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之六·霸下
霸下,又名贔屓,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着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爲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着,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着頭,四隻腳拼命地撐着,掙扎着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蹟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龍生九子之七·狴犴
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龍生九子之八·負屓
負屓,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鑑人;有的刻制精緻,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而負屓十分愛好這種閃耀着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爲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龍生九子之九·螭吻
螭吻,又名鴟尾、鴟吻,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樑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巫”是方士之流,“魚虯”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其原型可能是深海大鯨。
從一子到九子的順序分兩組:
1。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負屓、螭吻
2。贔屓、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尊重第二組說法,但依然選擇第一組說法。
贔屓又名霸下,而蚣蝮古義詞爲“蟲八”和“蟲夏”(音譯八夏),在這裡就看出矛盾了霸下和八夏基本上讀音沒區別。而因爲古人向來避諱,所以不可信。
螭吻口闊噪粗,平生好吞,與饕餮貪食相撞,所以同樣不可信。
反觀第一組數據囚牛作爲貴重胡琴的裝飾物,的確證明囚牛喜好音樂。但蒲牢是因爲受到巨鯨的攻擊就會發出洪亮的聲響,所以將蒲牢安置在鍾提樑上作爲獸鈕,可幫助鐘聲遠揚,並非喜愛音樂。
嘲風居於殿臺角之上是爲了避免洪水等突襲來防災避禍,且有威嚴震懾妖魔、吉利辟邪安宅的作用,嘲風蹲至殿臺角,生性好望,使得它的坐姿如同犬一樣,並非模樣似犬。和朝天吼有共同喜好。
而螭吻,螭是一種無角的龍。將螭吻安置在殿脊並非因爲它也喜好瞭望,螭吻屬性爲水,能滅火消災,便作爲鎮宅之物安置在房頂。
贔屓和負屓,雖然都圍着石碑,但各自都佔據一個屓字,就證明它們是不可分開的一對組合。
【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音樂與文字是爲文化(囚牛,負屓);殺戮爲軍隊,與監獄爲國家強制力、之本(睚眥,狴犴);鍾爲祥瑞,鎮邪之物爲天意,合爲運氣(嘲風,蒲牢,螭吻);顯赫石碑爲讚頌功績之物(贔屓);佛爲神之旨意(狻猊)】
《諸神由來》一書說《升庵外集》記載龍之九子是:屓贔,形似龜好負重,即碑下龜;螭吻,形似獸,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蓋;蚣蝮,好立,站橋柱;椒圖,似螺蚌,性好閉,立於門首;金猊,形似獅,好煙火,立於香爐;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眥三個,恰爲龍之九子。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於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吧。
饕餮:形似狼,好飲食。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爲裝飾。由於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爲饕餮之徒。饕餮還作爲一種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商周青銅器上,稱作饕餮紋。”雲清說完以後看着越來越清晰的浮雲塔!!笑了!!白澤,我看你還能躲我多久!!
“無殤!不用這樣!等到時機成熟你會記得的!!而且我說的那些你比我還熟悉!!他們都是你最熟悉的朋友!當初他們還是你告訴我的!!只是那個時候你沒有給我說清楚!!你說他們之間的關係需要我自己去看看,去發掘!!”雲清伸手摸了摸帝無殤的臉!!笑着說到!!具體的她不能告訴他!!可是一些不需要保留的她還是可以說的!!只是到時候……………………!雲清不懷好意的看向浮雲塔!!
不管是無殤還是弦觴,亦或是白墨,他們都不喜歡被他人如此耍着玩,不知道到時候他們能否承受的住弦觴的怒火和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