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皇室情

百里肇記得很清楚,這件狐裘,乃是當年北狄求和之時奉上的一件貢品,因其珍貴,故而理所當然的到了蕭後手中。然而蕭後卻幾乎沒有穿過一次。

據百里聿說是因嫌棄這襲狐裘太過厚重,穿着略嫌臃腫。

那時他與蕭後的關係雖已漸漸疏遠,但對她還是頗爲尊敬的。聽了百里聿這話後,他甚至還應許了百里聿要爲蕭後搜尋幾張銀狐的裘皮另制一襲狐裘。只是卻沒料到,他這一返回平京,卻是又過了好一陣子方纔得了允准回去北疆駐守,而那一去,先是途中遇襲,初雨身亡,而後他自己也中毒而傷了雙腿,這事自然也就擱置了下來,直到如今。

他那裡雖是心緒翻轉,百味陳雜,面上卻也並不失禮,朝着蕭後淡淡的施了一禮。他與蕭後的關係早已降到冰點以下,平日見面,也不過維持基本禮節,卻連寒暄敷衍也都省了。

蕭後對此,也是心中有數,事實上,莫說今日她請了百里肇來乃是有求於他,便是平日,她也是不敢與他計較的。朝他微微頷首,算是回禮,蕭後於上座落座之後,便吩咐人爲百里肇看座。百里肇也並不多言什麼,謝過之後,便也坐了。

及至宮女奉了茶來後,蕭後才終於的開了口:“今兒本宮找你來的原因,想必你也知道!”她雖也有心出言相懇,然求人的話在舌尖上打了幾個滾後,卻終於還是沒能說出。卻換成了這麼一句似乎成竹在胸的言辭。只是看向百里肇的眼神,卻終不免透露了她的心思。

百里肇本也不願與她多說什麼,聞言之後。便即淡淡道:“七弟的去向,兒臣也並不十分清楚,但據兒臣想來,他怕是去了南越了!”從口中吐出“南越”二字時,百里肇的心中忽然便覺有些空落落的。遠黛去的愈久,他便愈發現,原來自從有了她之後。真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都與先前不同了。這些事,看着彷彿與她無干,但細想想。卻又不能完全脫了干係。

例如在這個關鍵時候,卻毅然決然離開平京的百里聿。

這個念頭讓他無由的覺得有些煩躁,也不等蕭後再說什麼他便已開口道:“七弟早非孩童,也自有他自己的想法。兒臣在此卻有一言奉勸娘娘:安分守己。尚可安享半世富貴!”

說過了這一句話,他竟也不再多留,而是站起身來,徑自一禮,告退而去。

他來的不快,去的卻如一陣風般,倒讓蕭後怔愣當場,一時竟忘記了叫住了他。就那麼直愣愣的看着他離去的背影,好半晌。只覺得腦中發暈,眼前發黑,險險便要暈了過去。

殿內火盆,噴吐着熱量,她卻只覺得渾身冰寒,甚至比才剛還更要冷得多。下意識的伸出手去,蕭後伸手想去夠那盞就放在她手邊的茶盞,這個時候,一點點暖意都讓她覺得無比舒服。然而她用了近乎全身的氣力,才勉強夠到那隻本來伸手可及的茶盞,正欲將之捧在掌心時候,卻忽然只覺手上無力,指尖發顫之下,一個不慎,竟將那茶盞打得翻了。

幾乎是下意識的,她便想去將那茶盞扶起,然而非但不能如願,寬袖更不經意的一掃,那茶盞便“砰”的一聲落了地。她只來得及喘了口氣,外頭卻已快步的行入一名宮人。

“娘娘……”那宮人嬌呼一聲,也顧不得其他,便忙快步的奔了上來,要去攙扶面色早已煞白到連脂粉也遮飾不住的蕭後。然而她的手指才一觸到蕭後的手上,她便不由的顫了一下,旋驚聲叫道:“來人!快來人,速召太醫前來,娘娘病了!”

百里肇一路出了鳳儀宮,因着心情煩鬱的緣故,疾走幾步後,他便也放慢了腳步。他尚來不及走出多遠,便聽得後頭鳳儀宮內傳來喧鬧的聲音,隱約之間,可以聽見說是蕭後在傳召太醫。足下不期然的微微一緩,良久,百里肇才自苦笑了一聲。

沒有回頭的打算,他一路隨心而行,不知不覺間,竟已到了一處翠竹圍繞的宮室跟前。當片片竹影落在地上,形成一個個“個”字的時候,他才悚然驚覺,自己到了哪兒。

擡起頭來,他不意外的看到了“瀟湘宮”這三個大字。不由自主的朝前走了幾步,但很快的,他便停下了腳步,略一踟躕後,終究掉頭離去,雖然他知道,這座瀟湘宮乃是空的。

瀟湘宮,也是六宮之一,離着中宮與御花園均近,原本可稱得上是個炙手可熱的宮殿。然而這十數年來,住於這座宮殿的多位妃嬪不是病死便是橫死,這座宮殿便也寂寥了下來。而事實上,這處宮殿,正是蕭後當年不曾登上皇后寶座時的舊居。

百里肇記得很是清楚,自己幼時,便曾不止一次的過來這裡尋蕭後玩耍。那時候,他的生母董後雖仍在世,卻纏綿病榻,無力陪伴於他;而蕭後,也還沒有產下百里聿。

舊日種種,彷彿還歷歷在目,只是如今卻早物是人非了。

百里肇暗暗想着,不覺微微搖頭,心中卻忽然便涌起了一種渴望——想找一個人好好的說一說從前的事,再談一談目下的情況。只是……他心中所想的那個人如今卻並不在他身邊。

不由自主的嘆了口氣,百里肇很快壓下心中的混亂的思緒,步履也更加快了一些。然而便在此時,身後卻忽然傳來了一個呼喚:“睿王爺……睿王爺……”

百里肇聽那聲音,卻覺有些像是延德帝身邊的大太監宋延年,不免眉心一皺。但他雖是不願,卻也不得不回了頭,看了過去。他的身後,十來步遠處,正有一名五旬左右的太監急急的踏着小碎步奔了來,看那形貌,不是宋鶴年還能有誰。

宋鶴年氣喘吁吁的奔了過來,急急行過禮後,這纔開口道:“王爺,聖上有請!”

早在他趕來之時,百里肇便已猜到必是延德帝的意思,他雖明知宋鶴年乃是延德帝的心腹,卻仍淡淡問道:“宋公公可知道皇上傳本王過去,是爲何事?”

自打覺察當年之事,不無延德帝縱容,他便不再稱呼延德帝爲父皇,而是稱之爲皇上。對於這種變化的原因,延德帝心中自也一清二楚,然而他卻沒法與已殘了雙腿、又一直閉門不出的百里肇計較,便也只得默認了這個稱呼。作爲他的身邊人,宋鶴年對此,自也知道。

“聖上的心意,奴才哪敢臆測,不過奴才想着,聖上有請王爺過去總不能是壞事兒。”宋鶴年笑,是那種一如既往的諂媚與恭謙的態度,而後,他卻作了個手勢,輕聲的道:“王爺這邊請!”他口中雖說這不敢臆測,但最後的那一句“不能是壞事兒”卻已說明了一切。

不能是壞事兒,那自然就是好事了。

百里肇先前問那一句時,不過是隨口一問,還真是沒指望宋鶴年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宋鶴年,可是延德帝身邊的老人,心腹。若有所思的看他一眼,他頷首道:“前頭帶路吧!”

宋鶴年答應一聲,便忙行在前頭,一路引着百里肇徑往延德帝寢宮。

延德帝纏綿病榻已有多日,近些日子,更已起不了身,朝中諸事便都託了衆大臣處置。諸皇子中,寧親王百里肅早年不肯過問朝政,近些年雖略有改觀,但因延德帝並無倚重之意,他也只是領了幾個閒差而已。如今延德帝病重,諸皇子雖各有打算,但爲避嫌疑,卻也並無哪個敢在這個時候,直接提出要爲延德帝分憂的要求,少不得只是在暗裡發力。

延德帝也未必不知此事,但他竟是裝聾作啞,全不理會。

宋鶴年引着百里肇,行至寢宮跟前,停步低聲道:“請王爺稍候!容奴才入內稟告一聲!”言畢匆匆進去。不過一會,再出來時,卻已上前道:“皇上纔剛用了藥,這會兒正醒着,王爺請隨奴才來。”百里肇便點了頭,跟在他後頭進了寢殿。

因延德帝臥病的緣故,太醫囑了不可見光的緣故,寢殿裡頭有些黑沉沉的。不多的幾枝燭微微搖曳,帶得二人被拖得長長的影子輕輕晃盪,無由的便給人一種日暮西山的淒涼感。

宋鶴年並未走的太近,行到寢室外頭時,便停了腳步,低聲的道:“聖上吩咐了,請王爺一人入內,他有話,要單獨與王爺細說!”

百里肇聽得微微皺眉,猶豫片刻,畢竟還是點了頭,邁步的走了進去。他倒不是對此完全不存戒心,只是他這些日子,過的似鬆實緊,宮內宮外,早年佈設的暗棋早都一一用上,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覺得若是延德帝真有異動,自己竟會全無所察。

他再往前行了數步,前面卻已見了低低垂下的明黃帷帳,帷帳內,有低微的呼吸聲傳來。那呼吸並不十分平緩,更時快時慢,有時甚至夾雜着咳嗽聲,顯然帷帳內的人,身體已到了行將崩潰的地步。

第85章 斐親王第52章 忌日與生辰第15章 春日遊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29章 恐慌過後第97章 驚人往事第67章 貴婿第114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23章 市恩第49章 在路上第38章 再遇第52章 獨行(二)第44章 杜若(一)第9章 意亂情迷第38章 也值一嫁第49章 妾與女第1章 楓橋夜泊第65章 相忘於江湖第12章 多謝第48章 菟絲第46章 少女心第52章 忌日與生辰第115章 重臨照水第66章 安排第4章 是我錯了第63章 心意第11章 不該第24章 暢所欲言第40章 返京之前(二)第25章 天涼好個秋第57章 再遇(一)第2章 上品飲茶,極品飲花第83章 灰心喪氣第9章 意亂情迷第68章 自殘第89章 悲觀第49章 妾與女第79章 我會盡力第2章 擔憂第32章 緣分如雲第32章 合作第4章 文與武第九十六章 第72章 緣分不淺第50章 怎麼想的?第60章 四絕樓第18章 出人意料第21章 兄妹(一)第55章 磨合期第14章 你能做到嗎第7章 姊妹第95章 留佩第67章 也塌了的燈棚第40章 遠黛的長壽麪第87章 有心人第69章 咄咄逼人第2章 擔憂第26章 恣意第70章 江南卷終第84章 患得患失第63章 改變第65章 節外生枝第25章 全府震動第44章 主子恩重第66章 永郡王第5章 名分與承諾第27章 陸夫人第95章 留佩第33章 天下少有的狀元紅第5章 王府舊事第62章 憑的什麼第九十七章 第3章 該祝福第41章 矛盾所在第59章 敗露第30章 變了第3章 商量第22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 平京水邊多麗人第68章 矛盾第67章 你怕死嗎第13章 吹簫引龍(一)第三十三章 第13章 蕭後第60章 相敬如賓第39章 小酒館第4章 文與武第44章 只如初見第63章 改變第23章 市恩第22章 身份敗露(一)第57章 青螺第23章 江南秦氏第38章 荷花池畔(一)第11章 蓋棺論定第65章 一生不二色第49章 妾與女第47章 洞房花燭一第46章 成敗皆蕭何第24章 簪菊第99章 紫萼參
第85章 斐親王第52章 忌日與生辰第15章 春日遊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29章 恐慌過後第97章 驚人往事第67章 貴婿第114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23章 市恩第49章 在路上第38章 再遇第52章 獨行(二)第44章 杜若(一)第9章 意亂情迷第38章 也值一嫁第49章 妾與女第1章 楓橋夜泊第65章 相忘於江湖第12章 多謝第48章 菟絲第46章 少女心第52章 忌日與生辰第115章 重臨照水第66章 安排第4章 是我錯了第63章 心意第11章 不該第24章 暢所欲言第40章 返京之前(二)第25章 天涼好個秋第57章 再遇(一)第2章 上品飲茶,極品飲花第83章 灰心喪氣第9章 意亂情迷第68章 自殘第89章 悲觀第49章 妾與女第79章 我會盡力第2章 擔憂第32章 緣分如雲第32章 合作第4章 文與武第九十六章 第72章 緣分不淺第50章 怎麼想的?第60章 四絕樓第18章 出人意料第21章 兄妹(一)第55章 磨合期第14章 你能做到嗎第7章 姊妹第95章 留佩第67章 也塌了的燈棚第40章 遠黛的長壽麪第87章 有心人第69章 咄咄逼人第2章 擔憂第26章 恣意第70章 江南卷終第84章 患得患失第63章 改變第65章 節外生枝第25章 全府震動第44章 主子恩重第66章 永郡王第5章 名分與承諾第27章 陸夫人第95章 留佩第33章 天下少有的狀元紅第5章 王府舊事第62章 憑的什麼第九十七章 第3章 該祝福第41章 矛盾所在第59章 敗露第30章 變了第3章 商量第22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 平京水邊多麗人第68章 矛盾第67章 你怕死嗎第13章 吹簫引龍(一)第三十三章 第13章 蕭後第60章 相敬如賓第39章 小酒館第4章 文與武第44章 只如初見第63章 改變第23章 市恩第22章 身份敗露(一)第57章 青螺第23章 江南秦氏第38章 荷花池畔(一)第11章 蓋棺論定第65章 一生不二色第49章 妾與女第47章 洞房花燭一第46章 成敗皆蕭何第24章 簪菊第99章 紫萼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