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

洗盡鉛華!

樂仙兒這個藝名也將從此消失,天下再無樂仙兒,再無汴梁城第一花魁。

話說劉安。

劉府側院。

一位老工匠正熟練的踩着踏板,面前的桌板上有一個正在研磨的鏡片。

這是頭一道工序,用的是磚灰。

見劉安至,老工匠站了起來:“小老兒給學士見禮。”

“老傢伙,從今起,你又要學點新東西了。”

老頭笑了:“安哥兒有什麼好東西,小老兒等着呢。”

劉安搖了搖頭,不用劉安說話,兩個隨從捧着托盤,一個托盤上放着官服,一個托盤上放着一枚印。

“魯山行。工部的正八品,不是實職,虛的,領一份俸祿,有一份榮譽。官家賞的。”

老頭魯山行趕緊向皇宮的方向跪下,跪謝皇恩,然後才接下了官服。

劉安說道:“雖然只是一個虛職,但身爲官的禮節你要學。說不定那天就真正能當官了,還有一件事,那東西要保密。”劉安說完伸手在臉上比劃了一下。

魯山行猛點頭,他懂,那東西太厲害了,絕對不能輕易讓人知道。

望遠鏡,那怕此時只有四倍鏡,也是很厲害的東西。

秘密製作,秘密保管。

從鏡片坊出來,劉安在正廳見了一位客人。

段珏。

上次就說要見,因爲王欽若的案子耽誤了。

不過,劉安借了段珏一百貫,算是暫時讓大理的使團不至於餓肚子。

賓主見禮,然後落座。

劉安先開口:“段氏,你們真的以爲,大宋拿你大理沒有辦法嗎?”

段珏連一個字都不敢接,直接獻上一份國書。

“下國小臣請上國學士奏請天子,我大理願爲大宋臣屬之國。”

劉安接下了國書放在一旁。

大理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宋太祖的時候帶兵到了大渡河,就不再往南邊去了,也就是不打了。

宋太祖有點虛,因爲大理之前叫南詔,在唐的時候就給大唐找了許多麻煩,甚至於大唐的滅亡都有南詔的原因。

正因爲這樣,大宋不願意管理大理,就是怕麻煩。

歷史上,大理十幾次上書請求歸附,北宋皇帝也只見了兩次,而且都沒有同意。

ωwш◆ Tтká n◆ c ○

眼下,大宋北邊的敵人強大。

大宋更不想在南邊給自己找事,所以能和平就盡一切可能的和平,連一個麻煩都不想有。

劉安放下國書:“段氏,你們在大理根不深,當地豪強壓的你們喘不過氣來。你或許還會說,這次馬匹價格擡高三倍,不是你段氏的意思,是大理豪強之族的想法。是嗎?”

段珏直接就給跪了。

劉安一句話就點透了他全部的心思。

劉安站了起來,將放在桌上那份國書拿了起來:“段氏,想一想党項的李氏。我大宋皇帝陛下沒把你們放在心中,不代表我這種小官有這麼大度。莫說我沒給你們機會,十日內,大宋會派宣撫使一名前往大理。”

“這宣撫使一來給你段氏撐腰,二來設儒學。我還會派人過去,有些商旅之事你們好好配合,僅此一次,下不爲例。”

劉安說完,徑直就走了出去。

段珏已經是汗流滿臉。

党項李氏已經滅族了,而且滅的是那麼的乾淨。

在汴梁城中他聽到一些傳聞,段珏很清楚,面前這位可不是和他侄子一樣的小白臉,這纔是真正的狠人。

所以他來求劉安。

段珏跪坐在地上,足足一刻鐘之後,才擦了汗離開。

次日,早朝。

劉安不是朝官,想上朝沒正當的理由是不可能的。

但劉安有人。

早朝上,今日依然會再議三司之事,還有靈州刺史的人選。

今天,早朝剛開始,王曾就站了出來。

“官家,臣有事奏。”

寇準開口:“上前。”

王曾上前,寇準在袖子裡摸了一下,他袖子裡有一份不算正式的文書,是女子所書,對於三司的一套建議。這是早朝前皇帝派人給寇準的。

寇準很驚歎這份文書的想法。

這是劉安家裡管賬的一套方法,分爲花錢掌櫃、收錢的掌櫃、審覈的掌櫃以及負責監督的掌櫃。

潘秭靈手書。

劉安不會承認,自己懂算學的,懂賬目的。

寇準見王曾出來,他知道王曾是劉安的人,心說難道由王曾挑頭來上報。

可寇準想錯了。

王曾上前:“官家,大理使節團已經在汴梁有數月之久。臣以爲,大理國這次失禮,錯在有失教化,我大宋爲上國,有教化萬邦之責任。大理以儒治國,但儒學不精。臣請官家派宣撫使,前往大理辦官學,治儒教、宣王化、傳倫常。”

“臣推薦,曾給事中。”

沒等衆朝臣有反應,王曾立即拿出第二份。

“臣還有一事,臣以爲靈州最重要的不是打,而是交流與溝通,一切以和爲貴。臣以爲,既然要和,那麼有爭執自然用談來解決,而非武。能談的好,才能保持和。臣以爲,朱嚴最合適,他精通六穀、党項、西州等五種語言,臣推薦朱嚴。”

“臣以爲,朱嚴在靈州之事上有功,而且經歷了靈州迴歸的全過程。朱嚴與六穀、党項、西州、烏茲的貴族的談判很出彩,臣再次推薦朱嚴。”

王曾這些天一直沒表態過。

他在等。

現在,既然劉安拿出意見了,他也不需要再等了,出來說話便是。

至於說完後能不能成。

王曾相信寇準會作出選擇。

果真,王曾說完後,寇準只是微微點頭一個小動作,立即就有人站出來:“臣附議。”

然後又好幾位出來:“臣附議。”

王旦想了想親自站了出來:“臣有一問。”

王旦是尚書的級別,皇帝親自開口:“問!”

王旦問王曾:“教化沒錯,但僅靠曾會一人能辦學嗎?”

王曾回答:“春天恩科,進士或是落榜的舉子當中,選百人下官以爲合適。官學也可抽調人員作爲副使。”

曾會出任靈州刺史,這事遲遲定不下來。

王旦也知道寇準強烈反對之下,曾會去靈州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但曾會有才,需要功勳纔可上位。

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十五節 狂妄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
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十五節 狂妄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六五節 幾萬貫的煙花挺好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一八零節 娛樂擴張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