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8 人心人性

紹熙五年九月十日,原本一直在曲阜等地奔波的朱熹,突然被朝廷召回到了臨安,任觀文殿大學士以及侍制兼侍講,於宮內陪伴於太子趙擴身邊。

葉府內,朱熹神情之間頗有春風得意之色,向葉青感慨着太子對於理學的尊崇,以及他在赴任後要教授太子的一些學識。

葉青坐在一旁只是默默的聽着,時不時的偶爾隱憂的皺皺眉頭,但始終沒有把心裡的憂慮說出來。

太子趙擴好學是真,尊崇朱熹所創理學也是真,但……這些並不能代表朱熹從此就可以平步青雲,在朝堂之上實現自己的抱負理想。

大學士與侍講雖是太子身邊之人,但同樣也是極其危險,正所謂伴君如伴虎,更何況是朱熹這般迂腐之人,即便是曾經在朝做過官,但朝堂之上的勾心鬥角,顯然也絕不會適合他生存。

何況,太子如今還不曾繼位處置朝政,那麼其心裡對於學識自然還是處於理想主義的狀態,一旦繼位爲君,在朝堂政事的現實處境中,開始慢慢認識到政治跟理學之間的衝突時,到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對朱熹棄之而不顧。

“先生打算什麼時候進宮侍講?”葉青含笑問道。

“今日老夫剛回臨安,第一時間便是先告知你此事兒。這些年在北地,見識到了葉大人的卓越功績,老夫心內欽佩不已。而且老夫也知道,如今葉大人在臨安處境頗爲艱難,以後若是有需老夫幫助之處,還希望葉大人莫要客氣纔是。”朱熹的話語此時要比從前顯得硬氣了很多。

“多謝先生一番美意,若是葉某有事兒必然會第一時間打擾先生。”葉青起身,而後親自送朱熹到府門外。

朱熹回頭,看着葉府開中門迎他入府,而後同樣是開中門恭送他出府,心頭一時之間頗有得意與成就之感,誰能夠想到,如今已經快要接近花甲之年的他,竟然有朝一日還會屹立於朝堂之上。

隨着朱熹的馬車遠去,葉府的大門才緩緩關上,剛剛轉過身的葉青,就看到鍾晴神色嚴肅、目不轉睛的望着他。

“怎麼了?”葉青經過鍾晴身邊問道。

“前幾日你問起我朱熹跟謝深甫之間可有交往,是否就已經知道了朱熹會被朝廷召回臨安?”鍾晴跟在葉青身後問道。

葉青點點頭,並沒有否認道:“不錯,我本以爲像朱熹這般迂腐之人,應該跟謝深甫這樣的文人官員臭味相投纔是,倒是沒有料到,他們竟然並沒有什麼交往。”

“是你建議皇后召朱熹回臨安的嗎?”鍾晴繼續緊跟葉青身後問道。

葉青搖搖頭:“這是太子的意思,因爲除了朱熹,太子還召了其他數位所謂有學識之人進宮侍講。如此看來,太子也已經知道,朝廷有意讓他在這個時候繼位了,或者……是李鳳娘已經跟他挑明瞭。”

鍾晴依舊隱隱感到一些不安,雖然她沒有看見葉青跟朱熹在廳內說話時的樣子,看葉青開中門迎送朱熹,這在鍾晴看來,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你真的不打算參與朝堂之事兒?”鍾晴拽住繼續往前走的葉青的衣袖,神色比剛纔還要嚴肅了幾分問道。

鍾晴心頭有種感覺,葉青像是知道一些什麼旁人不知道的事情,或者是……如今他不參與朝堂之事兒,並非是因爲皇后李鳳孃的阻止,而是因爲他本意就是想要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戲。

“怎麼了你這是?”葉青看着鍾晴那嚴肅的神情,心頭微微有些發虛道。

有些事情顯然無論如何的改變大環境,但依舊會遵循着原有的軌跡緩緩向前推進,太上皇的死與原有的歷史吻合,同是紹熙五年,而太子趙擴的繼位、聖上趙惇的禪位同樣是在紹熙五年。

朱熹也確實被召回到了臨安,再次入仕上朝,但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實是:太子繼位之後改元慶元,而後便是發生了有名的慶元黨禁,朱熹不過在朝四十六日,便被罷免了所有的差遣,再次成爲一介布衣。

“總感覺你有什麼事兒瞞着我?”鍾晴蹙眉,上下打量着葉青道。

葉青笑了笑,自然不能跟鍾晴說,他知道接下來會有慶元黨禁發生,從而徹底讓朱熹對朝堂仕途絕望死心。

想了下後說道:“因爲我不覺得朱熹這次被召回於他有利,但朱熹的春風得意你也看見了,這個時候我若是提醒他,他必然也不會在意,甚至還會對我懷恨在心,以爲我是在嫉妒他……。”

“你認爲朱熹會是那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嗎?”鍾晴反問道。

“說不好,或許不是吧。但我只知道,當一個人的眼前是困境的時候,你的建議無論對錯他都不會在意。而當一個人的眼前是一片康莊大道時,你若是建議阻止他,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會認爲你是在爲他着想,更別提有人會認爲你的建議是對的了。地上有一張數額頗大的銀票,你告訴乞丐別撿,小心有人告你偷竊,乞丐或許會聽,甚至還會感謝你提醒。而若是官員、商賈等人,看到這張銀票時,你告訴他別撿,小心有人告你偷竊時,他會怎麼想?”

葉青看着有些發愣的鐘晴,嘆口氣笑着道:“不錯,官員跟商賈會認爲你想要把那張銀票佔爲己有,因此他會因爲你的建議而對你懷恨在心,絕不會認爲你的建議是善意的。因爲乞丐沒有一張銀票的野心,他的野心只是吃飽這一頓飯而已。但官員與商賈等人不同,他們的野心甚至不止這一張銀票,撿到了甚至還會嫌少,更別提阻止他了。朱熹一直都對朝堂有着野心,只不過……能力配不上心中的野心罷了。這個時候,不論我給他何種建議,他都不會當成善意的。所以,我又何必提醒?”

鍾晴蹙眉,神色之間有些鄙夷葉青,但奈何,葉青說的確實在理,甚至在鍾晴想來,即便是換作她,她也會認爲那個提醒她的人是心懷不軌。

“就你歪理多。”鍾晴無奈的撇撇嘴,而後想了下道:“原本還以爲你跟朱熹因爲在曲阜一事兒,已經意氣相投了,甚至人家到臨安後,第一時間就把此事兒告知你,但你……總覺得這樣好像不對。”

“我跟朱熹成不了朋友,更不會是知己。理念不合暫且不說,就是朱熹是否真心的贊成我在北地的種種舉動,都是一個未知數。之所以今日會第一時間來府裡,不過是想要告訴我葉青,他朱熹不再是從前那個朱熹了,曲阜的事情我葉青應該看他的面子給予一些方便了,而不是這兩年那般,一直都是他們低聲下氣的求辛棄疾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了。”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鍾晴有些不滿的對葉青說道,而後便掠過葉青往後院走去。

聽着鍾晴對自己的不滿,葉大人自然是也不會客氣,就在鍾大美人與他擦肩而過時,一隻手便用力的拍在鍾大美人的翹臀上,嚇得鍾晴驚呼一聲,面色通紅的急忙看向四周,深怕被人看見,他們夫妻二人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如此曖昧。

而此時的史彌遠府邸內,另外一位觀文殿大學士閆克己,此時正在聽從着史彌遠的教誨,畢竟,明日起,他也要在太子趙擴身邊作爲侍講了。

而當史彌遠得知,朱熹也回到了臨安,成爲了侍講之一後,原本還如同彌勒佛似的笑臉,漸漸便陰沉了下來。

“鄭清之有幾日沒有來我府裡了吧?”史彌遠嘴角掛着一絲冷笑,對於鄭清之的不滿溢於言表。

自從謝深甫、陳傅良官復原職,鄭清之想要任臨安安撫使的希望落空後,史府這些日子就少了鄭清之的身影。

畢竟,若是在朝廷還未下旨給謝深甫、陳傅良官復原職之前,鄭清之可謂是一整天一整天的呆在史府,大事小情幾乎全部包在了他的身上,因而也不知道到底資助了史府多少銀兩。

可自從謝深甫、陳傅良官復原職後,失魂落魄的鄭清之,便再也沒有出現在史府內。

“是好久沒有來了。”閆克己想了下說道。

“還真是一介書生啊,跟朱熹的德行幾乎是一模一樣啊,還真是有奶便是娘。想當初,爲了能夠任臨安安撫使的差遣,我史府的門檻都快要被他踩斷了,如今見已無希望,竟然是一次也不來了。史某還真是養了一條好狗。”史彌遠嘴角帶着一絲冷笑,身爲朱熹的學生,他顯然也沒有想到,鄭清之竟然連朱熹的德行都一起學了去。

“也或許是鄭大人家裡有事兒……。”閆克己自然是不敢把話說的太死,何況這些時日,他還指望鄭清之去他府裡,指使着那幾個宮裡出來的宮女,教她女兒一些宮廷禮儀呢。

“算了,不說他了。”史彌遠有些不耐煩的擺擺手,整理了下思緒後說道:“明日既然在太子身邊任侍講,相信閆大人應該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吧?自然,教授太子那是你的重任,不過……朱熹也需你多加留意纔是。”

“史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不會讓史大人失望。”閆克己心頭微微一震,顯然史彌遠也是怕鄭清之這個朱熹的學生,透過回到朝堂之上的朱熹來巴結太子啊。

而且如今誰人不知,太子繼位已經是早晚的事情了,這些時日裡來,自從慶王趙愷、新安郡王以及右相留正上書請柬聖上禪位後,前兩日史彌遠也是以同樣的方式上書朝廷,勸諫聖上禪位,從而引的那日在朝堂之上的聖上,不顧衆多大臣的勸解,在大殿上直呼要讓葉青護駕。

慶王趙愷、新安郡王,以及史彌遠還有留正上書的做法,在其他朝臣看來,他們四人勸諫聖上禪位,更像是在通過此舉來示好太子,以及那自韓侂冑伏誅後一直空着的左相差遣。

史彌遠對於左相差遣的呼聲最高,這自然與他在朝堂之上早就培養一衆黨羽有關,而留正、慶王、新安郡王三人的心思,雖然有些難猜,但奈何兩個是宗室,一個是右相,所以也讓其他朝堂官員,開始在私下裡偷偷議論着,如今左相的位置是他們四人在爭奪。

“對了,史大人,還有一事兒,下官差些給忘了。”閆克己想了下,而後道:“明日在宮內,太子會率先召見我等侍講十人,而後還會召見……葉青葉大人,這是否意味着,朝廷對於葉大人的禁足已經到了期限?”

“在北地葉青都可以不聽朝廷的節制,如今在臨安,葉青難道就真的聽了朝廷禁足他的旨意?若是真被禁足自省,他又怎麼會獨自一人跑進宮裡見聖上?如今聖上在大殿上這麼一嚷嚷,吵鬧着要讓葉青護駕,不願意禪位於太子。而太子若是有意繼位的話,那麼必然是要召見葉青了。不必理會,想必過不了多久,此人就該從臨安消失回他的北地去了,朝堂之上,終究是還沒有他葉青的立足之地。”史彌遠的神情,再提及葉青後則是顯得有些得意了起來。

這是誰也沒有想到會發生的事情,甚至史彌遠還有些暗自慶幸,自己那日與葉青先後 進宮後,便在這幾日裡果斷的選擇了上書勸諫聖上禪位,從而使得自己在最後關頭,終究是躲過了太子跟皇后會因此而對他產生的不滿。

而葉青卻是就像之前太上皇禪位,聖上想要繼位時一樣,再一次在朝堂之上表現的比別人都慢了一步。

當年太上皇禪位、聖上繼位,葉青則是堅定的站在了太上皇那一立場,但最後又如何?雖然在北地獲得了極大的自由,但最終呢?不還是差點兒被太上皇誅殺於宮裡?

如今葉青竟然還不長記性,在這個朝堂上的關鍵時刻,依舊是沒有表明立場。

如此不上書勸諫聖上禪位的態度,本來就會讓太子跟皇后感到不滿了,再加上聖上因爲羣臣勸諫他禪位一事兒,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着要讓葉青護駕,如此一來,葉青在太子心中顯然絕不會留下什麼好印象。

所以史彌遠甚至都能夠看到,未來一旦太子繼位,必然會對葉青懷恨在心,甚至是等時機成熟後,必然會第一時間來對付葉青。

所以想起葉青在朝堂之上一直都是後知後覺的處境,史彌遠的心裡就有着說不出的舒暢,他當然極爲樂意看到葉青跟太子之間不和,甚至是太子記恨葉青,這於他史彌遠而言,絕對是一件有利無弊的事情。

“所以太子召葉青進宮覲見……?會是讓葉青上書請聖上禪位,還是說會……嚴厲警告葉青?”閆克己反覆思索着說道。

“那就要看太子跟皇后的城府了,這個時候……正所謂欲速不達,葉青終究是葉青,節制着整個北地,不管是我朝廷還是皇后、太子,都輕視不得。所以啊,我猜想,明日葉青進宮,恐怕會是皇后跟太子好言相勸,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對葉青施壓逼迫。曉之以情動之以禮,纔是太子跟皇后該面對葉青的手段。若是這點兒城府都沒有的話,那恐怕以後想要對付起葉青來,也會艱難很多了。”

“暫時安撫下葉青,讓葉青以爲太子跟皇后並沒有對他葉青不滿,從而使其放鬆警惕,而後在必要的時候給予葉青致命一擊?”閆克己循着史彌遠的思路猜測道。

“誰知道呢,這些事兒就讓太子跟皇后操心吧。不管如何,我等看戲就足矣,不管太子跟皇后用什麼手段逼迫葉青,只要結果不會改變就行,過程對於我們並不重要。”史彌遠的心情,在把鄭清之這顆老鼠屎拋之腦後後,便瞬間變得輕鬆了起來,而一想到葉青這在朝堂之上又慢了一步後的形勢,心情則是立刻就變得舒暢了很多。

葉青自己不表態、不上書勸諫,而且加上聖上在大殿上對着羣臣這麼一嚷嚷,讓葉青趕緊前來護駕,正如葉青跟鍾晴做的那個比喻一樣,這個時候的人心、人性……太難以捉摸了,恨你還是謝你,沒有人知道人家會是怎麼想的。

就如同現在的鐘晴,在得知明日葉青也要進宮後,便把葉青剛剛給她做的比喻,原原本本的給葉大人敘述了一遍,多日裡的心神不寧,也終於在這一刻找到了原因,那就是葉青如今在朝堂之上的不表態,纔是讓她鍾晴心神不寧的罪魁禍首。

自然,鍾晴想的要比史彌遠等人更多一些,畢竟,有些事情,只有有限的幾個人在猜測中給予了認定,雖然沒有人捅破那層窗戶紙,但……事實就是事實,而這樣的事情,鍾晴顯然不願意看到,有朝一日會發生。

第七百九十六章 劉德秀跑了第六百零三章 缺個章節名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1194 雨下個不停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局1093聯姻 結盟第五百一十四章 冤家1053 君臣第二百二十四章 王倫的肺腑之言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馬上任第四百八十二章 歸程第六百七十一章 令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零八章 副統領第九百四十章 你說呢第四百三十三章 長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七夕快樂第四十一章 蓬蓽生輝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四百零六章 拉攏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時 人和第七百九十四章 何爲尊貴第八百九十五章 三封文書第八百三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三十九章 歸正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能不能缺個章節名?第六百五十九章 敗露第一百九十一章 探營3第三百七十四章 禮尚往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求訂閱1168 回到臨安第九百六十六章 朝堂第九百四十二章 書信第五百八十九章 弔唁第九百六十七章 斡旋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張紗幔第一百八十五章 草原人第七百零九章 戰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借刀第三百六十七章 君臣暮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后1086 先下手爲強1076 君臣三人第六十九章 拒絕菊花第一百五十章 亂了心思第五百一十一章 念念不忘1193 雨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第八百九十五章 三封文書1077 間歇第五百四十七章 傘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三十三章 錢的事兒第五百九十五章 詭異第三百五十五章 君臣大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三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二十章 家有訪客第八百九十八章 當年舊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羊禮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試就試試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第五百六十六章 陶潛第七百二十四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歸樑第三百三十三章 邀請第六百四十章 大營心腹1028 好大一張網1015 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攏第六百九十三章 會戰是什麼第七百三十二章 牽線搭橋1221 太傅1126 葉青的弱點第八百九十三章 白純的不滿第八百九十三章 白純的不滿第六百一十八章 資源第四百八十七章 秘密第九百五十七章 泯恩仇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趙虎第一百零一章 慈烏夜啼第四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21118 野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第六百六十九章 君臣第八百四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理寺少卿第二百五十章 踏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書房 兩書箱第五百五十七章 雁字歸時第六百四十二章 爭論餘波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木真爲帥第九百五十五章 傻白甜第一百二十一章 赴宴第一百七十六章 揚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謀議第六十一章 東華門1203 試探第四十九章 服衆
第七百九十六章 劉德秀跑了第六百零三章 缺個章節名第四百七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1194 雨下個不停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局1093聯姻 結盟第五百一十四章 冤家1053 君臣第二百二十四章 王倫的肺腑之言第一百一十五章 走馬上任第四百八十二章 歸程第六百七十一章 令人第八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零八章 副統領第九百四十章 你說呢第四百三十三章 長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七夕快樂第四十一章 蓬蓽生輝第四百六十三章 任得敬第四百零六章 拉攏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時 人和第七百九十四章 何爲尊貴第八百九十五章 三封文書第八百三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三十九章 歸正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能不能缺個章節名?第六百五十九章 敗露第一百九十一章 探營3第三百七十四章 禮尚往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求訂閱1168 回到臨安第九百六十六章 朝堂第九百四十二章 書信第五百八十九章 弔唁第九百六十七章 斡旋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張紗幔第一百八十五章 草原人第七百零九章 戰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借刀第三百六十七章 君臣暮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后1086 先下手爲強1076 君臣三人第六十九章 拒絕菊花第一百五十章 亂了心思第五百一十一章 念念不忘1193 雨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坍塌第八百九十五章 三封文書1077 間歇第五百四十七章 傘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雪連天第三十三章 錢的事兒第五百九十五章 詭異第三百五十五章 君臣大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三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二十章 家有訪客第八百九十八章 當年舊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羊禮第五百七十二章 死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試試就試試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第五百六十六章 陶潛第七百二十四章 聯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歸樑第三百三十三章 邀請第六百四十章 大營心腹1028 好大一張網1015 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攏第六百九十三章 會戰是什麼第七百三十二章 牽線搭橋1221 太傅1126 葉青的弱點第八百九十三章 白純的不滿第八百九十三章 白純的不滿第六百一十八章 資源第四百八十七章 秘密第九百五十七章 泯恩仇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趙虎第一百零一章 慈烏夜啼第四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21118 野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進宮第六百六十九章 君臣第八百四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理寺少卿第二百五十章 踏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書房 兩書箱第五百五十七章 雁字歸時第六百四十二章 爭論餘波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木真爲帥第九百五十五章 傻白甜第一百二十一章 赴宴第一百七十六章 揚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謀議第六十一章 東華門1203 試探第四十九章 服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