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祝支書倒是什麼都沒瞞着,但宋檀就連連搖頭:“你不地道啊!”
“李老爺子話說得硬氣,人卻耳根子軟,他兒子又這個德行。這房子別說500一個月,不要錢我們都不租!”
陸川想開民宿,不怕損失租房子的幾百,可一旦幾百萬砸進去了那邊老的小的來折騰……
別說只是民宿,就是南天門也得給搞黃了!到時候幾百萬的投資誰給補?
小祝支書卻給她看了接下來的幾張圖片:“可你看,咱們村就數他這家在山坳裡,周邊方便規劃。雖說房子蓋的不大,但宅基地卻是有空間。”
“連帶着山林都是他家的,能一起承包了改造。”
宋檀聽出來她似乎還有別的話說,此刻再看看陸川,只見他也擰眉盯着,顯然正在猶豫。
宋檀拿胳膊肘搗了搗小祝支書:“自己人,你怎麼還含含糊糊的!”
小祝支書就清了清嗓子,一臉嚴肅:“什麼自己人,我是爲了村裡羣衆的利益……那什麼,宅基地只能同村轉讓啊,挺麻煩的。”
確實麻煩。
不僅需要同村人,而且轉讓人還需要另有宅基地或者住房,還得村集體同意,被轉讓的那個還需要沒宅基地……
種種條款堆在一起,若非如此,張燕平和辛君何至於買套房子那麼百轉千回。
但……
宋檀卻反應過來:“真糟糕啊!我竟然還沒有宅基地!”
不僅沒有宅基地,她出生那會兒,村裡還在執着男女,那麼多山林土地都沒給女人分。
當初蓋自家這套房時,也是老院子重建,面積並沒大出多少來,只是院子擴了很大罷了。
陸川看了過來,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此刻就有些遲疑:“其實也不是非要這家……”
“怎麼不要!”宋檀指了指那山坳背後的茶山:“我們家茶葉供不應求,剛好這裡有十幾畝,100一畝的價,小祝支書,麻煩你問問他們轉不轉讓。”
不過改造還得循序漸進來,但土地在手,別的反而不急了。
小祝支書想了想:“茶山不是荒山,一百一畝低了……但他們很多年沒打理了,茶都荒了,這個價……應該能行。”
宋檀想了想,又補充道:“李爺爺到底給了大黃給我們。它帶着頭,現在牛場裡的牛都是它帶着溜達走動,也沒搗蛋。就衝這個,老爺子想住棚屋就住吧,他想吃苦我們攔不住。”
“但等春天了,民宿蓋好了,我再請他看茶山,一個月500。”
小祝支書不說話了。
她看着宋檀,又忍不住笑了起來:“還得是你!有錢了辦事真敞亮……行!我就不說謝謝了,這個價一準能談下來!”
這並不是宋檀有錢沒處花,反而是她的細緻體貼了。
茶山低價,李老頭的兒子拿不了多少。但李老頭有口飯吃,這就又讓人無處指摘了。
她作爲村支書,有義務安頓村中老人。但人家自己不清醒,她也不好辦。
如今一個老茶山填那兒子的嘴,等開春了民宿建好,李老頭拿着基礎工資再盯着遊客不要隨便上山……
挺好的,相當周全了。
而且村裡人是很會抱團的,茶山要是陸川包的,他們肯定護着自己人。 可老宋家明擺着帶大家致富呢,李老頭的兒子都沒鄉性,他敢折騰,看大夥兒維護誰的利益!
這短短一瞬間,她腦子裡想了許多,最後再看看那老宅子:“一平方800,證上是275平……22萬連帶宅基地,你要的話,我去談。”
如今宋檀已經不是開春那個貧窮的、六萬塊錢掰碎了花的宋檀,二十二萬她眼睛都不眨一下:“談吧。”
然後才轉頭看着陸川:“租給你,一個月500不變,你自己改吧。”
說實話,陸川一時都有些震撼了。
他一直覺得宋檀是個直爽大氣的性格,大膽又直接,還很看臉。可相處兩天才發現,她有時候比自己更細緻。
如今這麼三言兩語,一箭雙鵰地解決了幾個人的煩惱,甚至都不用多做思考……
她真的很了不起!
陸川覺得自己能感知許多人的情緒,也能處理很多事,但這種隨機應變融入鄉村民情的能力,他沒有。
此刻再看宋檀,感覺她整個人都很不一樣,讓他的心也不自覺的跳動起來,像是萌生了一隻小鹿。
小祝支書看着他直直的眼神,心想我也很了不起啊怎麼沒人把我看在眼裡……
嘖,戀愛的酸臭真的很能排擠人。
倒是陸靜沒想那麼多,她甚至花了點時間來捋這個事情,此刻驚喜的喊了起來:
“檀檀,你也太有本事了吧!你放心,阿姨肯定把你的房子收拾的漂漂亮亮的!到時候咱也給村裡創造幾個崗位……祝支書,這都是檀檀的功勞啊!”
小祝支書:……
是是是,都是檀檀的,我小祝支書區區一箇中介,能有什麼地位呢?只要投資商開心就好。
而後陸靜又嘆了口氣:“可惜這二十多萬,估計還得進那個兒子的手裡。”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小祝支書中肯道:“咱們是什麼都能管,但管不了人家不願意醒,也管不了人家的愛子之心……”
說到這裡她就忍不住吐槽了:“怎麼回事啊?我剛調這裡的時候,打聽都說雲橋村的姑娘家家戶戶都支持上學,還催着考大學,心想風氣真好!”
“可這一年,就這麼一算,三……咳,”她看了眼宋檀:“四家兒子不孝順了!而且還明目張膽的,這不合理啊?”
要知道村裡人大多要面子,就算不孝順,也很少有這麼赤裸裸擺在面兒上的。
可就這麼一個村,從宋大方到張旺家,再到蓮花嬸的男人,還有李老頭的兒子……
四家了!
搞的她都想去問問,是不是村裡風水不對頭了。
這個宋檀還真沒注意,倒是烏蘭仔細想了想——
“就是慣的吧。”
“咱們村祖上都是發水搬遷來的,那會兒孩子就少,村裡就難免慣着了。等後來,不知道是不是逃荒太苦,身體底子差了,村裡家家戶戶孩子都不多……”
烏蘭數了數幾家:“你看,大部分都是三個孩子頂天了。要知道在我們那個年代,哪怕吃不飽,一家生個五六七八個也正常。”
“但咱們村裡,檀檀的爺爺奶奶輩的,還真少有這麼多孩子。”
更新一。六點多就得起來,實在違揹我的作息……
關於村裡不孝子概率的問題……那真是無解。村裡有時候會有很多奇葩事,大家可能都不敢想,我倒是知道,但不能跟你們說哈哈哈哈!
就讓我獨自吃下這些亂七八糟破三觀的八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