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奧斯曼帝國!

以下是正文。

大明京師。

皇宮之中。

氣氛極爲凝重,小皇帝朱祁鎮昏迷不醒,這直接導致皇宮乃至是京師一片混亂。

李太后擔憂的是一旦小皇帝駕崩,武勳將會直接跟李太后以及文官勢力翻臉。

而李太后與文官勢力所能掌控的也就是大義,也就是宣宗皇帝的遺言,但武勳手中掌控的乃是大明祖制以及手中的軍隊。

因而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而這也是李太后與文官勢力所擔心的緣由所在。

好在,此時朱祁鎮還只是時而昏迷時而甦醒,並未真正駕崩,否則一切都晚了,因此李太后一邊下令所有御醫必須救活小皇帝朱祁鎮,一邊讓文官之中的三楊必須想出一個妥善的辦法來。

與此同時,英國公府上,一衆勳貴也在暗自商議着。

.............

漢華王國。

東陽城大統制府上。

李江面露疑惑,暗自嘀咕道:“京師動亂?莫非真的會發生兵變?”

兵變,這可不是小事,尤其是在京師當中,這可關係到皇位呀!

而且發動兵變的可不是什麼兵卒,而是武勳,這些人可都是大明的開國功臣之後,他們所具有的影響力是空前的,尤其是在京營之中,他們幾乎掌控着全部的京營。

而他們所領頭的乃是英國公張輔,這可是大明第一名將。

所以,一旦大明京師發生叛亂,那整個大明就都會亂起來,這一亂對於漢華王國將來的發展可是絕對不利。

“必須阻止大明京師進一步混亂下去!”李江嘀咕着,忽然又嘀咕道:“蘭芳社的力量雖然在京師還算可以,但是要想阻止兵變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此事破局的關鍵還在於朱祁鎮這個小皇帝身上,只要小皇帝朱祁鎮醒來並且疾病痊癒,那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想到這,李江忽地又想到之前他派蘭芳社的人去查明朱祁鎮的病因,看情況,應該最近幾天就會有消息,所以他只能暫時先等待結果了。

果然,就在幾日之後,李江就收到了消息,而且還是準確的消息,但結果卻讓李江極爲失望,因爲御醫也查不出病因來。

而據蘭芳社查探,王振似乎也很反常,作爲一個朱祁鎮的心腹,他怎麼會一點也不擔心了。畢竟一旦朱祁鎮駕崩,那他好不容易得到的權勢將會一無所有。

因此,王振如今若無其事,毫不慌張,那就只有兩個解釋,一是他裝作不慌張,其實心中慌得很,而另外一個解釋,則是朱祁鎮根本就沒病,他只不過是在演戲而已。

可是後者的可能性想想都非常小,一個孩子,怎會有如此天賦來演戲,而且還演的如此像,何況這裝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這麼多御醫存在,如何能夠裝病了?

這一切說不通呀!

的確,這種情況可能性非常小,除非朱祁鎮不僅有人在暗地裡出謀劃策,而且還有一幫人在幫他,這其中就包括了御醫。

沒錯!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導演”這一切,否則很快就會穿幫。

只是如此一來,朱祁鎮的目的是什麼了?

一旦他駕崩,可能真的會釀成兵變,而這對於他,對於他,可都.......

“嗯!好像不對!這一切都是假設在他駕崩的基礎上纔會出現兵變,而如今他若是裝病,那就不會出現駕崩這種情況!這樣.......原來如此........!”

忽然間,李江似乎想到了什麼,他連忙通知了蘭芳社,讓其盯着張輔府上,看看他們到底在密謀着什麼,並且盯着京師的京營。

李江想着,如果後者的可能性真的存在,那麼張輔與其勳貴一定是在密謀着什麼,而且並不是什麼兵變,而是在設局,給文官勢力與李太后設局,而這些應該都是朱祁鎮這個小皇帝與其麾下心腹計劃好的。

事實上,正如李江所猜測的那般,此時的大明京師英國公府上。

一衆勳貴各坐在前廳左右,英國公坐在中間位置上,他表情顯得十分凝重,似乎在琢磨着什麼,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沒有出聲,似乎在等待着什麼消息傳來。

片刻之後,屋外匆匆走進來一個人,這人一身黑袍,蒙着面,似乎是一個隱藏在黑暗之中的殺手,他語氣冰冷,對着在場衆人道:“諸位.....陛下讓吾來通知諸位大人.......計劃可以開始了!這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一旦剷除這些人,諸位便都是大明的功臣!”

說完此話,此人根本不理衆人臉色各異,轉身便走了。

在座的人都是大明勳貴,其祖上不是大明開國功臣便是靖難之役的功臣,所以對於大明,他們是絕對的忠心,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任何的私心。

他們期盼的無非是家族發達興旺,爵位一直傳承下去。而這一切的前提那就是大明這艏船不會沉沒,因此,他們與大明皇室的利益是一致的,也因此,他們纔會跟文官勢力成爲敵對着。

事實上,這也是大明太祖朱元璋與太宗朱棣極爲想要見到的,畢竟這樣一來,大明的權利才能維持平衡,而作爲皇帝的朱家子孫才能坐穩這個皇位。

很可惜,這種平衡已經在打破,這不得不讓武勳產生了危機感,也因此,在朱祁鎮找上門來的時候,他們無一例外皆都站到了皇帝這一邊,儘管這個皇帝年齡還太小。

“諸位!都聽到了吧!計劃已經開始了陛下讓吾等可以行動了!下面本國公就說說具體計劃吧!京師大營一直掌控在吾等勳貴手中,因此這纔是這次行動的關鍵......而錦衣衛則掌控在陛下手中,陛下會根據實際需要,調派錦衣衛給吾等配合行動,只要證據確鑿,那就直接抓人!吾等任務便是以防文官勢力狗急跳牆,畢竟他們與大明邊鎮許多將領都有着關係,還有京師附近的一些駐軍,這些都是隱患,必須隨時應對!”

“國公.......!其實還有一點您似乎沒說!那就是太后!一旦太后.......!”

“哼!這大明乃是朱家的天下可不是她李家的天下,大明不是大唐,女人不得干政!這是太祖祖制!”

英國公張輔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另外一名勳貴,冷哼一聲道。

作爲三朝老臣,英國公不管是戰功還是威望,都是空前的,就算是文官勢力之中的三楊也比張輔矮個等級,因此,他所說的,不管是文官也好,還是其他勳貴也好,都是必須聽從的,起碼錶面上是必須如此的。

對於這些年大明朝廷之中文官勢力不斷擴張,甚至是染指軍隊,張輔早就深惡痛絕了,但是當時的宣宗皇帝比較信任文官勢力,所以張輔也只能作罷,如今小皇帝朱祁鎮算是個傀儡,而朱祁鎮又想要藉此來將文官勢力徹底打壓下去,並且希望自己能夠掌權,這便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所以張輔不能容許有任何意外情況發生,爲此,他不斷派了自己的心腹掌控京師各大營,而且還將守衛皇宮的各個禁軍大營都掌控在手中。

........

時間一點點過去。

也就在朱祁鎮被傳出染病將不久人世的時候,京師之中,各個大臣府上都是十分的不平靜,尤其是一些有野心的文官,他們到處在搞小動作,甚至都已經開始明目張膽的議論起下一輪皇帝該由誰繼承起來。

反倒是文官勢力的領導者,楊榮這三楊,似乎並未有任何的異動,似乎這一切都跟他們無關一般。

但其實這都是假象罷了,楊榮等三楊以及李太后其實也早就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他們也不是省油的燈,對於朱祁鎮患病一事早就產生了懷疑,只是苦於沒有證據,再加上武勳咄咄逼人,躍躍欲試,因而他們也不敢輕舉亂動了。

如此這般,雙方都在比拼着耐心,看誰能搶先一步露出馬腳,到那時,再致命一擊,便會將對方徹底打倒了。

..........

再說此時的濟州島之上,作爲主帥的騰格爾斯正在巡視着軍隊,自從漢華王國徵北大軍回到濟州島之後,大約一萬名士卒便返回了漢華王國幾個軍區,只有大約九千士卒駐紮在濟州島。

除此之外,艦隊方面,也有一大半艦船返回了各個港口,停靠在濟州島的也就十艏戰艦。

倒是那些從奴爾幹都司運走的韃靼牧民,有着將近五千人留在了濟州島之上,他們一部分人負責養馬,另外一部分人則成爲了漢華王國的僱傭騎軍團。

這支僱傭軍隊人數在一千五百人,大約一個混編作戰營編制,也是李江允許的最高編制了。

當然,這是李江暫時定下的,將來如果有可能,這個編制還會進一步擴大。

對於這些人的具體安排,騰格爾斯也遵照李江的意思,將他們訓練成僱傭騎軍,而將來作戰的目的地並不是本土,而是大洋彼岸,美洲。

這批人訓練時間在三個月之後,只要訓練的科目便是如何進行叢林作戰,至於射箭騎馬這等基礎的軍事知識,韃靼牧民本身就會,根本不用教。

不過,這些人的佩刀並不是彎刀,而是一種短刃,還是鋼製的,極爲鋒利,且不易生鏽,這也是李江特意爲他們而專門配備的。

而騰格爾斯在訓練他們的同時,也在時刻關注着朝鮮的局勢,其實朝鮮局勢已經隨着瓦剌大敗,發生了巨大變化,奴爾幹都司一些部族尤其是女真部族因爲瓦剌在草原上大敗,而韃靼也幾乎失去了全部戰力,女真的一些部族開始了相互征伐,而這直接就導致了大明東北奴爾幹都司極爲不穩定,而這裡一亂,靠近朝鮮的一些區域,也開始亂起來。

自然而然,朝鮮西北靠近長白山之地,也隨着鬧騰了起來。

本來此事跟朝鮮王沒多大關係,至多也就下旨讓當地駐軍防備一下女真族,可是偏偏朝中的黨爭因爲此事越演愈烈,這讓朝鮮局勢一下子動盪起來。

偏偏就這麼湊巧,朝鮮這一亂,倭國又開始鬧騰了。

雖然倭國南方的許多大名都被漢華王國給收拾了一遍,而且割地賠款是樣樣沒少,但是在倭國北方,許多大名的實力並未受到多大影響,畢竟上次他們與朝鮮的戰爭,只是傷了筋,並未動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已經恢復了,所以這次朝鮮發生動盪,倭國北部的一些大名野心再一次膨脹起來。

這下,整個亞洲東北部便呈現出動盪的跡象。

對於這個現象,蘭芳社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也傳回了東陽城,可是目前李江根本就沒有心思來關注這些,因爲王海濱駐守的舊港,就在昨日忽然送來了一個極爲重要的消息,他在港口內,接待了一羣來自於奧斯曼帝國的使者,這羣人似乎想要求見李江這位漢華王國的大統制。

當時,王海濱也很是疑惑,畢竟他在訪問“西歐”時,就曾經聽那裡的人說過這個帝國,當時奧斯曼,帖木兒,還有拜占庭以及大明,乃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四個帝國,而奧斯曼基本上都在跟拜占庭打仗,而且拜占庭已經處於絕對下風了。

可以說奧斯曼帝國是蒸蒸日上,帝國版圖也在不斷擴張。

而就是這樣一個帝國,居然派了這麼大一支使團前來求見漢華王國大統制,他們目的何在?

想到這,王海濱便立即詢問了使團官員,在經過仔細的詢問之後,王海濱這才明白這羣人之所以急着要見漢華王國大統制,是希望能夠與漢華王國達成軍事上的合作。

沒錯!此時的中亞霸主帖木兒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已經再次開始了!

而奧斯曼帝國境內又十分不穩定,再加上外部戰爭,奧斯曼不得不向外部勢力求援,而漢華王國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得到消息之後,李江便斟酌再三,最終還是讓王海濱安排艦船護送這支奧斯曼使團到東陽城來。

三日之後,使團到達了東陽城。

第五百四十八章一場風波!第五百六十二章煩心諸事!第四百九十三章戰事順利!第六十七章勝利會師!第四百四十九章各懷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過年了!第四百章意料之外!第七百一十三章:十萬官員第六百八十二章:圈套?第一百七十三章大興土木!第兩百四十三章三國會南海!第兩百一十九章冊封東洋總督第六百二十八章發電?第二十九章火器震天雷!第兩百九十五章第一次美洲探索!第五百七十九章李江到來!第六白一十三章造反了?第兩百五十五章番薯與土豆?第一章野人?古人?第六百一十八章烏斯藏都司!第五百五十四章雷嚴第三百五十四章破城!第四百零五章找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大興土木!第四百四十五章宣宗駕崩了!第二十八章海上大風暴!第七百二十七章:這是陷阱!第兩百四十二章軍事學院?第九十七章援軍?敵軍?第兩百四十章瞞天過海!第三百一十二章金山港日常(上)第三十九章航海模擬試驗基地!第一百一十八章鬧事的水手們!第四百三十一章小動作不斷!第三十四章塔布阿埃蘭環礁!第五百一十二章小皇帝聖體有漾?第四百二十七章戰局突變!第六百二十八章發電?第二百零二章使團到來!第六百三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二百零一章軍事會議!第五百三十四章飛艇昇天(上)第一百零五章人販市場!第六十七章勝利會師!第四百二十四章漢化蘇祿國軍!第七百一十一章;禮炮齊鳴!第四十二章壞消息?第五百一十四章奧斯曼帝國!第兩百零九章圍攻馬尼拉!第六百六十九章:真正的原因!第七百零五章:兩大帝國的麻煩!第四百一十七章親自掛帥!第四百五十八章設立特區?第一百八十四章閱兵方陣!第一百八十章王海濱的緊急信!第兩百九十三章大明也想殖民海外?第六百六十四章:襲城的緣由!第七百零九章:愛好火器的文人!第五百二十八章彌勒教?第六百七十六章:戰前時刻!第五百二十三章日不落漢華王國第四百一十章脫離險境!第四百五十六章漢華報!第兩百三十四章諸事安排!第兩百七十七章圍剿滿剌加水師!第九十一章新村華僑首領!第六百二十四章謀朝鮮王國!第七百一十章:離開與出發!第七百三十五章:大戰不休!第一百四十五章火牛陣!第六百七十五章:悲催的朝鮮王國!第兩百三十八章吉安!第三百一十六章大戰前夕(上)第一百八十七章收稅與免費教育!第三百六十六章京師風雲!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明的反應!第三百九十七章重要情報!第兩百零四章大明船隊失蹤了?第兩百六十章殺到王都去!第三百六十章三大土邦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家姓奴施信!第六百三十一章陷入深淵;改革官制!第六百七十八章:學說!第四百四十三章鄭和的下落!第六百五十九章:故意縱容?第五百二十一章莫非是他!第六百三十四章留中不發!第六百零三章變化!第五百一十八大明軍隊出塞第兩百八十八章夜色突襲倭寇!第七百一十章:離開與出發!第六百一十八章烏斯藏都司!第七百一十一章;禮炮齊鳴!第六百七十九章:大明的變化!第兩百八十八章夜色突襲倭寇!第四百七十二章李賢第六百二十六章秘戰!第六百八十五章:未來的敵人!第十九章四千俘虜!第六百三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
第五百四十八章一場風波!第五百六十二章煩心諸事!第四百九十三章戰事順利!第六十七章勝利會師!第四百四十九章各懷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過年了!第四百章意料之外!第七百一十三章:十萬官員第六百八十二章:圈套?第一百七十三章大興土木!第兩百四十三章三國會南海!第兩百一十九章冊封東洋總督第六百二十八章發電?第二十九章火器震天雷!第兩百九十五章第一次美洲探索!第五百七十九章李江到來!第六白一十三章造反了?第兩百五十五章番薯與土豆?第一章野人?古人?第六百一十八章烏斯藏都司!第五百五十四章雷嚴第三百五十四章破城!第四百零五章找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大興土木!第四百四十五章宣宗駕崩了!第二十八章海上大風暴!第七百二十七章:這是陷阱!第兩百四十二章軍事學院?第九十七章援軍?敵軍?第兩百四十章瞞天過海!第三百一十二章金山港日常(上)第三十九章航海模擬試驗基地!第一百一十八章鬧事的水手們!第四百三十一章小動作不斷!第三十四章塔布阿埃蘭環礁!第五百一十二章小皇帝聖體有漾?第四百二十七章戰局突變!第六百二十八章發電?第二百零二章使團到來!第六百三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第二百零一章軍事會議!第五百三十四章飛艇昇天(上)第一百零五章人販市場!第六十七章勝利會師!第四百二十四章漢化蘇祿國軍!第七百一十一章;禮炮齊鳴!第四十二章壞消息?第五百一十四章奧斯曼帝國!第兩百零九章圍攻馬尼拉!第六百六十九章:真正的原因!第七百零五章:兩大帝國的麻煩!第四百一十七章親自掛帥!第四百五十八章設立特區?第一百八十四章閱兵方陣!第一百八十章王海濱的緊急信!第兩百九十三章大明也想殖民海外?第六百六十四章:襲城的緣由!第七百零九章:愛好火器的文人!第五百二十八章彌勒教?第六百七十六章:戰前時刻!第五百二十三章日不落漢華王國第四百一十章脫離險境!第四百五十六章漢華報!第兩百三十四章諸事安排!第兩百七十七章圍剿滿剌加水師!第九十一章新村華僑首領!第六百二十四章謀朝鮮王國!第七百一十章:離開與出發!第七百三十五章:大戰不休!第一百四十五章火牛陣!第六百七十五章:悲催的朝鮮王國!第兩百三十八章吉安!第三百一十六章大戰前夕(上)第一百八十七章收稅與免費教育!第三百六十六章京師風雲!第三百二十七章大明的反應!第三百九十七章重要情報!第兩百零四章大明船隊失蹤了?第兩百六十章殺到王都去!第三百六十章三大土邦第三百四十四章三家姓奴施信!第六百三十一章陷入深淵;改革官制!第六百七十八章:學說!第四百四十三章鄭和的下落!第六百五十九章:故意縱容?第五百二十一章莫非是他!第六百三十四章留中不發!第六百零三章變化!第五百一十八大明軍隊出塞第兩百八十八章夜色突襲倭寇!第七百一十章:離開與出發!第六百一十八章烏斯藏都司!第七百一十一章;禮炮齊鳴!第六百七十九章:大明的變化!第兩百八十八章夜色突襲倭寇!第四百七十二章李賢第六百二十六章秘戰!第六百八十五章:未來的敵人!第十九章四千俘虜!第六百三十五章八百里邊關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