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論

bookmark

鍾晴並不知道自己爲何會對葉青如此感興趣,但她心裡很清楚,每當自己沐浴的時候,總是會想起來他輕薄自己的話語,特別是當用着所謂他親手做的香皂滑過全身時,鍾晴總會不由的揚起修長的脖子,內心有些緊張的閉着眼睛,彷彿自己在沐浴時的一舉一動,都被葉青看在了眼裡。

幾乎很少會做那種見不得人的夢的她,也自從葉青緊握過她的手之後,已經好幾次讓她從夢中驚醒,如同無窮無盡的深淵一般的夢境,在清晨微露之時,常常讓她陷入惆悵之中。

與白純跟燕傾城,在宮女的陪同下,在畫舫開始沿着原路返回時,三人再次登上了畫舫的二層。

與剛纔熱絡的氣氛相比較,此時的畫舫二樓,氣氛則就顯得略微又些壓抑。

絲竹管絃之音越來越淡,鮫綃美人兒的翩翩起舞,也如同落花蝴蝶一般,開始慢下了曼妙的身姿。

朱熹對於元祐渾天儀象的質問,讓葉青端着酒杯只是冷冷的注視着他,彷彿是被朱熹的一番詰問,問的無話可說一般。

旁邊略帶得意之色的呂祖謙,笑容漸漸開始變得幸災樂禍起來。

呂祖簡等人,包括信王與辛棄疾,面對朱熹對葉青的質問,此時此刻卻是低着頭,彷彿他們手中的酒杯裡有曼妙美人兒一樣,讓他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所以根本沒有心思理會朱熹對葉青的質問。

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自嘆沒有能耐參加科舉的葉青淡淡道:“曾經有人說過: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爲祥,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爲盡。只有親自實踐,才能成爲最大的、最有力的揭發者,它能暴露這世間所有一切的欺人跟自欺。就如同手裡的梨子,你是看不出它是什麼味道的,即便是它的外形讓你討厭、讓你喜歡,你也只有親自嚐了之後,才知道它是什麼滋味兒。朱先生可有按照龍圖閣我留下的紀要,復原一個元祐渾天儀象?從而證明它只是一個擺設,是一個欺瞞聖上與太上皇的障眼之法呢?”

看着朱熹嘴脣動了下,葉青並未給他說話的機會,而是繼續說道:“若是沒有自己復原一個,便要證明我復原的元祐渾天儀象,因爲尺寸與蘇頌當年所造不符,便是擺設的話,朱先生是不是對自己的判斷有些不負責任了?”

“那葉小友可否先告訴老夫,爲何你復原的元祐渾天儀象,與當年蘇頌所復原的尺寸大了那麼多?”朱熹掏出懷裡自己記下來的紀要,像葉青振振有詞的指明,到底包括了哪一些他認爲有做假、有涉嫌貪污的地方。

葉青看着朱熹認真的樣子,環顧四周,當看到燕傾城、白純跟信王妃三人後,本想起身,但想想又不妥,於是便向中間那宮女跟太監招了招手過來,指着兩人的腳道:“把鞋脫下來。”

“啊……?”宮女跟太監急忙把腳往長袍與裙下襬裡收了收,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信王。

“聽葉大人的就是了。”信王一心二用道。

雖然一直在看着杯中的美酒,好像根本沒有注意到朱熹跟葉青的爭論一樣,但當葉青一開口後,信王便能盯着手中的酒杯,像宮女跟太監命令道。

“一人脫一隻就行了。”葉青看着宮女跟太監,各自脫下一隻鞋,準備拖另外一隻時,便阻攔道。

而後葉青從桌案後面起身,接過神色有些尷尬的宮女跟太監兩人手裡的鞋。

一手提着兩隻鞋走到朱熹的桌案前,葉青把兩隻鞋往地上一扔,嘴角含笑看着一臉疑惑的朱熹說道:“那麼朱先生告訴我,這兩隻一大一小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

“自然是鞋。”朱熹皺眉,葉青此舉對他來說,多少有些不敬。

“不盡然吧?”葉青用腳扒拉了下兩隻鞋,笑道:“明顯這兩隻所謂的鞋不一樣大,爲何都能統稱爲鞋呢?若是在朱先生眼裡都是鞋,那麼我復原的元祐渾天儀象,只是尺寸大了一些,它怎麼就不是元祐渾天儀象了?雙重標準不成?”

“不可混爲一談。”朱熹神色不悅的盯着地面上的兩隻鞋,看着葉青招招手,而後宮女跟太監拿着地面上自己的鞋子,匆匆退下後繼續說道:“你所謂的元祐渾天儀象改動太多。正所謂: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

葉青一愣,不由自主的扭頭看向白純:“什麼意思?”

白純跟燕傾城看着葉青那雙無辜、茫然的雙眼望過來的時候,就已經尷尬的低下了頭。

兩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剛纔朱熹最後一番話,完全是屬於對牛彈琴,葉青根本不可能聽得懂的。

信王妃也是一愣,看着燕傾城跟白純,面對葉青求助、聞訊的目光,尷尬的低下頭時,難以置信的低聲道:“他……他真的沒有聽懂嗎?”

“字我倒是明白,但你這連成句後,還想請教朱先生,此話到底是何意?”葉青好像完全不知道丟人現眼是何物般,在燕傾城跟白純羞愧難當,恨不得下樓的時候,葉青對着朱熹,極爲自然的說道。

在座的不光是朱熹,就是信王以及辛棄疾,面對葉青如今的樣子,不由的都有些瞠目結舌,這……復原元祐渾天儀象的龍圖閣大學士,竟然沒有聽懂剛纔朱熹所言?

這難怪朱熹會懷疑他,看他現在這個一臉無知的樣子,信王妃都想懷疑葉大學士那元祐渾天儀象是不是假的了,更別提原本心裡就不太相信葉青的信王、呂祖謙等人了。

朱熹心頭先是閃過一絲葉青拿他找樂的想法兒,不過看着那雙“誠摯”“坦誠”的眼神,朱熹嘆口氣,繼續說道:“老夫自五、六歲時,便煩惱道:天地四邊之外,是什麼物事?見人說四方無邊,老夫卻是思量也須有個盡處纔對。如這西湖相似,西湖之盡頭也須有什麼物事,堤岸一般。其時思量得幾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西湖之盡頭是何物?葉大學士可明白老夫所言?”

說道最後,朱熹的語氣充滿了濃濃的諷刺意味兒,而呂祖謙則是已經毫不留情的放聲大笑了起來,彷彿聽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一般。

葉青繼續聽着朱熹的話語,接下來無怪乎是他依然對元祐渾天儀象的種種質疑,其中主要的是簡儀、赤道經緯和日晷三種儀器合併歸一,被葉青改進後而不再不受儀器上圓環陰影的影響,則是朱熹的質疑其一。

高表與景符是一組測量日影的儀器,乃是元人郭守敬的創新,把過去的八尺改爲四丈高表,表上架設橫樑,石圭上放置景符透影和景符上的日影重合時,即當地日中時刻。

用這種儀器測得的是日心之影,較前測得的日邊之影精密得多,這是郭守敬的一個很大的改進。

所以,八尺改四丈,自然是成爲了朱熹另外一個質疑的地方。

所以接下來當朱熹質疑完後,辛棄疾則是滿臉小星星,崇拜的望着朱熹。

而其他人則是如同葉青剛纔聽天書、茫然無知的表情一樣,根本不知道朱熹剛纔到底說了一些。

於是信王妃等人,不由的想起剛纔葉青說的:字我是明白,但連到一起成句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最後朱熹望着葉青,凝重的繼續說道:“所以,若是按葉大學士之元祐渾天儀象,我等豈不是身處天旋地轉之中也?淮南兩路,又豈不是成了天地之中也?此、怕是讓人難以信服吧?”

“朱先生的意思那就是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不相信不屬於自己認知範疇外的事物了?”葉青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或者是與他討論所謂天體自傳理論。

“知先行後,所謂知爲先、行爲後。而葉大人卻稱實踐出真知。若是不知又如何行呢?”朱熹此時也彷彿進入到了一種跟葉青討論學術的境地,渾然不知此時畫舫已經靠岸。

“沒有任何事物是能夠在你行爲之前,就能夠完全確定其所謂的知。如同這西湖,難不成在我們未曾知其深淺時,就不能夠行船了嗎?認知來源於實踐,所以知先行後,顯然背離了合乎常理的主張。若是我沒記錯,先生曾三日不出廬,而後便頓悟出雨與氣有關之言論……。”葉青最起碼知道,朱熹向來推崇知先行後,但這一論斷,在後世則是完全不成立,顛倒了主次關係。

“不錯,老夫三日頓悟雨與氣有關,雨乃氣也。難不成葉大人可以行爲先,知雨乃氣也不成?”朱熹嘴角帶着一絲,那種說不盡的淡淡諷刺與蔑視,笑着問道。

不等葉青回答,旁邊的呂祖謙以及信王等人,則是不由的大笑出聲,顯然在他們看來,朱熹的認知比之葉青是要高明多了,也足以說明,葉青剛纔的一番言論,不過謬論也。

白純與燕傾城聽着衆人對葉青放肆的嘲笑,此時芳心自然是揪在了一起,擰着自己的衣袖,深怕葉青突然惱羞成怒,而後在信王以及信王妃面前,作出有失體統的不敬之事兒。

信王妃同樣是眉頭緊蹙,在她看來,完全想不明白包括信王在內的人,爲何要故意的放聲嘲笑葉青。

難道他們在嘲笑、諷刺葉青之前就沒有想過,若是葉青胸無點墨,以朱熹此等高傲之人,又豈會跟葉青論述了大半天,哪怕是船已靠岸卻不自知?

葉青視線緩緩掃過衆人,在衆人的笑聲漸漸消失後,繼續站在朱熹的跟前,雙手攏在袖子裡,絲毫不在意衆人對他的嘲笑,淡淡道:“朱先生其實大可不必枯坐三日來悟雨與氣的關係,只要燒壺開水,看着那升騰的熱氣在壺蓋之上如何形成水珠,便知道雨與氣的關係了。告辭。”

說完後,葉青向突然間寂靜無聲的衆人行禮後,便帶着白純跟燕傾城,向鍾晴微微行禮後便率先離開了畫舫。

第七百六十三章 三分朝堂第二百三十一章 冤家路窄1029 亂的開始第九百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攏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人在轉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淮南東路官場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枚胎記1121 隴城行第八百八十九章 夜話第九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零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九十六章 拉攏的手段第七百六十九章 良策第九百五十六章 困守原地第八百二十八章 世界的盡頭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憐的趙構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頭死屍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怨第三百零八章 紅包1002 拉攏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不第一百一十四章 清晨1045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科舉第一百二十一章 赴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九百三十七章 局面 形勢1154 決裂第九百一十八章 當今聖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1076 君臣三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青第五百零一章 錢氏第七百六十一章 弱點第四百二十五章 全真教第六百八十七章 畫第四百七十二章 亂第五百四十八章 釵頭鳳第九百三十章 酒館裡的比較第六百九十二章 拉攏第五百一十七章 慶元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請柬第三十九章 考題第八百五十六章 破安戎第九百二十三章 史彌遠的城府1021 臨安第二章 嫂子第九百二十四章 時勢造梟雄第一百一十章 邀請1002 拉攏第二百二十八章 設計第七百二十五章 膨脹與聯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頗黎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言爲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鬆坊第八百二十章 邀請第七百六十四章 匿名借第七十六章 繡樓第四百五十四章 任氏三兄弟第九百一十章 鍾晴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北之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伯父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九百四十一章 代價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章 野性與對比第三百八十五章 槍聲第三百九十九章 後手第八十五章 後手第七百零五章 耶律父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波亭第一百零六章 茶杯第五百四十章 宿醉第五百零七章 葉家二郎第八百八十二章 賭博第一百八十九章 探營1第七百二十九章 揚州牧 節度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八十二章 賭博第六百一十一章 你妹的 特麼的第一百六十章 燕傾雨第四十七章 考驗第八章 勢力的老劉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錦瑟大法師1033 大叔1067 沒有章節名第二百八十章 名刺第三十二章 錦瑟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同的書箱第九百二十二章 暗鬥 角逐第五百四十三章 佞臣挖的坑第四十八章 伏殺1033 大叔第四百二十八章 號角聲1223 萬寧宮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師徒第三十三章 錢的事兒
第七百六十三章 三分朝堂第二百三十一章 冤家路窄1029 亂的開始第九百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拉攏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人在轉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淮南東路官場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枚胎記1121 隴城行第八百八十九章 夜話第九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零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九十六章 拉攏的手段第七百六十九章 良策第九百五十六章 困守原地第八百二十八章 世界的盡頭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憐的趙構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頭死屍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怨第三百零八章 紅包1002 拉攏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不第一百一十四章 清晨1045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科舉第一百二十一章 赴宴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九百三十七章 局面 形勢1154 決裂第九百一十八章 當今聖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獅子大開口1076 君臣三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青第五百零一章 錢氏第七百六十一章 弱點第四百二十五章 全真教第六百八十七章 畫第四百七十二章 亂第五百四十八章 釵頭鳳第九百三十章 酒館裡的比較第六百九十二章 拉攏第五百一十七章 慶元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請柬第三十九章 考題第八百五十六章 破安戎第九百二十三章 史彌遠的城府1021 臨安第二章 嫂子第九百二十四章 時勢造梟雄第一百一十章 邀請1002 拉攏第二百二十八章 設計第七百二十五章 膨脹與聯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頗黎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言爲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鬆坊第八百二十章 邀請第七百六十四章 匿名借第七十六章 繡樓第四百五十四章 任氏三兄弟第九百一十章 鍾晴的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北之別第二百四十一章 伯父第四百五十五章 鬧劇第九百四十一章 代價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章 野性與對比第三百八十五章 槍聲第三百九十九章 後手第八十五章 後手第七百零五章 耶律父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波亭第一百零六章 茶杯第五百四十章 宿醉第五百零七章 葉家二郎第八百八十二章 賭博第一百八十九章 探營1第七百二十九章 揚州牧 節度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八十二章 賭博第六百一十一章 你妹的 特麼的第一百六十章 燕傾雨第四十七章 考驗第八章 勢力的老劉頭第一百五十八章 錦瑟大法師1033 大叔1067 沒有章節名第二百八十章 名刺第三十二章 錦瑟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同的書箱第九百二十二章 暗鬥 角逐第五百四十三章 佞臣挖的坑第四十八章 伏殺1033 大叔第四百二十八章 號角聲1223 萬寧宮第七百三十四章 史府第四百一十七章 師徒第三十三章 錢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