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用布帛做的象生花是怎麼來的,張氏和於媽媽都清楚的很。
張氏想想此時二房的情形,就覺得心中痛快。
一直算計別人的人,這次終於自食惡果。
謝玉琰將何氏的事放下,那邊如何她根本不會放在心上。何氏就是一條從塘中撈起來的魚,被她隨手丟在岸上。就算何氏用盡全力撲騰,也不可能再跳回水中。
說話間,楊欽揹着書箱回來了。
將東西往屋子裡一放,他就進屋,看看他娘又看看他嫂嫂,滿臉都是笑容。
“阿嫂,”楊欽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忙將童先生等人最好的小報取出來放在謝玉琰手中,“小報的底稿,先生說讓阿嫂看看。”
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稿了,一來上報的稿子需要仔細斟酌,二來要等着寶德寺佛炭的這篇文章。
現在算是齊全了。
謝玉琰仔細看着,這一版小報的模樣,終於與幾十年后街面上盛行的有些形似了。
之前那幾版未免文氣太重,上面有許多晦澀難懂的字詞,別說尋常百姓,就算通些文墨的人,也不一定都能看明白。
這樣的文章不是不能有,但要少一些,以大梁各地的消息爲主,解讀一些朝廷的邸報就足夠了。
再有些與百姓相關的一些案件,由訟師講述來龍去脈,再加上有趣的判詞,簡單易懂。
本地米價、布價等漲幅,各地是否有災情……
小報後面還有一些招工的告示,都是謝玉琰讓人提前收集起來的,自然包括她的石炭場。
最後的一面留給那些類似話本的文章。
這次未寫完的話本,下次新印發的小報上還會繼續。
小報廣收這樣的文章,一經採用,會按字數和篇幅付給執筆人一些潤筆費。
“這一張紙,上面寫如此多的東西。”張氏也湊過來看。她沒想到謝玉琰說的小報,就是這個樣子。
謝玉琰道:“還是太過粗糙。”
張氏驚訝:“這還不行?這字極好看,特別是‘大名府小報’幾個字。”
謝玉琰方纔一直在看小報的內容,沒有仔細去看,現在端詳才發現,這楷體字工整、端莊,一筆一劃挑不出任何缺點,通文墨之人,只要一瞧就難免心生敬意,這不是尋常人能夠寫出來的。
這不是童子虛的字。
這是……王晏的字。
宮中存放太多王晏的奏章,王晏過世之後,朝廷黨爭愈發厲害,太后有意栽培她,經常與她一同談及政事,還將架閣庫中的奏章和文籍拿給她看。當時,架閣庫中,近十年留下最多筆墨的就是宰輔王晏。
шшш. TTkan. CΟ
也多虧看了那些東西,才讓她學會與那些相公、御史們周旋。
王晏怎麼會爲她的小報題字?
是童子虛和王錚求他幫忙?
光是這幾個字,就足以讓文士買來一觀。
“我也覺得這幾個字好,”楊欽道,“應當不是先生寫的。”
先生再三囑咐他,莫要弄得髒污了,這小報的底稿一定要好好收着。
楊欽說給謝玉琰聽:“我看先生這般不捨,就說,不然再謄抄一份留下就是。”或許先生想留作紀念。
“可先生卻沉下臉,讓我莫要與嫂嫂多言其他,只說好好收下,原因他日後會說清楚。‘大名府小報’幾個字,他手中還有餘稿,會親自送去書局雕版。”
謝玉琰點頭,在童子虛看來,現在不宜透露王晏的身份。
她提前與書局訂了木活字,雕好了板頭,再用活字排版,很快就能印出小報,現在只需耐心等待。
印發小報之前,她需要做的,好像只有一件事了。
謝玉琰看向楊氏:“水鋪旁的屋子收拾好了?”
楊氏笑道:“都弄好了,牌匾也做妥當,只差掛上去了。”
謝玉琰點頭:“你去與大伯說一聲,明日新鋪子就要開張了。”
興許楊明德想親眼看着鋪子掛匾。
楊氏應聲。
這次的鋪子與水鋪不同,不用大張旗鼓的叫賣,因爲在此之前她已經鋪好了路。
楊氏將消息帶去長房。
楊明德從一堆瓷土中擡起頭,神情顯得有些茫然:“這就要開張了?爲何非要等在正旦之前?”
現在大家都忙着置辦年貨,誰會在意一間小小的鋪子?
“反正都到這時候了,過了正旦再慢慢辦不行嗎?”
楊明德有時候不明白謝玉琰的用意,不過……
“你就是死心眼兒,”葉氏罵道,“你的主意對,這些年咱們怎過成這樣?阿琰卻贏了二房和謝家。”
“謝家倒是聰明,不也得拿出七千貫錢給阿琰?”
“你若是覺得自己能壓過謝崇峻,你就去找阿琰,給她出出主意。”
楊明德聽得這話不由地紅了臉。
他哪裡能及得上謝崇峻。
“明日一早先不去瓷窯了,”楊明德道,“我去街面上看看。”
自家老爺是想親眼看着鋪子開張,她哪有不知曉的道理?
“行,”葉氏笑,“都依你。”
楊明德嘴裡嘟囔着:“這買賣……到了她手裡,怎就那麼容易?說賺錢就賺錢,說開新鋪就開新鋪。”
這本事、這手段,別人想學也不明白,其實到現在他也搞不懂謝家到底是怎麼上當的?
兩個人正說着話,就聽外面傳來腳步聲。
“爹、娘,我回來了。”
葉氏臉上一喜慌忙迎出去。
楊疆風塵僕僕,比離家的時候黑瘦了些,臉上也帶着幾分疲憊,不過一雙眼睛卻異常明亮。
葉氏心疼兒子,忙走上去仔細看。
楊明德見兒子安好,急忙開口問:“怎麼樣?可還順利?”
楊疆接過葉氏端來的茶,一飲而盡,這才擦了擦嘴角道:“地都買好了,勘採的文書也拿到了。”
“我們還帶着人往下探了探,真的挖出了瓷石礦。”
“如果按我們勘採的結果,整個山中下面都是瓷石,幾十年都挖不完。”
有了這瓷石礦,他們就能將瓷窯做大。
楊疆道:“我梳洗一下,換件衣服就去三房,這些事還要向大娘子說。”有些話他沒敢與父親透露。
瓷石雖然多,卻有些特別,應該燒不出那種細白瓷。
現在大梁北方賣的最好的可就是白瓷。
即便瓷器燒的再好,不被人喜歡,還是沒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