絕,已經……離開南晉。”

任真驟驚,“你跟吳道梓是一夥的?!”

這場南北戰爭的起點,便是吳道梓叛國,裡應外合,將南晉主力悄然引入江北。丹青道唯吳家是瞻,一併投降南晉,此人怎會混在難民人羣裡!

難道他真是奸細?不對,他怎敢主動吐露身份?

任真表情震撼,無數念頭在腦海裡閃過。

楊靖憤懣地道:“看來你都知道了。家師不得志已久,自認爲飽受欺壓,於是率衆叛國,獻城求榮。我跟他志向不同,不肯見利忘義,厚顏寡恥,所以分道揚鑣,脫離了他們的隊伍。”

任真心頭微鬆,這時又想到,那些牛家村民跟楊靖相熟,樂於擁戴他,想必是欽佩他的高風亮節。此人呵護孩童,心懷仁義,應該不像是裝出來的。

“我回到牛家村,辦了一座私塾,教當地娃娃們讀書識字。前不久,敵軍攻佔家鄉,我有心歸隱山林,又放不下那羣學生,怕他們在逃難途中,被蹂躪遺棄,便護送他們一路北上。”

任真釋然,難怪此人身手不俗,卻甘願混在難民裡流亡,原來是心疼學生們的緣故。

“那位郭康兄弟,以前曾是軍伍教頭,因爲看不慣上司的惡行,憤然辭官回鄉,當賣肉屠戶。我倆本想將鄉親們安置好,再各自離開,誰想到,北唐之大,竟沒有一城願收留我們!”

他嘆了口氣,落寞之情溢於言表。

任真不知如何出言安慰,沉默一會兒,沉聲問道:“接下來,楊兄有何打算?一直這麼逃下去,不是長久之計。孩子們還太小,繼續風餐露宿,肯定會吃不消。”

楊靖低頭,凝視着皴裂的土地,眼神飄忽,“糧食……我得帶他們找到糧食。”

弄不到糧食餬口,無論逃往哪裡,始終都是過客,無法真正立足紮根,讓鄉親們生活下去。

然而,北唐今年旱災嚴重,各地都在鬧饑荒,糧食極度匱乏,楊靖這個想法註定難以實現。

以難民們的身體狀況,肯定沒法撐到秋收時節。如何安頓下來,這是迫在眉睫的難題。

任真躊躇片刻,說道:“你剛纔建議我,放棄一部分糧食,讓大家去搶。先前我考慮過這主意,但是我想,杯水車薪,就憑我送的那點糧食,救不了多少人,更沒法真正解救你們。”

楊靖眨了眨眼,反駁道:“但總好過我們迅速餓死。連這片平原都走不出,還談什麼以後?”

任真聽出這話裡的意味,解釋道:“你別誤會,我沒說不採納你的建議。而且,我準備更慷慨一些,拿出比你想象中更多的糧食。”

楊靖豁然擡頭,眸光明亮,“多少?”

任真沒開口,取而代之的,是伸出一根手指。

楊靖情緒激動,驚呼出聲,“一萬石!”

任真搖頭,“十萬石。”

楊靖心臟怦然一跳,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任真給出了一個他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要知道,整支運糧軍裡也只有六十萬石,這意味着,任真願意放棄足足六分之一的糧食,來救濟難民。

這絕不是棄卒保車,已經傷筋動骨,影響到前線的軍糧供給。

任真爲何如此慷慨?難道他不知道後果有多嚴重嗎?

楊靖呆滯良久,才緩過神來,以不可思議的眼光看着他,問道:“你不是在開玩笑?十萬石軍糧丟失,到時你如何跟朝廷交代?這麼大的罪名,你承擔不起!”

“朝廷?”

任真冷冷一笑,站起身,負手環顧着漫山遍野的難民,說道:“朝廷再坐視不管,讓形勢惡化下去,恐怕朝廷就不存在了。”

楊靖臉色劇變,站在任真身後,猶豫一會兒,終究還是沒有說話。

任真望向北方天空。

遠方山丘頂上,一隻雄鷹盤旋而過,像是在等着新鮮肉屍倒下,讓它飽餐一頓。

又像是獵人放出的戰鷹,正從高空偵查敵情。

任真眯起眼眸,眺望着它,幽幽地道:“我願意提供十萬石糧食,不過前提是,你得答應我一件事。”

“什麼事?”

楊靖感到意外,不明白任真此話何意,難道他是爲了自己,才肯如此慷慨解囊?

任真說道:“我要你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帶他們去北方。”

楊靖皺眉說道:“難民人數太多了,我沒那麼大本事,能讓所有人聽我的。他們領完糧食,就會一鬨而散,不是每個人都感恩戴德,肯服從你的調遣!”

他越發困惑,任真究竟想幹什麼。

任真頭也不回,“那你就告訴他們,去北海有飯吃!”

一更。有個詞叫民心向背,是指人民羣衆的擁護或反對。結合故事內容,就叫民心向北。

第266章 真相呼之欲出第530章 生死之間第624章 起風了第306章 敬侯進京第二十八章 催命酒第148章 天下起雨了第158章 這一劍,不再孤獨第393章 舍形而謀勢第四十五章 雲遙失其鹿,劍道共逐之第596章 誰在林中偷放東風破第123章 真面目第352章 地戮劍出第625章 遠在天邊,近在後山第365章 皆陣列在前第129章 蟻聚,鷹揚第183章 沐大小姐第465章 朱雀陣現世第211章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第308章 帝王權術第344章 絕情谷第178章 舊案第193章 真正的強大,在於包容第466章 用長安爲你殉葬第286章 承讓第335章 舊時約定第139章 暗夜刺客蕭鐵傘第450章 白雲城主第291章 北境之王第561章 兇戾的獨眼狼第300章 戰鳴人第276章 前夫第151章 六合,以及離別(上)第167章 看破第356章 另起爐竈(感謝書友回憶成殤)第566章 春秋蟬第518章 帝王花開第525章 隱殺第458章 菊花臺第232章 南山南,北海北第551章 白夫人第661章 九劍·阿修羅第279章 應變第396章 九劍皆破第584章 儒家大忽悠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159章 一層窗戶紙第417章 白衣殺白袍第107章 一筆寫春秋第四章 不識真面目第519章 失魂引第206章 忠奸第428章 一聲嘆息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103章 儒家的新希望第226章 論吵架,不是針對誰第172章 吹水居第598章 可怕的燼第八十六章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遲到的限免感言第二十七章 花間一壺酒第216章 庸王高瞻第193章 真正的強大,在於包容第二十七章 花間一壺酒第五十八章 入虎穴第110章 三人行第433章 還不能反第130章 壁立千刃,無欲則剛第646章 盤外招第188章 明珠暗藏第136章 藏器於身顏先生第374章 疑心第122章 天命對天命(下)第570章 我贏定了第495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四)第363章 臨兵鬥者第288章 我從凡間來第153章 再見,北唐江湖第442章 北海有墓碑第536章 趁我沒反悔第十五章 都是身外之物第127章 劍首令出第224章 渾水摸魚,小卒亂陣第八十四章 癡與狂,共天下第143章 百思不解元本溪第149章 跳進驪江也洗不清第386章 險些被矇騙?第416章 國士,國手第533章 橫刀第613章 雲胤的獠牙第475章 天下風雲聚長安(四)第十四章 劍經三千第194章 瘋狂暗示第159章 一層窗戶紙第369章 三生萬劍第179章 襄王血脈第587章 武當第361章 儒家集結第440章 帝師第344章 絕情谷
第266章 真相呼之欲出第530章 生死之間第624章 起風了第306章 敬侯進京第二十八章 催命酒第148章 天下起雨了第158章 這一劍,不再孤獨第393章 舍形而謀勢第四十五章 雲遙失其鹿,劍道共逐之第596章 誰在林中偷放東風破第123章 真面目第352章 地戮劍出第625章 遠在天邊,近在後山第365章 皆陣列在前第129章 蟻聚,鷹揚第183章 沐大小姐第465章 朱雀陣現世第211章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第308章 帝王權術第344章 絕情谷第178章 舊案第193章 真正的強大,在於包容第466章 用長安爲你殉葬第286章 承讓第335章 舊時約定第139章 暗夜刺客蕭鐵傘第450章 白雲城主第291章 北境之王第561章 兇戾的獨眼狼第300章 戰鳴人第276章 前夫第151章 六合,以及離別(上)第167章 看破第356章 另起爐竈(感謝書友回憶成殤)第566章 春秋蟬第518章 帝王花開第525章 隱殺第458章 菊花臺第232章 南山南,北海北第551章 白夫人第661章 九劍·阿修羅第279章 應變第396章 九劍皆破第584章 儒家大忽悠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159章 一層窗戶紙第417章 白衣殺白袍第107章 一筆寫春秋第四章 不識真面目第519章 失魂引第206章 忠奸第428章 一聲嘆息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103章 儒家的新希望第226章 論吵架,不是針對誰第172章 吹水居第598章 可怕的燼第八十六章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遲到的限免感言第二十七章 花間一壺酒第216章 庸王高瞻第193章 真正的強大,在於包容第二十七章 花間一壺酒第五十八章 入虎穴第110章 三人行第433章 還不能反第130章 壁立千刃,無欲則剛第646章 盤外招第188章 明珠暗藏第136章 藏器於身顏先生第374章 疑心第122章 天命對天命(下)第570章 我贏定了第495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四)第363章 臨兵鬥者第288章 我從凡間來第153章 再見,北唐江湖第442章 北海有墓碑第536章 趁我沒反悔第十五章 都是身外之物第127章 劍首令出第224章 渾水摸魚,小卒亂陣第八十四章 癡與狂,共天下第143章 百思不解元本溪第149章 跳進驪江也洗不清第386章 險些被矇騙?第416章 國士,國手第533章 橫刀第613章 雲胤的獠牙第475章 天下風雲聚長安(四)第十四章 劍經三千第194章 瘋狂暗示第159章 一層窗戶紙第369章 三生萬劍第179章 襄王血脈第587章 武當第361章 儒家集結第440章 帝師第344章 絕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