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

皇帝很認真的在計算着。

再反過來算。一擔絲綢在汴梁最多就是換六百斤帶殼的米。

可運到占城,就是接近四千斤米。

這錢又落在大宋的口袋。

皇帝其實想錯了,這不是剩餘價值,這叫貿易利潤與貿易逆差。可皇帝有自己的思想,他認爲這就是價值提升,差價落在誰口袋的問題。

皇帝的理論就是,增值部分歸誰的問題。

想到這裡皇帝問劉安:“依你這麼說,若瞿越真的能被打敗,那麼瞿越人種稻米,他們用三千五百斤稻米換大宋一擔絲綢,這算不算瞿越在供養大宋。”

劉安起身,卟通一下就跪了。

皇帝拉起劉安:“說話呢,跪什麼?”

“姑丈,有件事情我劉安有欺君之罪,有謀逆之罪,但卻沒有不臣之心。我這麼作是有原因的。”

“剛纔說了,你說什麼都不責怪你。”

“姑丈,現在不是說,而是我作的。”

“也不怪你,你說清爲什麼,就不怪你。”

劉安脫口就來了:“因爲姑丈心太軟。”

皇帝真是哭笑不得:“行,這理由先記下,那麼說說不心軟是怎麼回事。”

“姑丈,衛浩流放八千里,我安排人制作假象讓他遇到海難,假死,然後把人送到阿蘇山。”

“阿蘇山??”皇帝完全不知道阿蘇山在何處。

劉安沒給皇帝思考或是提問的機會:“姑丈,阿蘇山在倭島,最初的時候是我父遇上風流飄過去的,然後和倭人打了一架吃虧不小。後來杭州商盟受過我父恩惠,僱傭大量遊俠,借了金陵商盟幾十條商船把人運到了阿蘇山,又找倭人打了一架,這次勝了。”

皇帝示意劉安繼續。

劉安這故事是早就編好的,無論是金陵商盟、還是杭州商盟都對過口風。

劉安繼續講:“然後,打架打贏了。可還要繼續打,所以就在阿蘇山建了城,然後徽州商盟送了五百戶佃戶過去,這慢慢的時間久了,在阿蘇山種下了百萬畝桑林。預計明年能收穫三至五萬擔生絲。”

“不對。”皇帝打斷了劉安:“一畝桑林三十五斤絲。”

“姑丈,新桑葉少。”

“好吧,你繼續,不對,三萬擔生絲?”

“是,這些生絲的成本,只有杭州一帶生絲的五分之一,因爲倭民皆是奴,殺了他們的領主,這些奴給的工錢是大宋農戶的八分之一。”

“等等。”皇帝示意劉安停下。皇帝開始計算:“你是說,五分之一的價格,那麼織出來的絲綢應該只有杭州原本一半以下的價。”

“約五分之二。”

皇帝突然變的興奮了:“如果這麼算,姑丈是不是可以理解爲,從倭人那裡得到一部分剩餘價值,然後再織成絲去占城換成米,那麼就是相當於汴梁生絲換米,還多一倍?”

“是!”

皇帝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他懂了。

他懂什麼叫剩餘價值了。也明白什麼叫以天下財富供養大宋了。

這一反一正,掙的真多。

“這也不對,百萬畝桑林,就算是小桑,三年五載之後就是大樹,一畝三十斤絲就算作不到,一畝二十斤也應該有,這就是二十萬擔生絲。”

劉安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姑丈,只是號稱百萬畝,實際沒那麼多,徽州一位老絲農估算,三年後穩定產量應該是九萬擔至十二萬擔。”

“不少了,不少了。”皇帝知道當下大宋一年的生絲全年也就是三十多萬擔。

摺合下來,能用於織造就是一萬噸多一些。

皇帝把什麼對外番私自用兵,對外番開戰這種事情完全忘記了,輕輕一拍劉安的肩膀:“回頭你給父加封,你列個名單,這杭州、徽州就倭島種桑有功之人,重賞。”

什麼節奏。

有錢就有功?

私自對倭開戰,秘密調兵,不對。劉安搖了搖頭,自己故事編的好,皇帝是沒往細了問,詳細調查之後,纔有私自對倭開戰,秘密調兵的事情。

現在只是純民間行爲。

劉安立即補了一句:“姑丈,雖然遠在海外,可這些商人卻心繫大宋,他們請了靈隱寺的僧人,五臺山的大師,還有許多老私塾的先生去教化倭人,倭人現在吃飯之前都要先恭敬的高呼,感謝大宋皇帝陛下恩賜,纔有這一飯一食。有新衣,也要高呼感恩。”

“當真?”皇帝是吃驚,不是懷疑。

劉安立即說道:“姑丈,你把我關起來,不讓我和外界接觸,派人把杭州商盟的人叫來,再安排皇城司去倭島帶倭桑農過來,便可以證實。”

哈哈哈。

皇帝爽朗的大笑。

他喜歡,他太喜歡了。

什麼是天子,代天牧民。連番民都感謝自己的恩賜,這成就感!

皇帝有點飄。

皇帝笑着:“也就是說,從這裡外番得到剩餘價值若達到五千萬貫,那麼農稅可以免?”

“侄兒認爲,五年後或許可行。”

“加快一些,能有多快就多快。”

皇帝開始幻想,若真的免了農稅,這天下萬民還不給自己歌功頌德,史書上狠狠的記一筆。

想漢末黃巾之亂、唐末黃巢之亂,那一個不是農民沒飯吃。

一但免了農稅。

想造反的人也要有辦法鼓動這些原本就不交農稅的農戶們,免農稅,妙!

太妙了。

劉安看皇帝開心,又趕緊補自己之前的漏洞。

“姑丈,還有一事。”

“講。”

“咱們從高麗那裡,也得到的不少,高麗內亂有些貴族不怎麼服,石將軍聯手崔氏,殺的可能有點重了,但這事卻傳不出來,崔氏找了一個好藉口。金氏亂宮。”

“有多少利?”皇帝這會滿腦袋都在想,趕緊弄到相當於農稅的錢,所以已經不管高麗貴族的死活。

劉安想了想:“我不知道,因爲高麗是石將軍管着,不過商隊去過數次,我猜測應該高於千萬貫的利。”

“石保吉辦的好,當重賞。”

劉安算是明白了。

封禪,果真是皇帝的軟肋。

估計皇帝作夢都在想封禪的事,一切與封禪無關的事情,皇帝不在乎。與封禪有益的事情,皇帝可以不在乎其他一切小節。

而且智商猛往下降。

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七節 關於錢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一節 穿越者劉安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
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七節 關於錢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一節 穿越者劉安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