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第556章 華夷之辯

第556章 華夷之辯

崔志正的建議沒有得到陳正泰全面的支持,心裡不免怏怏不樂。

不過至少讓高昌國的國主來朝,雙方的目標卻是一致的。

因而他倒也不含糊,從陳家辭別出來,坐上了四輪馬車,爲了這事,崔家是該去活動一二了。

這四輪馬車經過林立的鋪面時,那成衣和布匹的鋪子門庭若市。

崔志正坐在車中,看着那門前圍滿了人的鋪子,心裡的慾望又勾了起來,他想到自己置身於棉花海之中,部曲們喜悅的採摘着棉花,只要人還在,就需穿衣,只要人還穿衣,那麼棉花就永遠值錢。

於是,崔志正變得急迫起來。

當日,便有人奏請高昌國主來朝。

李世民看了奏疏,大抵閱覽之後,便立即恩准了。

這對李世民而言,只是區區小事而已,不算什麼。

何況,高昌國此前對大唐確有不恭,不過等到突厥徹底的消滅,大唐開始得到河西之後,這高昌國也開始變得惶恐了。

這個時候勒令高昌國國主來朝,不失爲敲打的策略。

李世民下了詔書,當日朝議的時候,因爲涉及到了高昌國的問題,倒是讓這殿中發生了一次討論。

這御史臺之中,倒是有一個叫李如意的人,禁不住上言:“陛下,臣聞關外有大量歸降的突厥人,在朔方、在西寧一帶爲奴,現如今,陛下召高昌國國主來朝,這高昌國見突厥人下場如此悽慘,勢必不敢來長安。不妨此時厚待突厥人,將這些突厥的俘虜,在河北之地進行安置,分給他們土地!如此,突厥人勢必心懷對陛下的恩義,再無反叛。而高昌國主若是得知陛下如此厚德,勢必欣然來長安,朝見陛下。如此,懷柔遠人,天下大定也。”

這些話……是有道理的。

突厥的俘虜現在都做了奴隸,一定會讓高昌國感到害怕,所以想要賓服四方,自然是需善待突厥人。

河北前些年,因爲戰亂,死了許多人,土地荒蕪,而大量在關外的突厥人,可以安置進來,給與他們土地耕種,尋找他們突厥的王族,給與他們世襲的官職。這其他人見了大唐連突厥人都肯善待,自然而然,也就願意欣然來朝見了。

李世民顯然是頗有一些動心的。

不過朝中卻有一些尷尬,畢竟這李如意慷的是他人之慨,讓陳家釋放奴隸。

就在此時,財政部尚書魏徵卻是徐徐站出來,正色道:“此言差矣,突厥人面獸心,非我族類,強必寇盜,弱則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陛下以內地居之,且今降者幾至十萬,若統統安置,使其聚集而居,數年之後,滋息過倍,居我肘腋,甫邇王畿,心腹之疾,將爲後患。朝廷怎麼可以爲所謂的恩義,而使我大唐置身於水火之中呢?”

魏徵顯得很憤怒。

雖然是財政部尚書,本來這等事,不是他該管的,可歷史上的魏徵,一直對於大唐的某些國策,是頗有一些成見的。

這李如意聽罷,便忍不住道:“天子之於萬物也,天覆地載,有歸我者則必養之。今突厥破除,餘落歸附,陛下不加憐愍,棄而不納,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愚甚謂不可,宜處之河北。所謂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懷我厚恩,終無叛逆。魏相公卻視他們爲心腹大患,倘若人人如魏相公所言,誰肯歸降?”

魏徵繃着臉,毫不猶豫地反駁道:“晉代有魏時,胡人部落分居近郡,江統想要勸皇帝將他們逐出塞外,晉武帝不用其言,數年之後,遂亂瀍、洛之地。這是前代覆車,殷鑑不遠。陛下若是聽從李如意之言,使突厥遣居河北,所謂養獸自遺患也。”

魏徵開始引經據典。

李如意卻顯然覺得魏徵有些多慮了。

就你魏徵會用典嗎?

於是慨然道:“臣聞聖人之道,無所不通。突厥餘魂,以命歸我,收居內地,教以禮法,選其酋首,遣居宿衛,畏威懷德,何患之有?且光武居河南單于於內郡,以爲漢藩翰,終於一代,不有叛逆。而隋文帝勞兵馬,費倉庫,樹立可汗,令復其國,後孤恩失信,圍煬帝於雁門。今陛下仁厚,從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長,不相統屬,力散勢分,怎麼能爲害呢?魏相公危言聳聽,視突厥爲禽獸,心胸狹隘,竟至於此?”

你魏徵取晉武帝的例子,那就算我李如意不會引經據典,我可以舉光武帝的例子。

此時也有人站了出來,卻是給事中杜楚客,顯然他是支持魏徵的。

他憂心忡忡地道:“陛下,北狄人面獸心,難以德懷,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處河北,逼近中華,久必爲患。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絕,列聖通規。臣恐事不師古,難以長久。”

李世民聽着衆人不斷的爭辯,也不禁大爲頭痛起來,心裡則是有些猶豫不定了。

這李如意被人辯駁,忍不住惱羞成怒,於是不禁道:“魏相公此言,莫非是爲你的恩師陳正泰張目,因爲這些突厥人在關外爲奴,捨不得釋放這些突厥奴嗎?”

這話足夠的不客氣!這就是直接直指魏徵有私心了。

正所謂,既然我不能用道德感化你,那麼就乾脆指責你私德有問題。

這是朝議辯駁之中最常用的手段。

魏徵自是大怒。

羣臣則紛紛側目,倒是有不少人對李如意反感。

你這李如意,好好的議政便議政吧,卻偏偏要把人家拉下水。

今日的朝議,鸞閣令李秀榮,還有鸞閣舍人武珝都是需參加的,她們此時禁不住俏臉一寒。

被懟的魏徵,自然不是好欺負的,更何況他原本就是個能說會道的,立即振振有詞地道:“中國百姓,天下根本也,四夷之人,猶於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怎麼能夠長久呢。自古聖君,化中國以信,馭夷狄以權。故《春秋》雲:‘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以中國之租賦,供積惡之兇虜,其衆敷衍生息,人口與日益增多,非中國之利,長此以往,也必定會引發禍亂。李相公所言,不過是腐儒之言,大唐難道是以恩義使突厥臣服的嗎?”

“當時,乃是我唐軍奮不顧身,戰勝他們,方有今日。憑藉給予人土地,冊封他們官職,賜給他們錢財,便可使他們屈服,這是我從未聽過的事。歷來對胡的策略,成功的都如秦始皇擊北胡,漢武帝逐匈奴一般,而使四境安定,恩賞和厚賜,絕不是長久之道。可是李相公卻直指臣有私心,臣歷來就事而論事,何況今日涉及到的乃是國家的根本大事,我豈有私?”

那李如意聽罷,心裡不滿,還想繼續爭辯,卻見魏徵憤怒,此時便不好再說了。

只是顯然,這一番爭論,其實也是整個廟堂上的縮影。

在對外的政策上,像魏徵這樣的人有不少,而如李如意這樣的人,也是大行其道。

這一次的交鋒,不過是一次小小的衝突罷了。

而對於李世民而言,顯然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某種程度而言,李世民既想學漢武帝,又想學光武帝。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漢武帝強是強,可某種程度而言,他的對外政策,卻需不斷的征戰,以至到了現在,漢武帝的名聲並不好。

反而是光武帝那樣,被後世稱頌,對於李世民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只是……李世民還是頗爲猶豫,或者說,時局已經變了,若不是陳家開始在關外立足,李世民可能毫不猶豫地採納李如意這樣人的意見,畢竟以仁義而使人屈服,吸引力遠遠大於用戰爭來屈服別人。

別人做不到的事,我李世民能做到,是不是很厲害?

李世民畢竟已經在軍事方面,證明了自己超卓的能力,他對於這種征服的功績,其實已經不是很看重了,就好像有人體育得了滿分,當然會想複習一下語文。

他如今所追求的是,是文成武德。

可現在局勢大變,他無法嚴令陳正泰釋放突厥奴,畢竟陳正泰是自己人。

因而李世民自然在此時,不會表露自己的態度,這個時候,任何的表態,都可能鼓勵朝臣們繼續爭議下去。

於是這一場爭論,最後只有無疾而終。

魏徵依舊顯得怒不可遏,他今日也沒心思去財政部辦公了,雖然財政部現在剛過構建,大小事務都需魏徵處置,可魏徵心裡有事,還是決心下朝之後,立即去見一見陳正泰。

到了郡王府,在書齋見到了恩師之後,魏徵便開門見山的直接將朝中的事大抵的說了出來。

其實陳正泰本也該參加今日的朝會的,不過他想到好像這朝廷有自己和沒自己都一個樣,何況自己妻子已經參加朝議了,總不能一家人都齊齊整整的跑去上朝吧,甚至等將來若是繼藩長大了,授予了官職,那敢情就厲害了,一家人齊刷刷的都站在那裡,還真是有礙觀瞻啊。

此時,魏徵的心頭依舊有氣,對着陳正泰憤怒的道:“若是依李如意之所言,華夏危矣,死在眼前,尚不自知,實在令人擔憂。”

陳正泰倒是反應從容,平靜地道:“先彆氣了。這不過是個區區御史而已,能有什麼危害。”

魏徵卻是深深的看了陳正泰一眼,隨即道:“今日出來的乃是一個御史,雖然這御史不過如此,可是恩師有沒有想過,爲何區區一個御史就敢如此大言不慚?不過是他說出了朝中不少人想要說出來的話罷了。不知恩師對此有什麼看法?”

“沒什麼看法。”陳正泰道:“不過你是我的弟子,你說什麼,我都支持。”

魏徵不禁無語!

這答了跟沒答有什麼區別嗎?

陳正泰笑道:“我這是利益相關,若是我也說你說的對,別人定要說我只是因爲捨不得釋放突厥奴,說我貪財如命,反正我說什麼都是錯的,將來這些人若是修史,十之八九,還要諷刺和奚落我呢。”

魏徵不禁嘆了口氣道:“人就是如此,記吃不記打。胡人之禍,才過了多久,人們就已經不記得了,轉過頭來,便又開始奢談仁義,他們的仁義若是有用,何至這歷史上血跡斑斑?”

在所有人看來,魏徵是個愛引經據典,喜歡和人辯論的人。

而實際上,魏徵之所以靠一張嘴,便名留青史,其實並非是如後世的清流們所想象的一般,憑藉的乃是他的辯論能力,而是他的真知灼見。

所以後世有許多人,都效仿魏徵,口口聲聲說自己要仗義執言,道理卻膚淺的可笑。

卻渾然忘了,仗義執言的前提是,除了你肚子裡墨水,而且還得有對事物的洞察能力。

事實上,魏徵反對的絕大多數事,其實都被歷史所印證,最後得出他纔是對的,因而人們纔對他欽佩。

而不是因爲魏徵嘴巴厲害,口若懸河。

陳正泰嘆了口氣道:“玄成說的這種人,之所以能夠奢談仁義,無非是葉公好龍而已,真將他們送去關外幾年,他們就老實了。好啦,你不必擔心,這事有我。”

魏徵點頭,似乎對陳正泰還是頗有信心的,因而笑道:“倒是我多慮了。是了,恩師要對高昌國下手嗎?”

“什麼?”陳正泰詫異的看着魏徵:“你從何處聽來的?”

“倒不是聽來,而是清早有人上書,讓高昌國主來朝,這上書的人,乃是崔家的故吏,我便想到了崔家,細細推敲,這崔家和陳家現在都在關外,如今清河崔氏,立足於河西,現在突然有此動作,肯定是和恩師事先商議過的。”

陳正泰也是服了,只一點細節,這傢伙就能把事情看透,真是什麼事都瞞不過魏徵啊,陳正泰已將魏徵引爲心腹,這是自己左膀右臂,所以也不隱瞞他:“確實有這樣的打算,高昌國地處西域,若能得之,那麼關外陳氏,便可控制河西、朔方、西域之地,足以高枕無憂了。”

魏徵沉吟道:“原本陳氏在河西,立足還不穩,貿然掠奪高昌國,不是穩妥之道。不過高昌國確實與西域諸國有所不同。那裡本就是我華夏之國,若是能之,反而能充實河西的力量。只是我不建議征討,反而建議以招撫爲主,若是征討,大軍過處,勢必燒殺,不知死亡多少百姓,到時,高昌與我大唐雖是同文同種,可即便奪取,彼此之間卻也是血海深仇。恩師要奪高昌國爲己用,還是令其臣服爲好。”

在這方面,魏徵顯然對突厥人和高昌國是兩種態度。

他一直認爲華夏纔是中國之本,反而勸說陳正泰不要鼓動朝廷對高昌國大加征伐。

陳正泰點了點頭道:“我自有主意,你放心便是。”

魏徵不由失笑:“倒是弟子孟浪了。”

似乎魏徵對陳正泰是頗有信心的,此時提出警惕,反而是有些多嘴多舌了。

陳正泰接着道:“來都來了,不妨陪我吃個飯吧,最近大家都很忙,反而只有我,如孤魂野鬼一般。”

魏徵卻搖頭:“不成,財政部還有許多大事等弟子決斷呢,這也是大事,不可怠慢了,恩師,學生告辭。”

人家都說忙着辦正事了,還能怎樣?

陳正泰只好遺憾的道:“既如此,那下次再說吧。”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過去一個多月。

高昌國終於來了消息。

高昌國主曲文泰果然不肯來。

而是表示願意派出使臣,來長安朝見。

其實高昌國的國策,也是頗有一些愚蠢的。

在隋朝的時候,高昌國內附,臣服於大隋,以至於隋煬帝要徵高句麗的時候,高昌國還徵發了軍隊,跟隨隋軍一道攻打高句麗。

不過那一次吃了大虧,高昌國的軍隊吃了大虧,隋朝滅亡在即的時候,突厥人壯大,此時高昌國對於中原王朝開始變得沒有信心起來。

你特麼的坑我。

於是兵敗的高昌國選擇了和突厥人合作,唐初的時候,大唐派出使節前往高昌,受到了高昌國主曲文泰的侮辱。

現在大唐要曲文泰來朝,那曲文泰敢來纔怪了,只怕來了長安,便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啊。

不過曲文泰倒也不傻,來雖不敢來,卻也不敢得罪大唐,送來的奏疏,顯得極爲恭敬。

當然,曲文泰顯然也嗅到了一點什麼,大唐明知道自己不敢來長安,偏要故意讓自己來朝,這不是擺明着,想要弄死自己嗎?

於是和奏疏同時來的崔家探子,已經密報了高昌國的情況,這高昌國在接到了大唐的詔書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徵發四郡百姓,進行備戰。

顯然高昌國已經沒有任何僥倖之心了,意識到戰爭即將來臨。

當日,新聞報便刊載了高昌國備戰的信息,一時之間,戰雲密佈。

…………

昨天實在太累了,睡着了,算是第二次請假吧,一個月有三次請假,老虎會珍惜。

(本章完)

55.第55章 想吃雞嗎531.第519章 劃時代的意義56.第56章 大功35.第35章 宰相肚子能撐船632.第617章 佛門套路深363.第358章 長安風雲105.第104章 一擊必中405.第399章 上達天聽57.第57章 君臣相得268.第265章 真的大捷了215.第213章 陛下來東宮56.第56章 大功363.第358章 長安風雲523.第512章 大難臨頭306.第302章 大喜臨門29.第29章 入宮覲見387.第382章 聖旨305.第301章 報喜632.第617章 佛門套路深548.第534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352.第347章 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軌道交通521.第510章 天塌下來了373.第368章 真兇在此188.第186章 贏了574.第560章 萬勝94.第94章 無價之寶476.第466章 社稷之功635.第620章 大功660.第644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77.第372章 幹一樁大買賣332.第327章 大禮26.第26章 敕命來了427.第420章 晴天霹靂266.第263章 師出有名334.第329章 天子宴541.第528章 跟着陳家發大財649.第633章 萬人空巷588.第574章 平叛137.第135章 服不服118.第116章 能歌善舞139.第137章 不會吧 不會吧660.第644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47.第145章 神醫啊589.第575章 狹路相逢34.第34章 這便是盛世嗎116.第114章 誅之39.第39章 天文數字223.第220章 天潢貴胄184.第182章 見駕283.第280章 政通人和660.第644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40.第138章 越王你害我156.第154章 圍獵252.第249章 人頭落地127.第125章 畝產千斤641.第625章 大功告成636.第621章 花錢如流水433.第426章 黑暗中的一縷光196.第194章 受命於天73.第73章 萬般皆下品588.第574章 平叛545.第53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449.請個假,明天補上179.第177章 陛下回來了562.第548章 老虎發威69.第69章 放大招189.第187章 真龍天子433.第426章 黑暗中的一縷光549.第535章 反叛376.第371章 大局已定393.第388章 陳家的未來458.第449章 庇天下寒士盡歡顏180.第178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412.第406章 意難平73.第73章 萬般皆下品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320.第315章 慘不忍睹121.第119章 大功勞啊569.第555章 慾壑難填573.第559章 出擊467.第457章 天下二分219.第216章 無恥老賊222.第219章 太子威武575.第561章 豈不美哉205.第203章 凱旋而歸414.第408章 詐屍了359.第354章 兵敗如山倒54.第54章 有糧就是了不起228.第225章 鳳凰非梧桐不棲414.第408章 詐屍了507.第496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庇天下寒士盡歡468.第458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343.第338章 大婚324.第319章 壯士314.第309章 封邑144.第142章 發財的時候到了447.第439章 虎賁354.第349章 天羅地網570.第556章 華夷之辯
55.第55章 想吃雞嗎531.第519章 劃時代的意義56.第56章 大功35.第35章 宰相肚子能撐船632.第617章 佛門套路深363.第358章 長安風雲105.第104章 一擊必中405.第399章 上達天聽57.第57章 君臣相得268.第265章 真的大捷了215.第213章 陛下來東宮56.第56章 大功363.第358章 長安風雲523.第512章 大難臨頭306.第302章 大喜臨門29.第29章 入宮覲見387.第382章 聖旨305.第301章 報喜632.第617章 佛門套路深548.第534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352.第347章 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軌道交通521.第510章 天塌下來了373.第368章 真兇在此188.第186章 贏了574.第560章 萬勝94.第94章 無價之寶476.第466章 社稷之功635.第620章 大功660.第644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77.第372章 幹一樁大買賣332.第327章 大禮26.第26章 敕命來了427.第420章 晴天霹靂266.第263章 師出有名334.第329章 天子宴541.第528章 跟着陳家發大財649.第633章 萬人空巷588.第574章 平叛137.第135章 服不服118.第116章 能歌善舞139.第137章 不會吧 不會吧660.第644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47.第145章 神醫啊589.第575章 狹路相逢34.第34章 這便是盛世嗎116.第114章 誅之39.第39章 天文數字223.第220章 天潢貴胄184.第182章 見駕283.第280章 政通人和660.第644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40.第138章 越王你害我156.第154章 圍獵252.第249章 人頭落地127.第125章 畝產千斤641.第625章 大功告成636.第621章 花錢如流水433.第426章 黑暗中的一縷光196.第194章 受命於天73.第73章 萬般皆下品588.第574章 平叛545.第53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449.請個假,明天補上179.第177章 陛下回來了562.第548章 老虎發威69.第69章 放大招189.第187章 真龍天子433.第426章 黑暗中的一縷光549.第535章 反叛376.第371章 大局已定393.第388章 陳家的未來458.第449章 庇天下寒士盡歡顏180.第178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412.第406章 意難平73.第73章 萬般皆下品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320.第315章 慘不忍睹121.第119章 大功勞啊569.第555章 慾壑難填573.第559章 出擊467.第457章 天下二分219.第216章 無恥老賊222.第219章 太子威武575.第561章 豈不美哉205.第203章 凱旋而歸414.第408章 詐屍了359.第354章 兵敗如山倒54.第54章 有糧就是了不起228.第225章 鳳凰非梧桐不棲414.第408章 詐屍了507.第496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庇天下寒士盡歡468.第458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343.第338章 大婚324.第319章 壯士314.第309章 封邑144.第142章 發財的時候到了447.第439章 虎賁354.第349章 天羅地網570.第556章 華夷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