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門外道,難立大雅之堂;蠻夷腥羶之氣重,於國無益,於道無助。斯無君無父,不通禮道者,安以昂藏之軀行天下?
今令爾輩沐我華夏文明之輝,摒棄前嫌,遵循禮道,棄胡佛,而立漢梵,以此之能,勸人向善,當可立於茫茫青穹之下……
即刻施行!
大業一十二年四月六日。
中書令臣鄭玄明宣
中書侍郎臣崔鳳舉奉
中書舍人臣姜燁,少保寇仲行
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大業一十二年四月六日。
..........................侍中臣李塨
..................黃門侍郎臣裴矩
......................給事中臣王燁”
短短几百字的聖旨,寇仲卻是宣得不疾不徐,抑揚頓挫。
但端坐於董家酒樓各間包廂之內的衆人,乃至於此時正伏地聽召的了空、師妃暄等人卻是聽着這徐徐道來的聖旨,不由神色一變再變。
寇仲名義上雖然代表的是江都小皇帝,可實際上不論是寇仲還是小皇帝,樓觀道都是其身後最大的靠山,而在道門之中,樓觀道又是最爲急於對付佛門的先鋒主力軍……
因此這小皇帝敢下如此之聖旨,並且派寇仲前來宣旨,其中之意沒有半分掩藏……
這份聖旨中的意思,十有八九是來自於樓觀道,來自於那位天下第一劍手,護國顯聖洞真元穹青玄真人!
要知道,最初的滅佛之策就是出自於他與楊廣二人,如今楊廣已死,而那位卻是在玄都觀之中,編成道藏百餘卷,匯天下道經之大成,如今這修爲更是深不可測……
沒有他的同意,在當初定下的滅佛之策上,誰敢擅改一字?
這位和佛門之間可以說是早已是勢不兩立,雖然他本人從未吃過佛門什麼虧,可自他出道至現在,佛門,卻是不知有多少高人死在他手下!
如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南宗禪的創始人和領袖智顗(音‘矣’)大師,天台宗的智慧、三論宗的嘉祥、華嚴宗的帝心尊者、禪宗四祖的道信……
因此令了空和師妃暄摸不着頭腦、倍感困惑的——便是對方爲何會願意突然放過佛門一把?
須知,在當年滅佛之策初出之時,不知有多少佛門高僧大能曾經親自皇宮,與這位論道,可卻紛紛敗在他的座下,無一人能夠改變他的心意!
莫非這其中有什麼陰謀?
了空和師妃暄對視了一眼,心中警惕之心大作,可無論他們怎麼思索,縱然師妃暄已修成心有靈犀之境界並極度接近劍心通明……
卻也無法從那一片朦朧中,以自己那敏說的劍心,把握住那位青玄真人隱藏在聖旨之中的心思。
說實話,從葉凝擊敗奕劍大師傅採林,又夥同楊廣宣佈滅佛之策後,早已經被列爲佛門最需要關注的頭號大敵,對於那時勢力廣大正值巔峰的佛門來說,關於葉凝的情報自然收集的十分的詳細。
師妃暄清楚的知道葉凝的成長軌跡,三歲識字學道、四歲開始練功,五歲學劍,七歲學易,十三歲入得先天之境,劍法有成。
十七歲出山,就一連擊敗包括了真在內的謝延光、尤楚紅的等多位成名高手……
他此時之表現雖然出色,堪稱是妖孽,但還在所有人能夠理解的範疇之內,這等天才雖然稀少,可在茫茫青史之中,仍有許多妖孽作出過不遜色於他的成就。
但是在葉凝回山之後的數年裡,其進步之大簡直是呈一發不可收拾之狀,宗師和大宗師之間的距離何止雲壤之別?
世間不知有多少宗師,自始都被困在宗師境界,無望大宗師之途!
可葉凝卻在短短的三四年裡,從剛踏入宗師境界,卻是一舉迅速步入大宗師,甚至在這一境界之中仍是在突飛猛進!
甚至可以說是——其幾乎每時每刻都有着一定的進步!昔日之石之軒也曾登臨大宗師境界,可面對四大聖僧之合力,卻仍不得不退。
然而葉凝在剛踏入大宗師境界不久,不過才初步穩固修爲,卻是揮劍斬殺了四大聖僧,甚至在這一戰中再次做出突破,遂於高句麗戰場斬殺踏入大宗師境界數十年之久的奕劍大師傅採林……
再至後來,連名傳天下的智顗禪師捨命一擊都無法傷其分毫,散人寧道奇見其面,便自嘆弗如,天下第一刺客石之軒親自出手,亦是無功而退……
由此始奠定了其天下間無人可掠其鋒芒的蓋代道門大宗師地位,天下第一劍客!
思及此處,了空和師妃暄忍不住苦澀地輕輕嘆息一聲,這位護國顯聖洞真元穹青玄真人,實在是顛覆了所有人的武學常識,妖孽到世所獨一,古往今來在尋不出第二個!
……
如果說師妃暄和了空是在擔憂這卷聖旨背後陰謀的話,那令在場衆人警惕之心大作,甚至是急不可待、想要將這聖旨破壞的……
便是擔心佛門會因爲這卷聖旨的緣故,放棄反隋,或者說因爲沒了滅佛之威脅,從而大大削減對於義軍的支持力度!
畢竟佛門現在之所以擺出一幅與隋朝勢不兩立,甚至連寺廟內的和尚、僧侶都親自出山,充作戰將、鐵騎反隋,那是因爲在滅佛之策下,他們根本就沒有了生存的餘地。
爲了自己,他們只能反隋,也必須反隋!
但現在有了第二條出路,這些號稱四大皆空的和尚,會不會再如之前那般,在反隋戰場上用自己的命去拼,用佛門的底蘊去攻打隋軍?
衆人捫心自問自己,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現在可不是如歷史之上的那般,楊廣突兀地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他麾下支撐着自己仍能坐穩皇位的十萬禁軍又裹挾着宇文化及北上……
是的,是裹挾!
楊廣所帶的數十萬禁軍,大多是關中人,思鄉情切,宇文化及通過謀逆之手段得之,自然不可能鎮得住軍心。
故爲了獲得這在亂世之中最大的本錢,他只能選擇北上,選擇與瓦崗寨李密死磕,最終數戰之下,這兩個撲街貨通通撲街,成爲了爲王前驅的貨色!
現在的江都朝廷,不但地盤最爲宏大,而且還有着十數萬禁軍在手,若是小皇帝楊倓不顧忌邊疆威脅,選擇將遍佈於邊疆各處的大隋精銳軍隊召回,
那他的實力更是能迅速攀升至能穩壓天下所有豪傑的巔峰!
……
董家酒樓之頂。
得益於葉凝之力,未曾被下方衆人感知到的闢塵此刻悄然回首,帶着與下方衆人相同的面色,詫異的望向葉凝。
毫無疑問,時至於此刻,在這位的帶領下,佛門已然被打壓至了數百年的最低峰,若是繼續打壓下去,說不得能將佛門驅逐出華夏之土……
可現在,在這等關鍵時刻,葉凝爲何突然讓小皇帝下旨,放鬆對於佛門的逼迫?
如此一來,這豈不是令他昔日之手段,前功盡棄?!
暗暗揣摩着葉凝的心思,闢塵心中滿是疑惑。
“嗯?”
忽然,一道淡漠熟悉的嗓音再次於耳畔響起,隨之而來的就是那一抹冰冷的目光,落到他的臉上。
闢塵頓時心中一苦,暗罵自己沒事找事,前禍未消,又再次惹來了這個煞星的關注!
“何事?”
簡單幹淨的兩個字,卻是令闢塵暗暗嘆息一聲,如遭大難,旋即他思緒急轉,不多時,隨着一點靈光閃過,倒是讓他想出了一個合理的藉口。
“青玄真人……咱們樓觀道不是支持的是唐王世子李建成嗎?您看那李世民和佛門一幅勾勾搭搭的樣子,竟還藉着佛門之勢,折辱世子的顏面!
老道敢保證,此人十有八九不太安穩,恐怕也是對那皇位起了心思的。今日正值佛門選帝大會,不如讓老道殺了李世民,順便將這鍋蓋到佛門頭上?!”
闢塵越說越起勁,語氣之中的那殺氣便越發森然,說到最後,彷彿他自己也相信了這便是他之前所思所想之語。
他側着頭,似乎是在等候着葉凝的命令,同時他體內的真氣狂涌,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都能爲葉凝行那荊軻刺秦,要離殺慶忌之舉!
“呵呵,你殺了李世民,誰來給我做靶子?你嗎?”
然而出乎他預料的是,葉凝不但沒有同意他的想法,反而冷笑一聲,說出了一句令他感到毛骨悚然的話語。
“啊?靶子?”
闢塵目瞪口呆的喃喃重複着葉凝的話語,在思及對方之形象,忽而渾身一震,目中射出一抹帶着驚悸與不可思議之色的目光,望着葉凝。
“您,您的,意思是,是……”
葉凝撇了他一眼,用不帶絲毫感情的話語淡淡道,“這麼好的靶子與佛門之破綻,我又怎麼捨得殺了他呢,要是殺了他,佛門抱着頭縮起來怎麼辦?要不,你再將去佛門吸引出來?”
事實上,從印度到中原,佛門擁有相當豐富的侵入他國之宗教信仰並戰勝對方、取而代之的經驗,而在亂世之中,佛門的那一套也的確是最爲擅長髮展信徒的。
至少,比道門擅長……
佛門從南北朝時始,千辛萬苦打下來的積累和基礎,又豈是他一人之力能夠將之抹除的?知道在南北朝中,佛門之信仰,可是亡了數個朝代!
如此之積累,何等渾雄?!
因此,縱然他是天人強者,最多能打壓一時,卻也打壓不了一世!
佛門要真的做了縮頭烏龜,縮在自己的大本營之中,不管怎麼弄都不出來,即便葉凝有驚天本事,可總不能直接找上門去,憑藉着自己的實力一一拍死他們吧?
若是如此做的話,恐怕這天下不論是是佛門還是魔門,甚至是其他各個道門,差不多都要人人自危了!
那樓觀道以後,還要不要在宗教信仰圈裡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