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身邊人

百里肇過來之時,遠黛已自盥洗完畢,正坐於桌邊喝茶聽得外頭稟說百里肇到了,免不了站起身來,往外迎了幾步。二人坐定之後,那邊杜若已沏了茶送了上來。

若無其事的重又端起桌上茶盞,淺啜一口之後,遠黛才問道:“王爺可用了早飯沒有?”

她原以爲已是這個時辰了,百里肇早該用過早飯纔是,卻不料百里肇聞聲,竟自一頷首,表示他當真還沒用飯。一怔之後,遠黛也只得轉頭問杜若道:“早飯可備好了嗎?”

在旁聽得這話,杜若面上也不覺閃過一絲訝色,聞得遠黛出言相詢,她忙應聲答道:“回王妃的話,早飯早已備好了!請王爺與王妃移駕!”

見百里肇頷首,遠黛倒不免暗自嘆了一聲,站起身來,推了百里肇跟在杜若身後直往西屋行去。西屋桌上,早點是早備好了,翠衣等幾個也在西屋,見二人過來,忙上前行禮。

遠黛的飲食一貫甚是清淡,如今正值夏日,便更是如此。百里肇看一眼桌上早已擺放停當的四色小菜及四色早點,卻不覺微微一笑:“今兒這早飯倒甚是別緻!”所以稱之爲別緻,是因這桌上的點心、小菜,在百里肇看來都頗眼生,顯然非是這府裡的物事。

遠黛聽得一笑,擡手一指立在對面的翠衣:“王爺若嘗着好,卻需厚賞這丫頭!”

翠衣陡然被她點了名,下意識的便是一驚·再見百里肇應聲看來,更是手足無措,竟不知如何是好。杜若見她如此,心下不覺暗自着急,忙伸手輕輕推了她一把。翠衣這才恍然,忙顫顫的行了一禮,低聲道:“奴婢翠衣,見過王爺!”

看出她的緊張,百里肇淡淡一擺手·道了一句不必多禮後,便不再多言。

含笑的在百里肇對面坐下,遠黛神色自如的朝惠兒點一點頭。

惠兒會意,忙轉身走至一邊,片刻之後,已捧了兩碗碧粳白菊枸杞粥來,分別呈與二人。

百里肇也不多言,嘗過一口之後,不覺點了一點頭,意甚嘉許。再舉箸將那幾碟點心小菜各自嚐了一口後·面上更難得的露出了幾分讚賞。一時用過了早飯,百里肇擡眸看一眼一側侍立的秀雅,再擡手一指翠衣,吩咐道:“賞!”旋又看了衆婢一眼,補充道:“都賞!”

衆婢聞聲,少不得上前謝了。遠黛卻只閒閒的坐在那裡,微笑不語。

用過早飯,又略事休息,百里肇才向遠黛道:“姑姑也快到了!因今兒中午老七要過來,我便不來這後院了!你代我好好招呼姑姑便是!”

遠黛一聽這話·便知寧夫人所以過來,必是百里肇遣人去請的。至於百里聿,她倒並不在意·她早從蕭呈嫺口中得知,百里肇與百里聿兄弟情誼頗深,來往密切些也是應當。

二人這裡正說着話,外頭卻已有人進來稟說百里聿到了。

百里肇去了之後,遠黛方吐了口氣,朝侍立一旁的杜若稍稍示意。杜若會意,行過一禮之後,便忙走了出去。不多一會的工夫·文屏等幾個便都過來了。

遠黛出嫁·凌府共陪了八名丫鬟、八房家人。惠兒與翠衣兩個,因是遠黛自己買的丫鬟·也並未算在八人裡頭。這般算來,遠黛身邊·單隻陪嫁丫鬟,便有十人之多。只是她身邊雖有十名丫鬟,但當用的,也不過只杜若、文屏、採蓮、惠兒與翠衣五個。剩下的五名丫鬟,年紀最長的,纔是豆蔻之齡,凌府這般安排,顯然是想着文屏幾個年紀已然不小,她們在時,遠黛身邊自不缺人使喚,但她們若到了出府年紀,遠黛身邊便難免少了心腹之人。

沉吟的看着面前十人,半晌,遠黛纔開口道:“你們十人,皆是我帶來這府裡的!在這府里人看來,你們便是我的心腹之人。這點,我想你們必是知道的!”

見文屏等人點頭應是,她才又繼續的說下去:“你們隨我過來這府裡,已是第二日了,兩府的差別,你們只怕比我還更清楚些。”這話於她,倒並非空言。嫁到睿親王府兩日,昨兒早間入宮,回府之後睡了一覺,晚間便與百里肇同往荼靡院說了一番話,又吹了一曲簫。

這般算來,對睿親王府的種種規矩,她還真可算得是一無所知了。

頓了一頓後,遠黛又向文屏五人道:“你們五人年紀略長,行事也穩妥些,我便將她們五人交給你們。你們可懂我的意思?”文屏五個相視一眼,均各點頭應是。

遠黛本非喋喋不休之人,說了這一回話,已覺心煩。沉吟一刻,又道:“你們五人裡頭,以杜若年紀最長,打今兒起,這屋裡大小事宜,我不在時,便由她做主。文屏,你覺得如何?”

她不問旁人,卻問文屏,這裡頭的意思,自然十分明白。而一邊的杜若,更是震驚擡眸,眸中滿是不可置信之色。她是萬萬沒有料到,遠黛竟會作此決定。在她想來,遠黛屋裡的這幾個丫鬟,真要挑一個主事之人,毋庸置疑的,該是文屏無疑。然而遠黛最終卻挑了

對杜若,文屏其實是服氣的。杜若在凌府多年,一直都是蕭老太君的心腹之人。更爲難得的是,杜若並非苛刻之人,相反的,只要在她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她都是能幫則幫。也正因此,杜若在凌府名聲一直極好,內院的丫鬟小廝們對她更爲信服,這其中,自也包括文屏。

“王妃屋裡,也只有杜若姐姐當得起這個位置!”全無絲毫猶豫之意,文屏很快應聲。

杜若張口,欲待說些什麼·卻被遠黛擡手打斷:“有你這話,我也就放心了!”這話卻是對文屏說的。眼見遠黛並無徵詢自己之意,杜若也只得嚥下已到了脣邊的言語。

說過了這事之後,遠黛也再無心多說什麼,只道:“採蓮,文屏,你們二人留下!”杜若等幾個一聽這話,哪還不明白,忙各自行禮·退了下去。

採蓮、文屏兩個則默默立在下首,等着遠黛吩咐。文屏倒也罷了,採蓮那邊,神色卻頗有些緊張至於竟不敢擡頭去看遠黛。她也是心竅玲瓏之人,遠黛些日子的疏遠,她心中又豈能不知。她原以爲,遠黛未必會帶她過來,卻不料遠黛最終仍舊點了她陪嫁。

深深看了採蓮一眼,遠黛緩緩道:“這些日子你可想明白了緣由沒有?”

她雖不曾點了採蓮的名字,但採蓮又怎能不知遠黛這話所指爲何,不無慌亂的跪倒在地,採蓮低聲的道:“小姐,當日之事,是我錯了!”雖知百里肇對她們稱呼遠黛爲小姐甚爲不悅,然而這個時候,採蓮仍是按了從前的稱呼喚遠黛做小姐。

微微吐了口氣,遠黛道:“起來吧!旁人不知道,你們幾個卻是知道的我素來不喜你們跪來跪去的。這陣子,你雖不常在我眼前,也不該忘了這個纔是!”

垂頭低低答應一聲後採蓮這才站起身來,卻仍不敢擡頭去看遠黛。見她如此,遠黛倒不免暗暗的嘆了口氣:“今兒我留你下來,卻是有句話要問你,你只如實答我便是了!”

採蓮忙回道:“小姐有話,只管問來,我必有一說一,絕不敢設詞欺瞞!”

遠黛笑了笑她也無意多說徑自單刀直入的道:“我這裡如今有兩條路給你,一條路就是你繼續留在我身邊伏侍,從前的事兒只當不曾有過!”說到這裡,她稍頓了一下,卻在採蓮將欲言語之時,出言截斷了她的話:“另一條路,沅真那裡,如今正缺個幫手,你若願意,我可薦了你過去。看在往日主僕的情分上,你的賣身契,我也一併發還與你!”

忽然聽得這一番話,卻不由的採蓮不怔愣當場,好半晌,也還是難於決定。

她那裡猶自舉棋難定,那邊遠黛卻又淡淡的開了口:“這事並不急在一時,你可細細斟酌了。待想定了,再來稟知我!”

她不說這話,也還罷了,一說了這話,卻讓採蓮一下子便下定了決心:“回小姐的話,我已想定了,我願出府去幫沅真姐姐做事!”

她的決定,遠黛並不意外,點一點頭後,她道:“你既決定了,那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這幾日,沅真應會入府一次。屆時,你收拾了行裝,便隨她去吧!”

一言不發的重又跪倒在地,重重的給遠黛磕了個頭後,採蓮方默默的退了下去。

先時她與遠黛說話時候,文屏一直在旁看着。她與採蓮自幼一道長大,又一起被蕭老太君遣來伏侍遠黛,情意自然不同。遠黛出言讓採蓮選擇,文屏更屢屢以目示意。其後見採蓮仍舊選擇了那第二條路,面上忍不住現出焦灼之情。她的這些動作,遠黛自看得一清二楚。

卻是直到採蓮去後,遠黛這才淡淡的開了口:“文屏,你可是覺得采蓮選錯了?”

輕咬下脣,半晌,文屏才低聲的道:“難道小姐竟不這麼覺得嗎?”

“我當然不這麼覺得!”遠黛語聲平平:“事實上,這事若換了我,我也會如此選擇!”

文屏聽得一陣錯愕,看向遠黛的眸中便也明明白白的寫上了疑惑。

“文屏,我且問你,這些日子以來,你可覺得我身邊缺人使喚?”遠黛狀似隨意的問道。

想也不想的搖了搖頭,文屏道:“小姐身邊自是不缺人使喚的!”這話纔剛說了一半,文屏便忽然明白了過來。遠黛身邊,如今有杜若、有惠兒、有翠衣,有五個凌府陪嫁過來的小丫頭子,更有睿親王府的兩名的秀雅、秀清,所以非但不缺人使喚,身邊之人更大有餘裕。

在這種情況下,年紀已然不小,又早失了遠黛信任的採蓮即便留下,也難有什麼機會。如此一想,倒還不如抓着與遠黛的過往情分,早些出府,或者能是另一番境遇也未可知。

思忖一刻之後,文屏倒不由的嘆了口氣,低聲道:“多謝小姐,文屏明白了!”

遠黛見她已明白過來,不由一笑:“你明白便好!你放心,沅真是不會虧待了她的!”

經了這許多事後,對於遠黛,文屏早有了一種莫名的信心,聽得這話,果然便放下心來。恭恭敬敬的朝遠黛一禮之後,她輕聲的道:“我代採蓮多謝小姐!”

擺一擺手,遠黛示意她無需如此,而後卻道:“你可知道我單獨留你下來,是爲了何事?”

文屏在她身邊數年,又豈是白給,當即回道:“小姐可是要同我說說杜若姐姐之事?”

遠黛頷首:“你且說說,我爲何要以杜若爲主事,而讓你們幾人都聽她的?”這事本非大事,她完全可以不假解釋,但忖度一回之後,遠黛卻還是決定同文屏說一說。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不外乎人心二字。杜若的能力,她很明白,更知道杜若能在蕭老太君身邊有那等地位,絕非僥倖。文屏雖也不錯,但論起資歷與眼界,畢竟還是差了杜若一籌。

然而這一點,她知道,杜若知道,身爲凌府家生子的文屏也知道。然而惠兒與翠衣二人,卻未必明白。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只因這二人乃是她從外頭買了來的。雖說這些日子來,惠兒兩個與杜若處的也不錯,但若拿杜若與文屏比較起來,想來她們仍會更偏向文屏一些。

這,纔是遠黛單獨留下文屏,與她說這一番話的最終原因。

下手處,文屏已輕聲的道:“小姐的意思,我明白!杜若姐姐無論哪一方面,都勝我一籌。我們初來王府,雖然這府裡並無長輩,但這府裡上上下下,有些頭臉的人物,都是從前隨王爺從宮裡出來的,都是老人,便也不易指使得動。王爺雖則了得,卻不是個會着意於瑣事的人,寧夫人雖好,畢竟有自己的府邸,也顧不上這裡!所以這府裡上上下下的一應事宜,最終卻還得靠我們自己!這些事兒,若由杜若姐姐做來,自然要比我好的太多!”

第85章 清白爲要第8章 慧眼獨具(二)第71章 劍走偏鋒第19章 來探第6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32章 百里肇的交待番外補遺一第47章 十全十美第62章 投桃報李第1章 庶女遠黛第85章 清白爲要第59章 敗露第九章 第47章 乾脆第3章 主試第51章 柳笛第57章 青螺第57章 上燈日(一)第55章 雲裳第53章 遠萱之心(一)第31章 不懂什麼第10章 無題第16章 夫妻第84章 地牢相見第九章 第106章 心灰第43章 信第61章 百里肇第56章 幕天席地第22章 歸真第54章 遠萱之心(二)第14章 太敏銳第3章 母女第11章 無福消受(二)第20章 姑蘇秦家第五十一章 第71章 病來如山倒第29章 又見蕭呈嫺第九十九章 第67章 貴婿第67章 貴婿第21章 會元?探花?第11章 請安第8章 兄弟與姊妹第22章 身份敗露(一)第82章 皇室情第55章 繡球第11章 不該第12章 回京(二)第44章 杜若(一)第88章 作繭自縛第73章 聖女花第七十二章 第11章 請安第53章 生平四願第36章 理由何在第59章 敗露第三十六章 第64章 三個月第64章 三個月第47章 洞房花燭一第63章 陸維英忽至第44章 崩盤翻盤第25章 櫻桃紅綻第6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28章 再上觀音山(二)第28章 再上觀音山(二)第110章 漸行漸遠第4章 遠與近第45章 母以子貴第104章 牽掛第109章 移花接木第23章 江南秦氏第13章 蕭後第41章 情不自禁第3章 主試第37章 你對她好奇嗎第39章 該擔心誰(上)第88章 作繭自縛第81章 事不關己?第35章 全看你的第七十四章 第52章 忌日與生辰第13章 桃之夭夭第56章 她的身份第44章 恨死了第22章 兄妹(二)第10章 回家的煩惱第九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第63章 妒第83章 灰心喪氣第21章 兄妹(一)第5章 名分與承諾第2章 偶遇第41章 花第70章 病第32章 流霞醉(下)第69章 抽絲剝繭(一)第31章 往事不再
第85章 清白爲要第8章 慧眼獨具(二)第71章 劍走偏鋒第19章 來探第6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32章 百里肇的交待番外補遺一第47章 十全十美第62章 投桃報李第1章 庶女遠黛第85章 清白爲要第59章 敗露第九章 第47章 乾脆第3章 主試第51章 柳笛第57章 青螺第57章 上燈日(一)第55章 雲裳第53章 遠萱之心(一)第31章 不懂什麼第10章 無題第16章 夫妻第84章 地牢相見第九章 第106章 心灰第43章 信第61章 百里肇第56章 幕天席地第22章 歸真第54章 遠萱之心(二)第14章 太敏銳第3章 母女第11章 無福消受(二)第20章 姑蘇秦家第五十一章 第71章 病來如山倒第29章 又見蕭呈嫺第九十九章 第67章 貴婿第67章 貴婿第21章 會元?探花?第11章 請安第8章 兄弟與姊妹第22章 身份敗露(一)第82章 皇室情第55章 繡球第11章 不該第12章 回京(二)第44章 杜若(一)第88章 作繭自縛第73章 聖女花第七十二章 第11章 請安第53章 生平四願第36章 理由何在第59章 敗露第三十六章 第64章 三個月第64章 三個月第47章 洞房花燭一第63章 陸維英忽至第44章 崩盤翻盤第25章 櫻桃紅綻第6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28章 再上觀音山(二)第28章 再上觀音山(二)第110章 漸行漸遠第4章 遠與近第45章 母以子貴第104章 牽掛第109章 移花接木第23章 江南秦氏第13章 蕭後第41章 情不自禁第3章 主試第37章 你對她好奇嗎第39章 該擔心誰(上)第88章 作繭自縛第81章 事不關己?第35章 全看你的第七十四章 第52章 忌日與生辰第13章 桃之夭夭第56章 她的身份第44章 恨死了第22章 兄妹(二)第10章 回家的煩惱第九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第63章 妒第83章 灰心喪氣第21章 兄妹(一)第5章 名分與承諾第2章 偶遇第41章 花第70章 病第32章 流霞醉(下)第69章 抽絲剝繭(一)第31章 往事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