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家常瑣事

因爲唐坊分棧在明州還算是蕃商,所以多年來都不能在城裡買屋。

但她得封了文林郎的官封之後,季大力馬上就在明州市舶司報了備,又疏通了關係。

所以趕着她回來前,就在城裡買了一處屋子。

她知道,園子並不大,是她早就聽說的陳家曉園的十分之一不到。

但有了間城內宅子,自然方便她起坐赴宴,也能邀請城中商人密談。

Wωω● тт kan● c○

至於陳家的曉園,那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曉園是兩浙路都頗有名氣的江南園林勝景,位於城南月湖之畔。陳洪買下後,平常也按本地的規則,四季盛景時不禁湖上游船進園裡賞景。一直是盛名不斷。

他請客赴時,光憑着這園林美景都更容易請到人。

住在江南名園裡,也能叫人知道陳家可是泉州城的百年世家,不是普通暴發戶。

至於季青辰,她本就是暴發戶,所以也不怕別人知道。

更何況,在本地海商們眼裡,她買下的小小季園只怕還不配稱爲暴發戶。

“蕊娘子好記性。小子名叫馭龍。是我家文昌公子的小廝。”

外面船上傳來了隱約的說話聲。

“公子如今已經到了曉園了。差小子來給坊主遞句話兒。還請蕊姑娘向坊主轉達。”

季蕊娘雖然沒去過泉州城,這些日子早就學會了聽泉州話。

她也知道陳文昌和別人不一樣,乾脆地應了,道:

“小哥哥你說。”

“我家公子說,曉園裡十二處院子,大半都是空的。他只住過汀水坊和望山居。想着大娘子喜歡花兒樹兒的,所以剛進院就去看了。杏林邊一處西圃,正是現在新開的雪杏,最雅緻的地方。再有一處是湖石水景,清明觀雨的好去處。還有一處梅花臺,幾十株異梅雖然不是這個時節的景物,但僅是梅蒼樹曲就不虛一行。過幾日。選一處備着給大娘子赴宴時起坐更衣。讓小的過來問大娘子的意思”

“……”

季青辰在艙廳裡聽到了這些話。不由得就有些瞠目。

陳家曉園的賞春宴,當然是爲了給胡府回席。如今胡府的宴還沒開始,曉園的賞春貼子沒有發。怎麼就開始給她準備起坐的院子了?

倒是那小廝的名字,她聽得耳熟。馭龍對伏虎,本是佛經上的典故。陳文昌身邊多半還有一個小廝伏虎,留在泉州城了。

沒料到陳文昌也是信佛的?

她原本以爲。陳文昌的小廝應該叫梅蘭竹菊這類雅緻的名字。

勞四娘掩袖忍着笑,看着季青辰的樣子。笑着道:

“這位陳公子,卻是好有主意的人。他這樣在小事上留心的,討大娘子的歡心只是其一,這樣單留一個院子給大娘子。外人都是知道您遲早是要嫁到陳家了。”

“……”

季青辰不禁有些無語。

陳文昌可不像是這樣着急娶老婆的人。

“大娘子謝過陳公子的照撫了。”

外面的季蕊娘顯然也有些意外,好在她應付突然襲擊是拿手的,馬上就反應了過來。在外面應答着,脆生生地道:

“但既然要去賞春。應該是幾位綱首家都去的。不知請不請綱首府裡的女眷。”

“自然是請的。不僅是綱首府。浙東幾位船幫大佬清明回城祭祖,也是要請過來的。”

季青辰一聽船幫大佬也會去,她要去曉園的心思當然更篤定了。

只不過,她也想聽聽,陳文昌這樣殷勤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請各府裡的女眷。大娘子就隨着夫人、娘子們一起起立更衣就好了。陳家安排在哪裡,大娘子就去哪裡。並不好挑剔的。免得叫人說咱們是外來人,不願意同她們交好一般。小哥哥,你說是不是?”

季青辰聽她答得極好,心中歡喜。

勞四娘和季蕊娘算是第一回接觸,不由得就吃驚這小姑娘會說話。她嘴裡的外來人,當然指的不僅是唐坊,還有陳家。

她一口一個咱們的,雖然沒答應單挑一座院子起立更衣,話裡但卻也是爲了陳家好。

外面的小廝馭龍也是個機靈皮厚的,馬上又道:

“……許是小人記錯了。按說,大娘子已經封了文林郎。也不拘在女眷那一席呆着?聽說各府裡請大娘子赴宴的貼子都到唐坊分棧的管事們手上了。我家公子說,他在蕃坊也見過市舶司每年在官衙擺宴請海外蕃首,不拘男女。除了單設一處女蕃首更衣的地方,席上也是不用分開的。”

“小哥哥說得是。如果是這樣安排,那就更容易了。按說在曉園擺席,只有一位女子的話,起立的院子不是應該挑最近的?小女沒見識,只是因爲唐坊裡女子多,哥哥們也多,就知道大家一起吃節日席面的習慣。哥哥們都大氣,願意讓着姐姐們,走遠幾步去外面更衣,他們也是願意的。想來綱首們也不會在意大娘子用了最近的那一間院子?只看陳綱首當日把宴擺在什麼地方了。”

季蕊娘口齒靈俐地說了這一軲轆話,最後一頓,才說了最要緊的一句,

“陳家到底是連着女眷一起請,還是單請綱首們,大娘子當然不知道,她只要等着陳家的貼子不是?”

勞四娘和季青辰相視而笑。

“大娘子,文昌公子的意思,是來探聽大娘子吃席面時到底是隨女眷,還是不隨女眷?”

勞四娘琢磨着,悄聲問了一句。

她心裡也是這個疑問,但這樣的小事怎麼能拿得準,便搖了頭,笑道:

“只是問院子吧?”

勞四娘還沒有想明白,外面那馭龍契而不捨地開了口,仍然是暖和的笑語。道

“蕊娘子說得沒錯。是這個理。只不過隨不隨女眷都是小事。十二座院子都空着,只看大娘子喜歡哪一間,我們家把席面擺在附近就好了。”

說着,他也不待季蕊娘答話,直接就把十二家院子全都說了出來。

汀水坊、望嶽居、梅花臺、雪杏圃、觀雨湖、春芍園、市隱齋……

他口齒清晰,背起院名來就像是唱曲兒似的,不輸給季蕊娘。

季青辰在艙裡聽着。不禁有些意外失笑。

腳步聲響。小蕊娘一臉迷茫的走了進來。

她知道這孩子畢竟年紀小,不知道男女之事,所以完全摸不清陳文昌想幹什麼。

她自己雖然不喜歡這樣步步被緊逼的感覺。然而看着這孩子懵懂可愛的臉,她不由得就笑了起來。

勞四娘也笑道:

“這是文昌公子爲大娘子着想呢。他既然覺得在哪一處擺席面請綱首不重要,大娘子喜歡哪間院子才重要,這難道不是好事?”

季青辰笑着向那孩子招了手。等她跑過來了,才小聲對她說着。

“呆會兒,去和那馭龍說,只說大娘子現在還沒有看到自己家裡的季園呢。大娘子說,想着曉園的盛名。她只盼着要尋一處和季園不一樣的院子起立纔對得起這名園之景。還是等着那一日去陳家,賞過景纔好說呢。女人家主意來得慢,請陳公子再等幾日吧。”

季蕊娘眼睛一亮。明白怎麼回答了,她又捂着臉在手指指縫間瞪大眼睛。笑嘻嘻地看着季青辰,吐了幾個字,道:

“大娘子也撒嬌……”

季辰青見着她還有心情羞羞她,不由得失笑,用手指點了點她的額頭。

“記住了?”

季蕊娘笑嘻嘻點了頭,又讓她說了一遍,想來是把她的話死背住了,才問道:

“大娘子,要是那小哥哥說,陳公子覺得梅花臺好,讓大娘子用那處院子,席面就擺在梅花吉旁邊院子。大娘子的意思?”

勞四娘失笑插嘴,道:

“難不成他這趟來,就是爲了讓大娘子住上梅花臺?”

“……”

季青辰也想笑,但看着季蕊娘鼓着的臉,完全就是馭龍要是真這樣說,她季蕊娘也完全不吃驚的樣子。

想來,那馭龍得不到一個確切答案,也不好回稟陳文昌。

“他要是這樣問,你就說,就請陳公子按他自己的心意定吧。”

季蕊娘領命而去。

聽着外面的說話聲響了一陣,又淡了下去,接着是水響翻翻,她知道陳家的小廝已經走了。

反倒是勞四娘,悄悄覷着她的神色。

勞四娘自問雖然是近幾年纔到唐坊,又到了明州城,所以不知道當初王世強和大娘子相好的事情。

但她卻是聽說過,大娘子是半點不喜歡王綱首多問她自己唐坊裡的事的。

季青辰反倒是搖了搖頭,道:

“現在只是居家赴宴的小事。又是他家的園子。與我並沒有關係。我只要當他是爲我着想就好了。他既然說了三名院名,一處是雪杏圃、一處是觀雨湖,都是現在清明應季的地方。只有梅花臺是單挑出來的院子。他當然就是希望我用梅花臺了,我何必和他爭這些?我只要在赴宴的時候,隨着女眷們在一個院子裡起立就好了。也傳不出什麼閒話來。”

她笑着搖了搖頭,

以前,她本也不應該爲了些家常小事,老是和王世強爭吵。

儘管她已經隱約感覺到,陳文昌完全和她想象的不一樣了。

她本以爲,陳文昌應該是個極淡泊的男子,她與他的婚事也容易細水長統,水到渠成。

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但她雖然與陳文昌相識太短,總不至於如此走眼……(未完待續)

078 陰差陽錯(中)181 心事難訴338 妻妾不分368 脫困回家330 夫妻之義(上)235 殘月私語295 愴惶夢醒291 休妻另娶(上)141 不期而遇242 羣雌爭先255 出色妻弟367 合而復離213 宮中生變178 兩情長久313 傳位詔書142 鶴立雞羣246 海路軍功117 兩姓之婚348 不可分離152 親事翻盤130 岳父大人271 同姓舊戀123 趙氏德媛269 兩宮相爭282 夷寨逃生114 眼光獨具360 妖婦誤國179 病中相會183 心內宮內344 指妹爲婚263 情敵對峙363 大喜之日065 公子文昌215 兒時舊事122 家常瑣事219 契丹婚事070 男女追逐282 夷寨逃生360 妖婦誤國084 溯流而上(下)102 鼓樓私語195 往復遲疑079 陰差陽錯(下)105 理當如此182 疑心吃醋343 坐享其成098 嫁妝箱子352 孤單一人323 皇后贈妾111 是女是妾081 啼笑姻緣(中)173 親事瑣碎360 妖婦誤國254 狗傳情書143 長者深意119 縣主退親274 鴛夢重溫111 是女是妾340 一場夫妻121 皇后太后285 茶鼎心意095 宋法蕃法210 趕人出城125 無奈廢棋279 暖牀使女(中)268 官家病危143 長者深意229 迴轉楚州181 心事難訴096 人情舊帳312 宮門勸降086 在水一方(下)291 休妻另娶(上)273 舊愛重逢(下)074 重到舊地367 合而復離200 見色忘友339 二婚男女088 寺奴寮主077 陰差陽錯(上)189 偏愛之心105 理當如此083 溯流而上(上)358 寵臣求親362 兩家議親(下)280 暖牀使女(下)261 進宮挨訓191 眼障心障205 姐夫責任(上)152 親事翻盤143 長者深意299 安心之家169 說穿舊情185 君前應答342 金宮之變139 哭訴一場322 吳宮舊事227 四路伐金370 臨別寄語(下)253 雙重標準
078 陰差陽錯(中)181 心事難訴338 妻妾不分368 脫困回家330 夫妻之義(上)235 殘月私語295 愴惶夢醒291 休妻另娶(上)141 不期而遇242 羣雌爭先255 出色妻弟367 合而復離213 宮中生變178 兩情長久313 傳位詔書142 鶴立雞羣246 海路軍功117 兩姓之婚348 不可分離152 親事翻盤130 岳父大人271 同姓舊戀123 趙氏德媛269 兩宮相爭282 夷寨逃生114 眼光獨具360 妖婦誤國179 病中相會183 心內宮內344 指妹爲婚263 情敵對峙363 大喜之日065 公子文昌215 兒時舊事122 家常瑣事219 契丹婚事070 男女追逐282 夷寨逃生360 妖婦誤國084 溯流而上(下)102 鼓樓私語195 往復遲疑079 陰差陽錯(下)105 理當如此182 疑心吃醋343 坐享其成098 嫁妝箱子352 孤單一人323 皇后贈妾111 是女是妾081 啼笑姻緣(中)173 親事瑣碎360 妖婦誤國254 狗傳情書143 長者深意119 縣主退親274 鴛夢重溫111 是女是妾340 一場夫妻121 皇后太后285 茶鼎心意095 宋法蕃法210 趕人出城125 無奈廢棋279 暖牀使女(中)268 官家病危143 長者深意229 迴轉楚州181 心事難訴096 人情舊帳312 宮門勸降086 在水一方(下)291 休妻另娶(上)273 舊愛重逢(下)074 重到舊地367 合而復離200 見色忘友339 二婚男女088 寺奴寮主077 陰差陽錯(上)189 偏愛之心105 理當如此083 溯流而上(上)358 寵臣求親362 兩家議親(下)280 暖牀使女(下)261 進宮挨訓191 眼障心障205 姐夫責任(上)152 親事翻盤143 長者深意299 安心之家169 說穿舊情185 君前應答342 金宮之變139 哭訴一場322 吳宮舊事227 四路伐金370 臨別寄語(下)253 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