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篳簬籃縷

宣陽坊,司空府,正院北房,屋裡燭光搖曳。

“想不到這蠟燭竟然是鯨油做成的,”樊玄符卸了妝,解散了髮髻,換上寬鬆舒適的白迭布睡袍,

武懷玉比他早一步躺在牀榻上,手裡還拿着一本書在翻看。

“現在這蠟燭在長安可是非常受貴族名門的追捧,一直限購也都還供不應求,總有人託關係,我這也天天收到好些夫人們的邀請,”

武懷玉擡頭看了眼屋裡點着的蠟燭,

這可不是一般的蠟燭,而是鯨魚的鯨腦油製成的蠟燭,這種蠟燭優點很多,首先就是炎炎夏日時也不會融化,燃燒時也沒有異味,更不會有黑煙,光焰還特別明亮和持久。

此時的蠟燭依然還是屬於奢侈品的,一般人家那是用不起的,主要是用蜂蠟和白蠟蟲做成的,製作不易價格昂貴但卻有不少缺點。

無煙無味,光焰還亮,又耐燒,再加上武家售賣的這些鯨油臘,進行了包裝和營銷,

並不直接叫鯨油蠟燭,而是叫美人魚香膏,配上一個優美的海上美人魚的傳說,然後在鯨油蠟燭製作時還添點了些香料,再加上精美的包裝,

這些美人魚香膏,很快就在長安風靡開來,

晉代石崇鬥富,就是跟人比燒蠟燭,那比燒錢還費。

傳說秦始皇的皇陵中,就用了大量的人魚膏,稱之爲長明燈,其實也就是鯨油。

武家這美人魚香膏,還是紅色的,看着比白的高端。

到唐朝時,雖說百姓養殖白蠟蟲制蠟燭,使得蠟燭成本下降,產能提升,但這玩意仍不是一般人用的起的。

武家的美人魚香膏,一經推出,風靡長安,定位就是高端上層市場,那些貴族豪門當然不會在乎這點蠟燭錢,他們要的是與之匹配的身份地位象徵,就好比長安名門貴族們,誰家裡內院沒有新羅婢,外院沒有崑崙奴,那都沒檔次。

身爲貴族,你騎馬你就得騎進口的,什麼突厥馬、契丹馬、青海馬甚至是西域大宛馬,馬車,你得用奚族的,馬鞍,最好是用契丹銀鞍,出去喝酒,那得去平康坊,陪酒得叫胡姬······

用蠟燭,自然得用美人魚香膏,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那才叫貴族嘛。

武家的這鯨油蠟燭越是限購,追捧搶購的就越多,甚至因此涌現出了許多代購,也就是黃牛。

想辦法從武家鋪子裡搶購蠟燭,然後再加價倒賣。

這蠟燭黃牛,甚至已經不止二道,三道四道五道都出現了,

“誰想多要也沒辦法,現在產量也就那麼多。”

鯨油蠟燭,也是如今呂宋的一個新產業。

最開始是呂宋沿海土著們會利用擱淺的鯨,屠宰擱淺鯨魚,割肉取食,他們也會把鯨脂等拿去利用,點燈照明。

鯨脂照明優勢不少,而呂宋那邊鯨魚也多,

於是從原本簡單的守株待兔,到主動改裝船出海捕鯨,一個新的產業出現了。

鯨肉可以吃,鯨骨鯨皮也有很高價值,而鯨脂鯨腦油這些可以製成蠟燭,同樣價值很高。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呂宋有這樣的資源,自然會想辦法利用開發。

倒也不用擔心捕鯨會危害自然,畢竟如今這年頭的捕鯨能力有限,還不可能真正威脅到鯨魚種羣。

這個產業纔剛開始,

產能還不高,

生產出的蠟燭,也主要是運往中原銷售,如今也只能供應長安和洛陽兩個市場,

供不應求,

完全供不應求,

長安洛陽的富貴人家太多了。

一根蠟燭一石米,高檔的蠟燭一根能值十石米。

這誰家平米點的起,普通百姓家晚上多是燒根松枝或點一把篾條,將就應對一下,早早就睡了,不會有什麼夜生活。

而那些地主豪強,他們則以油燈爲主,植物油動物油都可,但也不便宜,一斤便宜的植物油燈油,也能值三鬥麥子錢。

晉朝時王愷和石崇鬥富,王愷用糖水洗鍋,石崇就用蠟燭燒鍋,

因爲燈油太貴,所以還有人發明省油燈,搞個夾層,裡面灌水,能夠省很多油,大受歡迎。

大唐貧富兩極分化其實很嚴重的,

尤其是在長安洛陽更是如此,

普通百姓,一個青壯男人,辛苦努力幹活,一個月可能也就賺一石麥子做工錢,但是那些權貴,僮僕千人姬妾成羣,

就好比現在這人魚膏賣那麼貴,有些黃牛都五六七八手的加價倒賣了,可那些貴族根本不在意,有貨就買。

他們家吃飯,點蠟燭那不是點一根,而是要點很多支,點的亮如白晝,彰顯實力。

據說長安有戶人家,以前也是個小貴族,如今家道中落,日子過的捉襟見肘,可爲了面子,

還是要點蠟燭,

但沒客人的時候也只點一根,有客人時才點兩根。

“咱家現在有多少錢?”武懷玉問妻子。

“不知道。”

“啊?”

樊玄符笑着道,“具體的是真不清楚,有帳,但很複雜,咱家現在也是家大業大,產業無數,哪裡說的清,除非盤賬。”

“用不着,我只是問下大概,”

“阿郎要用錢,用多少你直接支用就是。”

樊玄符做爲大婦,自然也是管家婆,家裡的產業很大,但總也要一筆筆往她這彙總的,她雖也很用心在管,可確實是家業太大了。

外間都傳說武家富可敵國,說有武家的絹系終南山上的樹,終南山上的樹全繫上了一匹絹,武家的絹都沒用完。

終南山有多少棵樹?沒人數的清,所以武家有多少絹帛,也同樣沒有人數的清,總之有人說幾千萬匹絹財富是有的。 還有人覺得不止,

說武懷玉的家業,肯定能當的上國家好幾年的財政收入。

各種傳聞,

武家也從沒有迴應過,

但確實是有錢,

那麼多的產業,年年都還在擴張,真是錢生錢,生生不息,要說當今武家是不是大唐首富,這個沒人敢說,但武家賺錢的速度那是真快。

“應當還有不少可用的現錢吧?”

“那肯定的,”

“那就好,”

樊玄符聽出來武懷玉可能要動用一大筆錢,卻也沒去問,家裡早過了需要爲錢操心的時候了,其實樊玄符雖管着家裡錢財總賬,但也就是個象徵意義,並不需要她真正操心。

武家的各個產業,都有專人管理,運營的很健康,賬目清晰,產權明確,贏利喜人。

樊玄符掀開被子,鑽進被窩,靠在武懷玉身上,

雖說老夫老妻了,但分別在即,也還是想多些溫存。

“我打算拿一大筆錢出來,再追加投入孤兒院,另外再增建一些社學和技校,”

“我都支持你。”樊玄符的手不老實起來。

“這次投的錢比較多。”

“都聽阿郎的。”

武懷玉任她不老實,自己還是簡單的說了下計劃,他打算要在全國三百餘正州,一千五百餘正縣,每州、縣城,保證起碼有一座孤兒院,規模是能收養百名孤兒。

武家這些年其實在各地建立的孤兒院,已經多達上千所,有武家直接建立的,也有以武家控制的各商號名建立的,還有是用其它身份建立的,

陸陸續續建立了上千所孤兒院,收容撫養了好幾萬孤兒。

武家爲此掏了不少錢,但細說起來,這不僅是積德行善,武家這些年產業擴張的這麼厲害,需要的大量人手,很多都是武家自己培養的。

既從同行挖掌櫃、工匠、夥計,也大量招人。

同時武家自己培養,比如這些武家孤兒院裡的孤兒,他們被稱爲武氏孤兒,在孤兒院裡的時候,武家也會開始對他們啓蒙教育,教識字算數,大點還會讓他們學習一門技術,

武氏孤兒們,武家會根據他們的天賦等爲他們制訂一份規劃,有的讀書好可能會資助他們繼續讀書,大多數人則是去學習百工各業技術,將來順理成章進入武家各個產業,

這些武家自己培養出來的人,自然也更忠心可靠,別人挖都難挖走。

作坊裡招收學徒,技術裡招收技工學生,加上孤兒院裡從小培養的孩子,這些年,一批又一批少年郎加入武家的各個產業,且數量逐年在增加。

但武懷玉覺得還是不夠,

如今武家最缺人的地方是呂宋,

正規移民很難,

所以他現在想到孤兒,

雖說當今號稱貞觀治世,難得開明安穩之時,雖沒有大規模的戰亂、災害,可這畢竟是個封建時代,又是國初,

天下各地州縣地方上,仍還有許多百姓生活困難,因爲各種原因,導致的無人撫養的孤兒也多。

甚至有許多人家遭逢變故,或是生活困難,自己的孩子養不活,只能拋棄或送人,

武家的孤兒院,能夠收養那些孤兒,這是大善事。而收養他們後,還能給他們啓蒙讀書,甚至傳授他們一門餬口的技藝,甚至爲他們規劃好以後的工作,這絕對是好事。

而對武家來說,收養孤兒培養孤兒,要投入的時間、錢財不少,但長遠看,也是很值得的,既能解決自己用人需求,而且這些人還會更忠心。

現在呂宋大量缺人,

武家自己養大的孤兒們,將來送去呂宋,當然也不會有問題,事實上,這兩年,武家已經有一批又一批的曾經武氏孤兒,從內地各地,前往東南沿海,乘船去往了呂宋,

他們這一去,就是要在那邊安家落戶生根發芽的,

武家對這些武氏孤兒也不會虧待,去了不僅有工作,而且還會分地,這一批少年,現在是先行者,雖然如今條件還簡陋,可未來絕對是光明的。

篳簬籃縷,以啓山林。

“我打算在三年內,在中原三百州、一千五百餘縣內,建立起至少三千所孤兒院,能收養起碼三十萬孤兒,”

樊玄符呼吸有些粗重,眼神漸迷離拉絲,她此時不想聊這些,只想丈夫離京前好好再疼愛她幾回。

“那就按阿郎說的做,不就是撥些錢麼,咱家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

三年增加兩千所孤兒院,計劃能容納二十多萬孤兒,這會是一筆很大的投入,而且以後每年都得持續投入,但她覺得這是積德行善的大好事,同時也確實對武家有幫助,既然如此,那就做。

“我還計劃,每所孤兒院,買田五百畝,”

“買。”

“孤兒院改名慈幼園,”

“改。”

“阿郎,你看天色不早了,熄燈歇息吧,正事明天再說,”樊玄符說着,一揮手掌,一陣勁風掃過燭臺,將鯨油蠟燭掃滅,

被翻紅浪,滿室生香。

第521章 金蓮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65章 自棄兵權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697章 朕聽說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649章 分紅第546章 將功贖罪突利汗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714章 做嫁衣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494章 八風營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492章 逃人第301章 緋聞第8章 萬壽長鳥第909章 就是賤第490章 大海寺第751章 屠萬是爲雄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303章 靈州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168章 咱被盯上了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425章 青苗法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46章 金風玉露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946章 兄弟謀第1012章 宣戰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928章 奢侈一回第623章 瓜分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850章 武良娣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956章 進京第221章 逼債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251章 楊家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273章 邀約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30章 千金堂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476章 武半聖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568章 程咬金的羨慕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626章 磧口第300章 武師弟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928章 奢侈一回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956章 進京第1029章 起風了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94章 原來是他第649章 分紅
第521章 金蓮第177章 血染清河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65章 自棄兵權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697章 朕聽說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649章 分紅第546章 將功贖罪突利汗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714章 做嫁衣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494章 八風營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492章 逃人第301章 緋聞第8章 萬壽長鳥第909章 就是賤第490章 大海寺第751章 屠萬是爲雄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303章 靈州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168章 咱被盯上了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425章 青苗法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46章 金風玉露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946章 兄弟謀第1012章 宣戰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928章 奢侈一回第623章 瓜分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850章 武良娣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956章 進京第221章 逼債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251章 楊家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273章 邀約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30章 千金堂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476章 武半聖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568章 程咬金的羨慕第1011章 呂宋銳士武卒第626章 磧口第300章 武師弟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928章 奢侈一回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956章 進京第1029章 起風了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94章 原來是他第649章 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