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回 陳宗善奉旨招安

徽宗話音落下,下邊站立的御史大夫崔靖出班奏道“啓奏陛下,如今朝廷正在對田虎用兵,急切難以取勝,兵力一時難以抽出,而且臣聽說那林沖一直自詡忠義,梁山附近百姓之中多有仁名,因此不宜加兵。

況且目前遼兵對我境內虎視眈眈,時常寇邊,各處軍馬遮掩不及,若此時再起兵征討梁山,多線作戰,深爲不便,以臣愚意,與其派兵征討,不如降一旨丹詔,好言撫諭,招安來降。

似此等草莽亡命之人,生性好鬥,若其能降,便遣其或徵田虎,或阻大遼,皆可使得,以此公私兩便,兩全其美,伏乞陛下聖鑑!”說完深鞠一躬。

徽宗聽後自覺有理,便出言問道“諸卿以爲如何?”

此時蔡京眉頭緊皺,心裡正在快速分析招安的利弊,雖然蔡京深恨林沖,但是他也知道此時再派大軍征剿不太現實,招安倒也不失爲一個不錯的辦法,而且,若是林沖真的答應招安,前來入朝爲官,到那時想要收拾他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蔡京心念急轉,權衡了一下利弊,感覺無論這招安成與不成,對自己都沒有太大影響,成則更好,不成自己也不用承擔什麼責任。

想罷蔡京出列奏道“老臣亦同意招安,以朝廷目前情況來看,確實不宜在開戰事,當以按撫爲主!”

其餘大臣,見蔡京同意,便都一同說道“臣附議!”

徽宗見羣臣同意,龍顏大悅,當即說道“諸卿之言甚善,正合朕意,既然如此,便差殿前太尉陳宗善爲使,擎丹詔玉酒,前去招安!”

“陛下聖明!”羣臣拜道。

當日朝散,陳太尉領了詔敕,便回去準備出使梁山。

在原著中,陳太尉第一次去梁山招安,蔡京和高俅全都派人跟着陳太尉一起去,目的就是攪黃招安一事,可這回不同了,高俅死了自不必說,就是那蔡京也希望招安能夠成功,畢竟林沖在外面的威脅太大,反而若是招安成功,前來入朝爲官則威脅全無,猶如沒了牙齒的獅子一般,任憑宰割。

第二日一早,陳太尉騎上馬,領着五六個親隨,親自背了詔書,又調十幾名軍士押解玉酒,便朝濟州而去。

在路上行了不止一日,迤邐來到濟州,濟州太守張叔夜早已得到通知,出城十里相迎,兩人一番寒暄,之後一同回到濟州府中。

當晚,張叔夜同一衆濟州官員,爲陳太尉接風,席間陳太尉問道“不知如今林沖身在何處,前方情況又是如何?”

“唉,陳太尉有所不知,林沖先是派大軍攻下我轄下的鄆城,在那裡駐紮了五萬大軍,兵鋒直指濟州,而後又親率大軍攻下青州,而後分兵取了清風寨,聽說如今在清風寨同樣屯下大軍,大有繼續攻打登州之勢。

而那林沖如今正在青州休整,若所料不差,等他過幾日休整完畢,定會領兵長驅直入,直指登州,以把整個京東路據爲己有,而後調頭攻打我濟州!”張叔夜早與下屬商討過眼前局勢,因此分析的極爲透徹。

聽了張叔夜的話,陳太尉嘆了一口氣說道“唉,沒想到這林沖竟如此大弄,難道他不知道造反是要掉腦袋的嗎?”

“太尉大人不知,那林沖在濟州是有名的戰神,自打佔據梁山以來,大小戰鬥無數,從無敗績,之前更是大敗了高太尉十五萬大軍,連高太尉都命喪於林沖刀下,正是因爲其連番大勝,終養成氣勢,纔會有今天這般局面!”張叔夜同樣嘆息着說道。

“唉,一日縱虎,數世之患,古人誠不欺我啊!照此看來,本太尉此次前來招安,也未必會有善果,如今那梁山勢氣正勝,又豈會只憑一道詔書而接受招安,唉,難啊,難啊!”陳太尉是水滸中有名的智者,從這隻言片語中便把情況分析透了。

“既然如此,不知太尉大人還去招安嗎?”張叔夜試探的問了一句。

“此次是奉陛下之命前來招安,人還未見到,豈有不去之理,唉,盡人事聽天命吧,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就好,至於結果如何,就不是你我所能預料的了!”其實陳太尉此時也不想繼續去招安了,但是正所謂聖命難違,他是不得不去啊。

第二日,陳太尉告別張叔夜,令着一干人等繼續向青州進發,既然林沖在青州,那麼再去梁山就沒有意義了。

這邊陳太尉領人剛出來,早被梁山探子發現,快速回去報給了在鄆城的王寅。

“哦,你是說一個大官模樣的人,領着幾十名士兵,押着十幾輛大車奔這邊而來?”王寅聽完探子的稟報,再次確認了一遍。

“回頭領,此事爲小人親眼所見,千真萬確,並且那大官身上還揹着一個黃布包!”探子肯定的回道。

“黃布包?莫非是來傳旨的?”關勝聽到探子說那人揹着一個黃布包,心生疑惑,因爲在這個時代,只有聖旨纔會有黃布包裹,而黃色也就代表了天子。

“哈哈哈哈,看來朝廷是被咱們打怕了,我猜此人前來並不是簡單的傳旨,而是爲招安我梁山而來!”朱武聽完關勝的話,哈哈大笑道。

“招安?我們與朝廷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那皇帝還會下旨招安?”晁蓋有些不解,出聲問道。

王寅聽了朱武的話,點頭說道“朱武兄弟說得沒錯,此人前來極有可能是來招安的,衆位兄弟莫忘了,那西北還有田虎正在與朝廷交戰,雙方互有勝敗,再加上高俅童貫等人幾次征討梁山,折損朝廷大軍無數,使得朝廷兵員銳減,所以在這種時候朝廷選擇招安我等,也是一種萬不得已的選擇!”

衆人聽了王寅的話,全都贊同的點了點頭,這時司行方說道“不知道林大哥會不會同意招安,反正我是不想爲朝廷賣命!”

“哈哈哈哈,兄弟放心吧,以我對林大哥的瞭解,就算是那狗皇帝把皇位讓出來,林大哥也是絕對不會答應招安的!”王寅聽了司行方的話,哈哈大笑着說道。

在座的衆位兄弟裡除了時遷,王寅是追隨林沖時間最久的,而且王寅對林沖也十分的瞭解,他是知道林沖對於朝廷的看法的,招安?林沖是永遠也不會同意的。

“歷天佑兄弟,就由你領人先去見一下那位官員,問清他的來歷目的,若真是前來招安的,你便先命人快馬加鞭去向林大哥請示,你則領着此人慢慢向青州而去,若不如此,恐怕這些人還未等到青州,就會被不明真相的兄弟給拿了!”王寅笑着對厲天佑吩咐道。

王寅說的沒錯,如今在鄆城到青州這一路上,梁山設下的明哨暗哨無數,若沒有人領路,這些朝廷過來的人想要安安穩穩的通過,是絕對不可能的,若是再稍加反抗的話,沒準連命都會沒了,梁山士兵是不會慣着朝廷中人的。

“是,小弟這就去!”厲天佑起身行了一禮,然後轉身出去領人打探情況去了。

而此時的陳太尉正騎馬在官道上走着,“唉!”陳太尉想到昨天張叔夜的話,不由自主的嘆息了一聲,本以爲此次前來招安會是一件簡單的差事,沒想到情況卻變得如此複雜,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林沖都沒有接受招安的可能。

也不知走了多久,陳太尉忽然聽到身邊的親隨一聲驚呼,“大人快看,是梁山賊寇!”這名親隨的聲音裡帶着些許顫抖。

陳太尉回過神來,看了看前方疾馳而來的一隊人馬,穩了穩心神,然後對剛纔那人訓斥道“對你說過多少次了,別張口賊寇,閉口賊寇的,若是真被他們聽見,你死事小,連累了我等事大?別忘了我們是朝廷欽差,不能丟了朝廷的顏面!”

“啊,是,小人知錯,下次再也不會再犯!”那名親隨也是一陣後怕,是啊,這若是讓梁山的人聽到了,自己的小命可就沒了,這梁山可是連太尉都敢殺,殺他一個小小的親隨,簡直都不用眨眼睛。

對面來的人正是厲天佑,厲天佑得了王寅命令,領着一隊人馬過來察看究竟。

“你們是什麼人,來此做何?”厲天佑年輕氣盛,在心裡瞧不起這些所謂的朝廷大官,所以毫不客氣的直接問道。

其實王寅正是因爲了解厲天佑的性格,所以纔會讓他前來迎接,爲的就是要給朝廷的人一個下馬威,不管這些人是不是真的來招安,總之不能讓他們輕鬆了,若是把這件事換做張清,或者是韓滔等原朝廷降將來做,可能就起不到這種效果,所以知人善任,也是爲將者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之一。

“當真桀驁不馴,目無朝廷啊!”陳太尉聽了厲天佑的話,在心裡嘆息了一聲。

這時,陳太尉旁邊的一名親隨乍着膽子說道“大膽,這是當朝殿前太尉,陳宗善陳太尉,奉陛下之命,前來招安,你是何人,膽敢阻路?”

厲天佑聽完,面帶不屑的說道“哼,太尉?太尉算個球?”

第二百九十五回 施威囂張林沖殺到第一百九十二回 二郎入夥再遇好漢第一百五十二回 童貫享樂石寶討戰第四百八十八回 吳學究生擒遼國主第一百一十一回 天王怒林沖再綢繆第四百四十五回 六花陣大敗梁山軍第一百八十一回 撲天雕得救上梁山第一百零五回 史文恭龐家提親第四百三十九回 遼將猖狂自取其辱第五十三回 時遷盜財聞陰謀第四百七十六回 蔡京成精的狐狸第五百五十九回 汾州城上察哥祭旗第四百六十四回 解心結親到幽州第三百四十一回 司行方徐寧雙建功(謝天帝永恆打賞)第五百三十九回 兄弟談論戰前部署第三百五十八回 耍無賴獅子大開口(謝天帝永恆打賞)第一百五十七回 救四將林沖發威第五十三回 時遷盜財聞陰謀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仇得報三將歸心第二百九十四回 談笑間定人生死第三百一十三回 雄兵百萬戰將千員第二百六十七回 滄州勝攻打高唐第三百四十五回林沖溺戰神駒來援第二十四回 話緣由時遷跟隨第一百九十九回 高俅興兵十五萬第三百五十九回 大軍到田實跑路第二百六十七回 滄州勝攻打高唐第二百零五回 高俅入水即爲鱉第二百三十一回 梁山泊衆將定職責(感謝燈火見人家打賞)第二百七十二回 朝廷發兵圍點打援第一百四十五回 年關近喜事成雙第五百二十一回西夏意料外的伏兵第四百三十一回 大軍出征奏凱而還第一百九十回 聞好漢卻是真小人第一百九十五回 龍入梁山初會智深(感謝書友無心爭鋒打賞)第五百七十回 童貫驚魂李彥命運第四百七十八回 女真出兵救援燕京第二百二十八回 花榮入夥一百單八第一百六十九回 林沖設謀救史進第一百四十一回 士氣振大戰凌州軍第三百回 定計謀調兵遣將第五百回 林沖之女林愛娘第二百四十回 豹子頭絞殺王矮虎第四百三十七回 遼國發兵是何目的第四百七十五回 宋徽宗有心起兵第五百三十二回 宋徽宗朝議梁山泊第四百二十三回 林沖賭鬥瓊矢鏃第九十三回 建制度十條振軍心第三百一十四回 豹子頭再臨大名府第五百三十一回 宋朝文武看衰宋朝第二百五十七回 三賊密謀童貫掛帥第二百二十九回 扈三娘終歸豹子頭第二百三十七回 三山聚義救青州第二百五十五回 豎義旗大軍集結第二百九十一回 天下爲棋皆爲對手(感謝無聲守候打賞)第三百七十五回 田虎林沖朝堂之爭第十三回 收良徒路經揭陽嶺(求推薦)第五百七十回 童貫驚魂李彥命運第一百七十三回 祝彪大鬧李家莊第四百零九回 盧俊義炮轟太原府第三百九十一回 爭分奪秒誰先到達第五百八十三回 石寶分兵滅國開始第五百七十一回 梁山好漢皆不懼死第十六回 再結拜李俊話英雄(求收藏)第二百零三回 水陸並進再徵梁山第二十一回 解疑惑徒弟表忠心第三百六十七回 豹子頭問答瓊矢鏃第四百八十二回 大軍回撤轉變思路第一百七十一回 祝家莊挑釁梁山泊第三百七十七回 梁山實力不容小覷第十回 生辰綱林沖設謀第四十一回 謀水泊林沖見佳人(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二十三回 林沖賭鬥瓊矢鏃第四百一十九回 兵敗田虎的絕望第四百二十七回 田虎死天下反應第五百七十一回 梁山好漢皆不懼死第二百八十回 攻城一戰留萬屍第四百八十四回 燕京城破遼國覆滅第四百九十二回 盡得燕雲十六州第八回 結兄弟如虎添翼第二百八十二回 前後夾擊大敗官軍第一回 夢醒已回千年前第三百三十三回 亂起吳學究之謀第七十七回 情難已衆將下山第二百二十三回 救花榮遇寶光如來第三百四十八回 圍點打援林沖之謀(謝天帝永恆打賞)第五百一十七回 伐金之戰拉開帷幕(謝天帝永恆打賞)第四百一十九回 兵敗田虎的絕望第一百四十三回 凌州軍一網成擒第五百一十二回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三十六回 奏凱蔡攸的安排第五百三十一回 宋朝文武看衰宋朝第四百五十七回 意料之外的收穫第三百零一回 到晉州情況突變第四百一十三回 關鍵一環混入汾州第二百六十一回 高廉陸謙雙探營第一百四十七回 過新年喜添四頭領第四百六十一回 兀顏光忌憚的女人第二十五回 豹子頭會浪裡白條
第二百九十五回 施威囂張林沖殺到第一百九十二回 二郎入夥再遇好漢第一百五十二回 童貫享樂石寶討戰第四百八十八回 吳學究生擒遼國主第一百一十一回 天王怒林沖再綢繆第四百四十五回 六花陣大敗梁山軍第一百八十一回 撲天雕得救上梁山第一百零五回 史文恭龐家提親第四百三十九回 遼將猖狂自取其辱第五十三回 時遷盜財聞陰謀第四百七十六回 蔡京成精的狐狸第五百五十九回 汾州城上察哥祭旗第四百六十四回 解心結親到幽州第三百四十一回 司行方徐寧雙建功(謝天帝永恆打賞)第五百三十九回 兄弟談論戰前部署第三百五十八回 耍無賴獅子大開口(謝天帝永恆打賞)第一百五十七回 救四將林沖發威第五十三回 時遷盜財聞陰謀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仇得報三將歸心第二百九十四回 談笑間定人生死第三百一十三回 雄兵百萬戰將千員第二百六十七回 滄州勝攻打高唐第三百四十五回林沖溺戰神駒來援第二十四回 話緣由時遷跟隨第一百九十九回 高俅興兵十五萬第三百五十九回 大軍到田實跑路第二百六十七回 滄州勝攻打高唐第二百零五回 高俅入水即爲鱉第二百三十一回 梁山泊衆將定職責(感謝燈火見人家打賞)第二百七十二回 朝廷發兵圍點打援第一百四十五回 年關近喜事成雙第五百二十一回西夏意料外的伏兵第四百三十一回 大軍出征奏凱而還第一百九十回 聞好漢卻是真小人第一百九十五回 龍入梁山初會智深(感謝書友無心爭鋒打賞)第五百七十回 童貫驚魂李彥命運第四百七十八回 女真出兵救援燕京第二百二十八回 花榮入夥一百單八第一百六十九回 林沖設謀救史進第一百四十一回 士氣振大戰凌州軍第三百回 定計謀調兵遣將第五百回 林沖之女林愛娘第二百四十回 豹子頭絞殺王矮虎第四百三十七回 遼國發兵是何目的第四百七十五回 宋徽宗有心起兵第五百三十二回 宋徽宗朝議梁山泊第四百二十三回 林沖賭鬥瓊矢鏃第九十三回 建制度十條振軍心第三百一十四回 豹子頭再臨大名府第五百三十一回 宋朝文武看衰宋朝第二百五十七回 三賊密謀童貫掛帥第二百二十九回 扈三娘終歸豹子頭第二百三十七回 三山聚義救青州第二百五十五回 豎義旗大軍集結第二百九十一回 天下爲棋皆爲對手(感謝無聲守候打賞)第三百七十五回 田虎林沖朝堂之爭第十三回 收良徒路經揭陽嶺(求推薦)第五百七十回 童貫驚魂李彥命運第一百七十三回 祝彪大鬧李家莊第四百零九回 盧俊義炮轟太原府第三百九十一回 爭分奪秒誰先到達第五百八十三回 石寶分兵滅國開始第五百七十一回 梁山好漢皆不懼死第十六回 再結拜李俊話英雄(求收藏)第二百零三回 水陸並進再徵梁山第二十一回 解疑惑徒弟表忠心第三百六十七回 豹子頭問答瓊矢鏃第四百八十二回 大軍回撤轉變思路第一百七十一回 祝家莊挑釁梁山泊第三百七十七回 梁山實力不容小覷第十回 生辰綱林沖設謀第四十一回 謀水泊林沖見佳人(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二十三回 林沖賭鬥瓊矢鏃第四百一十九回 兵敗田虎的絕望第四百二十七回 田虎死天下反應第五百七十一回 梁山好漢皆不懼死第二百八十回 攻城一戰留萬屍第四百八十四回 燕京城破遼國覆滅第四百九十二回 盡得燕雲十六州第八回 結兄弟如虎添翼第二百八十二回 前後夾擊大敗官軍第一回 夢醒已回千年前第三百三十三回 亂起吳學究之謀第七十七回 情難已衆將下山第二百二十三回 救花榮遇寶光如來第三百四十八回 圍點打援林沖之謀(謝天帝永恆打賞)第五百一十七回 伐金之戰拉開帷幕(謝天帝永恆打賞)第四百一十九回 兵敗田虎的絕望第一百四十三回 凌州軍一網成擒第五百一十二回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三十六回 奏凱蔡攸的安排第五百三十一回 宋朝文武看衰宋朝第四百五十七回 意料之外的收穫第三百零一回 到晉州情況突變第四百一十三回 關鍵一環混入汾州第二百六十一回 高廉陸謙雙探營第一百四十七回 過新年喜添四頭領第四百六十一回 兀顏光忌憚的女人第二十五回 豹子頭會浪裡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