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稱人

這次好了,那傢伙連忙抱頭鼠竄,趕緊逃跑。這次蛋王做不了,反倒成了王八蛋,鬱不鬱悶?

“這看起來蠻有趣呀!那傢伙倒是聰明,居然搞出一個木頭雞蛋。”陳武開口道。

楚家強無言以對,那傢伙他是知道的,學習極差,但偏偏玩這些很有一手,幾乎是什麼上手,馬上就會,真不知道怎麼說他好。

“你們這裡還有什麼習俗?剛纔我聽一個人說,要稱人?怎麼稱,真是好奇怪的風俗。”李泉剛纔就聽一個村民無意間說了一下,吃完飯,還要稱一稱孩子的重量。難道這也是風俗?看看孩子經過一年,有沒有長大了?

“呵呵!是有這麼一個習俗,你們沒有聽過也不足爲奇,我不知道外面還有沒有這種東西。說起來,農村就是這些稀奇古怪的習俗多,有時候我也是不記得那麼多。”楚家強笑道。

可能是農村人還比較封建,對於這些東西,明知道什麼意義的,但還是沿着老祖宗的傳統一直做下去。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裡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或者掛着一個籮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籮筐上面秤人。籮筐一般就是稱孩子,現在也基本上只稱孩子了,大人很少參加,僅僅是邊上湊熱鬧。

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另外,打秤花只能裡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裡。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

“稱人我倒是見過,外面還有呀!主要就是南方流行,北方比較少見。我聽說,這個習俗還是起源於三國時期,挺早的,還跟諸葛亮有關。”一個遊客開口道。

“怎麼又扯到諸葛亮身上了?難道這玩意是諸葛亮提倡的?當時他稱了誰?我怎麼不知道。”周福榮瞪大眼睛說道。

他是古玩行業的人。這個行業。對於這些名人的故事,最是清除了。大家也知道,每一件古玩的背後,其實就是一個故事。有時候,一件古玩其實沒有什麼欣賞價值。但是,要是它的背後隱藏着一個動人的故事,它的身價馬上就會飆升。因此,對他們來說,民間的小故事知道很多。

“這民間有多少故事。你能全部知道不成?”楚家強沒好氣地說道。

“呃!那倒是!對了,兄弟,說來聽聽。”周福榮開口道。聽故事,大家都喜歡。

傳說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已回孃家的吳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着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彙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

“我聽之前

那個老人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後,在橫樑上掛一杆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那名遊客喋喋不休地對大家說道。

“老幺,你們這裡也是這樣的說法?”周福榮轉向楚家強問道。

楚家強微微搖頭:“有些不同,但基本上有差不多,大同小異!這些風俗都是這樣,其實很多地方都有,但根據每一個地方的環境,可能都會有一點變化,或許,這就牽涉到正不正宗的說法!”

他們楚家寨這裡的,據說是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後,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託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從此以後,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

幾年後,晉武帝滅掉蜀國,擄走阿斗。但孟獲不忘諸葛亮的囑咐,依舊每年這個時候帶兵前往洛.陽看望阿斗。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

晉武帝爲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

阿斗雖然沒有什麼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

最後,楚家強跟其他人說道:“這一傳說,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除了這些,在這一天,楚家寨還有一些其他的忌諱,都是針對孩子的。是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也就是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痠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吃飽飯之後,大人扛着大稱出來,小孩子跟在後面,很多遊客圍觀。有些遊客帶了孩子的,也準備讓自己的孩子試一試,討幾句吉利話也好。

“好了,一個個地來哦!”老村長開口道。

前面,兩個大人一起擡,另外一個人看稱,老村長則是在邊上說話。有些話,他已經說了十多二十年,幾乎都是背出來的,句句都是那麼的順暢,不知道的人,還以爲老村長文學功底深厚呢!

“很好,八十八,小夥子長大發了又發!”

“不錯!七十九,小姑娘嫁人長長久久!”

……

老村長這些話語簡直就是錄音機出來的,張口就道,反正就是每一句是壞的,說得那些大人小孩心花怒放!

那些遊客則是暗道:這村長不簡單!

第179章 村民選舉第714章 氣溫驟降第630張 喜訊第398章 摘草莓第742章 珍稀郵票第230章 就業機會第429章 磨豆腐第43章 恐怖的繁殖第154章 準備材料第20章 搭瓜棚第409章 獅子第65章 村長設宴第338章 鷯哥偷蜜第292章 形象片第17章 刺激村人第109章 山豬坳第763章 留守孩童第110章 華南豹第79章 唐福的震驚第521章 巔峰之作第693章 獎金第431章 香火店第92章 萬老的決定第225章 買車第718章 溫泉第77章 修路第511章 吃西瓜第278章 拍婚紗照第532章 涼粉草第157章 老大的決定第99章 老虎的消息第91章 楊寡婦的勸說第486章 練球第423章 大水蟻第707章 徐總到來第448章 買車第359章 有人失蹤第510章 外國罪犯第601章 撿錢第561章 癌症第193章 野豬來襲第586章 楊老收徒第401章 母雞偷蛋第229章 投資計劃第233章 偷襲第205章 發現鳥窩第108章 大飽口福第751章 烤魚第404章 小番茄第442章 聽後感第664章 偷東西第7章 大喜之日第285章 骨牌第665章 你的小鳥第237章 傳授第456章 種番薯第778章 你又不會?第795章 十里香茶第738章 憤怒的野豬第38章 宋家第292章 形象片第390章 年初三第821章 臘肉第20章 搭瓜棚第201章 竹蜻蜓第671章 老鄉見老鄉第194章 鬥野豬第429章 磨豆腐第311章 分核桃第513章 逃跑高手第429章 磨豆腐第772章 滿月酒第664章 偷東西第419章 製作MV第714章 氣溫驟降第315章 過冬第10章 選購材料第713章 我要這棵樹第48章 隔閡第530章 織草鞋第182章 各顯神通第99章 老虎的消息第473章 收垃圾第3章 山河社稷第47章 拜神第290章 拜堂第745章 當了主任第635章 教師節第744章 風水輪流轉第734章 凍瘡第597章 賽車開始第42章 葉彩萍的到來第708章 房地產第175章 游泳第371章 不要命的人第707章 徐總到來第627章 先進教學第391章 桃花開第51章 脊椎病第379章 考試
第179章 村民選舉第714章 氣溫驟降第630張 喜訊第398章 摘草莓第742章 珍稀郵票第230章 就業機會第429章 磨豆腐第43章 恐怖的繁殖第154章 準備材料第20章 搭瓜棚第409章 獅子第65章 村長設宴第338章 鷯哥偷蜜第292章 形象片第17章 刺激村人第109章 山豬坳第763章 留守孩童第110章 華南豹第79章 唐福的震驚第521章 巔峰之作第693章 獎金第431章 香火店第92章 萬老的決定第225章 買車第718章 溫泉第77章 修路第511章 吃西瓜第278章 拍婚紗照第532章 涼粉草第157章 老大的決定第99章 老虎的消息第91章 楊寡婦的勸說第486章 練球第423章 大水蟻第707章 徐總到來第448章 買車第359章 有人失蹤第510章 外國罪犯第601章 撿錢第561章 癌症第193章 野豬來襲第586章 楊老收徒第401章 母雞偷蛋第229章 投資計劃第233章 偷襲第205章 發現鳥窩第108章 大飽口福第751章 烤魚第404章 小番茄第442章 聽後感第664章 偷東西第7章 大喜之日第285章 骨牌第665章 你的小鳥第237章 傳授第456章 種番薯第778章 你又不會?第795章 十里香茶第738章 憤怒的野豬第38章 宋家第292章 形象片第390章 年初三第821章 臘肉第20章 搭瓜棚第201章 竹蜻蜓第671章 老鄉見老鄉第194章 鬥野豬第429章 磨豆腐第311章 分核桃第513章 逃跑高手第429章 磨豆腐第772章 滿月酒第664章 偷東西第419章 製作MV第714章 氣溫驟降第315章 過冬第10章 選購材料第713章 我要這棵樹第48章 隔閡第530章 織草鞋第182章 各顯神通第99章 老虎的消息第473章 收垃圾第3章 山河社稷第47章 拜神第290章 拜堂第745章 當了主任第635章 教師節第744章 風水輪流轉第734章 凍瘡第597章 賽車開始第42章 葉彩萍的到來第708章 房地產第175章 游泳第371章 不要命的人第707章 徐總到來第627章 先進教學第391章 桃花開第51章 脊椎病第379章 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