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

王曾的腦海之中還在減農稅發懵了。

誰能,誰敢,把農稅給免了。

歷朝歷代沒有人想過。

王曾摸了摸袖子,他袖子還有最後一張紙,這張紙他沒敢拿出來,相比前面幾張,這一張纔是蕭太后真正的狠辣。

蕭太后公告整個遼國,列出了一份名單。稱之爲八賢。

這名單上劉安的名字在第七位,這些人入遼之時便是封王之日。

排在第一位是戰神李繼隆。

排在最後一位的是王嗣宗。

中間六人分別是,興農護民之相李沆、以文治世之相呂蒙正、剛正不阿名士趙昌言、大宋大掌櫃向敏中、薦百餘名臣王旦、天縱其才劉安、南征北戰曹瑋。

一共八賢者。

王曾不敢將這份名單拿出來,無論遼人是真意還是離間,此時看劉安的表情,王曾認爲這份名單可以晚一點再給劉安看。

王曾離開的時候看到劉安坐在窗邊發呆。

他知道劉安心繫天下,但無能爲力的感覺有多難受。

午餐,劉安只吃了一口。

晚餐送到,劉安連看都沒看一眼,一直坐在窗邊。

農稅!!!

自公元前魯國最早開始徵收初稅畝開始,漢代叫租賦,唐叫租庸調。

中華大地用了整整兩千六百年才免了農稅。

現在的大宋已經具備了免農稅的基礎了嗎?

從眼下計算,自魯國開始第一次徵收農稅已經有一千六百年,農戶們稱爲皇糧國稅,可以說天下萬民已經習慣了交農稅。

後世是憑什麼取消農稅的。

是在農業稅只佔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三以下之後,才免除了農業稅。

現在呢,農稅佔據了大宋財政收入大部分。

無論後世的史書怎麼寫,劉安親眼看到的是,大宋的稅收鹽、茶、鐵三項佔了財政收入的兩成,商稅能多一點,兩成半。

依這樣的計算,農稅超過了大宋國庫收入的一半以上。

大宋的農稅也挺高的,官方是十五抽一,但還有雜稅、折變等等,十五抽六肯定是有了。

好難!

遼人大規模在燕雲減稅,他們的財政支出遠沒有大宋這麼多,僅是官員的俸祿就差了十幾倍支出,軍費支出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而且燕雲荒地多,多來一戶人口本身就是財富。

這一招,自己如何應對。

更可怕的還是大宋自身,大宋不禁止田地交易,被大地主大貴族兼併的土地會越來越多,這些人有的是辦法逃稅,那麼大宋的農稅還要從最普通的農戶下手。

農民的稅只會越來越重。

免農稅。

天方夜譚!

劉安有一種感覺,自己把這話說出來可能用不了幾天,自己的小命就會終止,因爲自己動了大貴族們的切實利益,會成爲滿朝文武的眼中釘。

可能就連寇準都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但若對蕭太后這次出招不聞不問,時間會慢慢讓大量河北兩路的百姓流入遼國,對大宋的歸屬感也會越來越弱,然後有一天,或許打仗的時候那些北流的百姓會拿起刀劍對準大宋。

可悲!

卻無奈。

夜色降臨,劉安問自己:我應該何去何從。

劉安不是沒有選擇,他有。

他可以現在就離開汴梁去占城,然後不惜代價滅了瞿越,以瞿越爲基點,將勢力擴張到兩廣,然後再慢慢北上吞併大宋,再揮師北進一統天下。

新朝新規則。

慢慢架空皇權似乎太慢,等自己成功,改變朝堂可能在很久以後,那時,宋遼還有一戰的可能嗎?

宋軍北上面對的不再是契丹軍,而是歸遼漢軍。

這一切不是劉安想看到的。

劉安記得後世有帖子提到過,宋朝沒有農民起義?

屁話,就劉安到大宋這兩年就有小規模的被稱爲流民亂匪好幾次。只是大宋兵力夠多,又對軍械馬匹管理嚴格,貧苦線上的農民興不起大浪罷了。

或許那帖子也沒錯,兩宋是沒有爆發過大規模全國性的大起義。

只有幾百次流民亂匪。

突然間,劉安想到了一個讓自己不喜歡的時期,那時卻有人搞了一個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

這念頭剛產生,劉安就猛搖頭。

不可能,大宋是士大夫治天下,動了這一塊,滿朝文官都敢和自己拼命。

難。

劉安想說,自己好難。

前世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作爲穿越者確實有超越這個時代的能力,但這種國體大事,自己還真搞不定。

劉安很愁悶。

大約到了三更天的時候,也就是半夜,有人推門進來了。

大宋皇帝。

皇帝手裡提着一隻食盒,劉安根本就沒留意有人進來,依然在思考着。

皇帝將一碗粥放在劉安面前:“安哥兒,來一碗七寶五味粥。”

劉安這才注意到是皇帝親自來了,趕緊起身要施禮,卻被皇帝按住肩膀:“坐着,喝了粥再說話。”

到底是天氣冷了,粥從廚房拿出來還是熱的,到這裡溫度剛好。

劉安幾口就把一碗粥喝光。

看劉安喝光了粥,皇帝這才說道:“瞿越的事,你不會煩心。西番那邊的事情,已經辦完。自你殿試以來,意氣風發,今日卻……怎麼了?”

劉安沒回答,因爲他不知道從何說起。

“照實說,說什麼都不責怪你。”

劉安依然沉默,皇帝這次沒催,只是陪劉安坐着。

過了好長時間,劉安纔開口:“姑丈,若我說,我有真話一套,假話一套。”

“先聽假的。”皇帝說話的時候站了起來,示意劉安跟自己坐在茶桌這邊來。

坐下之後劉安說道:“假話是,就姑丈封禪之事。自古封禪非大作風不可,始皇一統六合,有資格。漢武帝平匈奴,立漢威天下,有資格。漢光武帝,光復大漢平賊除亂恢復正統,有資格。”

“恩。”皇帝點了點頭,但劉安說,這是先說假話,可此時句句都是真的。

劉安想說什麼,皇帝很有興趣聽下去。

劉安繼續說道:“接下來三人就有水分了。唐太宗沒有封禪,魏徵勸諫,不可重複隋煬帝的錯誤,不能過度消耗民力。太宗沒去。唐高宗去了,高宗往前能比上其父還是往後能比上其妻?”

“恩。”皇帝又點了點頭。

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
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