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文武殊途

孟在上封信裡面問了一個問題,就是在如何去追求女去問一名宮內的太監如何做這些事情,本身就是一笑話。

對於明朝的太監來說,他們並不是鎖在深宮之中不通世事的木頭,李孟問這個儘管是頗爲的奇怪和可笑,但劉太監還是可以解答。

回信裡面先是開玩笑的說是,雖說是親戚,可這問題問我這樣一個沒經驗的老太監實在是爲難,接下來說,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女孩有這樣的福氣被看上了,具體的意見就是請本地的德高望重之輩去提親。

李孟放下信紙,拍拍自己的腦袋,看來確實是有些孟浪了,這麼派人去上門送禮,在官宦之家,特別還是書香門第的知州衙門。

“六子,六子!”

附帶說下,陳六和王海雖說做小隊副,但是連率領十個人的權利也沒有,都被安排在門外值守,按照李孟的話說,總歸是親近的人,用着放心。

很顯然陳六並不這麼想,他滿臉晦氣的推開房門,哭喪着臉說道:

“李大哥,我知道錯了,回去一定是狠狠的操練那些兔崽子,就不要把我和小海放在這裡,這也太丟人了。”

李孟同樣也沒有好臉色,冷聲的訓斥道:

“安排你們領着幾百人在外面駐守,不是去在外面享受的,要不是你們兩個,我早把你們踢回去種地!”

“大哥啊,兄弟們在外面每天是圍追堵截,累得要死,回去還要操練三四個時辰,看辛苦,都是自己兄弟……”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李孟一把揪住衣服,李孟每天大運動量的訓練,又是極爲正確的鍛鍊方法,力量可比周圍的人大不少。陳六子也算是同齡人裡面少有的勇猛之輩,可在李孟面前,還是沒有抵抗。

事實上,陳六子此刻完全的嚇傻了,他不知道李孟爲什麼有這樣大的怒氣,李孟雙手幾乎是把他提了起來,雙眼通紅的怒視着他,咆哮道:

“不練,上戰場的時候等着被宰嗎?你們要不是我的親信,我就對你們行軍法。早就砍了你們地腦袋!”

屋門還是半開。王海聽着屋中大喊,小心翼翼的探頭進來,卻被李孟一眼看到,立刻是大喝道:

“剛纔說的你也給我聽着。如果不是自己兄弟,我就砍了你們的腦袋!”

王海和陳六子都被李孟的突然爆發嚇住了,儘管心裡還唸叨着“咱們不是查緝私鹽的鹽丁隊嗎,爲什麼還說軍法。

”自從兩年前李孟從一個傻子變成所謂的“李二郎”之後,他憑着自己的表現,在這兩個人心中不光是軍事首領,鹽政巡檢,更像是一名長兄。

李孟有時候表現的很急躁,也有些奇怪的舉動,可是這樣地暴怒卻極爲少見。被李孟這麼一喊,王海身體一抖,雙腿發軟。居然是跪在了地上,若是他下屬地鹽丁見到,應該覺得不可思議。

王海在整個鹽丁隊之中是公認的瘋子,年紀小,作戰的時候。卻有一種異乎尋常的勇猛和瘋狂。好像從來不着知道什麼是恐懼一般,這也是王海年紀雖然小。卻可以率領幾百名比他年紀大地鹽丁的原因。

但是在李孟面前,他們都完全懾服於李孟的威嚴之下,李孟的宅院外面自然不光是門外這兩名護衛,特別是發生了從前的事情之後,不過聽着裡面鹽政巡檢,鹽丁的大隊長在那裡憤怒的咆哮,他們自然知道里面幾個人的關係可不單純是上下級的統屬,只能是裝做看不見,耳鼻觀心。

“我要是想過太平日子,我要這麼多人做什麼,我辛辛苦苦把大筆的銀子花在兩千多名鹽丁身上做什麼,我置辦個大宅院,做個富家翁豈不是更加舒服!”

陳六子和王海都已經是跪在了地上,他們雖然是害怕,可還是有些糊塗,心想這鹽丁隊不就是用來守住各個關卡,保證萊州鹽在山東各地沒有競爭對手順暢地銷售,保證不受其他勢力的騷擾和侵害,按照這樣的要求,目前鹽丁地武力已經是完全夠用,甚至還遠遠超過。

突然爆發的怒火,來得快消失的也快,李孟長吐了口氣,已經是平靜不少,看着跪在地上,有些戰戰兢兢,但摸不到頭腦的陳六子和王海,心裡禁不住苦笑,也覺得自己這火氣來的太沒有道理。

事實上,不管是面前跪着地兩個心腹,還是在鐵匠作

試製火銃地郭棟,還有許多人覺得李孟確實是太怪了說法,應該是太操切。

“站起來吧!”

李孟擡擡手,轉身做到了椅子上,平復下心情,沉聲地說道,跪在那裡的兩個人如逢大赦,連忙站起來,李孟繼續說道:

“咱們現在不是在靈山衛所推着小車送鹽的時候了,我李孟從來沒有虧待過兄弟們,讓大家做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你們身爲鹽丁隊長,訓練不嚴,若是真正按照法度來論,掉腦袋都是輕的,這才過幾天好日子啊,外面風大浪大,多少人眼紅咱們兄弟這片基業,不把手裡的刀磨快點,狼就上門了。”

聲音顯得有些疲憊,這話卻比剛纔訓斥更加打動人,陳六和王海對視一眼,向前一步,跪在李孟的面前,激動的說道:

“大哥您話說到這個地步,兄弟要是再不把練好鹽丁,這腦袋不用大哥來砍,兄弟自己割了去!!”

屋中的三人雖然都是二十出頭或者不到二十歲,可這兩年來,大家都是統領幾百上千的武人的首領,這麼貿然的表露真情,屋中暫時的安靜了會,打破這安靜的是李孟,他開口說道:

“讓寧師爺去擬一份帖子,去請周舉人過來,就是去年中舉的周躍雲,記得客氣些。”

兩個人連忙從地上站起來,雖說對李孟這個吩咐很是有些摸不清頭腦,可還是連忙去做,聽到李孟在身後自言自語說道:

“這算是膠州城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吧……”

李孟的身份在膠州城,萊州府,甚至是大半個山東,只要是對於綠林和江湖上有些瞭解的人,就都對萊州李二郎有種敬畏的心理,當然這些人不包括文人,官吏和士紳,也許在膠州本地,知州衙門的人對李孟很是畏懼,可這不如描寫成一種保持距離的態度,知州衙門的官員知道李孟的手段,收着李孟的好處。所做的也就是客氣而已。

畢竟是讀書人,或者是科舉,或者是監生,這些所謂正途出來的人,如何瞧得起一名鹽政巡檢,而且還是低賤軍戶出身的巡檢。

“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這句話放在李孟身上就是“往來皆白丁,談笑有商賈”,要是按照現代的說法,那就素質不高,充其量是個背景不清楚的暴發戶,很沒有檔次,大家都不屑和他來往,在這膠州城人人都知道李孟的場合是如此,何況別的不熟悉他的地方。

當然,李孟和這些人基本上沒有什麼打交道的機會,也不準備去打交道,有錢有人也有官家的身份,再去附庸風雅就沒有意思了。

所以進入去請膠州城內算得上是官場之外地位最高的文人周舉人,陳六子和王海心中驚訝不說,李孟也是心裡有些忐忑。

膠州城不大,帖子要寫完也是很簡單的事情,那邊寧乾貴把帖子寫完,那邊兩個人拿着帖子就出去了,他們現在可是李孟身邊的親兵家丁,這等跑腿送信的工作自然是責無旁貸。倒是快去快回。

這兩個人回來的時候,臉色頗爲的難看,來到李孟的房門前報告說自己把信送到,表情也是很僵硬,李孟心中也是不快,心想莫非還記着中午的訓斥和爆發,自己手下若是訓不得,那還做什麼手下。

誰想到不是這麼一回事,原來陳六和王海去周舉人府上送信,儘管表明了身份,但是周府的家人卻沒有什麼好臉色給他們,陳六和王海這幾年也算是統領,很久沒有受到這樣的氣,那分明是對乞丐的態度——文人對武人倒是一貫如此。

聽到這個原因,李孟一時間無言,只能是搖頭笑笑,這個遭遇倒也是在預想之中,本來就是要碰碰運氣,換個途徑就是了。

之所以去找這位周舉人,那是因爲李孟在一年前的少海樓上所說的那些話,感覺周舉人,那時候的周秀才說的話雖然有些奇怪,可不像是其他人那般有種骨子裡的瞧不起和鄙視,在膠州城中李孟也有自己打聽消息的渠道,說這個周舉人中舉前後,文采風流有多少沒有什麼人聽到,反倒是有些豪俠的名聲。

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91章 腦熱大言第220章 屯田第429章 柳家 求殺人第216章 晉商第77章 有客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240章 忐忑第255章 送行 撲空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469章 引蛇出洞 鐵血肅奸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166章 孟浪第150章 入寇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385章 雷霆擊陣 針鋒相對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79章 謙卑的同知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427章 海外橫財 憑水飛躍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101章 另闢蹊徑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152章 託付第126章 送出去第479章 順軍初挫第104章 東家請客第180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47章 自首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85章 騎馬鹽丁第354章 南直隸 潁上 開戰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126章 送出去第21章 遭遇 殺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48章 前任師爺第274章 礦監丁旭第126章 送出去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33章 小酒館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167章 私聊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8章 賺錢了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455章 塞下曲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504章 絞殺戰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346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248章 穩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86章 新火銃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245章 奪門
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103章 家宅平安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91章 腦熱大言第220章 屯田第429章 柳家 求殺人第216章 晉商第77章 有客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217章 下注而已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240章 忐忑第255章 送行 撲空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469章 引蛇出洞 鐵血肅奸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166章 孟浪第150章 入寇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385章 雷霆擊陣 針鋒相對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79章 謙卑的同知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427章 海外橫財 憑水飛躍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101章 另闢蹊徑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152章 託付第126章 送出去第479章 順軍初挫第104章 東家請客第180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47章 自首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85章 騎馬鹽丁第354章 南直隸 潁上 開戰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126章 送出去第21章 遭遇 殺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318章 濟南 南陽 松山第48章 前任師爺第274章 礦監丁旭第126章 送出去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33章 小酒館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167章 私聊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8章 賺錢了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455章 塞下曲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436章 名將種子 忠心之人第426章 必滅韃虜 南北屯田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504章 絞殺戰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346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248章 穩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86章 新火銃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517章 草原來信第245章 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