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垂臂失禮

皇后大行,國喪。

百官二十七日縞素,百日素服。

大行皇后遺言,民間三日釋服,不禁婚嫁,一切從簡,勿驚百姓。

皇帝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音樂宴席停百日,婚嫁停一月,禁屠宰三日,

京城自大喪日始,寺、觀各聲鍾三萬杵。

詔至各道州,長官帥屬素服出郊跪迎,入公廨行禮,聽宣舉哀,同服二十七日除,命婦亦如之。

軍民男女三日除。

本來按制,國喪禁娛樂、婚嫁,官停百日,百姓一月,可皇后特別遺言交待,勿驚百姓,三日釋服。

甚至本來要禁屠宰四十九天,皇后也特別交待只禁三天。

滿城縞素,

武懷玉雖是封疆之吏,但畢竟頭上還頂了個司空、太子太傅頭銜,人在京師遇到此事,也忙的腳不着地。

皇后大行,喪葬之禮大至是分爲三個階段,治喪、治葬和祭祀,皇后一崩,宮裡便開始忙碌起來,選好陵寢、設置靈堂、安排遺體、準備衣冠冢。

從崩逝,到下葬,大約有半年時間。

而崩逝頭三天,文武百官、誥封命婦,都要早晚到宮門哭臨。

宮門外,

雨雪紛飛,寒風刺骨凍人。

武懷玉籠了籠袖子,

“天地同悲,舉國同哀。”

禮部尚書許敬宗看着宮門前那烏泱泱的百官隊伍,有些愣神。

“剛遷禮部尚書,便碰到大行皇后國喪,一定要穩住,不能出了差錯。”武懷玉道。

許敬宗目光落在進宮的幾道人影上,一個是王珪,前禮部尚書,如今以同中書門下三品銜入政事堂,不再兼禮部尚書。另一個是侯君集,新任吏部尚書,以參預政事銜入政事堂爲相。

看着這二人,許敬宗心中很複雜。

去年他由黃門侍郎檢校吏部尚書時,是十分激動且充滿幹勁的,他覺得自己終於要拜相了。

可誰知道,檢校吏部尚書半年,結果侯君集回來任吏部尚書,加銜入政事堂,他卻遷禮部尚書,但他這禮部尚書並沒能跟王珪一樣入政事堂。

要說從黃門侍郎到檢校吏部尚書,再到如今的禮部尚書,他也是接連進步,可有了曾經差點邁入政事堂的機會,如今的結果他並不能滿足。

反而覺得很失落。

武懷玉也看到了正進宮的王珪和侯君集兩位宰相,

侯君集如今很低調,反正跟他經常碰面,這傢伙再沒有那種挑釁的勁頭,反而是處處迴避,偶爾還會對武懷玉微笑點頭。

他還聽說,在之前單于大都護府一事上,侯君集身爲宰相,也並沒有對武懷義等的任命有過不同意見。

當然,他也聽到隱秘的消息,是大姨子高惠通透露給他的,侯君集暗裡跟長孫無忌在來往,很隱秘。

這傢伙經歷了一些失敗後,現在也變聰明瞭,他雖始終得皇帝信任,但他仍還是找了靠山,他這次找的就是國舅長孫無忌,通過國舅積極的再次向太子靠攏。

雖然他曾倒向魏王,但如今侯君集毫不留情的拋棄了魏王。

事實上,當初的魏王黨也早不復存在,或者說,也沒有真正的成形,只是有點苗頭,但隨着皇帝態度的轉變,太子儲位的穩固,那些人也就紛紛棄魏王而去。

“二郎,你真能忍侯三水?這傢伙現在雖然不像以前那麼囂張,但威脅更大,不叫的狗才咬人啊。”許敬宗直言。

他雖資歷老,秦王十八學士出身,還是名門高陽許氏,他爹隋朝時還官至禮部侍郎,但許敬宗年輕時恃才傲物,得罪過不少人,甚至連皇帝都不太喜歡他。

雖然也東山再起,可早已經被打上了深深的武氏烙印,

天下誰人不知他是武懷玉的人。

武懷玉跟侯君集本是同門師兄弟,都是李靖學生,但實際卻是仇人。

許敬宗既不甘侯君集搶了他的相位,也擔心以後在朝中會被侯君集攻擊。

他想先下手爲強。

“侯君集這次回朝復相,那是陛下的意志。”武懷玉提醒他。

許敬宗卻道,“侯君集前次拜相,難道就不是陛下的意志?”

潛臺詞就是既然侯君集之前能翻跟頭,那一樣還可以再摔一次。只要找到機會,有足夠的罪名,皇帝也保不住。

“你真要弄他?”武懷玉問。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這傢伙肯定無時無刻不想着要謀害我們。”許敬宗坦言。

“你若真有這鬥志,我倒可以給你出個主意。”

“哦?”

“皇后大行,梓宮停留立政殿前殿,侯君集昨日前去面聖,經過的時候居然垂臂而過。”

許敬宗聽到這話,眼睛一亮。

“此事可有其它人見到?”

“當然,昨日殿前人很多,都看到了。”

對大行梓宮垂臂而過的行爲,是十分失禮的。

就如同歷史上,長孫皇后喪期,許敬宗因爲看到八十歲的歐陽詢年老貌衰,瘦的像是穿着衣冠的獼猴似的,這傢伙一時沒忍住笑出了聲,然後被御史彈劾,

許敬宗就被李世民憤怒的直接貶爲洪州司馬了。

許敬宗興奮起來,

“注意你的表情,許公。”武懷玉出聲提醒,別得意忘形,笑出聲來了,要是讓別人看到,先彈劾你,可就樂極生悲了。

許敬宗回過神來,也是有些後怕,剛纔還真忘形了。

於是趕緊換回一副嚴肅的表情,

“我馬上就着手安排,”

“你可想好了,三思而後行,就算你彈劾他失禮,可皇帝未必就真會治他的罪。更大的可能是陛下會把此事按下,或是不痛不癢的訓斥幾句。 伱彈劾他不成,可就要承受一位宰相的怒火,他扛的住他的報復嗎?”

許敬宗舔舔嘴脣,眼神裡有興奮之色,

“我可以找位御史上書彈劾他垂臂失禮,用不着我親自上書。”

懷玉笑笑,“侯君集可不是什麼有勇無謀的匹夫軍漢,這事終究瞞不過他的。”

“既然是敵人,早晚要較量,又何必猶豫,”許敬宗膽很大。

武懷玉沒阻止。

兩軍交戰,也沒有上來就直接決戰的,總要各種偵察、試探,尋找對方破綻的。

許敬宗願意衝鋒在前,也不是壞事。

他說的對,他跟侯君集沒有化解干戈的可能,

雖說他現在不願意逆皇帝心意行事,但是碰一碰也未必就是壞事,只要在規則內,甚至有皇帝的底線內,他跟侯君集鬥爭,只怕反而是皇帝樂意看到的。

許敬宗升起熊熊鬥志,

他望着武懷玉,有這位在長安,他感覺心裡有底,侯君集鬥不過武懷玉的,

宮門前跟許敬宗告別,武懷玉乘坐馬車回家。

長安寺觀的三萬杵鐘聲,響了三天三夜。

當鐘聲停下時,長安的軍民百姓也就可以釋服了,生活一切照舊。

長安的坊市街市也重新開門營業,屠宰不禁。

只不過平康坊等的青樓酒樓暫時還不能營業,要停起碼二十七天。

對許多百姓來說,這段時間還是會盡量避免婚嫁之事,也不會有人在這時擺宴席娛樂什麼的,這是對大行皇后該有的尊敬。

武家也嚴格遵守國喪期間的規矩。

一月內禁宴飲娛樂,禁婚嫁,甚至武懷玉也會在書房獨居一個月,不跟妻妾們同居。

家裡沒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正好要持續到正月結束。

因爲國喪,今年的正月,武懷玉雖然在長安,但晉國公府也難得的安寧。

親戚朋友們這個正月裡也儘量的少走動來往了,都儘量呆在家裡。就是那些來京的官員、趕考的士子們,也都老實的沒有到處亂竄。

難得過一個這麼安靜的新年正月。

戒酒戒色,閉門謝客,吃素喝茶。

原本忙於應酬的正月,倒是可以靜下來陪陪妻妾兒女們,武懷玉甚至還能每天晚上多寫點通鑑。

這部書到現在還沒完成,每寫一卷就呈送給皇帝和太子先看,然後會由武家的印刷書坊出稿雕版印刷,因爲這書連皇帝和宰相們都極爲稱讚,故此很受士人歡迎,賣的很火,大有洛陽紙貴的味道。

所以現在市面上既有活字印刷的先行版,也有雕版印刷的精裝珍藏版。

雕版雖成本更高些,但更精美,更高檔。在印刷量大的情況下,雕版其實還是很划算的。

許敬宗果然找人彈劾了侯君集。

但御史的彈章送上去後,沒有了結果。

皇帝把這事按下去了,

許敬宗有些不甘心,又找人繼續彈劾,但皇帝仍是留中不發。

很明顯,皇帝有意在維護侯君集。

雖然侯君集大行皇后梓宮前垂臂而行確實很失禮,可侯君集是皇帝特意提拔拜相的,爲此之前還遇到不少反對意見,

現在侯君集剛拜相,結果就被彈劾,若是公開處置,那侯君集這宰相可能就要當不成,會有許多人趁機攻擊,

皇帝這個時候必須得保一下他,冷處理就是最好的處置。

主要是,這事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大錯。

許區宗還想親自下場,

武懷玉及時叫住了他,皇帝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你要是再繼續死咬不放,那就不再是對侯君集的攻擊,那是違逆皇帝心意。

你連這點都領悟不了,那你還如何做禮部尚書?

武懷玉不想先折了員大將,許敬宗還是值得他維護的。

一番提醒後,許敬宗終於頭腦冷靜下來,這事也就此打住。

這第一回合試探,他們這邊進攻無效,當然也不是真的無效,侯君集失禮這事皇帝也是知曉了的,在皇帝那肯定也減了分。

太子這些天一直在爲大行皇后守靈,整個人瘦了許多,三兄弟一個個眼睛都哭腫了。

“殿下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大行皇后在天之靈,也不希望看到你這樣。”武懷玉給承幹把脈,然後開了點溫養補氣的藥膳,讓太子按時吃。

承幹雙眼紅腫,目光無神,好多天了,他依然無法接受那麼年輕的母后就這樣突然走了的事實。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種悲痛臣能明白,但臣還是希望殿下能夠照顧好自己,這樣才能讓大行皇后在天之靈安息。”

“謝謝老師,”承幹低沉迴應,“老師大概什麼時候回嶺南?”

“二月初,”

倒不是武懷玉急着要離京,

二月回嶺南,這是原本預定的計劃,而昨天給皇帝扎針的時候,皇帝也跟他聊了會,皇帝讓他如期返回嶺南,那邊也還有一攤子事。

承幹很希望這個時候武懷玉能夠留在長安,剛失去了母親,這讓他特別需要依靠,老師若留京,能讓他踏實很多。

“魏王會再留長安三年。”承乾道,嗓音粗啞。

“殿下不用擔心此事。”

承幹心想,若留下的是武懷玉,離京的是魏王就好了。

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554章 人人懷疑的大捷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678章 安西大都護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56章 過三關第737章 一萬首級的任務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472章 慶餘年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601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917章 邀戰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981章 遜位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851章 九王出京第584章 選太子妃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68章 棄筆從戎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1068章 朕累了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6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52章 微服私訪第232章 大嫂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094章 交易第406章 太上皇第754章 廣州第283章 大官人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75章 隨營阿郎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37章 小有身家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728章 南巡第715章 嶺南王第648章 李二鳳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43章 長街刺殺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1010章 呂宋兩閣三院東西二廠第607章 太子怒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346章 爭路第353章 程家的菩薩蠻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782章 玄武門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661章 象牙侯第910章 長樂軍第20章 千牛備身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90章 跳蕩先鋒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917章 邀戰第922章 納貢
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554章 人人懷疑的大捷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678章 安西大都護第98章 功成名就美人歸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56章 過三關第737章 一萬首級的任務第249章 列門戟 建私廟第472章 慶餘年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601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917章 邀戰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981章 遜位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851章 九王出京第584章 選太子妃第171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68章 棄筆從戎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1068章 朕累了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6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52章 微服私訪第232章 大嫂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094章 交易第406章 太上皇第754章 廣州第283章 大官人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75章 隨營阿郎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37章 小有身家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728章 南巡第715章 嶺南王第648章 李二鳳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43章 長街刺殺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1010章 呂宋兩閣三院東西二廠第607章 太子怒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346章 爭路第353章 程家的菩薩蠻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782章 玄武門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661章 象牙侯第910章 長樂軍第20章 千牛備身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364章 高陽許氏河東裴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90章 跳蕩先鋒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917章 邀戰第922章 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