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檢校中書令

殿上,

李世民手捧着杯熱茶,很淡定的聽着臣下的舉薦。

皇帝心中早有安排,可卻沒有直接說出來,反而是先讓大臣們推舉,

侯君集站出來,“陛下,臣推舉檢校兵部尚書武懷玉,晉國公之前加銜拜相,主持財政,很有本事,出鎮幽州,爲北伐副帥,更是再立新功,晉國公年輕有爲,能文允武,完全能勝任右僕射之職。

況且,原右僕射齊國公秦瓊,正是武公義父,父子相承右僕射,傳出去必然爲一段佳話。”

大家聽着這傢伙的話,都不免心中鄙夷,其實誰都聽的出來他在說反話,什麼年輕有爲,那就是說武懷玉太年輕。什麼父子相承右僕射佳話云云,更是在特別點明這個。

正話反說,

李世民抿了口茶,仍沒表態。

皇帝嘛,就是不能太直接的表露態度。

良久之後,李世民問長孫無忌。

“輔機,大家推舉你爲右僕射,你可願扛起這擔子?”

長孫無忌其實一直低頭不語,被提名右僕射他也沒半點反應,實在是他非常瞭解皇帝妹夫,兩人多年並肩戰鬥,太熟悉對方了。皇帝其實根本沒有要拜他爲右僕射的意思,否則早就提了。

“陛下,臣既是勳臣,也是國戚,如今已是官至一品,深受陛下恩寵,實不敢再受右僕射之職,權寵過盛、富貴至極,讓臣惶恐,恐帶來災禍。

且臣近年身體也不好,患有消渴症、風疾、氣疾等多種病症,如今雖得晉國公親自診斷開方用藥,有所好轉,但還是不敢過於操勞,還請陛下見諒!”

長孫無忌要說這幾年其實也是很不甘心的。

玄武門後功論第一,貞觀元年任吏部尚書,進封趙國公,封一千三百戶,同年七月,又拜爲尚書右僕射,但他這個右僕射,跟武懷玉那個參預政事一樣,都不過幹了百日,就被迫辭相。

而在那之後,兩年多了,皇帝再沒有給他安排過一個實際職事,就頂着個開府儀同三司的從一品散階。

雖然仍能經常出入宮庭,參與廷議,但沒有職事,就沒有權掌,心中還是很不甘的,畢竟立那麼大功勞,還是多年心腹,結果天子上位後沒他什麼事了。

但坐了兩年多冷板凳也不是沒半點領悟的。

看着如今威望越來越高的皇帝妹夫,長孫無忌始終剋制着。

“輔機要好好調養身體,”李世民對他道,“等養好身體再戰,”

“輔機你可有推舉人選?”皇帝又問。

長孫無忌叉手,“臣舉薦李靖,屢立功勳,德高望重,”他早看出皇帝今天是要用李靖代秦瓊坐這右僕射。

甚至都能看的出來,不管是李靖還是秦瓊,其實誰來當右僕射都沒什麼區別,這兩位都是那種非常謹慎之人,就算李靖做了右僕射,估計也不過是秦瓊第二,可能在政事堂都不會多說話。

說到底,李靖當檢校中書令還是右僕射,都沒什麼區別,皇帝不過是以此來酬謝李靖北伐滅突厥之功,

甚至有平衡文武之意,還能收了李靖兵權。

皇帝又問蕭瑀。

蕭瑀當然也不能說我很合適當宰相,尤其是這般當面問,也只能是推辭。皇帝讓他推舉一人,他猶豫再三,沒推舉李靖,他推舉了王珪。

可這個結果讓皇帝不太滿意,“王珪自泄露禁中語貶同州刺史後,朕聽說無所事事,毫無政績,連一州都治理不好,又如何擔任右僕射協助朕治理天下呢?”

一句話駁回。

長孫無忌、蕭瑀、王珪幾個人選被駁掉,其實可供選擇的餘地並沒多少。

後面大臣又提了幾個名,如楊恭仁、宇文士及、陳叔達、高士廉等,但都沒得到皇帝的支持。

其實楊恭仁、宇文士及、陳叔達這三人都是武德朝和貞觀初過宰相的,但是後來都被罷相,楊恭仁甚至從洛州都督位置卸任後,已經致仕回家養老了。

而陳叔達還在丁憂母喪,不可能復出。

至於宇文士及,雖然已經召回朝中,但拜的是右衛大將軍之職,其實也就是個虛銜,根本沒有重回中樞。

高士廉是皇帝心腹,還是皇后舅舅,但他跟長孫無忌前後腳罷相,這兩年一直在外,先是安州再到益州,長孫無忌起復都遙遙無期,高士廉自然也不到時候。

而除了這幾個,還真沒有誰有這資格拜可僕射。

“左光祿大夫、上柱國、代國公李靖,免檢校中書令職,拜尚書右僕射,賜絹千匹。”

聽到這個早就預料到的任命,長孫無忌心裡一陣酸楚。

皇帝欽命,自然再無異議,接下來不過是中書草詔,門下用印,白麻宣相罷了。

雖然中書令溫彥博之前彈劾李靖,但現在卻依然還得當殿爲李靖寫拜右僕射詔書。

待他揮筆寫完,李世民看了一遍,點頭讚賞溫彥博有才華。

右衛大將軍宇文士及跪坐殿中,冷眼看着,感覺就好像一出大戲,他一文人宰相做着右衛大將軍,實際上右衛衙門啥也管不着,經常被召來廷議,也不過是充個擺設。

而李靖一武將,現在卻是先檢校中書令又拜尚書右僕射,哼,不過是皇帝趁機奪李靖兵權,順便在政事堂再安個擺設罷了。

他覺得李靖會跟秦瓊一樣,在政事堂擺設兩三年,然後到時李靖請辭幾次,皇帝批准,李靖也就徹底退出朝堂。

事實上,李靖拜這右僕射起,他便相當於交權了,這右僕射,都不如他以前的都督有實權。

他心裡很佩服皇帝的本事,這幾年把太上皇的老臣壓的死死的,掀不起一點浪來,甚至還能讓功勳武將派服服貼貼,確實非一般的手腕。

李靖拜右僕射,

人事議論並沒結束。

武懷玉卸任回京,也肯定要安排,如何安排,皇帝問大臣們。

侯君集仍然是率先站起來,強烈舉薦武懷玉,右僕射沒位置了,就舉薦武懷玉爲中書令。

畢竟中書令和侍中,都是經制各設二人,現在都僅一人。

侯君集各種稱讚武懷玉,什麼年輕有爲,什麼功高着著,什麼之前拜相有經驗等等,

要不是知道他跟武懷玉雖爲同門師兄弟,但他跟武師兄關係並不好,大家還真以爲這是同門情誼呢。

房玄齡提議可任武懷玉爲兵部尚書,本就有檢校兵部尚書銜,現在直接轉正就很好。

魏徵則提議可以讓武懷玉再次任民部尚書,覺得武懷玉搞錢很有本事。

也有人提議讓武懷玉繼續掌雍州府的。

皇帝瞧着衆人,最後目光落到侯君集身上。

關於武懷玉如何使用,其實李世民也很糾結,本來他打算讓武懷玉在幽州呆着,跟李績一樣,慢慢熬。

可這次武懷玉立的功勞很大,

雖然也犯了些錯,但無傷大雅,反倒是因爲這些小錯,讓李世民想讓武懷玉回京來。

滅了突厥之後,下一步如何打算,皇帝自有他的雄心壯志,但這都離不開錢,離不開財政。

現有的財政制度,有很多問題,這是皇帝早意識到的,去年跟武懷玉在樊川深入聊過這些,只是還欠缺條件。

“侯三水說的很有道理,武懷玉年輕有爲,能文允武,尤其是之前拜相主持財政,表現的也很好,

既然如此,那麼便拜武懷玉爲兵部尚書,”

話未落,皇帝又接着道,“檢校中書令,仍兼太子少保。”

這個檢校中書令跟李靖之前檢校中書令是一樣的,並非虛銜,而是一個實際的代理任職,他跟溫彥博一樣成爲中書省的長官,只不過溫彥博是正式的,他是代理的。

特進、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兼太子少保、晉國公武懷玉,

有校校中書令之職,無需再加參預政事等銜,武懷玉便已再次成爲大唐宰相。

皇帝旨意一宣。

侯君集整個人愣住,他怎麼也沒料到,皇帝居然真會讓武懷玉二次拜相,他想反對,可剛纔他一次舉薦武懷玉爲相,現在再反對,豈不是出爾反爾反覆無常?

侯君集憋的很難受,卻無法開口。

他想不明白,長孫無忌都不能復相,怎麼武懷玉卻能跟李靖一起拜相。

要是再加上那個仍保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的秦瓊,他武懷玉不僅師生同殿爲相,而且還是父子同朝爲相。

這也太不合適了。

可他卻不能反對,他只能目光望向其它人,希望有人站出來反對。

他先看向同是宰相的殿中監張亮,

但張亮也只是回望他一眼,卻又轉過去,無動於衷。

“陛下,武懷玉是秦瓊義子,李靖學生,他們師生、父子同殿爲相,殊爲不妥,”

終於,有人站出來了。

中書令溫彥博,

然後魏徵附議,並沒有因爲與武懷玉是親家就循私。

接下來又有幾人反對。

可李世民卻沒理會,因爲當初武懷玉就曾經跟秦瓊同殿爲相。

“民部尚書兼吏部尚書戴胄,免去吏部尚書!”

“御史大夫侯君集,遷吏部尚書!”

“殿中監張亮遷御史大夫。”

“秘書監韋挺遷殿中監,兼魏王府事。”

“禮部尚書李道宗遷刑部尚書,”

“左衛大將軍豆盧寬遷禮部尚書,”

段綸仍爲工部尚書,孫伏珈爲大理卿。

六部大調整,除段綸外,其餘五部尚書都換人。

吏部尚書侯君集、民部尚書戴胄,都有參預政事銜,自然還是宰相。

張亮轉御史大夫,也仍參預政事。

兵部尚書武懷玉檢校中書令,也是宰相。

政事堂宰相班子也是大調整,新一屆班子便是: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右僕射李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瓊,

中書令溫彥博、檢校中書令武懷玉。

侍中魏徵,

以及參預政事銜的侯君集、戴胄和張亮,

一共九人。

皇帝目光落在蕭瑀身上,嘴張了張,但終究還是沒有再啓用這位拗相公,“加封太子少傅蕭瑀右光祿大夫,宋國公姐弟團聚,多陪陪令姊。”

“蘭陵縣公蕭璟,拜秘書監。”

皇帝沒讓蕭瑀復相,最後還是讓武德年間曾出任過黃門侍郎的蕭瑀之兄蕭璟拜秘書監。

侯君集心情忽上忽下,剛還爲舉薦了武懷玉後悔不迭,突然自己拜吏部尚書了,一時也是喜不自禁。

吏部尚書,六部之首啊,還在兵部之上,可惜武懷玉還加了檢校中書令,仍在自己這個天官之上,可恨可恨。

御史大夫和吏部尚書,這兩個官,侯君集還是更喜歡吏部尚書,這可是管着官的官。

殿上官員中,宇文士及好像睡着了,沒什麼反應。

長孫無忌則久久難以平靜,感覺氣都要喘不過來,看着侯君集都能當吏部尚書,張亮做了御史大夫,武懷玉也檢校中書令了,他是真的意難平,尤其魏徵是侍中、溫彥博是中書令。

憑什麼,這些人憑什麼?

他長孫無忌卻依然僅有一個開府儀同三司的散階而已?

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634章 臣斗膽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742章 馮家軍第602章 總管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54章 分紅犒賞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1069章 詔停世封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927章 老鄉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665章 不給面子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428章 聯盟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236章 老丈人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763章 獨孤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400章 門生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607章 太子怒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985章 嶺南亂第641章 六個宰相五種意見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165章 夜不歸宿第776章 熬鷹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85章 突厥入關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465章 二年夏第470章 好地主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850章 武良娣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309章 投名狀第180章 朝天子第54章 分紅犒賞第648章 李二鳳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463章 觀自在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947章 將死第343章 李三娘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904章 血與火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
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197章 胳膊肘朝外拐的樊仙姬第634章 臣斗膽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742章 馮家軍第602章 總管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54章 分紅犒賞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1069章 詔停世封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700章 國舅夜訪第927章 老鄉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665章 不給面子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428章 聯盟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236章 老丈人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763章 獨孤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400章 門生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607章 太子怒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985章 嶺南亂第641章 六個宰相五種意見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973章 一鳴驚人鄭公子第182章 戰神吐血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165章 夜不歸宿第776章 熬鷹第296章 新茶到貨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85章 突厥入關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465章 二年夏第470章 好地主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850章 武良娣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309章 投名狀第180章 朝天子第54章 分紅犒賞第648章 李二鳳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463章 觀自在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947章 將死第343章 李三娘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904章 血與火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