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回 無量佛光(下)

顓頊大帝有三寶傳世,天聖元冥劍算是其一,這第二寶其實是兩件,分別是付禺山和硝河。

傳說顓頊整治水患之後,用手中神劍堆山划水,爲人造福,用佛教的說法,就是這一山一河之內含有顓頊大帝的極強願力,乃是功德至寶。

蔣鈺鋒從乾坤袋中取出付禺山,託在左掌心,右手凌空畫了一道複印,向下一指,口中輕喝一聲:“去!”

那山便發起無量金霞緩緩飛起,黑黝黝的山脈彷彿黑鐵所鑄,只有數畝大小,卻重愈萬鈞。先向下射出一片金光將七寶菩提樹攏住,那樹上金輪立即失了光彩,變作一面普通金輪,搖搖欲墜,付禺山緩緩降落,那寶輪數次反抗皆無濟於事,猛地往上跳起,周圍十方佛陣颳起一陣金光狂潮,卻是白骨夫人想要犧牲這面寶輪爲她菩提樹的生長拖延時間。

“喀吧!”彷彿打碎了一塊水晶,那金輪還沒等到達山下就碎成齏粉,隨後付禺山落在菩提樹上,整個大陣一陣搖晃,菩提樹上枝條伸展,上面七寶齊放光明,將大山托住。

蔣鈺鋒那麼深的功力,此時也有些吃不消,呼吸沉重,面色潮紅。付禺山與菩提樹僵持起來,他卻不能跟整個大陣做長時間的消耗,趕緊深吸了一口氣,又把硝河打出。

那河彷彿一條銀龍,盤旋而下,繞着付禺山環成一圈,水光瀲灩,與付禺山形成一體,兩件至寶同時發威,菩提樹終於支撐不住,上面的七寶忽然同時爆裂,炸得啪啪作響,原本飛揚起來的枝條也被壓得垂落下來。

蔣鈺鋒身上忽然浮起一片金光,凌空虛步跑到付禺山上,他站在山頂,雙手掐訣,向下虛按,大喝一聲:“落!”那山便一陣抖動,彷彿地震一般,又似山下起奔雷,轟隆隆作響,緩緩下沉。

“轟!”十方佛國又是一陣晃動,菩提樹終於被重新壓回地下,付禺山鎮壓在上,周圍硝河環繞,蔣鈺鋒消耗了許多元氣,盤膝坐于山頂閉目調理。

賈筱煜說道:“諸位道友趕快進陣,不要給白骨夫人反撲的機會!”說完領頭飛入上方佛國,只見空中金霞一展,佛國開放,裡面有五百比丘齊聲梵唱,彷彿天堂開放,接引有緣之人,又有無數金花飛灑,賈筱煜身罩浣星紗,身上銀星亂閃,水霧盪漾,飛入其中,只見金光一閃,佛國便又重新隱去。

緊隨她之後,衆人依次進陣,陳楓、凌雲和師文恭也按照事先所定,分別坐於蔣鈺鋒左、右、後方護法。

這十方佛陣以七寶菩提樹和八寶功德池爲中心,向周圍延展,到處都是金磚鋪地,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樓閣,地有四色蓮華,空有百鳥飛舞,風吹羅網,唱作天樂,附和鳥鳴、梵唱、流水生出無邊安靜祥和。

齊星衡不敢腳踏金地,他先把白骨寶船拋出,化作三丈長短,置身其上,驅船而入。

船剛飛近,佛國陡然出現,接引門戶,氣象萬千,裡面有無限光明射出,雖強愈太陽,卻並不刺眼,將周圍一切都鍍上一層金黃,左右幡旗招展,經幢轉動,有飛天仙女往來飛舞,揮紗撒夢,引人神往。

齊星衡驅使白骨寶船緩緩進入,身後金光一閃,門戶消逝,他一手託白骨寶塔,一手持太陰星落幡,凝神戒備。

西方佛國,一片光明,正西方有一輪耀眼紅日,此代表宇宙源頭,佛教認爲,宇宙的源頭就是光明,照遍十方一切佛剎土。齊星衡被金光沐浴,全身都彷彿泡在熱水之中,每一寸骨頭縫都舒服無比,幾乎呻吟出來,他閉上眼睛,盤膝坐在船上,心底浮起一個聲音:“歇一會吧,這樣舒服放鬆,就稍歇一會吧。”

此乃十六種觀想中第一觀想——日觀,本是佛教的一種修持功課,能夠幫人斷除五過、修八斷行,達到九住心,而這大極樂無量佛魔陣是反其道而行,讓人從心底生出一點慵懶,之後昏昧、沈鬱、鈍感、頑迷一一襲來,逐漸將身心沉迷。

那白骨魔姬的化身大光明白骨魔王就藏在太陽之中,見齊星衡昏昏沉沉,不能自已,便要下來加害,忽然白骨寶船上舍利一亮,他不敢下去,重又隱入陽光之中,而就這一下,已經引得齊星衡手中白骨塔上舍利和懷中五雷鏡同時放光,將他驚醒。

齊星衡一振,頓時脫了剛纔那種狀態,心中懊悔不已,自己枉自多年修行,怎麼會掉進這麼簡單的幻象之中,筱煜之前還特地囑咐自己,讓自己趕緊破了陣再去救別人,沒想到自己這麼不爭氣,枉費她對自己看重……

他剛剛被白骨塔和五雷鏡喚醒,只清醒了一刻,便又墜入“十纏”之中,佛教認爲,此“十纏”是纏繞束縛一切衆生不能脫離生死之苦的法業,齊星衡悔念一開,又不能收拾,從愧對賈筱煜想到前世父母,又想起自己曾經殺過和傷害過的人,又想起搶了柳三娘兩個兒子,逼她性情大變,墮入魔教。

之後,心情一轉,又可惜自己的九龍環,那可是用太陽神焰煉成的呀,無論什麼仙體也經受不了,九龍一出,形魂全消,如此利器怎地當時就頭腦一熱送了人了呢?

他時而吝嗇;時而悔恨;時而悽恥自慚;時而憤怒縈懷;時而不自羞愧;時而昏昏沉沉,懵然無知;時而左思右想,動搖不定;時而嫉妒甘道清、蔣鈺鋒這樣的強者,恨不得殺人奪寶;時而爲了昔日一件小事耿耿於懷;時而如做賊一般防人窺視。

本來若再等上數日,令他心神徹底崩潰,到那時就算是白骨寶塔和五雷鏡也無法將他喚醒,再下殺手易如反掌,只是白骨夫人恨他殺了自己丈夫,又知道六道寶幡在他身上,只想趕緊殺了他,一爲丈夫報仇,二想盡快奪回六道寶幡去除了蔣鈺鋒,讓大陣完全運轉起來,以防夜長夢多。

只見那原本明亮至極的太陽之中忽然伸出一對白骨枯手,往左右一分,彷彿開了一個門戶,陽光越發肆意地噴灑出來,裡面走出一具白骨骷髏。

那骷髏顫抖着下巴桀桀而笑,手持一柄白骨夜叉劍就往船上的齊星衡飛斬過去。

“噹啷”一聲,白骨寶船自動護住,船上三顆舍利大放光明,放出無量佛光將齊星衡護住,白骨夜叉劍站在上面,佛光應聲而破,白骨寶船橫飛出去,卻仍然託着齊星衡。

船身巨震,五雷鏡在此放出電芒,齊星衡身子一震,頓時醒悟,再來不及自責,還不等將寶船穩住,白骨夜叉劍便再一次襲來,他只能左手一揚,將白骨寶塔擋在身前,白骨夜叉劍站在白骨寶塔之上,只聽一聲悶響,那寶塔也飛上了天。

“桀桀桀!”白骨骷髏心貪寶物,竟然不在乘勝追擊,反而飛上天空,將白骨寶塔抓在手裡,從喉嚨裡傳出一個女聲,“地藏王菩薩的化身骸骨所化,正應該歸我佛門所用!”

言畢,那骷髏把身子一晃,耀眼的金光從他頭頂一直流淌到腳下,把身軀猛漲到丈六之高,化作一位神人,只見他臉上生有五隻眼睛,左右兩兩相對,額頭上又有一隻,左右各有一張臉,讓人心生恐怖,白骨夜叉劍化作一尊金剛降魔寶杵,左手現出一隻金剛鈴鐺,橫眉立目,殊爲兇惡!

大光明白骨明王現出化身,用手中寶杵向齊星衡一指:“衆生苦惱,佛光普渡,你還不快快皈依!”

齊星衡也不跟他廢話,立即放出二十四口金銀仙光劍,當空罩去,又把自煉的白骨沉香箭如火箭般打去,那明王怒哼一聲,彷彿霹雷陣陣,左手金剛鈴一晃,發出叮叮脆響,散播無形音波,此佛國中的普渡佛光都被鈴音扭曲,呈現各種各樣五彩紛呈的顏色,鈴音只一響,二百一十六道劍光便頓在空中,鈴音二一響,原本連成一片的劍光便轟然散去,鈴音第三次響起,那二十四口飛劍便打回原形,倒飛回來。

隨後白骨明王把手中金剛寶杵揚起,撞在白骨沉香箭上,立即打得粉碎。

對這明王的實力,齊星衡也暗自心驚,看那明王舉着金剛鈴向他搖晃,急忙將太陰星落幡豎起,這幡不愧是上古夸父一族的占星至寶,三丈多高的巨幡立在齊星衡身前,黑幡飄搖,六尾揚起,垂下道道黑煞,音波襲來,只在幡面上形成一道道水紋漣漪,根本不能損其分毫,那明王一連搖鈴三次,都勞而無功。

要客串的讀者彆着急啊,我得按照情節一個一個家,畢竟大家也都不想成爲只有一個名字的符號不是。另外巫山十二仙還有三個名額,想要的在書評區留言……

第5回 東海毒龍(下)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下)第7回 萬曆三徵(下)第2回 封神奧秘(上)第6回 關頭鬥法(上)第5回 佛光渡河第7回 白骨佛陀(下)第1回 三僧二尼第2回 服靈丹仙童畫血符(上)第4回 山海雄關(上)第10回 盛京政變第7回 梵音絕響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下)第7回 六道靈幡(下)第2回 血圖天成(下)第3回 沈城鬥法(上)第6回 關頭鬥法(下)第7回 紫微大帝第1回 傳燈和尚(上)第1回 地行秘術第9回 瘟癀魔陣(續)第5回 一戰北邙(下)第9回 瘟癀魔陣第2回 英魂十絕(上)第8回 血漫屍毗(上)第1回 嘉靖進京(下)第3回 四季瘟癀(下)第7回 夸父魔經(上)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下)第5回 落魂秘法(下)第1章 池底幽嘆(上)第1回 三位神僧(下)第6回 天殺老祖(下)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下)第7回 萬曆三徵(上)第7回 夸父魔經(上)第7回 夸父魔經(上)第2回 瘟癀寶傘(上)第5回 綠袍粉丸(下)第5回 綠袍粉丸(上)第4回 封魔榜(下)第2回 惡念化身第4回 巫山議會(下)第10回 南山祭陣(下)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上)第3回 一將休持三軍欲倒(上)第9回 南疆蠻祖(上)第2回 服靈丹仙童畫血符(下)第7回 六道靈幡(上)第4回 五鬼天王(下)第1回 池底幽嘆(下)第4回 神農金丹(下)第6回 白骨神君(下)第7回 許飛娘開闢五雲步(下)第9回 六甲鬼將第2回 瘟癀寶傘(上)第10回 盛京政變第9回 封神榜出(上)第2回 巫山釣蛟(上)第7回 鬥母元君(上)第10回 枯竹老人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下)第2回 玄陰教祖(下)第2回 英魂十絕(下)第3回 四季瘟癀(下)第2回 封神奧秘(下)第6回 終南寶物(下)第5回 誅仙劍陣(上)第10回 柳三娘泣血墜魔道(上)第9回 飛蝗毒陣第8回 紫微克星第6回 太陰星落(上)第10回 浸熱血骨魔逢新春(上)第5回 控雙劍血嬰戰鬼後(上)第4回 巫山雲雨(下)第3回 惡鬼太子(上)第3回 血魔誅仙(上)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下)第4回 神農金丹(下)第1回 胸中五火(上)第4回 金鰲島主(下)第5回 菩薩舍利(下)第9回 昊天寶鏡第9回 飛蝗毒陣第3回 惡鬼太子(上)第10回 北邙大劫(上)第5回 殭屍皇帝第5回 華山蕩婦(上)第5回 控雙劍血嬰戰鬼後(下)第7回 封神法器(上)第6回 關頭鬥法(下)第3回 豔屍情事(上)第4回 得寶鏡陰雲遇三尸(上)第3回 徒弟被拐(下)第7回 封神法器(下)第2回 血圖天成(下)第3回 惡鬼太子(下)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上)第2回 血圖天成(下)
第5回 東海毒龍(下)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下)第7回 萬曆三徵(下)第2回 封神奧秘(上)第6回 關頭鬥法(上)第5回 佛光渡河第7回 白骨佛陀(下)第1回 三僧二尼第2回 服靈丹仙童畫血符(上)第4回 山海雄關(上)第10回 盛京政變第7回 梵音絕響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下)第7回 六道靈幡(下)第2回 血圖天成(下)第3回 沈城鬥法(上)第6回 關頭鬥法(下)第7回 紫微大帝第1回 傳燈和尚(上)第1回 地行秘術第9回 瘟癀魔陣(續)第5回 一戰北邙(下)第9回 瘟癀魔陣第2回 英魂十絕(上)第8回 血漫屍毗(上)第1回 嘉靖進京(下)第3回 四季瘟癀(下)第7回 夸父魔經(上)第4回 獨木難支五臺初傾(下)第5回 落魂秘法(下)第1章 池底幽嘆(上)第1回 三位神僧(下)第6回 天殺老祖(下)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下)第7回 萬曆三徵(上)第7回 夸父魔經(上)第7回 夸父魔經(上)第2回 瘟癀寶傘(上)第5回 綠袍粉丸(下)第5回 綠袍粉丸(上)第4回 封魔榜(下)第2回 惡念化身第4回 巫山議會(下)第10回 南山祭陣(下)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上)第3回 一將休持三軍欲倒(上)第9回 南疆蠻祖(上)第2回 服靈丹仙童畫血符(下)第7回 六道靈幡(上)第4回 五鬼天王(下)第1回 池底幽嘆(下)第4回 神農金丹(下)第6回 白骨神君(下)第7回 許飛娘開闢五雲步(下)第9回 六甲鬼將第2回 瘟癀寶傘(上)第10回 盛京政變第9回 封神榜出(上)第2回 巫山釣蛟(上)第7回 鬥母元君(上)第10回 枯竹老人第1回 峨眉十二仙(下)第2回 玄陰教祖(下)第2回 英魂十絕(下)第3回 四季瘟癀(下)第2回 封神奧秘(下)第6回 終南寶物(下)第5回 誅仙劍陣(上)第10回 柳三娘泣血墜魔道(上)第9回 飛蝗毒陣第8回 紫微克星第6回 太陰星落(上)第10回 浸熱血骨魔逢新春(上)第5回 控雙劍血嬰戰鬼後(上)第4回 巫山雲雨(下)第3回 惡鬼太子(上)第3回 血魔誅仙(上)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下)第4回 神農金丹(下)第1回 胸中五火(上)第4回 金鰲島主(下)第5回 菩薩舍利(下)第9回 昊天寶鏡第9回 飛蝗毒陣第3回 惡鬼太子(上)第10回 北邙大劫(上)第5回 殭屍皇帝第5回 華山蕩婦(上)第5回 控雙劍血嬰戰鬼後(下)第7回 封神法器(上)第6回 關頭鬥法(下)第3回 豔屍情事(上)第4回 得寶鏡陰雲遇三尸(上)第3回 徒弟被拐(下)第7回 封神法器(下)第2回 血圖天成(下)第3回 惡鬼太子(下)第9回 發寒光菩薩留法旨(上)第2回 血圖天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