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

有功名的舉人從賊,別看舉人在大明多如狗,但這舉人居然加入流寇李闖的隊伍,那就實在是驚世駭俗了。

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君臣忠義的教育累計下來,整個天下的理學環境,種種種種,恐怕這牛金星深夜夢迴,都會感覺到一種刻骨銘心的惶恐,甚至是恥辱,外人看來,身爲秀才的牛想必也是在旁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不過牛這五年來,第一次睡安穩覺,就是在這闖營之中,睡的格外香甜,牛金星儘管現在戒酒,但在五年前素以豪爽著稱,和同輩飲酒往往是過量,人過量就容易大言,而言多必失。

寶豐縣令府中,縣令的內眷裡面有些不好的事情在民間傳聞,這類他家醜事,往往是衆人最喜歡談論的話題。

牛金星的酒後多言也正是說的這件事,但運氣不好,有人卻把他酒後的話語傳到了縣令的耳朵裡。

按照這舉人的出身,在縣城裡面也可以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廕庇些農戶們的田地,自己吃些抽成,也是小富。但惡了縣令,這日子可就不那麼好過,寶豐縣令的處處刁難,讓牛家在城內舉步維艱。

無奈之下,牛家父子只得是去有親戚的盧氏縣城暫避風頭,誰想到不光是他們在盧氏有親戚,那盧氏縣令和寶豐縣令本是同年的交情,牛家父子一進盧氏縣城。就被縣令找了個芝麻大地理由丟進了監牢。

直到今天,牛還在感嘆當日的好運氣,遇到外省的豪客給了筆銀子。這才把牛金星從大牢裡面贖出來,而且那豪客也不圖什麼,借完錢之後,就消失無蹤,真是人間自有慈悲在啊。

知道縣令想要對付自己,可牛金星一家在當地也是不小,家大業大,本鄉本土。可不是說搬就能搬地,只得是咬咬牙,把家中的家底加上變賣了些家產湊了不少數目的銀子,送給了寶豐縣令,爲自己求個平安。

本來牛金星父子心想,這筆錢送上去,熬到這縣令任期滿,人一走,也就萬事大吉,誰想到那縣令收了錢也就是消停了一年而已。等到還有幾個月就要離任,找了牛金星的一件小事,又把他關進了監牢之中。

可憐這牛金星自從盧氏縣城那件事情之後,已經是謹言慎行,不敢再犯什麼錯誤,可還是被關進去了。

河南大災,牛家也是靠着一點積蓄勉強的維持,再湊出送給縣令的銀子,卻拿不出太多了,相熟的衙門差役幾次偷偷的傳話出來。說是在縣令離任一月之前,這牛金星必然是瘐斃在監牢之中。

牛家已經是完全絕望,牛夫人和兒子已經開始給牛金星準備後事了,誰想到。這時候,李自成地闖軍打破了縣城。

把牛金星放出來之後,牛家父子回想這些年間的事情,發現牛家竟然始終被官府惦記着謀害,後怕先不說,竟然有一種天下雖大,但無處可去的心境,人被逼到絕路上。很多事情都是顧不得了。既然你大明朝容不下我們牛家,那就索性反了。全家投了闖營。

晃晃蕩蕩的馬車上,牛的心思根本不在眼前的大路,和將要進行的會談,反倒是回想起這些年的往事。

進入闖軍之後,雖然每日裡都是跟着大軍東西飄蕩,但這些所謂的“流寇”給他們牛家的尊重,是什麼地方也比不了地。

每逢闖營商議大事,闖王必然會邀請牛金星前往共議,李過和高一功還經常來拜訪求教,就連年紀輕輕的牛,衆人也都是客客氣氣,牛這幾年在縣城之中,低聲下氣的和衙役官差打交道,突然換個位置,還真是感慨萬千。

牛金星怎麼想不知道,牛夫人怎麼想不知道,牛也是家中的成年男子,自己也不去問這些讓家人難堪無趣的問題,不過他自己來說,每天晚上沾到枕頭就是呼呼大睡,香甜的睡到早上,這就是他自己的感受,最起碼活的心中舒服。

不必要半夜被自己的噩夢嚇醒,或者是聽到有人敲門就懷疑是縣裡的官差過來拿人,對牛來講,這也就足夠了。

想到這裡,牛心中地忐忑和驚懼倒也去了幾分,闖營對我牛家也算是不薄,我牛也算是闖軍中的一員,出生入死也是應該的。

不過,牛金星爲軍師,倒還真是頗爲的合適,因爲牛金星在家讀書地時候,對兵法戰策的書籍就有專門的愛好。

牛坐在馬車上胡思亂想,他身邊的騎士們卻都是緊張異常,連夜出營,沒有月光的映照,漆黑一片,好在是有個嚮導前面領路,但這夜裡面倒還好,天光乍現,沒過多久,這些車隊的騎士們,就看到周圍有遊弋的騎兵。

郝搖旗的馬隊都是聚攏在一起,而且他地馬隊沒有受到什麼損失,一直跟着郝搖旗,被打散地都是步卒,開封城內的兵馬又不敢出來,那遊弋在周圍地這些騎兵身份就昭然若揭了,肯定是山東馬隊。

雖說過來是使者密談,但在沒有進入對方的軍營之前,要是在外面就被對方的騎兵殺掉,那實在是太冤枉了。

小牛相公在馬車上魂不守舍的想事情,可護送的那些騎士各個着急,都把刀槍抄在了手中。

但外圍遊弋的那些騎兵,最近也不過是靠到了百餘步的距離之內,然後又是遠去,倒是讓人莫名其妙。

走到太陽升起,眼見就要午時,胡思亂想了一晚上的牛這時候卻是累了。倒在馬車上呼呼大睡,護送地闖營騎兵推醒了他,開口說道:

“牛書辦。咱們兄弟也就是能送到這裡了,差不多還有十五里的路程,就要你自己走了

牛揉揉眼睛,還沒有清醒過來,聽到這護衛騎兵這麼說,頓時是嚇了一跳,直起身來開口說道:

“你們回去,這些官兵會不會直接來抓我。萬一半路上直接動手殺人怎麼辦!”

那騎兵頭目轉身張望了下,搖搖頭開口說道:

“要是動手抓人或者是殺人,恐怕對方早就動手了,這一路上差不多看到了將近三百對方的騎兵。”

說到這裡,這騎兵頭目在地上啐了一口,低聲罵道:

“打了這麼多年,老子就沒有碰上這麼古怪地官兵,看着比咱們闖營的馬隊都要精良。”

身爲流寇,卻說官軍比流民的騎兵要強是古怪,偏偏牛聽這個也不覺得對方的這話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

太陽已經很高。儘管周圍還有騎馬的人遠遠窺探,可終究是比夜間有些安全感,牛心思的也穩定了下來,聽到對方說要走,連忙的從馬車上跳下來,拱手作揖地感謝道:

“多謝幾位兄弟夜間的護送,還望回程一切順利!”“讀書人的道道就是多,這都是咱們弟兄份內的事,客氣甚麼,這趕車的車伕是當地找的。他們認識路,你跟着走就是,接下來牛書辦,你也要小心啊!”

那名護衛的頭目笑罵了一聲之後。開口叮囑了幾句,邊上自有人給那車伕囑咐,那兩名車伕家小都是在闖營之中,自然曉得如何做,連連點頭。

一切交待完畢,這護衛的頭目抱拳點頭,上馬領着人朝着來時的方向奔馳而去,牛下了馬車。跟着走了幾步。兩輛馬車實際上不是用來載牛的,而是拉着車上地這些箱籠。都是在洛陽搜檢的財物,雖然箱籠不多,可頗爲的沉重,顯然是貴重的金銀財寶,要用馬車來拉。

離開的護衛騎兵才消失在視線之中,牛雙手在臉上揉搓了幾把,感覺清醒了些,剛剛要上馬車,卻看到一直是遠遠在邊上游弋的官軍騎兵,朝着這邊聚集了過來。

兩名趕車的車伕開始還沒回過味,等反應過來,什麼也顧不得了,拔腿朝着來路就跑,在馬車上的牛想要招呼都喊不住。

不過這牛倒是有些覺悟,索性是坐在馬車上不動,這些聚攏過來的騎兵倒也頗爲的有趣,一行人先去追擊那逃跑地兩名車伕,很快就是逼住,讓那兩名戰戰兢兢的車伕回到這邊來。牛看着靠近的官兵騎兵,也是有些顫抖,這可是他投入闖軍後,第一次面對面的和官兵打交道。

一名正當面過來地騎兵距離這馬車十步左右卻也是停住了馬匹,在馬上客氣的抱拳說道:

“這位先生可是那邊來的?”

對方的和藹態度,倒是讓牛鎮定了許多,而且對方言語含糊卻指向明確,更是讓他心中有把握了許多,這山東兵馬,果然是等着他們去談的,想抱拳,卻覺得不太合適,連忙跳下馬車來,依足了禮數行禮,客客氣氣的說道:

“正是那邊過來,還請各位帶路。”

本來這牛是準備用“軍爺”這個詞,後來硬生生的打住,心想好歹自己也是闖軍的使者,可不能自己失了身份。

過來地這位騎兵對牛不卑不亢地態度也是頗爲欣賞,當下朗聲說道:

“既然如此,就請先生跟着我們走吧!”

話說完,撥轉馬頭,小跑着到了馬車的前面,慢慢聚攏過來地官軍騎兵都是自覺地來到這馬車的兩旁,列成兩隊,看着還真是有些迎接的莊重。

此時在黃河岸邊的李孟軍營之中,卻正在接待開封城過來的使者——開封府推官黃澎,這開封府的推官過來,目的倒也是簡單,催促山東兵馬前行,儘快到開封城下解圍。接待這推官的,卻不是山東總兵李孟。也不是巡撫顏繼祖,而是分守青州參將趙能,推官黃澎也算是個有擔當地官員。

闖王李自成圍攻開封城的時候。城中官員驚怖異常,還是他和巡按一起號召民壯守城,好歹是支撐到了陳永福率兵趕回來。

膠州營在趙皮寨的渡口大勝闖軍郝搖旗部,這消息也傳進了開封城內,開封城文武官員無不彈冠相慶,開封城之圍有救了。

而且郝搖旗失敗之後,闖營迅速地收縮了攻勢,只是安排兵馬在開封城的西門佯攻。本以爲郝搖旗大敗之後,山東兵馬肯定會連夜的趕來,徹底的解圍,誰想到這山東過來的援軍居然是毫無動靜。

城內的官員頓時是着急起來,這黃澎自告奮勇,趁着闖軍集中力量攻擊開封城一點,其他處防守空虛,和幾名護衛的官兵一同偷跑出了營寨,連夜騎馬朝着這邊趕來。

說起來他們倒是和牛差不多的時候出來,只不過這幾個人都是輕騎。速度很快,倒是比牛他們早到了些時候。

在山東文官和武將地位平等,甚至是武將地位高些,但在這河南地界,文官們還是有些優越地意識。

推官黃澎和參將趙能的身份頗爲差距,不過黃澎一來是覺得自己文官地位高,二來也的確是心急,一見面,甚至連必要的禮節都沒有,直接的大聲催促道:

“趙參將。開封城尚被賊軍大部圍攻,危在旦夕,而貴部卻踟躕不前,莫非要坐視開封城和周王殿下危急不成。還是儘快行軍,打破這闖賊的圍攻之勢。x

趙能是個好脾氣的人,但這推官黃澎這般做派,卻讓他皺起了眉頭,分守青州參將,青州知府見到他也是要恭恭敬敬的叫聲將軍,地方士紳見到參將趙能,甚至有跪地磕頭的。趙能倒也是以禮相待。客客氣氣。

青州參將,是李孟四大將裡面民間評價最好的一個。但這老好人地做派,可不是讓人蹬鼻子上臉的做派。

聽到這黃澎如此的不客氣,趙能心中也是火大,心想我膠州營從山東跑這麼遠的路程過來救援,你小小的推官見面之後連個感謝的詞語都不說,反倒是惡聲惡氣的催促,哪有這等道理。

當下就是回覆道:

“我膠州營遠道來援,背河紮營本就是行險的處置,糧草輜重還都未上岸,怎麼敢輕易行軍,若是被賊軍抓住了空當,有個閃失,那開封城是救援還是不救。”

若是趙能當年在販賣私鹽的時候,這番話肯定是說不出來,可這些年的地位水漲船高,也是統領萬人地大將,這官腔打起來倒也是有模有樣。

這句話毫無客氣的頂回去,那推官黃澎被噎的夠嗆,這纔是反應過來,對方並不是自己可以吆喝驅使的,但方纔那硬話已經說出來,再要說什麼都是有些不合適,一時間有些尷尬了起來。

他們所在地地方是河灘邊大營的左翼,是趙能自己的營帳,倒是趙能看着營內的氣氛尷尬,同來的那幾名開封城的軍兵都是有些窘迫的模樣,他倒是好心腸,開口招呼說道:

“各位連夜趕路,去喝點熱茶,用些飯食吧!”

那幾名軍兵本就是覺得黃澎說話未免有些莽撞,自己這些跟着出來的都覺得不合適,在軍帳內跟着丟臉,黃澎也是覺得表現不合適,當下開口說道:

“你們幾個也是累地緊,快謝謝趙將軍地好意,下去休息,等下叫你們!”

這幾人連忙的謝過,跟着趙能地親兵走出了營帳,一看這些人一走,黃澎連忙站起來又是一個大禮,開口說道:

“黃某方纔催兵心切,言語上有些唐突了將軍,還望莫要見怪。”

這文官倒是明白事,趙能笑着點點頭說道:

“黃大人也是一心爲公,本將也是理解,哪裡談得上見怪兩次,莫要提了,黃大人也是沒有吃過早飯吧,安排伙房給大人做些?”

趙能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上雖然是帶着笑容,可渾身上下都是微微出汗。讓他打這個官腔實在是不太合適,這些話還都是袁文宏提前教給他地,城內來人催促兵馬前行。趙能就是這個出面推搪的人。

這些打着官腔的客套話都是預備好地說辭,黃澎發火的時候有一套,若是好言好語的相求,還有另外一套來對應。

“趙將軍,雖說貴軍大勝,但闖賊巨寇仍然屯兵於城下,開封城內依舊是危急,大軍若是不及早的前往救援。要是情況有變,那可就是大禍啊!”

對方說話客氣,趙能這邊卻也是及時的跟上,笑着說道:

“黃大人也不必如此的擔心,這幾天軍報文告的不少,平賊將軍左良玉正在沿着黃河順流而下,保定總督楊大人的北兵也是即將渡河,到時候裡應外合,三面合擊,必然是大破於賊兵於城下。我山東軍何必去搶這個風頭呢!”

黃澎聽到這話,心中着急,卻不敢像是方纔那般怒火填膺,無奈地站起來又是作揖鞠躬,想要繼續勸說。

趙能這邊卻有些不耐煩了,緩聲的開口說道:

“黃大人,可記得去年賊寇宋江圍攻開封城的那件事?”

聽到對方說起這個,推官黃澎自然是記得,不過去也是突然想起來,去年來解開封城困局的也是這山東總兵李孟率領的兵馬。一時間不由得有些窘迫,心想這山東兵馬明明是有功於開封城,可自己卻這般的作態,實在是慚愧。當下連連的點頭說道:

“自然記得,要不是貴軍千里馳援,開封城怕是沒有今日了……”

趙能冷冷的回答道:

“當日,開封城門緊閉,不敢讓我山東兵馬入城,反正也是進不得城,何必急這一日兩日,開封城撐得住。等其餘幾方的援兵一同來到。我山東兵馬在城下也有個做伴的,孤零零地過去。豈不是遭人恥笑。”

去年那次馳援,趙能雖然沒有參加,但事後聽人講述開封城門緊閉,防備膠州營,如同是防賊一般,心中也是頗有火氣,這話袁文宏可是沒教過他,但一說出來效果卻是極好,黃澎臉色漲紅,支吾了幾句,頹然的坐回了椅子。

這邊打着太極拳,牛那邊在太陽偏西的時候,就已經到達了河灘地這一邊,儘管牛不知兵,可看見膠州營這大營之後,還是能看出來這山東兵馬和闖軍的不同,營盤的嚴謹,士兵們的精神風貌,一舉一動,都是可以讓敏感的人看出很多東西。

進入營門,本來牛還想請求那些領着他來的官兵騎兵搬運箱籠,誰想到那兩輛大車根本不讓進入軍營,牛還特意的說明:這箱籠裡面都是金銀珍玩,特意送給你家大帥的禮物”,那領路地騎兵只是沉聲的回答:

“大帥只要見使者,沒說要見禮物……”

一路上這些兩邊護送他的官軍騎兵雖然是不苟言笑,但卻讓他心中更加平定,可一進這官軍的大營,牛又是心中忐忑起來,不住地重複着腹稿“將軍眼前就有大禍……其餘兵馬未至,而將軍立大功,必遭宵小嫉恨……左良玉、楊文嶽都是心胸狹窄之輩……若顯得將軍兵馬精強.莫非要去關外與韃子死戰不成…….”等等等等。

他在這裡心中唸叨,都已經是說出聲了還不自知,四名膠州營的親兵兩前兩後的,聽着中間這年輕人嘴中唸唸有詞,都覺得頗爲可笑,不住的回頭看他,可牛還恍然不覺,依舊那模樣。

“先生,帥帳到了!”

護送他的親衛一聲吆喝,有些不安的牛腳下一個趔趄,差點是摔倒在地上,穩住身形尷尬的笑笑,不過那幾個親衛也沒有理會,就看見這邊和方纔經過的區域有很大地不同,空出一片地,戒備也是森嚴了許多。

站在門口地那名衛兵和帶路的幾人交換了下眼神,立刻揚聲道:

“大帥,人到了!”

這通傳倒是簡略,什麼人,爲何而來都是沒有說,但這卻讓牛心中篤定了些,說明對方也是早預料到自己要來,那就是有地談。自己這次安然回到闖營,應該是問題不大了。

而這對方的姿態,想必闖營中的諸將肯定不知道。自己這孤身犯險,和自己父親地顧全大義,一定可以讓牛家在闖營之中站的更穩。

要是等下商談有一點點的功勞,也都是意外之喜,只會讓自己在闖營之中得到更高的評價。

只是牛現在依舊是忐忑,全家加入闖軍,也確實是看到了闖軍對官兵的優勢,這讓他們對自己的選擇更加的有信心。可今日看見這山東的兵馬,卻讓人心中禁不住發顫,原來官軍也有這樣地。

方纔馬罡在營帳中和李孟商議了半天,各個營啓程前往開封城下的開拔次序都已經是定好,但也要在這趙皮寨的渡口這裡維持三千人左右的兵力,而且要足夠的精悍,這可是膠州營返回山東的後路。

而且指望開封城和河南支應自己這兩萬多兵馬需要並不現實,黃河作爲膠州營的糧道也要保持住,這點黃平倒是做過保證,黃河上唯一拿得出手的武力居然是黃河上跑私船的匪盜。其餘勢力都沒有什麼水師,這些匪徒自然也不放在膠州營的眼中。

馬罡提議膠州營應該是派出一支偏師,儘可能地把郝搖旗趕的儘量遠些,郝搖旗收攏了兵馬之後,居然還有一萬八千多人,目前距離膠州營河灘的大營四十多裡,雖說不敢靠近,卻也不遠走。

不過馬罡的這個提議,李孟卻沒有同意,李孟的命令是。如果郝搖旗的兵馬有靠近的跡象,那就立刻把他徹底打垮,如果沒有動靜,就是在哪裡呆着。那不久之後,他們肯定會自己撤走,並不會有什麼危險。

對於李孟的命令,儘管馬罡有些不理解,可還是一絲不苟的執行了,李孟在膠州營之中,通過歷次的事件和戰鬥,已經是建立起了一種權威。說地通俗一點。就是“聽李孟的,不會有錯”。膠州營的武官文臣,普通士卒,人人都是這麼想,因爲自從膠州營建立以來,這個道理每次都被證明。

馬罡告辭之後,袁文宏把記錄的幾件事情給李孟過目,字寫地有些歪歪扭扭,但這不是才子的能力不行,而是從左到右橫着書寫確實是不習慣,這也算是李孟的一點小小特權,還是這樣閱讀舒服一點。

袁文宏這邊記錄的東西並不是剛剛談論的那些,除卻那些必須親自稟報的機要之事,各個軍營和部門相應文書報告,都是由袁文宏這邊整理,然後做出目錄摘要,交給李孟,這樣可以效率更高些。

也有親兵一直是在頻繁的稟報,在趙能的軍營之中,開封府地推官黃澎和趙能地談話,基本上一句不落的都是傳了過來,李孟也是有些好笑,明明自己放心讓趙能去談,誰想到趙能卻一定要這樣。以示對李孟這邊沒有什麼秘密。

“大帥,人到了。”

外面一聲通傳,李孟嘴角掛上一絲笑意,看來這事情都是按照自己謀劃在進行,當即揚聲地說道:

“請進來!”

儘管外面的親兵不知道着客人到底是誰,但李孟用上了“請”字,這很是難得,外面的親衛的姿態也是客氣幾分,伸手做了個姿勢,開口道:

“大帥有令,先生請進!”

李孟一看見進來的這名闖軍的使者,禁不住一愣,驚歎的笑着說道:

“當真是英雄少年,這種年紀能有如此的膽氣,也真是難得了,快進來,快進來。”

李孟也就是三十左右的年紀,不過爲人處事卻老氣橫秋,看着對方的使者年輕,直接就這麼說了出來,要是不知道的,單單聽這個年紀,還以爲是五十歲向上的老者,當然,這也和他兩世記憶的疊加有關。

外面雖然是天氣晴朗,可這軍帳之內卻還是用幾個燈籠照明,倒也頗爲的明亮,李孟含笑打量着軍帳門口闖軍使者,看着年輕人身穿灰布的長衫,一幅讀書人的打扮,看着也頗爲的英挺。

不過這年輕人看着卻有些激動和緊張,李孟心中暗笑,心想這使者還是有些年輕。還是有些畏懼。

端坐在那裡,李孟笑着說道:

“不用怕,這邊也不是龍潭虎穴。進來些就是……”

那闖營派來地使者說話也是有些結巴,上前幾步,先是躬身做了一個大揖,這禮行的幅度未免太大了些,看着倒和磕頭有些差不多,在上首的李孟卻皺起了眉頭,按說現在地闖營正是蒸蒸日上的勢頭。

郝搖旗那邊也是偏師而已,就算是大敗卻沒有傷到元氣。而且開封城下還囤積着幾萬兵馬,勝負遠未可知。

山東兵馬給對方壓力,卻沒有把對方壓垮,雙方保持着這種類似均衡的態勢,這樣纔有談的必要,雙方纔能討價還價。

要不然何必幾千騎兵追而不殺,把郝搖旗的大軍只是硬生生的逼退了幾十裡而已,卻沒有徹底的摧毀。

可派來的這使者態度太低,事事依從地話,卻也不好。這樣提出來的條件,對方根本不會相信這邊的真情實意,約定之類的東西更是無從談起。

李孟坐在上首搖搖頭,卻又聽到這闖營的使者在下面說道:

“學生參見大帥,學生這邊有些要緊事情要稟報大帥,事關機密,還請大帥屏退左右。”

聽着對方的話語,李孟卻愈發覺得無趣,闖營怎麼選了這麼個人來當使者,完全是個書呆子的模樣。

邊上站着的袁文宏看看那闖營的使者。又看看有些不耐煩的李孟,躬身說道:

“那小人就下去了。”

李孟揮揮手,袁文宏和幾名親兵一起走出了帥帳,對於自己逼闖營來談地用意。李孟並沒有和任何一個人明說,不過想必下面的軍將和袁文宏這等文士也應該猜到了不少,畢竟這是很明顯的運作。

猜出來沒關係,這是李孟的決定,只要你是膠州營的一份子,你就應該無條件的支持,無條件的去執行。

私下議論和對這項決定有異議的官兵,基本上他們的名字都會通過各種途徑到達李孟這裡。而這些官兵將來的前程。必然會受到影響,他們可能會退役。去屯田田莊供職,或者是去做武裝鹽丁。

膠州營是大明地官軍,不過膠州營更是李孟的軍隊,膠州營上下效忠的對象有李孟一個人就足夠了。

不過,不管是親兵營,還是黃平的手下,在膠州營中並沒有碰見這樣地情況,對膠州營官兵來說,李孟讓他們去做什麼,那他們就毫無猶豫的去執行,並不需要去多想什麼,這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現在他們和家人所有的一切,都是李孟給予,作爲李孟的部下,他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區這麼做,本就是自然而然的。

至於袁文宏這種人怎麼想,想必不會說出來,不過他還在恭恭敬敬的給李孟辦差,這就足夠了,將來如何,不光要看下面人的表現,下面地人也在盯着李孟地表現。這些外體系加入膠州營的人自然會知道如何地取捨。

軍帳之中的人都走出去,李孟也一直在觀察着那名闖營的使者,發現這使者一直是頗爲激動的狀態,李孟有些頭疼,心想李自成也是一代的人傑,怎麼搞這麼活寶過來做使者,難道不明白這會面的重要性嗎?

等到軍帳中只剩下李孟和那使者兩個人,李孟還沒有開口。

“撲通”一聲,那使者已經是跪在了地上,連連的磕頭,李孟禁不住有些惱怒,心想莫非接下來的話就是“小人被逼,不得已才加入了流賊一方,今日得見將軍,還望將軍收留,離開反逆之處……”

誰想到下面的人卻帶着哭腔激動的說道:

“當日還以爲恩公是神佛降臨,今生今世沒有回報恩公的機會,誰想到天可憐見,今日見卻見到了恩公,恩公在上,請受小人叩謝。”

事情的發展委實是太出乎李孟的意料,他驚訝的站起來,盯着跪在地上的使者,可看那模樣,怎麼也沒有什麼熟悉的跡象。

這種半大孩子一年一個變化,當年在盧氏縣城出錢救人對牛金星一家是天大的恩情,對李孟來說不過是半路上遇見的一件小事,牛自然把李孟的相貌牢牢的記在心中,李孟則早就忘到腦後去了。

也難怪牛激動萬分,方纔走進帥帳的時候,看見坐在上首的李孟,他還擔心認錯了人,不過越看越是相似,等到李孟出聲說話,就更是確定無疑。

牛金星一家這三四年,可以說是處處不順,有人出手援救自然是銘記在心中,當日李孟和牛萍水相逢,卻敢於給那筆銀子去贖出牛金星,端的是豪爽異常,過後沒有任何市恩之舉,不聲不響的離開了盧氏縣城,這更顯出來李孟的仁心。

對這個大恩人,牛金星在出獄之後,還多方派人打聽過,都是毫無結果,李孟這夥人竟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牛的母親還真以爲救牛金星的這人是天上神佛顯化,在家中設下長生牌位,日日的供奉香火,虔誠至極。

即便是來到了闖營之中,這牛夫人依舊是在那裡我供奉着,如此而來,牛對這恩人更是存着一股感恩之心。

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193章 閒事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77章 有客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108章 奇遇第185章 平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1章 穿越第287章 天下之事 前倨後恭第150章 入寇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157章 蹊蹺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55章 大隊長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486章 擊潰戰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63章 炒作第15章 只是懷疑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48章 前任師爺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219章 模仿第28章 造福一方第188章 輕重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278章 信陽觀兵 寧周諫財第146章 開新田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441章 再入城 終有報應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106章 河南行 遊開封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493章 懲罰 突圍乎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232章 後宅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第278章 信陽觀兵 寧周諫財第136章 忙年第471章 山陝當先 闖王逃奔第157章 蹊蹺第84章 禍端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245章 奪門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25章 鹽竿子第57章 鳥銃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205章 破城第27章 殺雞牛刀第95章 假戲真做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112章 豫西第205章 破城第159章 眉樓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165章 侄少爺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
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193章 閒事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77章 有客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108章 奇遇第185章 平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351章 下不成 無力感 抓來問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1章 穿越第287章 天下之事 前倨後恭第150章 入寇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157章 蹊蹺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55章 大隊長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486章 擊潰戰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63章 炒作第15章 只是懷疑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373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48章 前任師爺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219章 模仿第28章 造福一方第188章 輕重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278章 信陽觀兵 寧周諫財第146章 開新田第80章 人生際遇總無常第441章 再入城 終有報應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106章 河南行 遊開封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493章 懲罰 突圍乎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232章 後宅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第278章 信陽觀兵 寧周諫財第136章 忙年第471章 山陝當先 闖王逃奔第157章 蹊蹺第84章 禍端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245章 奪門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25章 鹽竿子第57章 鳥銃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205章 破城第27章 殺雞牛刀第95章 假戲真做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112章 豫西第205章 破城第159章 眉樓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165章 侄少爺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