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暴風雨前的幼芽

bookmark

世道澆漓,人心不古,北唐變成如今這副局面,積重難返,已不止是顛覆武氏那麼簡單。扭轉道德淪喪的污濁世風,教化民衆,勸人向善,才能從根本上挽救北唐。

北唐需要的,是一場全面變革。

韓湘子若有所思,“我想,只要您能推翻暴政,迎立明君,令朝政恢復清明,掃清一切貪腐弊端,那麼,百姓安居樂業,應該就不會再從賊了吧?”

任真搖頭,答道:“如今的唐人被利慾薰心,唯利是圖,將道德準則棄如敝履,這纔是社會動盪的根源。就譬如說,當今儒家獨大,明明奉行仁義,注重品德修養,然而,萬千儒生中,又有多少君子?”

聽到這裡,卓爾幡然明悟。

“先生所言極是。儒家思想,本是弘揚仁善的正途,誨人不倦,然而現在呢?朝廷把它當成禁錮民心的工具,民衆把它當成爭名逐利的敲門磚,還有誰專注於學問本身,願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謂上行下效,連女帝本人都心狠手辣,不擇手段,爲了篡權奪位,使盡詭計和權術,視人命如草芥,朝臣下屬焉能不效仿,挖空心思,媚上欺下。失去道德約束,纔是社會最嚴重的危機。

任真點頭,對他的悟性表示讚賞。

“不錯,說到底,就是人們的心境蒙塵,良知泯滅,才致使慾望膨脹,沖垮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唯有不斷髮明本心,加強內心的修煉,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才能實現。”

韓湘子琢磨話意,茅塞頓開,喜悅地望着任真,眼眸裡煥發出久違的神采。

“今日聆聽先生教誨,如撥雲見日,令晚輩豁然開朗。懇請您教我,該如何做,才能濟世救民,挽救當世風氣?”

卓爾附和道:“對,社稷危亡,匹夫有責。我們既想做醇儒,當爲大唐貢獻一份心力!”

任真笑道:“四個字,知行合一。”

卓爾和韓湘子俱是一怔,不解其意。

任真解釋道:“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讓你們把學問用到實處,親身踐行,盡力將自己的思想和學識傳播出去,引導更多的人向善,加入你們修心的道路上!”

卓爾似懂非懂,茫然道:“您是說……讓我們到處講學傳道?”

任真不置可否,“具體該怎麼做,又能做到何等地步,那是需要你們自己思考的。我只是想告訴你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僅僅懂得道理是不夠的,必須要付諸行動,兩者結合起來,纔是大道所歸。”

他確實不知道,以這兩名年輕人的能力,能做哪些具體的事情。此時,他也不過是假借自己這張嘴,將前世陽明先生的理論傳授給兩人,至於能悟到多少,這不是他能掌控的。

韓湘子面露難色,“我修爲盡失,如今已手無縛雞之力,即使有心踐行主張,恐怕也無濟於事。”

任真鼓勵道:“知行合一,本來就很困難,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更何況,有我全力支持你們,又有什麼好顧慮的?”

卓爾眼眸驟亮,心思要比韓湘子伶俐一些,“想必先生已有主意。”

任真轉身,眺望着陰暗下來的天際,說道:“如今義軍羣起,摧枯拉朽,朝廷主力龜縮在京城,大勢已去。我想,七十二家書院的立場,應該也會有鬆動。

心學是新學,自然要像我們的義軍一樣,革除舊弊端,對儒家的固有理念發起衝擊。明日上午,我會帶你們造訪東林書院,讓封萬里挪挪位置!”

兩人聞言,彼此對視,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訝情緒。

卓爾試探道:“您的意思是……”

任真負手而立,說道:“你沒猜錯,我要把東林書院交給你們。”

韓湘子呆若木雞,震驚無語。

他今年才二十六歲,充其量只能算後起之秀。半年以前,他還只是書院的一名學生,誰敢相信,他馬上就將取代老師封萬里,成爲史上最年輕的書院院長!

任真背對他們,淡淡地道:“我率軍攻破長安,只在早晚之間,你們接手書院,也不能碌碌無爲。我把它交給你們,不是讓你倆當守成的教書匠,而是要學以致用,把你們的新學種子灑遍東吳!”

他這番舉動,是想把東林書院當作儒學改革的大本營,先在東吳進行實驗,進而擴散到北唐各地,逐漸顛覆董仲舒那套古板禮法。

他要做的,是解放思想,啓發民智,真正地挽救北唐。

韓湘子此時才緩過神來,領會這份良苦用心,拜倒在他身後,“晚輩就算粉身碎骨,也不敢辜負您的厚望,定當竭力宣傳心學!”

卓爾同樣跪倒,不過,他的心思遠比韓湘子深沉,恭敬地道:“學生自不量力,乞請拜您爲師,以便日後能聆聽您的教誨!”

他想拜進任真門下,倒不是存着攀附之念,而是意識到,以自己和韓湘子的身份資歷,即使當上院長,恐怕也難以服衆,壓住那羣年老的教授。

如果成爲任真的弟子,他的地位就會再次攀升。任真率軍攻佔東吳,即使沒能攻破長安,也可以退回會稽六郡,成一方諸侯。不看僧面看佛面,東林書院看在師徒名份上,也不敢跟他倆唱反調。

可惜,他的算盤落空。

任真毫不猶豫,說道:“我會跟儒家劃清界限,你們拜我爲師,佔不到半點光。不過,戰局平定後,我可以給你們引薦一位老師。”

兩人不約而同,擡頭問道:“是誰?”

任真幽幽地道:“未來的儒聖。”

推動新學改革,任重道遠,他不會天真地以爲,憑這倆熱血青年,就能挑起重任,真的撼動整個北唐。他只是想拿兩人做實驗,在東吳當改革的先鋒。

儒家何去何從,以後會由那人掌舵。

……

……

當天夜裡,任真率軍偷襲東吳聯軍。

那支由土匪強盜組成的聯軍,就是一幫烏合之衆,根本談不上威脅,甫一交鋒,他們就潰不成軍,只能乖乖投降。

無故殺降,此爲不義,任真沒有采納韓湘子的建議,將土匪們斬草除根,仍然收進麾下,嚴加看管。

次日上午,他帶領一衆強者,前往會稽郡南的東林書院。

令他意外的是,大半個書院人去屋空。據留守的副院長彙報,早在數日前,五先生封萬里收到文聖來信,便帶着書院核心匆匆下山。

很顯然,他們應顏淵之邀,去了京城。

自從斜谷會戰後,儒家發生兩派內鬥,水火不容。原先,封萬里堅決擁戴董仲舒,站在顏淵的對立面,按理說,他應該不會接受顏淵的邀請。

但他還是去了。

任真聽見這則消息,清醒地意識到,爲了應對他的兵變,儒家兩派捐棄前嫌,再次抱成一團,鐵了心要守護武唐皇朝。

那座京城,此時強者雲集。

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戰,就要爆發了。

(第四卷完)

今天就這一更吧。我馬上要準備細綱了,接下來爭取超常發揮。下一卷,就是本書的最高潮。這已經不是山雨欲來,而是大海上的狂風暴雨了。

第647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661章 九劍·阿修羅第292章 活不到那時候第399章 破境,僵持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362章 墨家助陣(感謝書友小書童的陪伴)第九十八章 未知之敵第三章 我真是天才第642章 破幻第162章 風雲榜上起風雲第二十三章 天機我就是故意要泄露第225章 朝天闕第222章 天雖未雨,人各綢繆第502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十一)第437章 井第八十四章 癡與狂,共天下第459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11章 潯陽江頭夜來客第207章 柳愈暗,花漸明第306章 敬侯進京第427章 是又如何第266章 真相呼之欲出第595章 偷水晶第256章 講春秋,論復仇第660章 九九迴天第九十六章 有朋黨自遠方來第320章 大爭之世,不爭即爭第529章 星辰變第九十三章 這亂世,誰來執棋?第282章 敲山震虎第五十章 覆盤第171章 霸盤第465章 朱雀陣現世第352章 地戮劍出第439章 請君入甕第383章 被迫泄密第345章 爲了部落第103章 儒家的新希望第375章 定計誘白袍第二十一章 山不在高(上)第629章 內應第462章 驪江後浪推前浪第433章 還不能反第361章 儒家集結第378章 易位第419章 三軍可奪帥第588章 真正的瞎子第449章 方知劍聖是女郎第563章 欺人太甚第六十一章 鳳梧堂在此第426章 一個叫手眼通天的故事第314章 仁脈衰竭,世道不古第420章 匹夫志難改第五十八章 入虎穴第450章 白雲城主第467章 老鄉見老鄉第362章 墨家助陣(感謝書友小書童的陪伴)第232章 南山南,北海北第105章 雲山霧罩第542章 兕犀之力第427章 是又如何第573章 勿忘舊恥(上)第333章 後福和後患第612章 拉小白下水第575章 白雲城的意志第220章 軟硬兼施第645章 兩位天人第310章 我怕來不及第499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八)第九十九章 五音成殺第148章 天下起雨了第361章 儒家集結第164章 既然不是仙第551章 白夫人第366章 必死之象(感謝書友孫小俊)第237章 鷹視狼顧第492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一)第174章 貓撲第179章 襄王血脈第324章 墨家機關術第508章 學刀第178章 舊案第368章 全真道(感謝書友無網名)第352章 地戮劍出第五十五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354章 玄機暗藏第238章 貌離神合第480章 任天行力挫羣雄(一)第578章 都想見我(三)第586章 緣不知所起遲到的限免感言第225章 朝天闕第三十二章 大戲開鑼第七十三章 夜宴(七)(求推薦票!)第643章 姑蘇城外寒山寺第540章 龍澤,羅拉第337章 八境大宗師第525章 隱殺第七十章 夜宴(四)(求推薦票!)第650章 龍蛇盈縮功
第647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661章 九劍·阿修羅第292章 活不到那時候第399章 破境,僵持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362章 墨家助陣(感謝書友小書童的陪伴)第九十八章 未知之敵第三章 我真是天才第642章 破幻第162章 風雲榜上起風雲第二十三章 天機我就是故意要泄露第225章 朝天闕第222章 天雖未雨,人各綢繆第502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十一)第437章 井第八十四章 癡與狂,共天下第459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11章 潯陽江頭夜來客第207章 柳愈暗,花漸明第306章 敬侯進京第427章 是又如何第266章 真相呼之欲出第595章 偷水晶第256章 講春秋,論復仇第660章 九九迴天第九十六章 有朋黨自遠方來第320章 大爭之世,不爭即爭第529章 星辰變第九十三章 這亂世,誰來執棋?第282章 敲山震虎第五十章 覆盤第171章 霸盤第465章 朱雀陣現世第352章 地戮劍出第439章 請君入甕第383章 被迫泄密第345章 爲了部落第103章 儒家的新希望第375章 定計誘白袍第二十一章 山不在高(上)第629章 內應第462章 驪江後浪推前浪第433章 還不能反第361章 儒家集結第378章 易位第419章 三軍可奪帥第588章 真正的瞎子第449章 方知劍聖是女郎第563章 欺人太甚第六十一章 鳳梧堂在此第426章 一個叫手眼通天的故事第314章 仁脈衰竭,世道不古第420章 匹夫志難改第五十八章 入虎穴第450章 白雲城主第467章 老鄉見老鄉第362章 墨家助陣(感謝書友小書童的陪伴)第232章 南山南,北海北第105章 雲山霧罩第542章 兕犀之力第427章 是又如何第573章 勿忘舊恥(上)第333章 後福和後患第612章 拉小白下水第575章 白雲城的意志第220章 軟硬兼施第645章 兩位天人第310章 我怕來不及第499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八)第九十九章 五音成殺第148章 天下起雨了第361章 儒家集結第164章 既然不是仙第551章 白夫人第366章 必死之象(感謝書友孫小俊)第237章 鷹視狼顧第492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一)第174章 貓撲第179章 襄王血脈第324章 墨家機關術第508章 學刀第178章 舊案第368章 全真道(感謝書友無網名)第352章 地戮劍出第五十五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354章 玄機暗藏第238章 貌離神合第480章 任天行力挫羣雄(一)第578章 都想見我(三)第586章 緣不知所起遲到的限免感言第225章 朝天闕第三十二章 大戲開鑼第七十三章 夜宴(七)(求推薦票!)第643章 姑蘇城外寒山寺第540章 龍澤,羅拉第337章 八境大宗師第525章 隱殺第七十章 夜宴(四)(求推薦票!)第650章 龍蛇盈縮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