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南北朝

華元年二月十六,南京的明朝百官因崇禎皇帝殉國,紛紛上奏請太子在南京的太子朱慈繼位爲帝。

華元年二月二十,朱慈稱帝,帝號弘光,在沒有李孟的歷史上,這個帝號應該是他的一個遠方兄弟繼承。

任命劉宗周爲內閣輔大學士兼任禮部尚書,大學士馬士英爲副輔兼任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按照大明的規矩不得管部,偶有特例那都是極爲得皇帝恩寵的,如今江南一帶一切都是草草,也只能是特事特辦。

南京鎮守太監劉元斌爲領太監,統管內宮以及南京錦衣衛,黃得功爲應天總兵,劉良佐爲鎮江總兵,拱衛南京要地。

即位的時候,給在九江的寧南侯左良玉加封,封爲寧南公,大明第一等的爵位,算起來,左良玉和李孟而今已經是一樣的爵位了,如果在同一體系的話。

武將大都是得到了爵位,黃得功被封爲忠勇伯,劉良佐則是毅勇伯,從前武將若是想得到爵位,那要立下絕大的功勳纔有可能。

而現在江南小朝廷建立,弘光皇帝不要錢一樣的把爵位撒了下去,那劉宗周號稱是方正,可對這個大違禮制規矩的事情,也是閉口不言。

小朝廷控制的地盤是南直隸江南部分、浙江、江西、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看着也是半壁江山,可這半壁江山細細數來,江西此時等於是寧南公左良玉的自家地盤,福建是鄭家的獨立王國,兩廣雲貴之地距離太遠,遠水解不了近渴,那四川看那個態勢,不是被流民奪去,就是被山東奪去。

真正能控制住的,也就是江南和江西這一塊地方,他所倚仗的武力,就是盧九德的幾萬兵,黃得功和劉良佐地兵馬,馬士英從鳳陽帶回來的部隊,還有南京守備魏國公徐家爲代表的勳貴武裝。

這樣的局面,可就沒有什麼朝廷武裝的說法,基本上把各處的兵馬都是在各處自己手上控制着,兵爲將有,這局面說白了也就是軍閥化,幾家軍閥合起來支撐着皇帝的存在,現在兵在手中就是實力,誰也不會把兵權交出去,皇帝能調動與否,無非是看那些軍閥對小皇帝地態度。

何況朱慈年紀不大。從小又都是養在宮闈之中。對這治國坐天下地事情都是懵懵懂懂。全是盧九德和劉宗周手把手地教。更是談不上什麼威信。唯一地方法也就是把爵位撒出去籠絡人心。

這段時間。北直隸每天都在殺人。除卻河間府和永平府之外。北直隸其餘各處地黎民百姓對山東地印象很不錯。

膠州營不光是對地方上盤剝地輕。而且很是講理。只要你在他定下地規矩中做。肯定不會惹到什麼麻煩。

人善被人欺。官府太好說話了。民間也有不少地豪強百姓開始琢磨着弄些花樣。看看能不能在這膠州營地身上賺些便宜。

這樣地心態。崇禎皇帝地被殺。大批地潰兵涌入。京師周圍幾個府地治安一下子就崩潰了。到處都是潰兵在燒殺搶掠。本來已經是太平了段時間地村寨。又變得緊張了起來。大戶人家動員起來家丁和民壯自保。小戶人家紛紛朝着河間府或是永平府逃難。

不過這樣地局面並沒有持續太久。緊接着膠州營地河北軍、武裝鹽丁和護莊隊開始大批地進入。

一貫是給人和和氣氣,軍紀嚴明的印象的膠州營,暴露了他鐵血的一面,武裝力量四處的清剿,那些本就是草包一般地潰兵怎麼可能抵擋的住,本來還琢磨着被抓住大不了是服苦役,到時候逃出來就是。

誰想到膠州營所做地就是殺,抓到潰兵就地斬,不接受投降,不治療傷員,抓到之後,只有殺。

到了正月十五左右的時候,地方上平定異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膠州營地肅殺之名可以止小兒夜啼。

地方上那些有歪心思的人士各個噤若寒蟬,誰也不敢亂說亂動,拼命地擁軍助餉,大家這纔想起來,這山東兵馬當年可是在北直隸屠殺了四萬多的韃子兵馬,在京師外面擺下過京觀的。

直到把地方上都給殺服了之後,河北軍總兵張江這纔是頒佈了封刀的命令,可以接受潰兵流賊的投降,所有俘虜將送到各處的屯田田莊做五年到十年的苦役,看錶現情況調整他們屯田戶的等級。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的潰兵,還有哪些趁亂而起的匪盜,當真是如逢大赦,他們已經被膠州營殺怕了,幾年的苦役算什麼,總比被這些殺神宰了要好。

真定府的晉州柳家現在

揚眉吐氣了,北直隸的大族豪強有個麻煩,那就是北莊、勳貴產業太多,自己想要賺錢,總是會引起這樣那樣的衝突,儘管柳家也有不少人做官,可比起那些貴冑子弟,皇家血脈,可是差太遠了。

到了現在,一切不同,目前晉州的柳家是北直隸唯一和山東掛上關係的大族,李孟的夾袋裡也是缺人,直接是把柳清揚升做北直隸巡撫,統管除順天府之外的各府,這柳家的生意跟着膨脹了起來,北直隸巡撫,根本就沒有這個職位,可如今的北直隸各府州縣,再也沒有一個官位比這個更有合法性了。

柳清揚知道是自己下對棋子,幫着大軍在山西的動作,在草原上的物流往來,還有在北直隸的情報打探,牽線搭橋,軍餉操辦,這些事情,齊國公給了足夠的回報,如果想在新朝有更大的富貴,那就要看自己的表現了。

這柳家的柳清揚在沒有李孟的時代中,他泯沒於時代的大潮之中,可在這個時代,有人賞識提拔,很快的就煥出自己的光芒,儘管李孟久石讓柳清揚維持河北地方,可柳清揚卻在主動的觀察河南和山東的作爲,以及河間府和永平府這被山東統治一段時間的地方,沒有人吩咐,柳清揚主動的開始清量各處的土地,並且把皇莊地產重新的清點,登記造冊之後,把統計後的結果,交到李孟的手中。

柳清揚此舉,的確是大得李孟的賞識,少不得記在心中,今後更有大用。

山海關總兵高第的投誠文書是在正月十二這一天出的,他和手下兵馬被堵在了撫寧衛那邊的狹小地方,消息極爲的閉塞。

等知道外面的情況後,山海關總兵高第後悔都來不及,所能作的也就是快些把投誠文書送到齊國公那邊。

高第在送投誠文書的時候,卻也存了個心眼,比他消息更閉塞的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他沒有去通知。

他心裡想得明白,齊國公這種成大事的人肚量一定不小,儘管自己做抉擇有些晚,可還會被原諒,但二月初二的時候,他得到了通報,河北總兵張江親率六千兵已經到了撫寧衛的城下。

投降,一兩銀子一個兵,保全家人家產,去做個富家翁,山東的條件開的乾脆利索,山海關總兵高第聽到之後,卻覺得好像是五雷轟頂,人在這個位置,一呼百應,土皇帝一般,怎麼可能輕易的放棄。

可不丟又能如何,難道和山東兵馬開戰,打得過嗎,高第心裡可沒這個把握,自己的幾支兵馬都是栽在對方手裡,而且是敗得乾乾淨淨,怎麼去打得過。

現在高第已經明白,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跟山東要求的那般,保全家產和家人,下半輩子去做個富家翁了,可不甘心啊,這麼多東西,這樣的位置,難道就要這麼輕易的放棄。

讓他下決心投降的原因很簡單,河北軍總兵張江這次帶來了十六磅的野戰炮,在城下架好火炮,裝填好彈藥,一炮轟出。

膠州營目前的水軍艦船中,還有更大口徑的長炮,但在陸戰上,這是威力最大的火器了,一炮打出,正對着的撫寧衛城牆就是被轟開了個口子,磚石粉碎,城上的衛兵早就是閃的遠遠的,可看見這缺口,人人咋舌,再有這麼一炮,城牆直接就被打開了。

武力懸殊如此,那還打什麼,難道等火炮把城轟開,對方那些穿着甲拿着火銃長矛的精兵進來屠殺嗎?

好在守衛城牆的那軍官是高第的心腹,還是講點良心,在投降之前,急匆匆的跑到高第在城中的府邸,說了城外的情況,高第這纔是徹底死了這條心,一邊派人在城頭喊話,讓對方暫時停止攻勢。

當日下午,高第率本部軍將出降,交出一切軍權,自帶家眷家產在一隊山東士兵的護送下去山東居住。

弘光皇帝在南京即位的第二天,山西巡撫與山西府縣官員聯名致信齊國公,請求膠州營入晉維持治安,山西百官,願意接受齊國公的安排,

華元年三月初一,齊國公李孟自稱齊王,同日,山東面向天下頒佈了“無主田地處置賣策”,天下喧嚷。

江南的弘光政權,被世人稱作南明,有文人寫打油詩嘲弄:紛紛攘攘,新朝模樣,只是不知,末了是陳還是唐。

南陳、南唐,結局如何,盡人皆知

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205章 破城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7章 正義感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15章 只是懷疑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525章 南北朝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38章 城門所見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55章 猥瑣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157章 蹊蹺第340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155章 猥瑣第441章 再入城 終有報應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77章 有客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226章 溫水煮青蛙第297章 無心之言 或許成讖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12章 趁着天黑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來第245章 奪門第480章 似曾相識的決戰第86章 新火銃第417章 崩第144章 請校閱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43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小酒館第151章 記憶的歷史 印證第495章 大潰敗第389章 大亂第198章 大宅門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144章 請校閱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229章 屯田和垂簾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69章 酒樓所聞第357章 再戰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467章 滿洲包圍圈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43章 狹路相逢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182章 再提親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48章 前任師爺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66章 孟浪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382章 求戰 使命感 戰始第193章 閒事第116章 不通生意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54章 遼民苦第14章 鉅款
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205章 破城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7章 正義感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221章 喜事臨門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15章 只是懷疑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525章 南北朝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38章 城門所見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55章 猥瑣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157章 蹊蹺第340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155章 猥瑣第441章 再入城 終有報應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77章 有客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226章 溫水煮青蛙第297章 無心之言 或許成讖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12章 趁着天黑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來第245章 奪門第480章 似曾相識的決戰第86章 新火銃第417章 崩第144章 請校閱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43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小酒館第151章 記憶的歷史 印證第495章 大潰敗第389章 大亂第198章 大宅門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144章 請校閱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229章 屯田和垂簾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69章 酒樓所聞第357章 再戰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467章 滿洲包圍圈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43章 狹路相逢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182章 再提親第253章 鉅鹿 賈莊 盧象升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48章 前任師爺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66章 孟浪第298章 城頭觀兵 京師弄險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382章 求戰 使命感 戰始第193章 閒事第116章 不通生意第464章 巧拙自知 百炮雷鳴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54章 遼民苦第14章 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