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恩出於上

隋末之大夏龍雀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恩出於上

潘有爲的話頓時讓人倒吸了一口冷氣,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這種事情他們不是第一次幹,陳留是什麼樣的貨色,衆人都是知道的,一個十分貪婪的傢伙,這種人若是識相也就算了,可是對方不識相也罷!而且出身巨鯤水師,是不可能歸順周王的,衆人若是投靠了周王,在泉州之地,還不是被對方欺壓,這種危險是衆人不想碰見的。

“想要殺一個平海將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是對朝廷的挑釁,誰動誰死,誰也救不了。”伍秉德有些擔心,現在這種情況,大夏威壓當代,所向披靡,天下之大,都是在大夏榮光的覆蓋之中,誰也不敢挑釁,更不要說什麼擊殺平海將軍了。

“既然是朝廷的將軍,那就按照朝廷的律法來處置,陳留自從來到泉州之地,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也不知道造成了多少百姓的死亡,這樣的人,殺了他等於便宜他了。現在周王來了,那就請周王殺了他。”潘有爲不在意的說道。

雙方都是彼此是什麼人物的傢伙,他當然知道陳留做了一些什麼事情,想找對方的把柄還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以前是沒有辦法對付他,現在不一樣了,周王來了,自己這些人還準備投靠周王,正愁着沒有禮物送給對方,現在陳留不就是現成的禮物嗎?

“不錯,周王雄心勃勃,肯定是想着如何掌握泉州水師,只是想殺陳留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現在我們將這個把柄送上去,借周王之手除掉陳留,而周王也會感念我們的功勞。”伍秉德十分得意的摸着自己的鬍鬚,認爲這是一個絕佳的辦法。

衆人也紛紛點頭,一個失去權勢,打入監牢的齊王已經被這些人拋棄,商人逐利,周王纔是他們需要巴結的對象,連帶着陳留也成爲他們巴結李景桓的工具。

“不過,這一切還要看看周王是個什麼樣的人,能庇護我等,能幫助我等,我等就奉他爲主,若是看不上我等,我也沒有必要如此,想我等泉州十三商行,只是想本本分分的賺錢,過上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也沒有必要插手奪嫡之爭,天下之大,賺錢的地方也不知道有多少,大夏皇子之多,甚至就是陛下自己都記不清楚了,我們選取一個就是了。”潘有爲顯得還是很謹慎的。

“潘兄所言甚是,這次我們總得選一個合格的皇子,免得又出現齊王之事,那個時候,我們又被動了。”有人建議道。

“這個自然,先看看,仔細算算,周王殿下大概還有五天就能到達泉州,這五天的時間,大家都要小心一些,平海將軍府需要什麼東西,我們就提供什麼,我們要向平海將軍,我們是和他站在一起的。”潘有爲有吩咐道。

衆人紛紛點頭,只是嘴角露出一些不屑,這種事情,他們不是第一次幹了,爲了以後的安全,湖弄一下陳留就是了。

然後潘有爲又和衆人商議了一番具體的操作之後,才各自散了出去,他並不認爲有人會出賣自己,泉州十三商行都是捆綁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誰都逃不掉誰,大家也唯有綁在一起,才能活下去。

相比較泉州的溫暖,大夏的京師燕京城此刻已經被大雪覆蓋,皇帝李煜正在崇文殿內安坐,大殿內,火龍已經生成,大殿內溫度很高,七位崇文殿大學士各自坐在幾桉邊,面前都擺放着一些奏摺。

“周王大概什麼時候到泉州?”李煜忽然放下手中的奏摺,說道:“你們看看,泉州今年和去年相比,送上來的賦稅整整少了一百萬銀幣,

和前年相比呢?你們查過了沒有。”

“回陛下的話,泉州海關賦稅一直在下降,根據泉州知府送上來的奏摺顯示,是因爲大夏沿海開放了許多海關,比如廣州、吳淞等地,大部分商旅都捨棄了泉州,而去了廣州和吳淞等地。”範謹趕緊解釋道。

“是這樣的嗎?廣州和吳淞海關送來的數據是這樣的嗎?兩地的海關賦稅一直在增長嗎?”李煜望着衆人詢問道。

“回陛下的話,兩地的賦稅的確是在上漲。”高士廉確認道。

“你們難道不感到好奇嗎?泉州是老海港了,在前朝的時候,就有不少外商進入其中,按照道理,他們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現在突然發生了變化,而且是連年變化,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古怪。”李煜輕笑道:“按照道理,在泉州等地,有成熟的商業氛圍,貨物一到那裡,就會被銷售一空,吳淞才建立不久,那些商人就會更改自己的交易地點,有些不對。”

“陛下聖明,不過,現在周王快要到泉州了,或許能查清楚這裡面的原因。”岑文本解釋道。

“這商業啊,就應該百花爭鳴,唯有這樣,纔有競爭力,才能讓市井繁榮,否則的話,市井之上,就只有那幾家經營貨物,比如說岑家經營糧食,範家經營棉花等等,老百姓可選擇的機會就很小,這些貨物的價格就操縱在這幾家手中,市場沒有活力,就好像是一灘死水一樣,這顯然是不行的,朕看這泉州也是一樣,傳聞泉州有十三商行,控制了泉州上下,連死人需要買的棺材,也在十三商行手中。”

“有人說,在泉州,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十三商行,也有人說,在泉州,表面上看是朝廷的,實際上卻是十三傷害的,泉州白天是朝廷的,晚上是十三商行的。泉州知府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訪十三商行,這就是拜碼頭。”

大殿內,響起李煜的聲音,岑文本等人聽了面色凝重,表面上,皇帝似乎是在說泉州十三行的事情,但實際上,或許是在指其他的事情,可是衆人並沒有其他的證據。

“陛下所言甚是,泉州十三行臣也是聽過他的名聲,在以前,臣聽說十三行潘氏等人都在資助貧窮士子,不僅僅供他們讀書、遊學,甚至還將族中女子許配給對方,現在看來,泉州十三行不僅僅是在邀名,更多的恐怕還是爲自己考慮,在朝廷內部有更多的人爲其說話。”魏徵正容說道:“臣認爲當徹查這些由商賈資助的官員,當初南征星辰羣島之事,就有不少人爲泉州十三行張目,纔有蔣贊之死,臣認爲,對於這樣的官員都應該罷黜。”

“魏大人這句話臣不敢苟同,並非所有的官員都是被那些商賈收買,還是有不少的官員都是忠於朝廷的,就比如蔣贊不就是其中之一嗎?我們不能將其一棍子打死不是?”長孫無忌反駁道。

“哼,本官可是知道,你長孫家也資助了不少的士子。”魏徵不屑的說道。

“不僅僅是我們長孫家,其他的諸如韋氏,高氏不都是如此嗎?陛下重視教育,我等有點錢財的自然要爲朝廷做貢獻,爲朝廷培養更多的人才。不能說都沒有壞心眼,但大部分都是沒有私心的。”長孫無忌搖搖頭。

魏徵只是冷哼了一聲,這樣的話說出來,沒有人會相信,這種沒有好處的事情誰會做呢?要麼爲名,要麼爲利,這些讀書人會因此而大肆宣揚對方的名聲,有的時候,這種善名就能做許多事情;有的人就是爲了利,比如泉州十三商行就是如此。

長孫氏等世家大族,顯然也是不會做無用功的,他們這麼做,肯定是爲了自己考慮的,雖然不會像十三商行那樣無恥,但以後會是什麼情況,誰也不敢保證。

“好了,世家大族資助讀書人是一件好事,不過,朕想,這種資助不應該放在個人身上,而是放在禮部,由禮部規劃,或是興建校舍,或是資助那些貧困學子,或是印刷書籍等等。”李煜一副不在意的說道。

“恩出於上,貿然之間,資助個人,臣也認爲不妥,若是沒有所求,怎麼可能資助對方呢?臣認爲,這不叫資助,而是叫受賄。當按照朝廷律法來處置。”岑文本忽然說道。

長孫無忌聽了頓時勃然變色,用憤怒的眼神看着岑文本,這種資助學子的事情,原本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但是此刻在岑文本等人口中說出來,好像是一件大事,好像那些世家大族是在謀反一樣。

“臣認爲此舉是有邀名之嫌。”褚遂良出言說道:“既然是捐獻,商賈因此而得名,學子因此而得利,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只是在操作的時候,難免有施恩的嫌疑,臣認爲,不如讓這些商賈將錢財捐獻給官府,由官府統一調配,或是用於修橋鋪路,或者是支持學子讀書所用。然後由官府表彰對方的善舉,從而商賈得名,學子得利。”

“這麼多的錢財,如何能保證不被當年的官員所貪污呢?”長孫無忌反駁道。

衆人聽了也露出思索之色,天高皇帝遠,這麼多的錢財是額外所得,不入朝廷稅收之中,當地官府若是將其貪污了,也未必不可能。

“這個簡單,商賈捐獻了多少,記錄在桉,每一筆錢財去向,都要記錄在桉,每月提供一次賬簿,一部分送與捐獻之人觀看,一份收藏於官府之中,每年用來查賬所用,有所進,就有所出。進出相等,收支平衡,這纔是正常的。”李煜輕笑道:“這裡面或許會有許多問題,但我們摸索着前進就是了,諸位認爲呢?”

衆人聽了,自然是不會反對,紛紛稱頌李煜聖明。

“崇文殿草擬一份章程,在朝會上討論一番,然後頒佈天下,褚卿,這件事情你盯一下。不求其他的,最起碼要讓那些讀書人知道朝廷對他們的恩寵。”李煜目光落在褚遂良身上。

“臣遵旨。”褚遂良頓時明白其中的意思,這件事情關鍵並不是多少錢,而是避免蔣贊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那些商賈們顯然是不懷好心,利用錢財、女人等手段施恩於讀書人,利用這些讀書人在朝堂之上爲其張目,爲其爭奪利益,就比如當初的潘氏就是這樣的。

衆人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你們捐錢可以,但只能得到名,想要得到其他的東西,那是不可能事情,皇權在上,有些東西只能是皇帝給,只能是朝廷給, 其他人給是不可能的。

“陛下聖明,臣認爲朝廷所求的不過大部分都能讀書識字,這樣,朝廷的政策才能傳下去,但商賈或者世家追求的是少數人的利益,他們資助的對象也是那些聰明的讀書人,因爲這些人有可能高中皇榜,能爲他們辦事的人。”岑文本點出了這些商賈、世家心中所想。

商人逐利,自古都是如此,這些商人資助的從來都是優秀者,無論是中了秀才也好,還是舉人也好,若是能入進士那自然是最好了。這一切和那些普通的讀書人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這和大夏重視教育的本意是背道而馳的。

“商人要的是名,他們認爲名氣可以保護他們,讓那些貪官污吏不敢動他們,纔會讓人減少對他們的嫉妒,朕想,若是如此,朝廷可以賜予他們一些榮譽,每年對那些捐款比較多的,可以給一些表示,甚至可以來覲見朕,向朕提出一些治國方略,朕想,那些商人會答應的。”李煜又建議道。

大夏重商,這些年大夏對外戰爭都是佔據上風,那些商人們也賺了不少,只是朝廷不能從這些人手裡面搶奪錢財,若是用這種方式或許能收割一波。

“這些商賈若是知道能得到陛下的接見,肯定會很高興的,回頭臣就讓《夏風好好的宣傳一番。”範謹連忙說道。

“這些捐款的時候,可以留下存根,有疑問的時候,可以來戶部對賬。”岑文本又說道。

“岑先生考慮的很周到,免得有地方官員將其貪污了,貪污了錢財是小,但傷人心卻是真的。”李煜也贊同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並不是人人都是袁紫煙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不宰你宰誰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血洗鬆州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十面埋伏第六百五十七張 徐懋功出黎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死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辯解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轉移目標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得意忘形第八百八十章 慌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夫人何以謝朕?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出事了第三百二十章 巴陵風雲第三百四十二章 簡化版推恩第一千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經濟崩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靺鞨七部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神奇王玄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興的太早第五百四十九章 聯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臣服第六百六十七章 袁天罡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李唐覆滅 (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其心可誅第五十三章 勢弱累卵第一千零二十章 臨清之戰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內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吾家公主初長成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亂前第四百六十四章 史上最無能的使者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天竺王后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三十五章 歸降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蘇勖治吐蕃第三百七十五章 劫掠關中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懷疑第五百八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六百一十八章 殿試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蕭關之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一場喜來一場悲第一千六百章 孤家寡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登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李唐覆滅 (二)第二千零七章 破綻第八百四十五章 火堆上的趙郡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新羅復國軍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火燒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挾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一羣不知死活的傢伙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昔日李氏已成昨日黃花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侯爵也不是好拿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堅貞不屈王世充第一百四十九章 削兵權第六百四十六章 父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情報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轉移第四百一十章 羅士信歸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給吐蕃修橋鋪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李煜,你贏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失敗者的悲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大年夜也照樣殺人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人間清醒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不臣服,就去死吧!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城牆倒塌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頡利被擒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朝堂爭鬥第七十一章 團結可以團結的第七百八十八章 竇紅線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雛鳳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李𪟝的一番騷操作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梟雄落幕第七百九十二章 真的無可奈何嗎?第五百五十八章 軟禁李秀寧第八百一十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都是一羣酒囊飯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瞌睡來了送枕頭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親上加親?想多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驕其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小人物的攪局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新羅復國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內亂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撤軍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對戰象兵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能破大夏,唯有李𪟝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恩出於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東進洛陽?南下巴蜀?第九十四章 跟在屁股後面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前狼後虎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韋尼子失蹤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並不是人人都是袁紫煙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不宰你宰誰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血洗鬆州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十面埋伏第六百五十七張 徐懋功出黎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死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辯解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轉移目標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得意忘形第八百八十章 慌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夫人何以謝朕?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出事了第三百二十章 巴陵風雲第三百四十二章 簡化版推恩第一千零四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經濟崩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靺鞨七部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神奇王玄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興的太早第五百四十九章 聯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臣服第六百六十七章 袁天罡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李唐覆滅 (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其心可誅第五十三章 勢弱累卵第一千零二十章 臨清之戰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內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吾家公主初長成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亂前第四百六十四章 史上最無能的使者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天竺王后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先下手爲強第六百三十五章 歸降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蘇勖治吐蕃第三百七十五章 劫掠關中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懷疑第五百八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六百一十八章 殿試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蕭關之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一場喜來一場悲第一千六百章 孤家寡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登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李唐覆滅 (二)第二千零七章 破綻第八百四十五章 火堆上的趙郡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新羅復國軍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招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火燒第四百三十九章 要挾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一羣不知死活的傢伙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昔日李氏已成昨日黃花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侯爵也不是好拿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堅貞不屈王世充第一百四十九章 削兵權第六百四十六章 父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情報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轉移第四百一十章 羅士信歸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給吐蕃修橋鋪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李煜,你贏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失敗者的悲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大年夜也照樣殺人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人間清醒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不臣服,就去死吧!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城牆倒塌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頡利被擒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朝堂爭鬥第七十一章 團結可以團結的第七百八十八章 竇紅線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雛鳳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李𪟝的一番騷操作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梟雄落幕第七百九十二章 真的無可奈何嗎?第五百五十八章 軟禁李秀寧第八百一十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都是一羣酒囊飯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瞌睡來了送枕頭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親上加親?想多了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驕其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小人物的攪局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新羅復國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內亂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撤軍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對戰象兵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能破大夏,唯有李𪟝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恩出於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東進洛陽?南下巴蜀?第九十四章 跟在屁股後面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前狼後虎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韋尼子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