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紫微大典

一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大夏朝第一次登聞鼓響了,可是最後的結果是衆人所預料的那樣,盛懷以失敗而告終,皇帝陛下仁慈,並沒有責怪對方,甚至還讓對方回家好好讀書, 好好做人。雖然是從此之後不會再有科舉之事,想要當官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總算是保住了一條性命。

一個平民百姓在狀告皇帝、皇子的情況下,還能保住性命,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這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朝野上下, 誰不誇讚皇帝的賢明和善良。

可是, 朝中的文武大臣們卻很明白,這件事情並沒有結束,結束的也只是一個盛懷而已盛懷背後的事情,難道朝廷就不追究了?孔氏的事情鬧的這麼大,最後應該怎麼解決,這些都是擺在朝廷面前的問題。

御書房內,李煜坐在椅子上,李景睿、岑文本等多位大臣濟濟一堂,連帶着六部尚書都聚集在一起,鳳衛指揮使向伯玉卻是站在一邊稟報着事情的結果。

“陛下,殿下,以及各位大人,下官奉陛下之命調查此事,這個盛懷曾經受過孔氏恩惠,孔志元當初曾經接濟過他,甚至他曾在孔氏書院中讀過書,勉強算是孔志元的學生,在事情發生之前, 孔志元曾經去見過此人, 但雙方說過了一些什麼話,下官就不知道了。”向伯玉很老實的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

“也就是說,你並沒有證據說明,孔志元和這件事情有關係了?”長孫無忌詢問道。

“長孫大人,這不是明擺的事情嗎?盛懷一個年輕人哪裡知道這些事情,這件事情背後肯定是孔志元指使的。”凌敬冷哼道、

“話不能這麼說,陛下,臣認爲盛懷此舉還是以報恩爲主。孔志元想要勸說盛懷來敲響登聞鼓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高士廉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是啊!孔穎達已死,這件事情就已經結束了,朝廷也沒有說什麼,齊王也受到了懲罰,難道這一切還不夠嗎?莫非孔氏還有其他的想法不成?”魏徵也搖頭說道。

李煜淡淡的看着衆人,一邊喝着香茗,好像沒有將衆人的言論放在心上一樣,而是在翻看《周易正義》,這是五經正義的一本,詩書禮易春秋五本教材,這正是一本教材,就是李煜也不得不承認,孔穎達爲首的文人是有一套的, 上面書寫的東西就是李煜也認爲是有道理的,的確是一本很好的教材,稱呼孔穎達是一代文宗還真的沒說錯。

長孫無忌等人還在爭論,只是爭論到後來,發現皇帝陛下正在讀書,這下就比較尷尬了,頓時各個都不說,長孫無忌等人還是很欣賞孔穎達的,

雖然察覺到孔穎達這件事情做的不地道,但在皇帝面前,還是儘可能的爲孔穎達脫罪。

他們都知道,這最後的結果是什麼,不是衆人的爭論,而是皇帝最後的決定,孔穎達有罪還還是無罪,最後都是看皇帝一句話。

“怎麼,你們都不說了?”李煜看着衆人一眼,將手中的書本放在一邊,輕笑道:“朕在看這本週易正義,不得不說,孔穎達這個人還是很厲害的,他主持修撰的這本書寫的不錯,其他的幾本書朕也看了,聽話在士林中反響不錯?”

“回陛下的話,孔穎達的五經正義編寫出來之後,立刻刊行天下,傳之大江南北,引的許多讀書人的關注,就是臣也拜讀了,說出來很慚愧,臣是寫不出這樣的見解。”長孫無忌趕緊說道。

“蕭瑀,你是文學大家,飽讀詩書,你能寫的出來嗎?”李煜望着人羣之中的蕭瑀,這個老東西經常自誇自己的文采,更是將岑文本都不放在心上。

“陛下,老臣認爲,這件事情不能誇讚孔穎達一個人,老臣聽說,這只是孔穎達主持修撰的,但裡面的東西是集了許多人的智慧,才能形成此書,說是孔穎達一個人的才學,有些誇張了。”蕭瑀抖動着花白的鬍鬚說道。

這個蕭瑀就是蕭瑀,和其他人不一樣,心眼很小,自認爲自己纔是士林中的大宗師,哪怕孔穎達的文采再怎麼厲害,可是蕭瑀也看不上,認爲對方不過如此而已。

“是,是,這並不是孔穎達一個人的智慧,現在朕想問的時候,以後這本書就是讀書人心中的教材了?凡是不按照這本書解釋五經,都是假的,都是僞學說?”李煜揚起手中的書本說道。

“回陛下的話,大概是這樣的。”岑文本很快就明白這裡面的道理,面色微微一變。

若是如此,就意味着現在孔穎達雖然死了,可是他仍然是活在千百萬讀書人的心中,而且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可是現在外面有人傳言是皇帝逼死了孔穎達,一旦如此,千百年之後,史書上都在記載,這件事情是皇帝錯了。

“衆卿都是我大夏的人才,朝廷麾下讀書人甚多,爲何不能編寫出一部教材來呢?適應前天下的讀書人。”李煜掃了衆人一眼。

衆人聽了臉色頓時露出一死尷尬來,自己等人治理國家自然是可以的,但若是論學問,還真的沒幾個人能夠超過孔穎達。

但現在問題就是在這裡,皇帝陛下不想讓孔穎達的書籍傳之天下,更不要說,孔穎達的五經正義有可能成爲天下讀書人的教材,哪怕他死後,那些讀書人仍然會記得孔穎達,也可以現象的到,萬一哪一天,那些讀書人要爲孔穎達正名呢?

孔穎達的名聲是回來了,這就意味着皇帝就是錯的,這個最近可就大了,大的讓這些臣子們都擡不起頭來。

“陛下,臣等或許才疏學淺,但臣相信,會合全國大儒之力,肯定能編寫出一套正確的五經註釋來,並且讓其刊行天下,爲天下人的模板。”岑文本正容說道。

範謹等人聽了也連連點頭,是啊!自己的本事不行,那麼就聚集全國人的力量,肯定是可以編纂出一套正確的教材來。

“你們可是理解錯了,孔穎達編寫的這些書是有道理的,朕也不是一個小心眼的人。”李煜輕笑道。

谷蘝

衆人聽了只是低着頭,並不說話,皇帝說他心胸寬廣,並非是一個小心眼的人,你確定這句話是在說你的嗎?怎麼感覺不對。

李煜冷哼了一聲,指着眼前的五經正義,說道:“這些書籍是哪些人用的呢?是小孩子用的嗎?嘿嘿,朕想知道讀書是爲了什麼?是爲了做官嗎?那就太狹隘了,讀書是爲了明理,是爲了生存,不讀書,就不識字,最後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到時候人家把你賣掉,你還要給錢給人家,只有很少數人才能做官,只有很少的人才能繼續做學問,大部分人讀書僅僅是明理,僅僅是爲識字而已,朕說的可對?”

岑文本等人聽了心中苦澀,實際上不就是如此嗎?能參加大夏科舉的人還是很少,能考中的人更少,這也就意味着做官的人很少。

“將文字傳之天下,教化天下,這纔是文明的真正含義,相信當初的孔子也是這麼想的。他傳授弟子三千,有教無類,商人、農民、老者、年輕人只要願意學,都可以教。那個時候,識字的人很少,只要讀書,就能做官。當然,這讀書是做官的前提。”

“只是,讀書識字真的是爲了做官嗎?難道就沒有其他的作用嗎?朕相信,這並不是孔孟等先輩心中所想。他們最根本就是讓天下人都識字,都懂的道理,禮儀。”

衆人聽了李煜的話,也忍不住點點頭,讀書難道是爲了做官嗎?並不是如此,最起碼那些聖人們不是這麼想的,只是到了後來,發現想要做官,必須讀書,必須參加科舉,如此就有了讀書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了做官。

“陛下之言,如同撥開雲霧見明月,讓臣等聽了恍然大悟。”長孫無忌正容說道。

讀書自然是爲了考取功名,自然是爲了做官,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尤其是皇帝廢除舉薦制之後,使用科舉選拔官員之後,讀書當官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可是到了長孫無忌等人這個地步,單純的爲了做官就成爲次要的事情,他們考慮的問題就變的有大局觀了,讀書爲了明理,爲了生存,變的更加重要了。

有些地方,百姓落後無知,隨便一挑撥,就敢造反,這是爲什麼,還不是知道大夏法律的威嚴,不識字造成的,有些地方被貪官污吏壓迫,不敢上告,不知道利用大夏法律自保,這是爲什麼,還不是不識字而無知?那些貪官污吏能夠肆意壓迫百姓,還不是因爲這些百姓的無知嗎?

若百姓們都識字,或者是能知道簡單的文字,恐怕那些貪官污吏也不敢欺上瞞下。

當然,百姓們都識字,對朝廷的統治也是一個威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樣的斷句是什麼,這麼多年來,有許多人討論,並且爭論。

“陛下,若是百姓們?”蕭瑀面色一變,頓時想說話了。

世家大族之所以爲世家大族,就是因爲對方掌握了知識了,掌握了書籍,掌握了文字,但到了大夏之後,書籍廣泛流行,許多人都能讀書識字,但文明仍然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看看現在的天下,當官的大多數仍然是世家大族的弟子。

現在若是按照李煜的想法,恐怕不久之後,那些世家大族們徹底的失去了優勢,成爲普通的一員,當真理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候,權力也不是掌握在手中,利益更是不在。

“朕說的並非其他,而是一些簡單的只是,比如一二三四五,還有自己的姓名,這些簡單的東西,就是讓人儘可能的識字,並非鑽研五經之類的本事,能讀懂五經,能夠寫出流暢的策論,能夠治理天下,守牧一方,學這點簡單的東西自然是不可能的。”

“啓蒙,啓蒙纔是重要的,朕需要的是啓蒙教材。”

“而且,你們都認爲這本五經正義很重要啊?朕的意思想,從啓蒙開始,到科舉考試,都要有一些系列的教材,深入淺出,不斷的增加難度和知識,這套五經正義也可以作爲參考,人家寫了這麼久,耗費了這麼長時間,這麼多的精力,我們不能棄之不用,不能就這樣浪費了,諸位認爲呢?”李煜似笑非笑的看着衆人。

衆人頓時明白李煜心中所想,李煜考慮的東西更多,不僅僅是五經正義,不僅僅是一個孔穎達,而是整個天下,今日出了一個孔穎達,明日或許會出一個張穎達,一個孔穎達都被尊稱爲先生,一代文宗,甚至還能影響朝堂局勢,日後會不會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影響士林呢?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朝廷將會陷入無窮的麻煩之中,大夏朝需要的是百花齊放,並不需要這種文宗,壓的天下人喘不過氣來,甚至還會影響帝王威嚴。

“一個孔穎達就能編纂出五經正義來,朕相信,聚集朝廷之力,也是可以編纂出更加高明的東西。諸位認爲呢?”李煜目光灼灼,說道:“我大夏武功威懾天下,大夏的疆土何等之廣,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何止萬里之遙。領土之廣曠古爍今,更不要說將來領土更廣,可就是如此,在文治方面卻沒有什麼值得稱道,諸位都是才能卓越之人,難道就不能不能匯聚大夏的人力、財力、物力,編纂出一部著作嗎?這樣衆卿也可以青史留名。”

岑文本等人聽了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喜色,連呼吸都變粗了許多。這可是一件大事,而且還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聖明無過於陛下。”岑文本率先說道。其餘衆人也紛紛稱讚。

“既然如此,就叫《紫微大典》吧!岑先生,你會合內閣、六部一起商討。”李煜大手一揮。

“臣等遵旨。”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出逃第六百四十一章 張氏兄妹第七百一十四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兒子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第一百二十一章 自以爲得計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清河張氏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自作聰明第八百零三章 想佔便宜,沒門!第七十六章 菜市口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背後一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草原決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天下之大,無處可逃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李𪟝的一番騷操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陰謀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你還是趕緊逃跑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亂起第六百零五章 逼降第六百六十二章 王世充的決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趙王監國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長街遇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封第四百一十六章 挖牆腳第九百一十三章 兵臨龍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李淵睡不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年前決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定都風波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威懾與拉攏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吐谷渾亡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入水師大寨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老生之死第九百六十九章 困死你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州破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皇權的冷漠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我要捐全部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八百八十一章 失敗者的悲哀第八百二十九章 裡大迂迴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統葉戶之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遼水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血洗鬆州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親上加親?想多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九十一章 聯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都兵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兄弟齊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皇帝心眼太小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僕寺五傑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李淵死不瞑目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機會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孔曰成仁第四百三十八章 兄弟分歧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這些人不正常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周王施政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反派多死於話多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五百一十八章 紛紛入坑第二百零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李𪟝漁翁得利第九百五十八章 陛下,請以江山爲重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進士、明經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十一章 團結可以團結的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貿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真的燒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法興之死第七百九十四章 博陵崔氏第七百九十八章 虎牢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再見封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黃河夜行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大會戰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合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耗死他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淵失算第四百八十二章 笑面虎第四百四十四章 東都風雲第一千零九章 計中計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事發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海圖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格局太小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反殺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崩潰第三百八十六章 撤退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義薄雲天楊師道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生命不息 戰鬥不止第一百二十三章 嚇死你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我要捐全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世家的反攻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蛇吞象第二千零一章 入營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拉人下水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冷漠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自作聰明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離間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出逃第六百四十一章 張氏兄妹第七百一十四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兒子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第一百二十一章 自以爲得計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清河張氏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自作聰明第八百零三章 想佔便宜,沒門!第七十六章 菜市口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背後一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草原決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天下之大,無處可逃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李𪟝的一番騷操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陰謀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你還是趕緊逃跑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亂起第六百零五章 逼降第六百六十二章 王世充的決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趙王監國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長街遇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封第四百一十六章 挖牆腳第九百一十三章 兵臨龍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李淵睡不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年前決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定都風波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威懾與拉攏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吐谷渾亡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入水師大寨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老生之死第九百六十九章 困死你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州破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皇權的冷漠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我要捐全部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八百八十一章 失敗者的悲哀第八百二十九章 裡大迂迴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統葉戶之死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遼水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血洗鬆州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親上加親?想多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九十一章 聯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都兵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兄弟齊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皇帝心眼太小第五百三十九章 太僕寺五傑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李淵死不瞑目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機會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孔曰成仁第四百三十八章 兄弟分歧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這些人不正常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周王施政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反派多死於話多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五百一十八章 紛紛入坑第二百零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李𪟝漁翁得利第九百五十八章 陛下,請以江山爲重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進士、明經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十一章 團結可以團結的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貿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真的燒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法興之死第七百九十四章 博陵崔氏第七百九十八章 虎牢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再見封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黃河夜行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大會戰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合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耗死他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淵失算第四百八十二章 笑面虎第四百四十四章 東都風雲第一千零九章 計中計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事發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海圖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格局太小了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反殺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崩潰第三百八十六章 撤退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義薄雲天楊師道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生命不息 戰鬥不止第一百二十三章 嚇死你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我要捐全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世家的反攻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蛇吞象第二千零一章 入營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拉人下水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冷漠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自作聰明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