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

劉安在家裡安心造人。

汴梁城內卻是亂作一團,這個亂不是動亂,是忙亂。

有人說過,從走路的速度可以看得出那個城市更有錢,那個城市有錢人更多。

走路速度越快的就越富。

某個午後,寇準、呂蒙正、李沆三人來到了劉安的安平侯爵府,花廳品茶。

寇準看着手中玻璃直杯中的綠茶在水中沉浮,拿近杯子聞了聞:“這杭州的新茶,淡而遠、香而輕。聽杭州知府信中說,這茶早採三天是寶,晚採三天是草,在採茶時日將近之時,茶農每天凌晨都守在茶山等。”

寇準突然翻臉:“此茶採自白雲峰,周邊三十里不得建工坊,這是你定的規矩吧。你以爲,你是誰?”

劉安回答:“啊,這叫建議。不是規矩,好茶區自然應該有保護。”

李沆笑了笑:“行了,這杭州四百里加急給你送茶來,這事才叫不合規矩,我們扣了一半,你再拿出一半獻給官家吧。今天有正事要說,重要的事。”

寇準這才說道:“汴梁城除了兵部密倉的火藥之外,軍械局、兵備司的火藥已經沒有了,要麼加大生產,要麼再建一個火藥坊,或是幾個火藥坊。今早上最後一船火藥運走,就是最後的庫存了。除了密倉。”

密倉的火藥是精品,無論在選材還是製作工藝都遠高於普通的火藥。

密倉的火藥純粹就是爲戰爭使用的,火炮用火藥。

普通的火藥可以製作虎蹲用的發射藥,可以製作飛火鴉,給火炮使用勉強能用,但雜質太多、力量太弱等等缺點巨大。

不過,製作開礦用的紙筒藥包沒問題。

火藥自幽州之戰後就是管制品,其監管力度甚至高於鎧甲與弓弩,民間不得私制。就算是煙花坊都是要嚴格報備的。

再建火藥坊。

建在何處纔是關鍵,汴梁城作爲京城不適合大規模再建這個。

呂蒙正在旁說道:“現官方登記的火硝礦區在京西路、河北東路有幾個。後增加的是來自六穀、西州的外遠硝石。硫磺原多產於蜀地,現靈州那邊也有,後來瓊崖北有座火山,不過倭島的硫磺眼下才是重頭。”

大宋官方對火藥有三套配方。

民間流傳的還要加清油、松香等雜七雜八的東西。這種只能當煙花,開礦都力度不夠。

另一套是官方掌握的僅硝石、硫磺、木炭的簡單配方。

最後一套就是精準的配方以及工藝,還包括原料的挑選等等,製作出來的就是火炮用火藥,屬於絕密配方了。

中品以上的火藥不得外流,這已經是大宋重臣們之間的共識。

但凡是見識過劉安虎蹲炮陣的人都不願意有一天這種武器落在自己頭頂,所以中品以上的火藥成爲了禁止外流的物品之一。

火藥分爲七個等級,開礦用的火藥屬於第五等,往上四個等級全是有特殊用途的。

李沆這時說道:“硝石的輸入還需要加大力度,老夫近日走訪了汴梁周邊的幾個的大工坊,硝石的需求量還會增加。從西部商路輸入硝石很有必要,所以西行的路要再修。”

“石硝確實重要。”呂蒙正也調查過這事。

呂蒙正說道:“燒瓷、絲綢、藥用都需要,就是燒玻璃也需要用些的。對了,最近聽聞有位汴梁東城酒樓的大師傅在醃肉的時候加了硝,味道好極的。”

劉安問:“絲綢用得上硝石?”

“用得上,染料中要加,怎麼加這就是各家的秘方了。”

劉安沒再糾結硝石與絲綢的關係,只說道:“建在巴城吧,蜀地的硝、硫磺都有。主要生產開礦用的火藥。然後另一處建在明州,全部採購海運的物資,火藥工坊不能建在海外,這是我們的看家本事,不能外流。”

“恩,明州行,巴州也可以。”

說完火藥坊的事情,劉安說道:“瞿越之戰,瞿越王城被攻陷,瞿越在官方文書中是交趾,瞿越在三十四年前自稱爲帝,置百官、制朝議、起宮殿、立社稷。我大宋看着自己的國土被人自立,這算不算造反?”

李沆拿起了茶杯:“胡扯,這幾十年前的舊事,不提也罷。”

“行,不扯這個,但我雖然還沒有拿到圖紙,但我報個數。我父拆了瞿越皇宮,是皇宮,至少他們自己就是這麼叫的。皇宮中立柱共計三千六百八十九根,其中直徑超過三尺的,金檀木就有一百多根。還有香枝木,直接一尺三寸的九十九根。”

三尺什麼概念,就是直徑一米。

李沆、呂蒙正、寇準三人各自看着自己的茶杯誰也沒接話。

劉安也不急,他在等。

很快,寇準擡頭:“瞿越應該是仿唐宮建造,依這立柱來推算宮殿很大,有屋不會少於六千間,怕是有七百多畝。”

“是,八百零八十三畝。”劉安這邊有數據。

呂蒙正問:“直說,你什麼意思?”

“這木料不用太可惜,每一根都是上上等好木料,四成以上的木料全部都不能浮在水面上。”

劉安說的金檀木就是後世的金星黃花梨,比重一點一七,肯定不會浮在水上。

這一類的木料放在汴梁都是上上等好木料。

“說,你想怎麼用?”寇準也問了。

劉安這纔回答:“我看了下,鄭縣那裡挺空的,而且是道路可以連通天下八方,所以我要把瞿越皇宮的木料在那地方復建,然後再建一個城,城不要太大,城牆周長四十里如何?”

寇準愣了一下,馬上問:“你想建議遷都?”

劉安回答:“汴梁城太小了。”

汴梁城太小,確實已經不利於發展,而且擴城卻沒那麼容易,汴梁北邊就是黃河,然後南邊是新設立的鹹平縣。

“鄭縣不行,汴梁可以往西南方向擴大,建新皇宮可以。然後城區往西南方向走,必須在沿隋運河一線,這事可以,當下的皇宮確實有點小了,辦公的地方越發的擁擠,許多公文已經無處堆放。”

大宋的皇宮後面纔是皇帝的居住區,前宮則是辦公區。

“那寇公你挑地方,我安排人建?”劉安試探着問了一句。

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
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