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

李孟回到膠州之後。所受到地歡迎遠遠的超過其他地方,李孟榮升山東總兵,每個膠州人都是感覺到榮耀,每個依附在膠州營身上生活地人都是感覺到高興。這完全是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集體。

膠州知州吳文頌,膠州同知周揚,見到李孟按照官場的禮節已經是需要跪拜了,當然李孟和他們也不需要這個講究。

南京鎮守太監劉福來派來道賀地使者,倒是比膠州營早到膠州了一段時間,這次派來的人卻是管家劉遷。這也算是老太監地心腹親信。和李孟見面之後,雙方都是客氣親熱,除了書信之外,劉福來還讓劉遷給帶來口信,大體是恭喜地意思。老太監對這位“侄兒”這麼快就成爲了鎮守一省的總兵大將也是感覺到頗爲的驚訝,但這個驚訝是其次的。劉福來在信上卻是催促李孟抓緊要個孩子。

那封信上完全是以一名長輩的語氣教育告誡,劉福來說自己也有不小地身家。李孟這邊偌大地基業,但李孟這邊至今也沒有個子嗣。連個傳承的人都是沒有,如此欣欣向榮的局面之中未免有些隱憂。

信上還勸誡李孟。而今也是朝廷的一等武將。身份地位都是足夠。夫妻恩愛是一回事。但身邊置辦姬妾伺候也是一個官風體面的問題,劉福來還提到。記得當日離開南京地時候。不是有兩名絕色女子隨行返回嗎,怎麼至今聽說李孟只有一名正秦,並沒有納妾。

看到這些,李孟還是有些尷尬。按說對方是個太監,對這類事情應該不關心纔對。怎麼會在信上說地如此詳細。

實際上,南京鎮守太監劉福來所說地這些並不是閨房私密。而是所謂男女倫常,後代傳承地大禮之事,而且說地的確是現實。李孟眼下在山東的獨立王國。沒有繼承人地話,膠州營系統內地人都是擔心。萬一李孟有什麼不測,這一切就會立刻煙消雲散。

不過李孟是現代人的思想。壓力又大。對這方面考慮的不多。下面地人又多是沒有成家的年輕人。也很少想到。能想到這一點的大多是文官。地位比較低是一方面。二來是接觸的機會也是太少。

這次就是鎮守太監劉福來不說這個。下面地周揚和寧乾貴也要主動來提這個建議了。李孟看到這封信之後。開始覺得尷尬。接着覺得有些好笑,不過仔細想,卻真是身以爲然。在什麼時代就要做什麼時代的事情。看來自己也該抓緊要個孩子。

實際上李孟不知道,在東昌府地顏知府夫婦,也給自己的女兒來了一封私信。這封信上一是說明自己夫妻兩人平安無事。二來是委婉的提出了批評,說是雙方成婚這麼長時間,爲什麼沒有子嗣地消息,作爲正秦主婦,這也是顏若然的失責。

如今地李孟可算是榮華富貴了。一省的正印總兵已然是數得着地大將,即便是朝廷中樞有人不太待見,將來做爲總兵夫人地顏若然得到朝廷的封賞誥命也是板上釘釘地事情,勸告自己的女兒要大度些。不要干涉李孟和其餘幾個女子地親近,主動地給李孟置辦姬妾侍女。

顏知府開始對李孟這武人深惡痛絕。可後來女兒還是被李孟軟硬兼施的娶了過去。可惜着這個女婿地幫襯。毫無背景地他一路高升。從知州坐上了知府,這個知府即便是各兵備道和省裡的布政使司也要客客氣氣地對待心態已經是些許地變化了。

等到這次韃子大軍從臨清州突入山東。最近距離聊城也就是百餘里,在城頭甚至都能看大隊人馬揚起地塵土,那時候顏知府也是覺得自己大限將至,恐怕也要與城共亡了。

好在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總算是讓人鬆了一口氣。不過這些卻讓這顏知府想起當日李孟在他面前說得話:

“如今這亂世。若沒有武人地刀槍,哪裡有太平安寧……”

至此對自己這女婿的印象完全地改觀。而且也是想明白了,自己就這一個女兒。李孟又是個孤兒。將來夫婦二人到底是靠誰來贍養,還不是靠李孟和顏若然小兩口孝敬養老,再怎麼厭惡都是一家人啊。從這開始顏知府開始替李孟來操心。

在和膠州營親近地人之中。膠州知州吳文頌心中卻不那麼高興,他倒不是因爲李孟如何而生氣。而是懊悔自責。

吳文頌來膠州做同知,到膠州知州這個位置。很大部分是因爲劉福來在京師做司禮監秉筆太監,在南京城做南京鎮守太監地照顧和麪子,吳文頌開始地時候也是覺得自己和李孟之間理應是平輩論交。自己沒必要太過接近。

像是舉人周揚那種開始平輩論交,到最後完全地以下屬自居地心態。膠州知州吳文頌甚至還有些瞧不起。因爲這樣地心態,吳文頌一直是和膠州營這個團體保持着若即若離的狀態,結果到了今天,卻突然發現李孟一下子做到了這般富貴。身邊地人都是跟着發達了起來,有傳聞東昌府的顏知府有可能升任山東布政使司左參政,而膠州同知周揚可能是成爲萊州知府同知。

這樣的官位擢升。對於顏、周兩人來說都屬於是超拔。極爲地難得,而吳文頌卻只能是原地踏步了,而且凡事都有先來後到,吳文頌心裡知道。就算是自己再去投靠,身份地位也是不如前面那些人了。

凡是這類的事情,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也是難免。只是人要眼紅嫉妒心態總會有些問題。

處理完各處地禮尚往來。李孟回到了逢猛鎮的李家莊園。儘管這邊也是當作個軍事基地來經營。但李孟回到這裡還是有種回家的感覺,渾身上下都是感覺到輕鬆。

在這家中倒也是有些悲喜劇,顏若然和木雲瑤、顧橫波、柳如是過來迎接地時候。顏若然和木雲瑤開始還是笑。笑着笑着卻是哭了起來。這自家地宅園裡面。內廳卻是沒有什麼外人。連下人都是被遣散開,女眷們也就放開來。

李孟頗有些手足無措的心想自己回家明明是喜事,爲什麼突然就哭起來呢。別看外面在戰場上。就算是生死廝殺李孟都能鎮靜應對。但這時候卻沒轍了。

哭還不算什麼。哭了會。顏若然居然是緊緊地摟住了李孟,木雲瑤也是扯住了一條胳膊。哭地更加厲害。一副生怕李孟離開的模樣。

好不容易安撫下來,李孟才知道到底是因爲什麼。事情倒有些趣味。濟南軍議之後。爲了保密的需要。雖然使用地是親信的文書來記錄,但還是用不同的人記錄分別的場次。儘量打亂,一些總結性的東西都是由李孟隨軍地帳房完成,言辭字句上有不少的謬誤之處。

這些零散雜亂地文字必須要有人整理才行,如此核心地機密冊子。能放心整理,還有要有相應地能力,還要儘快的整理出來。下發給各個軍將。

符合這個標準要求地機構,想來想去,也就只有膠州營這個級別最高。又是最隱秘的李孟內宅地這些女人了。

因爲事情重要而且緊急,所以一向是操持家務不管這文牘之事的顏若然也參與了進來。這“濟南軍議紀要冊子”詳細記載了軍議上的各種討論,大的方針戰法。甚至還有戰場上肉搏需要注意地事項。

這戰場上地肉搏注意的事項。最直接的範例就是李孟親身經歷的那場戰鬥。步兵如何和騎兵進行冷兵器的格鬥。

李孟的這幾個女人看到這麼活靈活現地文字記錄,當即是被驚嚇到了,李孟地這些女人們雖然是身處內宅,可耳目及其地靈通,要知道靈山商行和黃平地探子也要和她們通報情況。但外面地人生生死死,再怎麼血淋淋的事件不過是些文字記錄而已。感覺和自己無關。很遙遠。

但這次。卻發現自己最親近的人原來每天也是在這樣的殺伐血腥之中,隨時也有聲明危險。原來顏若然、木雲瑤在李孟遠行的時候。不過是捨不得走和思念帶來地愁緒。可現在就變成爲李孟安全地擔驚受怕。

等到李孟一回來。女人們幾個月地擔驚受怕的緊張情緒驟然地放鬆。出現這般的失態也就難免了。

不過顧橫波和柳如是在邊上卻頗爲的尷尬。她們和李孟的感情沒有顏若然和木雲瑤那麼深厚。顧柳兩女也是驕傲之人。雖然心知今後這輩子就要依靠李孟。可卻無法假作深情。實際上李孟對她們這樣的表現心中卻是頗爲地欣賞。自然總比矯揉做作要好。

在隨即的家宴上,木雲瑤有些驚喜地發現。李孟對她地態度親近許多。而且這種親近和平日間的不同。顧柳二女也感覺李孟放開了些.

李孟態度地變化,有那幾封信地功勞。再者。血戰歸來。生死邊緣轉悠一圈心態的確不同……

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98章 真相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241章 堅持第89章 戰戰兢兢第283章 草木皆兵 破竹不成第261章 分潤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9章 河畔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135章 不負君心第261章 分潤第57章 鳥銃第496章 大勝 汝陽陷落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208章 砍了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370章 北邊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162章 很俗套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196章 孫和鬥第255章 送行 撲空第152章 託付第452章 開封 楊承祖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54章 遼民苦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27章 殺雞牛刀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74章 我進爾退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429章 柳家 求殺人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523章 遇陛下 此生無憾第188章 輕重第48章 前任師爺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18章 將來吃肉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63章 炒作第525章 南北朝第8章 賺錢了第9章 驚變遭難第214章 賓客如雲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134章 五萬兩第241章 堅持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219章 模仿第486章 擊潰戰第152章 託付第389章 大亂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14章 鉅款第94章 莫名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151章 記憶的歷史 印證第230章 護莊隊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爲守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27章 殺雞牛刀第150章 入寇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44章 火線提拔第340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142章 柳大人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29章 有人找第357章 再戰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331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357章 再戰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
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98章 真相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241章 堅持第89章 戰戰兢兢第283章 草木皆兵 破竹不成第261章 分潤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9章 河畔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135章 不負君心第261章 分潤第57章 鳥銃第496章 大勝 汝陽陷落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208章 砍了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370章 北邊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162章 很俗套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196章 孫和鬥第255章 送行 撲空第152章 託付第452章 開封 楊承祖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54章 遼民苦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27章 殺雞牛刀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74章 我進爾退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429章 柳家 求殺人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523章 遇陛下 此生無憾第188章 輕重第48章 前任師爺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18章 將來吃肉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63章 炒作第525章 南北朝第8章 賺錢了第9章 驚變遭難第214章 賓客如雲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134章 五萬兩第241章 堅持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219章 模仿第486章 擊潰戰第152章 託付第389章 大亂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14章 鉅款第94章 莫名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151章 記憶的歷史 印證第230章 護莊隊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爲守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27章 殺雞牛刀第150章 入寇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44章 火線提拔第340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142章 柳大人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29章 有人找第357章 再戰第329章 爲家 爲天下 爲誰第331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357章 再戰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