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腦熱大言

明朝的讀書人,一幫人是杭嘉湖和蘇鬆常那些家中豪富,在朝中地方上呼風喚雨的東林和對立各個派閥,那是一幫豪門公子在玩政治和醉生夢死,再有一種是讀書人最常見的形態,所謂耕讀傳家,本分種田,本分讀書科舉,希望在毫無希望的正途上取得功名,歷朝歷代的讀書人裡面他們永遠是最多的那部分。

還有一種讀書人,他們好像是意識到了什麼,他們家中一般有些家底,但是這些讀書人觀察形勢甚至是直覺比其餘兩種人要強不少,這些人都是在做準備,或者是已經是開始了行動,唔,具體的例子,比如說投靠東虜女真的范文程……

這位周舉人看起來也和其他人有些不同,最起碼不是那種讀死書,瞎清高的人。所以李孟覺得自己和對方有溝通的可能。

出乎衆人意料的是,第二天,周揚周舉人居然主動上門拜訪李孟,雖說是應邀,可真是讓太多人驚訝了,也包括李孟在內。

“大人,周揚周舉人來拜訪,讓小的通報一聲!”

進門說話的是管理宅院的羅西,他此時是滿臉的不可思議的表情,他雖然是出身平民,可也見過有功名的文人對待軍戶子弟是什麼態度,那都是對待奴隸和倡優一般,在這膠州城小地方,新進中舉的周揚在衆人的眼中就和那文曲星差不多,身份不知道要比這李孟高出多少去,可卻主動來拜訪李孟。

“快請進來!”

李孟對這文武的貴賤之別並沒有同時代的人感受的那麼深刻,所以表現的還算是從容,如果他看到院子裡外值守的鹽丁臉上都有興奮之色,腰板挺得的比平常要直不少,甚至連王海和陳六都是如此。

堂堂地舉人老爺。將來做知縣知府的文曲星居然主動來拜訪我家李大人了,這說明李二郎真是非凡。連這樣一個人物都要來拜訪他。

看着羅西等人誠惶誠恐地把周揚請進來,李孟心中也很高興,看着大步走來的周揚,周揚是三十歲左右的年紀,還留着幾綹鬍鬚,倒是沒有常見讀書人的那種文弱,顯得頗爲壯實,在李孟眼中,這應該是經過有目的鍛鍊。知道鍛鍊的書生,以李孟對這個時代的瞭解,還真是少見,這名周舉人臉上帶着笑容。四處打量着鹽政巡檢的宅院。

李孟作爲主人,正堂的門口下了一級臺階,算是尊重,他有些鬱悶地看到,滿院子的鹽丁看着這名舉人的態度,貌似比看到自己都顯得敬畏,這個年代的人對讀書人特別是有功名地讀書人有一種發自內心尊崇。

被領進院子的周舉人看到李孟在臺階上,臉上帶着笑容,快走幾步上前,雙手已經是抱拳拱起。給李孟見禮。

凡是見到周舉人如此恭謹的對待李孟,凡是見到這一幕的鹽丁心裡的感覺又有些不同,李孟在他們心裡的形象更加的高大。

周舉人要是做官。最起碼也是八品起步,和李孟這種軍戶出身的鹽政九品巡檢身份天差地別,如此主動和客氣,倒是讓李孟有些措手不及,雙方在臺階上互相見禮。然後讓進了屋中。

進屋之後。一名鹽丁端着茶盤走進來,茶壺茶碗還有幾樣點心。放在茶几上自己走了出去。

李孟站起來拿起茶壺,給周舉人倒了一杯茶,雖說身份差異,可畢竟是主客之別,這周揚開始以爲,這麼有錢有人的李二郎,總歸是會有個丫鬟小廝的,誰想到進來地是穿着短襟打扮的鹽丁。

在院子裡面的觀察,和進入這正堂所看到地,都是比較簡單的裝飾,周舉人也是膠州城的大戶人家,見過知州衙門裡面的小吏家中也有的比這個要好些。李二郎地名聲可是好大,傳聞也是極爲地多,比如說月入萬金之類的。但是吃穿用度如此地簡單,而且從每個人很自然的態度上能看出來不是矯揉做作,這就有些奇怪了。

相比於這些奇怪,李孟軍戶出身不知道禮節,自己給客人倒茶的怪異舉動,周舉人卻早有耳聞了。

“周某早就料到和李兄會有這次相邀,只是這日子比周某想的晚了些。”

放下茶碗,先開口的卻是這位周舉人,聽着對方從容淡定的說出這句話,李孟倒是愣住了,原本要說的話都是嚥了回去,遲疑了下開口問道:

“不知道周兄怎麼講?”

“周某在膠州城中也是土著,在萊州府和山東也頗有些親朋故舊,從天啓年開始,也見過不少人物,像是李兄這般志向遠大的卻是僅見。”

“周先生說笑了,李某是鹽運司下面的一個巡檢,查緝私鹽整頓鹽務罷了,談不上什麼遠大。”

“養精銳兩千,月入萬金卻清貧自守,有橫行之能卻急公好義,爲善鄉里,求勢大,求善名,若是安心做巡檢,以往幾位巡檢都是做個富家翁,若是不安心,以往還有幾位都是爲惡一方,最後不是被人拿了,就是暴斃橫死,比如說遭遇賊人的牟巡檢。”

這些話當真是說到了李孟的心底去,甚至還點了些隱秘之事,李孟所做的只是端起茶杯抿了口茶,這還真是不知道如何回答對方,而且他對突然開始這個話題完全沒有準備,不過那周揚看見他的反應,頓時是來了興致,話匣子被打開一般,又開始說起來:

“這天下一天天的衰頹,眼見的都是末世的模樣,有心人都是早作籌備。李兄也是這有心人之一吧!”

周揚句句誅心,李孟沉默了半天,終於是開口說道:

“聖天子在位,周兄是聖人門徒,怎麼能說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李某在巡檢這個位置上,又是武人出身,多招募些人手,弄點手段,也是大明子民的本份,今日請先生來……”

話還沒有說完,又被這位周舉人打斷,這位周老爺情緒已經是高昂起來,侃侃而談道:

“這天下已然是動盪起來了,歷朝歷代,可曾見到有首輔大臣輪換這麼頻繁,可曾見到三品以上的大臣這麼多掉了腦袋,陝西之亂民已達近百萬之衆,天下人稍微有些頭腦的,就已經看出來不對。”

李孟很是有些無奈的把手在額頭上拍了拍,今天請這位周舉人來,可不是要談這些的,看來古代人也不是所謂的渾渾噩噩,這些腦筋清醒能看到天下局勢的讀書人,也都看出陝西亂民已然不可制,朝政混亂不堪,天災不斷。不過這時候,李孟卻終於有些現代人的自豪,你們的見識再高,也比不上自己這個知道結果的人,不是朝政混亂,不是陝西亂民,真正毀滅掉天下的是東虜女真,所謂的疥癬之疾。

等等,滅明的嚴格來說是李自成,滅掉漢家法統的纔是滿清,想到這裡,李孟也有些走神,順嘴說道周舉人一進來說的都是滿門抄斬大逆不道的話語,李孟那邊老神在在的閒扯,他那裡也有些心慌,說話間已經是在拿捏分寸了,李孟回答這句話之後,周舉人心裡纔算是鬆了口氣,繼續說道:

“我在濟南會試的時候,聽到其他人議論傳聞,督撫即便是有王命也要求告將官總兵,要不然指揮不動,這分明是元末,宋末,唐末的格局……”

叫周舉人來,李孟不是要暢談天下大勢,可被對方這麼一談,無時無刻不在的那種緊張和焦躁感又是涌上心頭,李孟不再靠在椅背上,帶點鄭重的說道:

“看到亂象能如何,天下大勢,我這幾千人好像是水中的氣泡,水流稍微大些,就是破碎,能有什麼用處,不過是安自己的心罷了。”

“李兄過謙,你那兩千鹽丁,據我所見,直比邊軍精銳,就算是比那些總兵親兵家丁也不遜色,這如今,誰家的人馬不是幾百幾十親兵,帶着幾千幾萬的青壯……”

周舉人的聲音漸漸的高起來,顯見是縱論天下大勢已然是興奮起來,這種精神狀態李孟卻也見過,在現代時候,年輕人談論軍事政治就是這般模樣,常說我要如何,我能如何,各個是英雄了得,不過那些看似高深的話語在有從軍經驗的李孟耳中,實在是有些淺薄可笑。看着周舉人的模樣,也是類似。

不過相差幾百年的軍事政治愛好者,所看到和了解的東西自然不一樣,李孟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憋在逢猛鎮這個小地方自己悶頭髮展,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也許面前這個明代的軍史愛好者會給他答案。

當下,李孟清清嗓子肅聲說道:

“那請問周先生,你看李某和手下的鹽丁眼下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不吝賜教!“

生活中,周舉人這樣的人可不少啊,呵呵,想想明代雖有錦衣衛,可那些文人的八卦精神,出來這樣的人也不是什麼異類

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58章 花多了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413章 西門宣勝 欲害不能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193章 閒事第488章 未勝先憂 將敗已愁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241章 堅持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245章 奪門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211章 考試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498章 此戰將定第223章 願者上鉤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244章 算計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112章 豫西第456章 斬單于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420章 推脫 驚懼 躲避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114章 一無所獲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25章 鹽竿子第150章 入寇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370章 北邊第500章 順 明 魯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47章 自首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230章 護莊隊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117章 跳河第166章 孟浪第236章 探第46章 無心立威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44章 火線提拔第29章 有人找第237章 談定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361章 棋局處處 笑對風雲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166章 孟浪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471章 山陝當先 闖王逃奔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144章 請校閱第166章 孟浪第39章 河畔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495章 大潰敗第216章 晉商第56章 走上正軌第320章 渦水北岸騎兵戰第344章 追殺 遇虎 風雨將至第139章 過晚年第33章 小酒館第104章 東家請客第388章 爲大明而戰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509章 識時務者保富貴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183章 比試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29章 有人找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193章 閒事
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58章 花多了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413章 西門宣勝 欲害不能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193章 閒事第488章 未勝先憂 將敗已愁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241章 堅持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245章 奪門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211章 考試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20章 沒那麼順利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421章 勝者得利 吳某來拜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498章 此戰將定第223章 願者上鉤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244章 算計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112章 豫西第456章 斬單于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420章 推脫 驚懼 躲避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114章 一無所獲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25章 鹽竿子第150章 入寇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370章 北邊第500章 順 明 魯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47章 自首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230章 護莊隊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117章 跳河第166章 孟浪第236章 探第46章 無心立威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44章 火線提拔第29章 有人找第237章 談定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361章 棋局處處 笑對風雲第403章 喪家犬 膠州營 殺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166章 孟浪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471章 山陝當先 闖王逃奔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144章 請校閱第166章 孟浪第39章 河畔第516章 歸程 回家第495章 大潰敗第216章 晉商第56章 走上正軌第320章 渦水北岸騎兵戰第344章 追殺 遇虎 風雨將至第139章 過晚年第33章 小酒館第104章 東家請客第388章 爲大明而戰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509章 識時務者保富貴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183章 比試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29章 有人找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193章 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